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1|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種子方舟計畫專題]土地,也要再利用?(二)

休耕,治標不治本
台灣不大,是一首36,000平方公里的土地譜出的篇章。先天土地大小的限制,讓我們在「量」的比較上不如其他泱泱大國。幸好,上天賜予我們好山好水,優良的氣候、高低海拔萬千的氣象與環境,讓台灣得以以農產品的「質」,叱吒整個世界。台灣不大,但卻依靠上天的禮物、風雨的眷顧、跟農民點點汗滴的耕耘,在國際舞台綻放獨一無二的花朵。
然而,這一朵花正在面臨凋萎的寒冬。1980年代,教育普及加上產業再升級,青壯人口大量流入都市,甚至為了更高等的教育遠走他鄉,農村漸漸失去生產力,耕地面積也慢慢下降。根據食在很重要的二手資料,台灣的耕地在1977年達到頂峰後,即呈現下降的趨勢,且不復返。行政院於民國103年的報告更指出,可耕作地不斷下降,受農平地造林政策影響甚劇。沒有了生產力,耕地轉為造林也是可以了解。那麼,問題出在哪裡?
台灣加入WTO後,政府面對國際化的衝擊,為避免「穀賤傷農」,於1997年推動了「水旱田利用調整計畫」,也就是所謂的「休耕政策」。「休耕政策」透過補助稻農轉作其他穀物或休耕降低損害,這樣的政策原以土地的使用效率作為補助基準,卻忘記農村勞動力老化之必然。年輕人出外工作後,年邁的老農寧願領取津貼度日,也不願冒險下田農耕。這樣的政策可能確實成功地避免穀賤傷農,但卻讓農村耕作的習慣改變,勞動力無法永續、地力也難以續存。

歸根,再活化
再活化農地使其被再利用固然是個難題。行政院於2012年啟動「活化休耕農地計畫」,透過改善補助政策鼓勵農民再活化自家土地,無力活化者再由農委會輔導、配合「小地主大佃農」政策轉嫁給有意願的農民團體跟青年農民耕種,以達到土地再活化的目標。以此提高就業率、鼓勵青年回鄉耕作、改善貧富差距。
筆者認為,年輕人可以試著放下傳統就業市場的刻板印象,回到土地、農村貢獻所學。減少都市的煩擾,回歸土地的懷抱,更可在步步成長中得到成就感。如果對於回鄉耕作的風險有疑慮,亦可上到青年農業輔導平台尋找資源,也有許多的成功案例值得參考。
到這邊,我們了解到了原民的土地正義問題、WTO市場開放帶來的衝擊、以及土地休耕政策衍生之再活化困難。面對這些種種,中研院學者徐子富先生發起了「原住民種子方舟計畫」,期待在原民土地正義落實後,統整、活化土地,推動傳統農作更保存珍貴的台灣種源。想要知道種源的重要性及種子方舟計畫的更多詳情,還請繼續追蹤此系列專題,筆者我也將繼續在這片空白上耕作。
休耕政策不全是台灣農業一大問題 圖片來源
責任編輯:吳宇翔 核稿編輯:吳宇翔
閱讀更多: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我們是一群對循環經濟抱有熱情的高中生,主要是透過社群媒體推廣循環經濟給學生族群,希望藉由文字的力量傳遞我們的理想,並希望台灣能在循環經濟這個未來趨勢中不落於人後! 每週一晚上19:30準時更新!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