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4/17),提到這篇將分享:我如何用多維度的技能,去增加自己的競爭力。 其實我將這個模式套用在滿多項目上,這次僅是以接到「主廚書籍文學性潤稿與翻譯」案型作為分享:即用不太好的英文(點),去加乘其他擅長能力(線),形成獨特競爭力(面)。其實模式都是能套用的。
在此之前,我想先簡單分享我的背景經歷,這將會很勵志。
平凡經歷的接案策略 許多人一聽到能接翻譯,第一個疑問就是:我是否為外文系?我不只不是外文系,我還是數學、英文都不好,所以不懂事選了中文系(多年後的今天,其實很感謝有選讀中文系,在接案上它是我的基底根基)。
東吳中文系畢業前,白天在汽車總公司當三年業務助理。畢業後,進入雜誌出版社當職稱為「企劃」的業務;後進入公開班教育訓練單位當三年職訓師(要規劃課程、找顧問授課、行銷招生、有業績壓力);再後來進入有實體店面的露營零售公司當三年半行銷。
私立學校、沒有輝煌背景經歷、英文不是剛需、這些產業也都不在互聯網時代的快車渠道,多年來的累積比較像是「手工藝人」,決定我一開始進入接案的策略:手工藝X 觀察到小公司的痛點 X 邊啟動邊展開其他學習。
A. 手工藝: 累積多年的內容行銷專業,可能是我第一條分數較高的軸線。
B. 觀察到小公司的痛點: 很多人其實無法表述的很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在他還沒看過「車子」前,他可能會以為自己想要「跑得快點的馬車」。我能做的是盡量幫忙客戶釐清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更重要的是什麼,並給予合適的內容。
C. 邊啟動邊展開其他學習: 邊出售自己時間求收入的同時,接案的真正核心目的是為了下一步,追求「出售一份時間換來多次收入,直至升級至不用出售自己時間的那刻」,為此我得加緊學習,把希望放在未來。
一、多維度競爭體 核心概念:「單一維度比長度、兩個維度比面積、三個(以上)維度比⋯⋯體積」
以「翻譯」為例,若用單一維度去競爭,我會輸給有托福或多益證明高分的人。而以科技來看,「英文翻譯」其實門檻相對低,主因為 GOOGLE 翻譯已經精準度頗高!加上查查單字,稍能掌握到精髓。如是德文翻譯、日文翻譯,就需要一定文法底子。
再重新看一次客戶需求:案型是「主廚書籍文學性潤稿與翻譯」
察覺到一個對我有利的關鍵字:「文學性潤稿」 。於是我拉出第一條可能有機會能贏過其他競爭者的維度。我就是活用以下這策略,展開主動投遞提案,而拿到案子的。
在這個案件,我打造的個人多維度競爭策略:
【文字掌握度 (80) X 寫作能力 (70) X 查資料能力 (70) X 英文 (60)】
其中說明為什麼出現「查資料能力」,因為英文很多文化上的慣用語、片語、名詞差異,也恰巧是我不擅長,以致能在不疑處有疑、多一分謹慎、查對,這也是我應具備對出產內容負責任的態度。
二、接案策略 本業中,如果選擇我擅長的專業去接案,確實能省下很多時間,投報率也高。但再把「長期」這個維度納入思考,我就覺得我不能太依賴在這舒適的圈子中。
翻譯,是我主動爭取來的。在先前工作經驗中,英文真不是剛需,但真實的因果關係是:「因為不擅長英文,索性直接找不用英文的工作吧!」於是長期看來,英文果真沒長進。為了接軌源頭知識,我必須提升英文閱讀能力!(我燃燒起小宇宙)
但現實狀況是,大腦在看到英文文章時,會自動模式略過,而搜尋著熟悉的中文字閱讀、手也會不由自主的按下「翻譯年糕」。(小宇宙熄滅...)
要改善英文閱讀,重要到需讓我給自己來場高強度特訓!注意:高 強 度。
我挖了個巨坑推了自己一把,從一個看一篇兩千字文章得花一兩小時的人,推進一個得翻譯十萬字英文的深淵。要說痛苦跟爽度並存的是什麼:於我現在是,翻 譯 。
英文文章從讀懂大概意思、到要能為文字負責、逐字逐字看、具體翻譯,甚至要能辨別、陳述不同詞彙表示的意涵,基本上是在不同個層次的事。
起初,我字字斟酌,一個小時只能進行100個字,短期看來簡直吃力不討好、時間不合算,卻都在我計算的策略之中。因為當這個項目的維度 X 「長期」這個維度時,我已然看到能「疊加」上去的好處了。對,「疊加」,這是不可逆的所得,真超值!
三、翻譯策略 為了爭取到這案子,我確實下了些功夫。但同時,也必須提醒,人跟人是建立在信任與信賴當中,定期與業主回報、主動報告進度,是本來就是接案者應做到的基礎項目,更何況對方是完全不認識、不熟悉我們的人,這點上一定要更貼心。
還記得我前面提到,在這個案件,我打造的個人多維度競爭策略:
【文字掌握度 (80) X 寫作能力 (70) X 查資料能力 (70) X 英文 (60)】
現在要提「文字掌握度」,由於我翻譯的對象是一位主廚,所以我導出了新的策略:【用文字當演員】
我不該是我、也不能是我,從接案起,我的文字便是男性主廚,需帶有他的個性、感其所感、聞其所聞。在初拿到稿件時,我快速大略看完整份書籍各篇章之間的主題性與關聯性,同時掌握一個關鍵點:主廚受誰啟發的?
文章開頭就能看到主廚引用德國文學家 德爾曼·赫塞 的句子,我便放下翻譯的工作讀書去了。我買了兩本 德爾曼·赫塞 的書籍,一本是詩選、一本是引用句的出處:《德米安:徬徨少年時》 這個動作,是在回推,把我自己放到跟主廚初次接觸到那句受啟發的引言的時空之中,感受他可能在什麼心境、什麼心情,漫步於文學中,翻到這句而走出迷惘。同時,在這件事情上,我收穫了意料之外的紅利。
首先,我買了《德米安》,當時的我還不知道翻譯版本將會有多大差異。所以最後,在這案子開始時,我買了一本詩選、「兩本」《德米安》。
第一本:丁君君、謝瑩瑩 翻譯版。讀了近 65%時,我大概掌握到了思想面,以及如何跟主廚思想跨時空對接。於是我好奇上網查一下版本,驚覺!原來有個更被推崇的翻譯版本。(我也從此得知,原來翻譯領域博大精深)
於是二話不說,再花個兩三百入手了第二本:林倩薇 翻譯版。這同時是德文原文的翻譯版,網推她更精確地掌握了 德爾曼·赫塞 的原始語氣。跟前一版的「生活語調」翻譯相比,這版本就是「有文學美感」的翻譯,也就是我要的!
我便更明確的堅定,我要翻譯得像林倩薇這樣「有文學美感」的翻譯。所以進一步提取了部分詞彙的精髓,將翻譯產出內容保持在這個層次。起初,我字字斟酌,一個小時只能進行100個字,很謹慎地將自己一字不差的融進主廚思想中,前幾篇幾千字過去後,已經加速些也能恰如其分地稍微舒展開來。
在目前的過程中,我仍然環繞著「為什麼」,為什麼主廚使用了這個英文單詞、而不是用另一個?是否這單詞中有他想表達出的含義?而我有沒有精準傳遞出來?
這是我的自我要求,由於建立在這個基準,我收穫不少,也相信雖然單比英文我會輸,但加上其他維度,再外掛一個「不苟且」,基本也能形塑獨特競爭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