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受傷的過去,接納現在的自己|阿岳推書 Vol.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夠了!不用跟我解釋這麼多!」
「你是白痴嗎?你怎麼會把那些事情講出來?」

第一次踏上美國,是和老闆出差,到舊金山灣區做市調,也是公司首次參與在美國的加盟展。行前戰戰兢兢的準備,但是在過程中,經驗不足,還是犯了錯挨了罵。後續的表現,每況愈下。

這天,結束搬家工作,挨了前輩罵,腦海浮現低谷時的受挫記憶。懷著憂慮,我進到書店,映入眼簾的,是由腦內探險隊,撰寫的《#為什麼總是感到很受傷》。

raw-image

精神分析真實案例,看見受傷的自己

「每種不安都有原因,每個傷口都有幫助,如果不願正視自己受了什麼傷,不願解讀自己的不安,就無法看見自己最真實的一面。」

由韓國的幾位年輕的精神分析師組成的〈腦內探險隊〉所著,透過真實案例的統整,延伸出最能產生經驗共鳴的五個故事。

書中醫師的引導,讓患者覺察自己、從過去的回憶中,看見受傷的自己,有人選擇放棄治療,有的則嘗試和醫生搭建#心理安全基地。

這本書,一邊看,一邊讓自己對號入座一下,會感覺到很多鑽牛角尖的事情,似乎有了些看透的光。以下三點,是我推薦此書的原因:

1. 命中時下憂慮,進而看見自己

- 編劇:談到了不論是學生或是辦公室工作人的#拖延症。
- 新手媽媽:講到了照顧嬰兒時期的親子與長輩相處時,不明的憂慮。
- 失業青年:談到了尋求認同的聲音,以及時下流行的#玻璃心。
- 網路漫畫家:講到了#網路霸凌,以及網紅生態下不為人知的苦楚。
- 整型外科醫生:作為社會高知識份子代表、講述在令人稱羨的外在身份下,極度害怕失去掌控權的不安。

上述為書中五個精神分析的案例紀錄。很推薦剛出社會的人,用心體悟第三個故事。裡頭講述隱形自戀人格,誇張我的呈現,以及放棄人際關係去保護了不起的自己,真是把另一個自己給痛快的挖出來認識和理解啊!

2. 讀著案例,自己也接受了分析和諮商

讀這本書最過癮的地方,是每次看完一篇故事之後,再拉回去看該章節醫師的「問談」,循著那些問題,也觸動自己,反思過往。逐漸讓曾經模糊的情緒,有了清晰的輪廓;讓塵封已久的記憶,翻轉出新的定義。

3. 認識專有名詞,更明確的定義自己狀況 

書中作者也穿插了不少自己的內心小劇場,除了知道醫師如何引導患者調整自己的眼光,也寫了不少心理學上的專有名詞。書中很用心拉出一個個小節解釋。讓原本很多錯綜復雜的心理狀況,有了概括的定義,也更直白簡潔的了解自己。


要如何不受傷?

「每個負面情緒和脫序行為的背後,都有一段重要且深具影響力的過去,都有個當時就感到受傷的自己。我們人為了活得快樂,會下意識的將這些經歷埋藏於心。」

但這樣的行為,卻會在未來不同成長階段的角色,由人際關係直接或間接,觸發情緒的副作用。雖然當下感到受傷,但更明確的說,是當下的事件,勾出了過去的傷害。要使負面情緒在對應的觸發事件下,完全消失不太可能,但能透過一些方法,來降低受傷的力道。

1. 自我覺察,陪伴「受傷的自己」

「覺察」這件事,在情緒來臨時,都很容易忽略。有些情緒管理好的人,能當下意識,並且轉換。但大部分都還需要透過「事後的自我覺察」來練習。

可以去回想印象深刻的事,在那個當下發生的情況為何?你腦袋有沒有浮現什麼記憶?當下感到什麼樣的情緒?

