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實驗觀點:事與願違的教育日常,練就一身見招拆招技隨招轉有時無招勝有招之境地,足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一步一步的邁向成為「愛樂全」粉紅世界裡的泡泡人。(誤XD

/教學與教養的核心是同一件事情/

去理解這個生命,同時也去閱讀自己,用我們可以做到也不至於太勉強的方式,合作,共舞,彼此樂在其中。(盡量啦)
最終成為一個懂得愛,能感到快樂,身心健全的人(要求好多哦)


教學>>>

是為孩子找到適合他學習的方式陪伴他經歷學習裡的成功與失敗,在這個過程中慢慢長出對自己的信心與面對挫折的抵抗力。然後,願意繼續對這個世界探索並維持好奇

教養>>>

找出孩子的使用說明書,用適合他特質的方式引導他生活。是陪伴他經歷人生裡的成功與失敗,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對自己的了解越來越多,體會什麼是自己擅長的?什麼又是自己相對偏弱的?然後,發揮自己的強項,友善這個世界,成為一個全人
什麼?哦!你三歲,3在哪裡?什麼?這個格子髒髒的?好多格子髒髒......
(事與願違的結束3在哪裡的認知練習,BUT觀察力UP看到不一樣的筆觸,粉筆抺掉的痕跡就是髒髒的)

BUT!人生就是很多個BUT!就很難做到啊!怎麼做?寫的很夢幻啊!崩潰的時間比較多啊!我會說,對!我也會有幾乎崩潰的時刻,只要軸心不偏移回到核心,真正想做的是什麼?找出來,維持它。

要接受打折扣的結果,要接納失敗,因為教學與教養,某種程度來說,是一場實驗教育,每個孩子都是有機體,包括引導者本身也是,如此不同的個體,產生的化學變化會有幾種排列組合?(不要去算不是重點!就是告訴你非常多的意思)我們要做的是,再觀察一次,修正後還有什麼可以再試試。

事與願違的第二彈:這個像什麼?大雞蛋!孩子被桌上的數棒吸引不再坐在地上聽故事了。索性來個創意操作,「用數棒做數字」!後來一個做「加料的零」一個「做火車」...

其實,這真的很難不崩潰,因為比起發怒責罰暍斥的直接壓制,想辦法花時間了解為什麼及怎麼做的費神勞心,才是最辛苦的事。只是一旦成為了心教養的奉行者,就再也回不去了......,無法再接受只用壓制法去終結所有沒有辦法被解決的問題。崩潰後穩定自己,還是會想找出更多方法和小人交手ㄟ,最終只想著如何贏得孩心。

事與願違最終回:小旗子像數字幾呢?數字1哦!你會變變看嗎?左邊的小哥說我想要蓋房子!右邊的小哥說我要玩積木!默默將翻到第3頁的繪本閤上...玩積木是吧!我們用積木糖來餵小豬吧!(主題單元提前上場...老師的變通力...變通!)


因為想要做到的更多了,我們想要把話說到心裡,想要真正的讓行為產生改變,而這些是教不來的,只有讀懂孩子及穩定自己後,才可能有方向找到答案。但這樣的教學(教育)好累!對不對?可是卻好值得花一輩字的時間去弄懂的二件事。好好讀懂自己,慢慢讀懂孩子。

維持5秒的數數顛峰專注數數其實對3歲的孩兒很難!數的比指到的快0.5倍速,是小班孩子的數量認知日常。請耐性陪數還是可慢慢讓他感知數量的,5以內不躁進。
吃完糖後,小哥看見了我準備的黏土,我便順勢開始玩起塑形變數字的戲法。結果是依然徒勞。黑色是小哥的,藍色是老司想引導的。探索的好玩重於目標達成哦(遠目


/耐性不只孩子要練,大人更要練欸/

未接觸直式加法的自學生G,用數棒認知什麼是「直式」的計算結構。嚷嚷聽不懂聽不懂後,換個方式用數棒先有量感,再來談計算與直式結構的關係。叮!有答案!
等待與信任,引導者要先給予自己,才有能力給予孩子。
因為我們給不出我們身上沒有的東西。你不相信的是什麼呢?問問自己的心。
|我在邊邊靜靜的觀察G寫的每個步驟
|一開始在個位數8+4的部份她直接寫了12,我沒有出聲阻止
|後來她擦掉了12的十位數那個1,我想剛剛她在運思去理解直式寫法的過程
|十位數上的10,是我給她2個選項中她選擇給自己做記號的方式,另一個是寫1
|十位數上的1和4,代表10與40不能只教她1+4要念全,她寫50我沒說話
|後來她看了上面自己寫的10這個進位記號,叫了一聲,改了60我還是沒說話
|最終她再最下面再畫了一個格子,寫下62,我知道她懂了,但大人很難忍到這步
細細觀察孩子探索的每一步,真的真的會很感動她們的努力與想要做給大人看的那份用心。只要大人願意閉上嘴微笑陪伴的話,這樣的風景不難看見。
|建構自己的理解,出個一簡單的加法給自己,其中還自己進位發現錯誤而劃去10
|第二步是她運思加法的過程中,數字加總後的樣子
|第三步是理解後,除去位值上不存在的數字30中的0之後的結果
|這堂課之前,沒學過直式,這堂課後,至少理解直式運算的結構如何形成
|剛升上小二的G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理解了這堂數學課,我只提供過場的工具供她試
其實就是再等待一下,拿掉成見,真的可以看見好多不同面向的孩子在學習上的驚奇!(或驚嚇?XD

