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故事】孔子談飲食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大家都知道,孔子對政治有許多想法、對教育有諸多堅持,不過,你可能不知道,孔子對於飲食也是很講究的。
《論語‧鄉黨》記錄了孔子的起居、飲食、處世之道,從中可以看出,老師真的很嚴格。
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薑食,不多食。
孔老師說過,有十種東西是不能吃的。
米飯穀物陳舊變質的不吃,魚和肉不新鮮不吃,食材顏色異樣的不吃,發出異味的不吃。以上四點顯示,早在兩千五百年前,孔子就已經非常重視食安問題。
接下來就是進階的料理教室守則:烹調不當的不吃。不在適當的時候不吃。切肉不方正的不吃。醬料調味不合適的不吃。肉可以多吃,但不能吃得比飯多。飲酒則沒有限制,但不可以喝到失態鬧事。街上零賣的酒和肉乾不吃。薑有提神去除穢惡的功用,每餐都應該備有薑碟,不必多吃,但也不能不吃。
看到這裡,觀眾不免會想吐槽,老師你要求也太多了吧!難道孔子不只是思想家、政治家,還是一個周遊列國嘗遍異國料理的美食家?
這麼說就有點曲解原文了,其實孔子談的不只是食物,而是「禮」。
子曰:「夫禮初也,始於飲食。」孔子認為,「禮」的誕生,是從飲食開始的,上古人們把穀物、豬肉放在石頭上燒烤,掘地為坑當酒樽,以手捧酒而飲,用這些方式表達對於鬼神的敬意,這就是最原始的祭禮。
所以,孔子講究飲食,不代表他老人家是追求美食的吃貨(孔子晚年帶著弟子們顛沛流離,連吃的東西都沒有,自然不是為了追尋美食、而是追尋理想),孔子重視仁與禮、認為應該用珍惜的心對待食物,才是比較合理的解讀。
以上記載,讓人看到這位嚴肅的老師,也有可愛的一面。
看完今天的故事,請記得老師的教誨──
以後如果要招待老師吃東西,除了食材必須新鮮,別忘了那個醬汁啊!
--
#春秋美食評論家開班授課
#李嚴同學
#老師在講你有沒有在聽
--
喜歡歷史故事,歡迎追蹤──
YOUTUBE:Coming soon...
--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說書人柳豫: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東華大學創作與英美文學研究所畢業,現為全職寫作者。讀過幾年書,待過幾年補教業,喜歡教書,更喜歡說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六月,又到了學校的畢業季與升學選擇的時間點。 考試結束,許多學生整天滾來滾去,讓家長憂心忡忡,無論是選填志願、或是選擇類組與科系,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呢?以下是我的建議:每次選擇的時候,想一想《哈利波特》的分類帽。
    後主劉禪,究竟是平庸誤國的昏君,抑或是深謀遠慮的天才? 若單方面罵劉禪愚蠢昏庸,或是以片面之詞將劉禪翻案捧為明君,都是有問題的,且聽說書人談談歷史上的劉禪。
    蜀漢亡國,說起來是誰的責任?姜維在窮途末路之際,又想出什麼方法復國呢?且聽說書人道來。
    姜維原本是曹魏將領,為什麼他願意繼承諸葛亮的遺志、用生命維護蜀漢呢?且聽說書人道來。
    三國歷史中,真正堪稱料事如神、一生當中幾乎沒有失誤的謀臣,恐怕不是諸葛亮、不是司馬懿,唯有賈詡。
    大家都認識劉備,但你認識劉備身旁的簡雍、麋竺和孫乾嗎?歷史上的簡雍,絕對是劉備早期最重要的創業夥伴。
    六月,又到了學校的畢業季與升學選擇的時間點。 考試結束,許多學生整天滾來滾去,讓家長憂心忡忡,無論是選填志願、或是選擇類組與科系,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呢?以下是我的建議:每次選擇的時候,想一想《哈利波特》的分類帽。
    後主劉禪,究竟是平庸誤國的昏君,抑或是深謀遠慮的天才? 若單方面罵劉禪愚蠢昏庸,或是以片面之詞將劉禪翻案捧為明君,都是有問題的,且聽說書人談談歷史上的劉禪。
    蜀漢亡國,說起來是誰的責任?姜維在窮途末路之際,又想出什麼方法復國呢?且聽說書人道來。
    姜維原本是曹魏將領,為什麼他願意繼承諸葛亮的遺志、用生命維護蜀漢呢?且聽說書人道來。
    三國歷史中,真正堪稱料事如神、一生當中幾乎沒有失誤的謀臣,恐怕不是諸葛亮、不是司馬懿,唯有賈詡。
    大家都認識劉備,但你認識劉備身旁的簡雍、麋竺和孫乾嗎?歷史上的簡雍,絕對是劉備早期最重要的創業夥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論語》是記錄孔子言行的經典著作,強調仁愛與同理,並對禮貌與尊重提出重新定義。此外,書中還提倡修齊治平的觀念,以及個人修養的重要性。文章通過介紹書中主要觀點,並結合個人的學習體會,呈現了孔子思想的核心價值。
    Thumbnail
    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第六)。  畔通『叛』,背離的意思。  孔子把學習擺在第一重要的位置,而且特別重視博學。博學包括學文和學藝。其中,又特別重視博學于文。博學于文是對君子的一項要求。文指前人撰述的人文典籍,如《周禮》,《樂經》,《尚書》,《詩經》和《易
    黃色加藍色是青色,笨巧加德行是什麼?是一個叫宰我的孔子學生。宰我曾問孔子:父母死了,服喪三年,為期太久長了。君子三年不習禮,禮一定會敗壞;三年不演奏音樂,音樂一定會荒廢。舊谷已經吃完,新谷已經登場,取火用的燧木已經輪換了一遍,服喪一年就可以了。因此青色在我的文字演化裡,就是宰我了。 孔子回答說:喪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經常面臨道義和利益之間的衝突。這篇文章以孔子的哲學觀點來探討社會問題,並強調道義的重要性。文章提到了食安問題、中配入籍問題、社福機構問題以及社工職責的相關議題。通過對這些問題的闡述,作者呼籲人們應該多向道義這邊靠一點,以建立更好的社會。