透過書寫,把抽象的那個「受傷的自己」,實際呈現於自己眼下,學習陪伴自己的傷。

2. 找信任的人,聊「不能說的秘密」

聊聊難以在他人面前展現出的憤怒、脆弱、自責、自卑的那些自己,甚至是你做了自己也難以接受的那些事情,聊聊做出這些事情的可能原因、做這些事情的當下感覺。

如果這個人懂的傾聽,那也許你能感受到溫馨的安慰或被接受,進而也接受了不好的自己。

如果這個人,懂得傾聽,加上在尊重你回應權之下,問問柔性的問題,那更好,因為透過回答,也會更清晰地了解自己。

3. 啟動正向日記,關注「今後怎麼辦?」
理解了過去的傷痛,但更重要的,還是要把重點關注在「實踐新人生」。

培養勇氣,「感激、自我肯定、感受幸運」很重要。

可嘗試每天寫日記提問:
「今天很感謝?」
「我很肯定自己...?」
「我做了什麼好事?」
「美好/幸福的時刻...?」

去享受寫這些正向眼光的感覺,補充自己#實踐的勇氣。

接著再提問:
「我要如何改善?可以更邁向快樂和幸福?」

我非常推薦日記,很好實踐。
不限大小事、字數,時間,寫給自己,不用管他人眼光。


你會不會因為他人無意的一句話,就影響了心情負面?
你是否有無法接受的行為,一直無法控制著在發生?

