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創業的人,需要先找到願意為產品買單的客戶;
想成為自由譯者,必須開發案源,為自己創造工作機會。
我是一名有六年資歷的韓中譯者,在開始接取譯案的前兩年,每一個案源都是自己試譯並主動爭取來的,當然,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中間當然也經歷過不少次的落選跟自我懷疑。接下來,我將透過此篇內容分享自己這幾年參與試譯、審核別人的試譯時,觀察到的一些的眉眉角角。
開發案源的祕訣無他,廣投履歷、多多試譯就對了!
許多案主會將翻譯需求發在 PTT、求職網站、接案平台、翻譯或語言學習的社團上,若希望順利接取譯案、開拓案源,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上述管道尋覓相關職缺,勇敢地廣投履歷,並把握每一次試譯的機會。
人們常說翻譯必須講求「信達雅」,不誤譯、不漏譯、不超譯便屬於其中的「信」,這不僅是翻譯的基本要求,也是通過試譯測驗的最低門檻,因為譯文必須符合「信」的標準,才有機會在「達」跟「雅」的層面畫龍點睛。一般來說,案主會從以下幾種維度檢視譯文的品質:
試譯的類型,主要依照分成以下兩種:
翻譯社的試譯測驗通常分為不同領域進行,譬如遊戲、科技、醫療、法律……等等,如果對於該領域不夠熟悉、用字不夠精準,就算譯文看似正確、通順,也未必能達到通過試譯的標準,就像資深的法律譯者也不一定能通過科技領域的試譯。因此,除了語文能力以外,培養出自己適合且擅長的翻譯領域是很重要的!
此外,不少試譯測驗都有備註欄位,供譯者提問與填寫意見,這是因為有些案主會故意在試譯的原文稿中放入錯誤,或是有岐義的句子,檢視譯者的細心程度、對原文的理解程度,甚至是工作態度。比方說,案主可能會故意在原文寫到「小美跟小明的一些朋友」,並期望譯者在備註欄位詢問這究竟是「小美和小明的共同朋友」,還是「小明的一些朋友和小美」。進行試譯時,如果認為原文有岐義或錯誤,建議在備註欄寫出自己認為有疑慮的地方,不要自行判斷。
翻譯社試譯比較像是考證照,只要達到標準就能過關,而接下來要說的,就是和其他譯者競爭同一個案子的試譯了。這種類型的試譯發生在多人應徵同一個職缺時,譬如公司徵外包譯者、出版社徵書籍譯者……等等。因為僧多粥少的關係,要在這類試譯脫穎而出的難度更高。不過相對地,如果在這類試譯落選的話,也不用太過氣餒。畢竟這類試譯相對主觀,能否雀屏中選,其實一定程度上取決於案主的個人偏好,所以沒有被選中,未必是自己的譯文太差,有可能只是不符合案主的胃口,或是案主還有其他考量,例如:譯者的知名度、費率、資歷……等等。
倘若被案主告知落選,或是試譯沒有通過,請一定要保持風度!可以試著有禮貌地詢問案主原因,有些案主是願意給予回饋的,少數案主甚至願意提供他們最終選擇的試譯稿內容,說明選用的關鍵。如果遇到這樣的案主,真的要好好感恩惜福,因為大部分的案主都不會特別給予回饋或說明原因,只會說他們找到了更合適的人選。
若是案主不願透露詳情,千萬不要咄咄逼人地質問對方。我曾經聽聞過有得失心較重的譯者,因為沒有入選,而持續糾纏案主;或是有譯者取得案主最終選擇的試譯稿內容後,因為心有不甘,而將兩種版本的譯稿 PO 上網,想證明自己的譯文不輸人。上述這兩種做法,能逞得一時的痛快,卻反而有可能讓自己成為業界黑名單。
要是試譯總是沒通過,仍然懷有滿腔熱情,想要靠翻譯謀生的話,就必須越挫越勇,多閱讀與自己想翻譯的領域相關的文本,熟悉相關術語,增加自己對文字的敏感度。
有志成為譯者的人,請務必珍惜每個試譯機會、認真看待試譯的稿件。我曾經因為傾注心血翻譯的書籍試譯沒被選中而灰心沮喪,沒想到隔年卻驚喜地接獲編輯發出的翻譯邀約,才知道出版社編輯有時會留存試譯稿,作為日後的參考。也就是說,就算參與試譯的當下落選,只要譯稿有一定的品質,日後也有機會獲得青睞,並接到其他的案子。因此,每一次的試譯都是為未來的自己創造機會!
有些時候,試譯只是第一道關卡,通過了不代表馬上就會飛黃騰達。以翻譯社來說,試譯通過以後,能否接到案子其實也很看機運。通過試譯後就馬上接到案子是幸運,經常是過了好幾個月,甚至是一年才接到第一個案子。這就是我在 成為全職接案的自由譯者之前,需要做好什麼準備?,建議廣投履歷跟準備一筆存款的原因。
這篇內容介紹了開發案源的方式、試譯的類型與眉角,以及參與試譯時可以留意的地方,下一篇將會跟大家聊聊「自由譯者沒有的東西」。如果大家看完以後有什麼心得或疑問,也歡迎在下方留言,我會盡我所能回覆的!
如果你喜歡我分享的內容,也歡迎點此贊助我 ✧*。٩(ˊᗜˋ*)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