    Thumbnail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裡仁第四)。  惡,怎麼;終食之間,一頓飯的時間。造次,倉促危急時。『不以其道』應當是『不處也』和『
    Thumbnail
    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第三)。 孔子進太廟當差,東問西問。這就有人說閒話了,『誰說這個來自鄹(zōu)邑的年輕人知禮呀?他進了太廟,事事不懂,要求問他人』。孔子聽到後就高深莫測地回答道
    Thumbnail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八佾第三)。  『禘(dì)』是古代天子或諸侯祭祀祖先典禮,非常隆重。繼位時必須搞一次,然後,隔五年搞一次。孔子對當時的禘禮十分不滿,以至於不想全程觀看魯國國君舉行的禘禮。看個頭,看完開頭的祭酒,後面的就不想看了,扭頭
    Thumbnail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甯戚』(八佾第三)。 林放,字子丘,魯國人。與孔子同時代,以知禮著稱。他問孔子禮的根本是什麼?孔子回答道,『你這個問題意義非常重大!禮,與其奢侈,寧可節儉;就喪禮而言,與其鋪張治辦,寧可真情哀悼。』 易,治理;戚,悲傷。
    Thumbnail
    論語,一本劃時代文學鉅作,由至聖先師孔子的弟子們編寫的一本語錄,記載了孔子對他們的日常教誨等言行舉止,堪稱表現儒家思想的文學作品中的經典,明明只是一本語錄,為何如此的重要?國文課上過了那麼多篇,這次,試著用學生的角度看論語 這本書:親愛的孔子老師子貢的十堂智慧課
    Thumbnail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為政第二)    孔子天天給學生講當官施政的學問。就有人感到奇怪,或者暗地擠兌孔子,問孔子,『你怎麼不去從政呢?』言下之意是,你行你上呀!這個得看具體的情景。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論語》是記錄孔子言行的經典著作,強調仁愛與同理,並對禮貌與尊重提出重新定義。此外,書中還提倡修齊治平的觀念,以及個人修養的重要性。文章通過介紹書中主要觀點,並結合個人的學習體會,呈現了孔子思想的核心價值。
    Thumbnail
    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第六)。  畔通『叛』,背離的意思。  孔子把學習擺在第一重要的位置,而且特別重視博學。博學包括學文和學藝。其中,又特別重視博學于文。博學于文是對君子的一項要求。文指前人撰述的人文典籍,如《周禮》,《樂經》,《尚書》,《詩經》和《易
    黃色加藍色是青色,笨巧加德行是什麼?是一個叫宰我的孔子學生。宰我曾問孔子:父母死了,服喪三年,為期太久長了。君子三年不習禮,禮一定會敗壞;三年不演奏音樂,音樂一定會荒廢。舊谷已經吃完,新谷已經登場,取火用的燧木已經輪換了一遍,服喪一年就可以了。因此青色在我的文字演化裡,就是宰我了。 孔子回答說:喪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經常面臨道義和利益之間的衝突。這篇文章以孔子的哲學觀點來探討社會問題,並強調道義的重要性。文章提到了食安問題、中配入籍問題、社福機構問題以及社工職責的相關議題。通過對這些問題的闡述,作者呼籲人們應該多向道義這邊靠一點,以建立更好的社會。
    Thumbnail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裡仁第四)。  惡,怎麼;終食之間,一頓飯的時間。造次,倉促危急時。『不以其道』應當是『不處也』和『
    Thumbnail
    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第三)。 孔子進太廟當差,東問西問。這就有人說閒話了,『誰說這個來自鄹(zōu)邑的年輕人知禮呀?他進了太廟,事事不懂,要求問他人』。孔子聽到後就高深莫測地回答道
    Thumbnail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八佾第三)。  『禘(dì)』是古代天子或諸侯祭祀祖先典禮,非常隆重。繼位時必須搞一次,然後,隔五年搞一次。孔子對當時的禘禮十分不滿,以至於不想全程觀看魯國國君舉行的禘禮。看個頭,看完開頭的祭酒,後面的就不想看了,扭頭
    Thumbnail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甯戚』(八佾第三)。 林放,字子丘,魯國人。與孔子同時代,以知禮著稱。他問孔子禮的根本是什麼?孔子回答道,『你這個問題意義非常重大!禮,與其奢侈,寧可節儉;就喪禮而言,與其鋪張治辦,寧可真情哀悼。』 易,治理;戚,悲傷。
    Thumbnail
    論語,一本劃時代文學鉅作,由至聖先師孔子的弟子們編寫的一本語錄,記載了孔子對他們的日常教誨等言行舉止,堪稱表現儒家思想的文學作品中的經典,明明只是一本語錄,為何如此的重要?國文課上過了那麼多篇,這次,試著用學生的角度看論語 這本書:親愛的孔子老師子貢的十堂智慧課
    Thumbnail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為政第二)    孔子天天給學生講當官施政的學問。就有人感到奇怪,或者暗地擠兌孔子,問孔子,『你怎麼不去從政呢?』言下之意是,你行你上呀!這個得看具體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