這本書,誠心推薦給,容易感到受傷的你。
希望這次分享的實用作法,能給予心理受傷的你實質幫助。


我是 Moving阿岳,一位用心閱讀及感受生活的搬家人。
期望自己,用心體會每個Move,紀錄每個Moving Moment !
如果覺得我的內容不錯, 可以分享或追蹤我的文章。
在這裡,我將生活遇見的小故事,真誠的分享給大家。
也歡迎讀者們,一起感受、分享Moving生活。
吸收屬於「身而為人」的「心」力量, 讓人生持續Move On!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暖男阿岳的創客人生的沙龍
44會員
90內容數
從心旅行,閱書推書,昇華生活。 寫作,是2019年7月開始,我業餘養成的嗜好。 閱書,是獨自一人生活,逐步養成的習慣。 分享,是因心中有所感,想將感動傳遞出去。 書到用時,再讀剛剛好 願大家,能在這個專欄,找到適合自己的一本好書。
2021/07/12
去年身邊剛好有一位朋友,在科技業是個超級厲害的業務,一直對飲料的創業加盟感興趣,在2020年,投資買下了一家一芳水果茶,那時候他看那家一芳的營業額很不錯,店長也已經培養基本客群,看了看財務報表,就決定買下入場,結果,不到半年,就選擇離場了。很多關鍵,都在這本《一人創業》可以獲得解答!
Thumbnail
2021/07/12
去年身邊剛好有一位朋友,在科技業是個超級厲害的業務,一直對飲料的創業加盟感興趣,在2020年,投資買下了一家一芳水果茶,那時候他看那家一芳的營業額很不錯,店長也已經培養基本客群,看了看財務報表,就決定買下入場,結果,不到半年,就選擇離場了。很多關鍵,都在這本《一人創業》可以獲得解答!
Thumbnail
2019/10/25
2013年,我很認真、問心無愧、盡責的參與整個創業競賽的過程。結果我沒晉級,組內分數很低。隊友最後喝茫了告訴我:「其實你很容易焦慮、你的情緒管理很差。」 「什麼!?我被情緒影響而不自知嗎?」
 我大徹大悟:「不生氣不叫EQ高。懂得控制情緒甚至運用情緒,舒服的展現自己,才是高情商。」
Thumbnail
2019/10/25
2013年,我很認真、問心無愧、盡責的參與整個創業競賽的過程。結果我沒晉級,組內分數很低。隊友最後喝茫了告訴我:「其實你很容易焦慮、你的情緒管理很差。」 「什麼!?我被情緒影響而不自知嗎?」
 我大徹大悟:「不生氣不叫EQ高。懂得控制情緒甚至運用情緒,舒服的展現自己,才是高情商。」
Thumbnail
2019/10/11
我們是人也是動物,在遇到困境時,會下意識地啟動生存機制而逃跑,許多離職信也就寄到了主管的信箱。 職場受了傷、離了職,來趟旅行,回到職場就不再受傷了嗎? 我想,「職場受的傷,真的不是離職就能好」。
Thumbnail
2019/10/11
我們是人也是動物,在遇到困境時,會下意識地啟動生存機制而逃跑,許多離職信也就寄到了主管的信箱。 職場受了傷、離了職,來趟旅行,回到職場就不再受傷了嗎? 我想,「職場受的傷,真的不是離職就能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本書的作者是由韓國的幾位年輕精神科醫師所寫的,而且就像是《被討厭的勇氣》和《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那樣採用對話式的寫法,由精神科醫師和病患在問診當中發現問題,我覺得很有情境感,也因為對話都很日常,所以更容易讓讀者看懂,以及感同身受,畢竟一般人對於精神科總是跟精神異常、瘋子畫上等號,所以會本能地排
Thumbnail
這本書的作者是由韓國的幾位年輕精神科醫師所寫的,而且就像是《被討厭的勇氣》和《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那樣採用對話式的寫法,由精神科醫師和病患在問診當中發現問題,我覺得很有情境感,也因為對話都很日常,所以更容易讓讀者看懂,以及感同身受,畢竟一般人對於精神科總是跟精神異常、瘋子畫上等號,所以會本能地排
Thumbnail
是很糟糕的事發生在我身上,而不是我很糟糕 去看見、接觸我們的創傷與過往被封印的情緒,不代表我們正在責怪誰;我們會痛,不代表就是要去說「是誰的錯」;更甚者,對方可能需要為當時這樣對你負責任,但這仍然無法末煞你們現在的關係,以及曾經擁有的美好回憶
Thumbnail
是很糟糕的事發生在我身上,而不是我很糟糕 去看見、接觸我們的創傷與過往被封印的情緒,不代表我們正在責怪誰;我們會痛,不代表就是要去說「是誰的錯」;更甚者,對方可能需要為當時這樣對你負責任,但這仍然無法末煞你們現在的關係,以及曾經擁有的美好回憶
Thumbnail
「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 羞辱創傷是台灣與華人社會的一種常見現象, 在「不打不成器」的教養文化, 似乎已根深蒂固在華人社會中, 以愛之名的懲罰機制是為你好, 可是往往都是最親近的人帶給我們羞辱創傷, 以至於我們更難覺察傷口的存在, 因為承認自己受傷等於否認他們的愛。
Thumbnail
「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 羞辱創傷是台灣與華人社會的一種常見現象, 在「不打不成器」的教養文化, 似乎已根深蒂固在華人社會中, 以愛之名的懲罰機制是為你好, 可是往往都是最親近的人帶給我們羞辱創傷, 以至於我們更難覺察傷口的存在, 因為承認自己受傷等於否認他們的愛。