/關於孩子在學習上的各種唉唉叫,大人不要太認真但也要很認真(什麼啦?/

媽咪~妳幫我寫啦!(機靈訓練有素媽:要寫什麼?)寫10啦!裝笨及假裝給錯誤的引導再觀察孩子的反應,或許孩子發現妳不太可靠就會比較甘願靠自己了。(阿門
|超過60分鐘,小孩的數學專注力開始下降,聲東擊西的其中一招「唉唉叫」開始
|訓練有素的機靈媽開始裝無能,孩子開始指揮大人要寫什麼寫那裡,裝的很像很好
|要認真的回應,但不要太認真的為她解題,當個陪伴者也是要練過的啊!不懂問我
|什麼是認真的回應呢?就是她需要妳的時候都要回應她,代表「我在」的重視聆聽
|什麼是不要太認真呢?就是她說不會妳就不要太認真的以為她真的不會而馬上教...
|但也有可能真的不會該怎麼回應呢?就盡量用「提問」代替「指導」不要太快教
|唉唉叫的時候有很多的訊息在裡面,可能抒發壓力可能引起注意也可能是真的不會
|有時的唉唉叫就只是告訴大人,我需要協助而已,至於那方面,就要憑本事鬥志啦

今日_門關,農曆七月的最後一天,
尤達心教養十四字心咒再次放送給讀者們。

理解/接納/支持/同在/眼明/心巧/手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心中想望教育理念實踐場的縮影,都在這些圖文裡。即使停更,但現場自己還第一線行動著!在這個AI社群過曝的時代,高品質的陪伴有方向性的觀察孩子特質給予適性的引導,是無可取代的珍稀。如果剛好妳和我在乎一樣的事,數學力的啟蒙是我的強項,我在這之中盡可能的給予上述我想要實現的一切~請與我相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看似無章卻充滿意義的訊息,在孩子的行為和語言裡,一閃一閃亮晶晶的告示著。 其實也可以不用這麼勞心費神的解讀這一切,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大人能使用的權力還是遠遠大於孩子。 願意聆聽與想要了解這一切背後的理由之後,發現每個孩子都有著值得勞心費神去了解的可愛與純然之心。 記得穩定自己,就有力量讀懂孩子。
/理性與感性的結合:390秒體驗數學中的完美比例-心中最美的一顆星/ 融入數學之美的摺紙線條呈現出來的成品就是與眾不同! 一場因愛約定因愛相聚的「重懂」自然營,因為製作尤達自然營隊小勇士們的閉營聖物:小星星代表的是願力也是原力,愛心則是恆毅力,充份體現數學裡的力與美,贈予營隊中蛻變的孩子,意義非凡!
所有的戲法都是為了讓孩子感受學習的快樂,快樂不代表不會受挫,而是在學習歷程中,好奇的進入,願意多停留,教育者用自身擅長的優勢營造一個學習的環境影響孩子在其中,在裡頭產生的受挫困境都因著對教育者的信任而願意向前行,陪伴直到生命突破的一刻,成長,喜悅,在一次又一次的循環中,想學習,因為能看見更好的自己。
身為一位教育工作者,我們何其有幸,能運用自己身份所擁有的獨特性,自由決定用什麼樣的媒材來傳達自己的教學理念,實在很感謝。 但是,信任就是責任的開始,教學並不是演劇,每一步的訊息都深深的對受眾產生了或多或少的影響力,充填趣味性的引起動機之外,更重要的是我們想在這堂課說什麼?為什麼說?怎麼說?
端午節數學老師的假期休閒活動。 縮時攝影完全為了→ 「沒時間看太長,又想要快速完成」下的工商社會人士產出 。 關於收假前才發這支端午節的影片似乎顯得有點不合事宜,但我真心覺得端午連假後與學生共同話家常聊端午趣聞AND用實踐幾何立體摺紙的數學課來收心,根本超適合的啊! 第一次摺粽就上手/簡易+拼接版/
一場洗禮,似乎也療癒了自己心靈深處中以為缺失的那一塊。能力或許從未失去,而是沒有被適當的方式喚起。 談論繪本,也談論人生,談論自己。 談論生命裡我們看重的一切與被不小心略過的那些。「再多的技巧,比不上一顆真心。」 用自己有感的方式去連結,就是最好的起始點。用自己的生命經驗進入書裡,把能力召喚回來。
看似無章卻充滿意義的訊息,在孩子的行為和語言裡,一閃一閃亮晶晶的告示著。 其實也可以不用這麼勞心費神的解讀這一切,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大人能使用的權力還是遠遠大於孩子。 願意聆聽與想要了解這一切背後的理由之後,發現每個孩子都有著值得勞心費神去了解的可愛與純然之心。 記得穩定自己,就有力量讀懂孩子。
