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9/10/2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向大自然學習-從生態角度思考組織運作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這是個人人朗朗上口的口號,但有多少人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
自2006年美國前副總統高爾發表「不願面對的真相」紀錄片提醒溫室氣體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到最近網路上瘋傳的16歲瑞典女孩桑柏格(Greta Thunberg)在聯合國及TED上發表演講,甚至斜眼瞪美國總統川普,她大力抨擊各國漠視環境議題,表面上簽訂各種協議貌似很注重但實際上一點行動都沒有,因此發起「周五為未來而戰」(Fridays for Future)的罷課活動,她不斷強調Everything needs to change,掌握權力的人不能只看自己目前的利益,損害下一代的幸福,雖然自己的力量很小,但她相信只要開始行動就會有源源不絕的力量。
在影片中她提到:「我們當然需要希望,但是更需要的是行動;有了行動,希望就無所不在。」她認為環境永續,是大是大非的議題(black and white),沒有灰色地帶。關於這個論點,過去我們對於生態都是抱持二元對立的角度,人類是人類、生態是生態,所以焦點都會放在人類應該做什麼事情來避免破壞環境、永續發展,但是採用非黑即白的二分法容易產生對立的論點,讓人們認為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無法並存,但是選邊站的結果反而會混淆真正重要的事情。
不過我今天不是要討論氣候變遷,而是想要分享組織生態學是怎麼從大自然中學習並應用在組織運作上面~
組織生態學觀點(Organizational Ecology Theory)是在1970年代左右開展,理論背景是因1970年代石油危機造成產業的衝擊,為了因應國際局勢,以較為宏觀的視野解決問題,開始有學者提出將生態學概念應用到組織管理上,思考新的組織如何誕生?舊的組織如何延續生命?
從生態體系的角度來看,物種生存有其邊界,多大的邊界就可以知道它的容量,進而得出最適密度,也就是可以讓生物發展的最好的狀態,又稱為利基(niche),這樣的觀點也可以印證到企業組織的發展,當產業擴張到一定程度,大於最適密度時,就會變成互相廝殺的紅海市場,這時候就需要打開新的價值與成本邊界,創造藍海市場,才能讓組織繼續生存下去。
在達爾文進化論也提到,從地球的歷史來看,像人類這樣奔跑速度慢、爪子不鋒利、牙齒和力氣都不發達的生物能夠生存下來,並達到如今的繁榮盛況,那不是因為強壯,也不是因為智力,而是能夠應變。與商務的世界相對應也可以發現,能夠生存下來的公司,並不是強大的,也不是集眾人智慧於一身的公司,而是不固執己見、能夠與時俱進不斷求新求變的公司。
中國的吳軍博士在《見識》一書中提到,世界上凡是有開始就有終結,有生就有死,任何生物(包括人類)皆是如此,任何公司也是如此。以人體來說,細胞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代謝死亡,才能長出新的健康細胞,如果一個細胞不死亡就變成危害生命的癌細胞。美國矽谷的公司有個特點,他們不介意公司死亡,不會刻意去拯救一個衰老的公司,因為當一間公司完成使命之後,退出舞台就是對社會的最後一次貢獻。

那麼一間大公司該如何避免衰亡,朝向永續經營呢?
吳軍在書中舉了Google公司的創始人之一Larry Page曾在公司會議上發表的內容為例,據他了解,全世界只有一種生物可以不死,是一種海蜇,這種海蜇在正常情況下和其他生物沒有不同,都會生老病死,但是如果刻意用針去刺激他,他會長出新的細胞,然後當母體死亡時,新的細胞會發育成完整的海蜇。
因此佩吉希望Google能不斷創造新的產品部門,這些部門就如同海蜇新發育出來的細胞,他們最終能夠不依賴母體而生存長大。這個概念也是目前很流行的內部創業模式,隨著公司的成長,會慢慢開展出不同的面相,內部創業就是讓各個部門可以獨當一面,對於員工來說可以降低自己出去外面可能遭遇的風險,而對於公司創辦人來說,內部創業可以減輕自己的壓力還能夠留住優秀的人才,是個雙贏的做法!
海德格曾說:技術是將世界與人類社會間隱蔽的東西接露出來。
科技與技術的本質是要創造人與自然間的連結,但是過度追求技術的結果,人們已經遺忘發展技術的初衷。這個世界是一個整體,不論是國家或是企業,追求的都不應該是無止盡的成長,而是追求讓世界、生態、乃至個人身心都維持均衡的狀態。

相關書籍

  1. 見識
  2. 面對蓋婭:新氣候體制八講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