Thumbnail
怎麼辦情緒崩潰了,但又不知道怎麼控制,這是我們難免會遇到的狀況,不管是自己還是身邊的朋友,有時會帶著一些責備,說道為何這樣呢?有這麼嚴重嗎?觸碰到情緒地雷的那一刻,其實是反射反應,並不是這麼容易可以控制,過多的責難反而會讓狀況更加失控。
Thumbnail
怎麼辦情緒崩潰了,但又不知道怎麼控制,這是我們難免會遇到的狀況,不管是自己還是身邊的朋友,有時會帶著一些責備,說道為何這樣呢?有這麼嚴重嗎?觸碰到情緒地雷的那一刻,其實是反射反應,並不是這麼容易可以控制,過多的責難反而會讓狀況更加失控。
Thumbnail
可曾想過為什麼自己會因為一點小事感到焦躁不安?而自己有時無心的一句話,竟會引起別人的盛怒造成衝突?這一切其實源自於我們並未真正瞭解自己,或者說是不曾正視過隱藏於心底的創傷。 這時如果有機會引領自己認識真實的內在與面對創傷,你願意敞開心房和自己深度對談嗎?
Thumbnail
可曾想過為什麼自己會因為一點小事感到焦躁不安?而自己有時無心的一句話,竟會引起別人的盛怒造成衝突?這一切其實源自於我們並未真正瞭解自己,或者說是不曾正視過隱藏於心底的創傷。 這時如果有機會引領自己認識真實的內在與面對創傷,你願意敞開心房和自己深度對談嗎?
Thumbnail
這本書的作者很特別,當封面寫著「腦內探險隊」時我一臉狐疑,再翻開書裡竟然也沒有詳細介紹,直到看完了書再看看博客來網站的介紹時終於對作者有了一些認識,也從「腦內探險隊」的臉書看到了影片而有了更真實的感受。
Thumbnail
這本書的作者很特別,當封面寫著「腦內探險隊」時我一臉狐疑,再翻開書裡竟然也沒有詳細介紹,直到看完了書再看看博客來網站的介紹時終於對作者有了一些認識,也從「腦內探險隊」的臉書看到了影片而有了更真實的感受。
Thumbnail
  創傷不是你的錯,但復原是自己的責任。 以上方法都是在打破你受情緒控制;你封閉自己的狀況,你不是情緒,所以透過感知情緒,就可以了解到情緒不等於你,和你是不同的存在,所以呢?你覺知它,觀察它,隨它起伏,它就比較控制不了你了;你出外去動,你感恩,你助人,就沒有再封閉自己了。但這些對當事者是否有效,則
Thumbnail
  創傷不是你的錯,但復原是自己的責任。 以上方法都是在打破你受情緒控制;你封閉自己的狀況,你不是情緒,所以透過感知情緒,就可以了解到情緒不等於你,和你是不同的存在,所以呢?你覺知它,觀察它,隨它起伏,它就比較控制不了你了;你出外去動,你感恩,你助人,就沒有再封閉自己了。但這些對當事者是否有效,則
Thumbnail
書名: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 作者: 貝塞爾‧范德寇(Bessel van der Kolk) 出版社:大家出版 出版日期:2017/07/05 陳揚的小小介紹:     對於這本書真是相見恨晚,如果我早一點讀到這本書,可能我對於創傷能有更深更廣的瞭解。我自己是臨心系出生的,腦
Thumbnail
書名: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 作者: 貝塞爾‧范德寇(Bessel van der Kolk) 出版社:大家出版 出版日期:2017/07/05 陳揚的小小介紹:     對於這本書真是相見恨晚,如果我早一點讀到這本書,可能我對於創傷能有更深更廣的瞭解。我自己是臨心系出生的,腦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感受真實的自由 去年的此時,我的焦慮症復發,每天每天情緒都很低落,自己完全淪陷在挫敗之中,我腦中依然浮現當時看完醫生的書面,在診所門口,自己眼淚止不住的狂洩,我無法管別人的眼光,當下只能把心裡的苦、難過,全部由眼淚渲洩出。 我一直以來,把自己繃得太緊,我希望自己可以把各種身份都做到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感受真實的自由 去年的此時,我的焦慮症復發,每天每天情緒都很低落,自己完全淪陷在挫敗之中,我腦中依然浮現當時看完醫生的書面,在診所門口,自己眼淚止不住的狂洩,我無法管別人的眼光,當下只能把心裡的苦、難過,全部由眼淚渲洩出。 我一直以來,把自己繃得太緊,我希望自己可以把各種身份都做到
Thumbnail
第一次踏上美國,到舊金山灣區做市調,也是公司首次參與在美國的加盟展。行前戰戰兢兢的準備,但是在過程中,經驗不足,還是犯了錯挨了罵。後續的表現,每況愈下。這天,結束搬家工作,挨了前輩罵,腦海浮現低谷時的受挫記憶。懷著憂慮,我進到書店,映入眼簾的,是由腦內探險隊,撰寫的《為什麼總是感到很受傷》
Thumbnail
第一次踏上美國,到舊金山灣區做市調,也是公司首次參與在美國的加盟展。行前戰戰兢兢的準備,但是在過程中,經驗不足,還是犯了錯挨了罵。後續的表現,每況愈下。這天,結束搬家工作,挨了前輩罵,腦海浮現低谷時的受挫記憶。懷著憂慮,我進到書店,映入眼簾的,是由腦內探險隊,撰寫的《為什麼總是感到很受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