/理性與感性的結合:390秒體驗數學中的完美比例-心中最美的一顆星/ 融入數學之美的摺紙線條呈現出來的成品就是與眾不同! 一場因愛約定因愛相聚的「重懂」自然營,因為製作尤達自然營隊小勇士們的閉營聖物:小星星代表的是願力也是原力,愛心則是恆毅力,充份體現數學裡的力與美,贈予營隊中蛻變的孩子,意義非凡!
所有的戲法都是為了讓孩子感受學習的快樂,快樂不代表不會受挫,而是在學習歷程中,好奇的進入,願意多停留,教育者用自身擅長的優勢營造一個學習的環境影響孩子在其中,在裡頭產生的受挫困境都因著對教育者的信任而願意向前行,陪伴直到生命突破的一刻,成長,喜悅,在一次又一次的循環中,想學習,因為能看見更好的自己。
身為一位教育工作者,我們何其有幸,能運用自己身份所擁有的獨特性,自由決定用什麼樣的媒材來傳達自己的教學理念,實在很感謝。 但是,信任就是責任的開始,教學並不是演劇,每一步的訊息都深深的對受眾產生了或多或少的影響力,充填趣味性的引起動機之外,更重要的是我們想在這堂課說什麼?為什麼說?怎麼說?
端午節數學老師的假期休閒活動。 縮時攝影完全為了→ 「沒時間看太長,又想要快速完成」下的工商社會人士產出 。 關於收假前才發這支端午節的影片似乎顯得有點不合事宜,但我真心覺得端午連假後與學生共同話家常聊端午趣聞AND用實踐幾何立體摺紙的數學課來收心,根本超適合的啊! 第一次摺粽就上手/簡易+拼接版/
一場洗禮,似乎也療癒了自己心靈深處中以為缺失的那一塊。能力或許從未失去,而是沒有被適當的方式喚起。 談論繪本,也談論人生,談論自己。 談論生命裡我們看重的一切與被不小心略過的那些。「再多的技巧,比不上一顆真心。」 用自己有感的方式去連結,就是最好的起始點。用自己的生命經驗進入書裡,把能力召喚回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親子互動新思維:讓孩子愛上學習的五種方法】   讓孩子愛上學習是所有家長的心願,但強迫和壓力通常適得其反,以我家為例,為了讓孩子學習外文,特地將他喜歡的寶可夢圖鑑買了簡化版和精裝版兩種,分別為中文和日文,藉以引起學習的興趣,喜歡精裝版的內容就要去學日文才看得懂,再加上低壓力的學習環境
Thumbnail
  兒童工作是為了累積技能及生活經驗,整合運用。簡單的事情重複一直做,能夠培養專注力,堅持孩子每天的作息表,持之以恆,能夠培養次序感。要請孩子做甚麼事情要先告知,孩子做甚麼事情也先告知成人,能善用規則制定。溫和對待孩子的錯誤,若孩子認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會錯,會養成安逸的性格。孩子不是不夠好
Thumbnail
  教具對於孩子是很迷人的!當孩子因為想家而哭泣時,可以藉由示範教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安靜下來,專注地觀察學習。而教具有以下共同點,一、錯誤控制:讓孩子能自己發現錯誤。二、美觀:色彩形狀適中。三、活動:提供孩子動手做的機會。四、限量:使孩子腦中能條理化。教具如同大自然中美麗的花朵,會吸引不同的
Thumbnail
教育是一個相互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在孩子與大人相處時,家長和老師需要理解孩子、接納他們的不同,這樣孩子才會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支持和鼓勵。別忘了,所以人都曾經是個孩子。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先說說一段個人的經歷: 我長年在教小朋友做科學小玩具和相關實驗。做玩具或做實驗這種東西,需要兩隻手操作,依據孩子的年齡大小、理解程度、操作難易度等等,不同的孩子會呈現不同的反應。有的孩子需要手把手教,有的孩子只需要指點一二就可以自己完成;不少孩子不想自己動手做,最好是老
Thumbnail
【你有教育專業嗎?】 「我們是充滿愛的教育,但不是愛的教育。」充滿愛的教育有原則和界線,而非無止境的包容。原來在缺乏專業之下,愛的教育會變成以愛為名的教育,我回想起過往總會過度討好、過度同理學生,因此當學生不如我所預期時,我會陷入對自己的極度失望。其實,靠著熱情與直覺去對待孩子是危險的。
