2018-12-22|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當你認為它是怪物,壓力便奔騰而至

壓力是甚麼?它究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壓力可以是我們為了應付接踵而來的工作或課業而產生的心理反應,也可以是我們認知到生活不如我們所預期的結果而感到緊張、害怕,它幾乎已然存在於生活中的每個角落,所以我們應當去正視它,並了解它,但學習該用什麼樣的態度面對,便是我們每個人不同的地方了。
一般而言,我們認為壓力會壓迫我們的身體,使我們感到胃痛、腹瀉甚至是頭痛等生理反應,其實不然,我們用什麼樣的態度去看待壓力,才是真正影響的因素,心理學家Kelly McGonigal在TED的演講中提到「改變對壓力的想法,就能讓你變得更健康。科學確實證明了這點,當你改變對壓力的看法,你同時也會改變身體對於壓力的反應機制。」假使今天有兩位受試者接受壓力測驗,測驗官告知第一位受試者壓力會促使她不舒服,而告訴另一位受試者壓力能帶給他前進的動力,幫助他在進度內完成工作,兩位受試者在最後的測驗報告便會有截然不同的差異。
前陣子,一位北一女新生的跳樓事件震撼社會,女孩在那天一如往常的出門,卻在媽媽以為他去上學的路上在自家頂樓一躍而下,興許是因為父母本身的成績優異,便也抱著望女成鳳的心思,而成為綁死他心中的結,甚至在遺書中寫道:「不用找我了,那就是我。」在家庭的期待下我們表現出「正常」的樣子,卻不小心讓自己的心生病了,在心中滋長出負面的壓力,沒有出口去將他釋放,最後釀成這場悲劇。從這個事件,我們看見她用了錯誤的方式在解讀壓力,也忘記那個很久不見的她,那個心中真正的自己,或許許多人看完之後只覺唏噓,但我們是不是更應該好好的去反思,在緊逼自己的同時不該去擺脫壓力,應該去學習駕馭它,畢竟在你心臟持續跳動的時候,它還是會如影隨形地隨侍在側,這時如果能將它當成一位幫助你的老友,是不是就能慢慢敞開心去接受它呢?
在史丹佛大學最受歡迎的心理成長課一書中,麥高尼格教授講述了幾個很重要的觀點,一是壓力能驅使我們發現人生的意義,二是壓力是身體機制中帶給我們將阻力化為助力的盟友,筆者曾是一位容易緊張的人,每逢大考必有胃病發作,當時的我一邊緊張於自己的考試壓力,一邊不禁反思怎麼樣才是最好的解決之道,後來我便是從這本書中一步步去了解壓力到底扮演了什麼樣的身分,也漸漸懂得自我調適,生理上的不舒服減緩了,更令筆者感到驚訝的卻是自己心境上的改變,在懂得與壓力相伴的路上,時間管力的能力便慢慢增強,亦會漸漸懂得該怎麼去安排事情的先後順序。
總結以上的所有,我還想在最後分享麥高尼格教授在科學上的另一個證明,我們身體中的催產素會在你幫助別人或關心他人時釋放,而當我們在產生壓力時身體的抗壓反應會釋出催產素,它便會引導我們去尋求親朋好友的幫助,使我們免於困在逃不出的壓力囹圄,因此,用正向的態度去擁抱壓力,它便能微笑著幫助你。
責任編輯:褚曼晴 核稿編輯:杜昭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