學校教育是教了很多,但獨漏了教我們這個最重要的賺錢技能,父母最大的課題,是陪伴他們,而不是規劃他們的人生
Thumbnail
當家長在幫孩子選擇才藝課時,要仔細觀察孩子與生俱來的氣質,看他們活動量高低,生活的規律性或敏感度等等。不過說實話,要判斷孩子的性向與氣質趨向並不容易,很多時候是家長自己內心補償心理的投射或一廂情願的自以為是。所以,我們要讓孩子多方嚐識,也要讓他們有放棄的自由。
Thumbnail
  台灣的孩子在國際上的競賽評比優秀,但是那些考輸我們的國家的學生,在進入大學研究所後,創造力或研究能力似乎又比我們的孩子強!我想,這其間的落差,大概是我們的孩子從小就不斷在訓練之下變得非常會考試,能夠用最快速度解出標準答案,卻不能跳脫標準答案,找出答案以外的更多可能性。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親子互動新思維:讓孩子愛上學習的五種方法】   讓孩子愛上學習是所有家長的心願,但強迫和壓力通常適得其反,以我家為例,為了讓孩子學習外文,特地將他喜歡的寶可夢圖鑑買了簡化版和精裝版兩種,分別為中文和日文,藉以引起學習的興趣,喜歡精裝版的內容就要去學日文才看得懂,再加上低壓力的學習環境
Thumbnail
  兒童工作是為了累積技能及生活經驗,整合運用。簡單的事情重複一直做,能夠培養專注力,堅持孩子每天的作息表,持之以恆,能夠培養次序感。要請孩子做甚麼事情要先告知,孩子做甚麼事情也先告知成人,能善用規則制定。溫和對待孩子的錯誤,若孩子認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會錯,會養成安逸的性格。孩子不是不夠好
Thumbnail
  教具對於孩子是很迷人的!當孩子因為想家而哭泣時,可以藉由示範教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安靜下來,專注地觀察學習。而教具有以下共同點,一、錯誤控制:讓孩子能自己發現錯誤。二、美觀:色彩形狀適中。三、活動:提供孩子動手做的機會。四、限量:使孩子腦中能條理化。教具如同大自然中美麗的花朵,會吸引不同的
Thumbnail
教育是一個相互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在孩子與大人相處時,家長和老師需要理解孩子、接納他們的不同,這樣孩子才會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支持和鼓勵。別忘了,所以人都曾經是個孩子。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先說說一段個人的經歷: 我長年在教小朋友做科學小玩具和相關實驗。做玩具或做實驗這種東西,需要兩隻手操作,依據孩子的年齡大小、理解程度、操作難易度等等,不同的孩子會呈現不同的反應。有的孩子需要手把手教,有的孩子只需要指點一二就可以自己完成;不少孩子不想自己動手做,最好是老
Thumbnail
【你有教育專業嗎?】 「我們是充滿愛的教育,但不是愛的教育。」充滿愛的教育有原則和界線,而非無止境的包容。原來在缺乏專業之下,愛的教育會變成以愛為名的教育,我回想起過往總會過度討好、過度同理學生,因此當學生不如我所預期時,我會陷入對自己的極度失望。其實,靠著熱情與直覺去對待孩子是危險的。
學校教育是教了很多,但獨漏了教我們這個最重要的賺錢技能,父母最大的課題,是陪伴他們,而不是規劃他們的人生
Thumbnail
當家長在幫孩子選擇才藝課時,要仔細觀察孩子與生俱來的氣質,看他們活動量高低,生活的規律性或敏感度等等。不過說實話,要判斷孩子的性向與氣質趨向並不容易,很多時候是家長自己內心補償心理的投射或一廂情願的自以為是。所以,我們要讓孩子多方嚐識,也要讓他們有放棄的自由。
Thumbnail
  台灣的孩子在國際上的競賽評比優秀,但是那些考輸我們的國家的學生,在進入大學研究所後,創造力或研究能力似乎又比我們的孩子強!我想,這其間的落差,大概是我們的孩子從小就不斷在訓練之下變得非常會考試,能夠用最快速度解出標準答案,卻不能跳脫標準答案,找出答案以外的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