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高教實驗,到底在實驗什麼?真的創新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上篇:
現今國內看似有多元的高教實驗,實際上則多落在「改善」既有教育範式下的限制與問題,試圖打開一點點開口,而不是著重在改變對教育範式默認的假設、甚至進一步再造、創造。根據英國的教育創新研究者 Charles Leadbeater,他將教育創新劃分為四種模式,我們可以在以下看到各種「創新」之間的差別:
  1. 正式+持續性創新 = 改善:圍繞學校系統,優化改進現有的教育體系,包括教學內容、方式等。
  2. 正式+破壞性創新 = 再造:重構教育系統,看起來是學校,但很多地方發生根本性地變化。
  3. 非正式+持續性創新 = 增補:更好地發揮家庭、社區等非學校的機構在教育中的作用。
  4. 非正式+破壞性創新 = 轉化:社會化學習的理念,即「學習在窗外、他人即老師、世界是教材」。
第四點提到「社會化學習」,這裡簡介一下這個學習概念。簡單來說「社會化學習」就是把學習「社會化」,學習者突破「在學校(教室)學習」、「跟教師學習」,而進入到現實社會去學他想學的。可以用以下三個概念來講:
  • 學習在窗外:打破學習時空場域的限制,學習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以各種各樣的最合適的形式進行。
  • 他人即老師:打破教與學的二元關係,同時更多的人會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
  • 世界是教材:學習的內容不限於教科書上的知識,真實世界裡的各種事物都可以作為學習的素材和物件。過去,教材是我們的全部世界;今天,全部世界都可以是我們的教材。

04

我在中途迎接其他教育的經驗

我在今年五月的時候,抱持著想離開學校的心情和對芬蘭教育的期待與嚮往,到芬蘭的于韋斯屈萊大學(University of Jyväskylä)上了一個月的暑期師培,它是芬蘭最具歷史的師範大學並以師培聞名。我在那裡確實感受到更自由的教學,教授在課堂上讓學生有更多的選擇和反思,但過了第一週的興奮期後我又想離開了。
例如我在芬蘭修了一堂「北歐工作生活模式」,我其實很有興趣這幾年歐洲興起的另類組織模式,像是青色組織(Teal organization)、全員參與制(Sociocracy),我很好奇發展的成因與脈絡,和社會制度間的關聯。但在課堂上,老師甚至不知道那是什麼,課堂上只是理論分析、量化分析各國的工時等人們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我以為會談到我有興趣的主題,結果沒有,我同樣只能在教授給的課程框架和作業方向中選擇,而無法撰寫自己真正想探討的內容。我仍舊沒有辦法主動建構自己的學習體系,包含學習內容、方式與節奏。
當時的我很困惑,很多人都說芬蘭教育是世界第一,但為什麼我還是待不住呢?那陣子,我剛好在和 Jerry 通信,Jerry 是美國另類教育資源組織(AERO)的創辦人,他跟我說到:「芬蘭的學校不是很有趣,就像舊範式中的進步學校一樣」,那時我才意識到在更為自由的芬蘭教育背後,我的選擇依舊受限於既有選項。
所以我為了尋找教育新範式的可能,在課程結束後走訪歐洲不同國家,參訪了民主教育學校、拜訪不同的教育工作者或自學生,最後到了烏克蘭參加國際民主教育論壇(International Democratic Education Conference,文後簡稱 IDEC)。在那裡,我深刻意識到「民主教育」是我理想中的教育。

什麼是「民主教育」?

並不是民主國家裡的每所學校就是民主學校。所謂的民主學校,會符合民主教育的兩項基本原則,包含:
  • 自我導向(Self-directed discovery):學習者能夠自主決定學什麼、怎麼學、何時學、和誰學。學習可以在教室內也可以在教室外進行。關鍵是學習是依循學生的內在動機和追尋他們的興趣。
  • 集體決策(Collective decision-making):社群裡的所有成員,無論年齡、地位,對於學校規則、學習課程、僱員和預算等重大決策都有平等發言權。

對我來說,我覺得「民主教育」的重要性不在於形式,而是它讓我不斷反思「我是誰?」、「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要如何生活於這個社會?」,在不斷地建構中釐清自己,同時練習為自己負責。
一個人之所以能為自己負責,是因為他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去做、什麼不該做,知道這些的前提是有足夠的空間自由探索,在實踐過程中理解自由與責任的關係。他的行為便會出於內在的真實理解,而非因外在規範而行動。
而 IDEC 是一個體現「民主教育」的論壇;活動現場不是由少數人制定規則,多數人照規則走,在這裡的每個人都有平等的發語權,遇到問題大家會一同討論、解決。論壇議程也並非事前規劃好,而是由參與者在現場運用開放空間(Open Space),讓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發起討論或工作坊。大廳有一面空白的時間表,可以選擇喜歡的時間和空間、貼上想要發起的活動,內容與形式不限。
有些家長或老師想討論如何建立另類學校,有些人想討論群體決策的方式,有學生想分享自己在民主學校的經驗、也有人好奇 IDEC 發起的歷史淵源,或想做樂高工作坊、舞蹈遊戲。人群分散在不同的空間:樹下、湖邊、草地上。小朋友跑來跑去、玩起一旁的雜耍玩具...... 誰說教育論壇限於嚴肅的議題討論?生活觸手可及之處皆是學習素材,從中萃取的學習經驗常常帶給我們意想不到的收穫。這種實現於「日常感」中的價值,讓我深深感受民主教育社群與其他社群的不同。
透過類似 IDEC 的民主教育現場可以感受到,當決策權回到群體身上,每個人會開始思考這件事與自己的關係。想唱歌和想睡覺的人會提出自己的需求和解決辦法,最後形塑出適用於不同群體的決策。而且在 IDEC 上,不僅能看到來自各國家的人,還可以看到各年齡層、不同角色的人:民主學校老師、教育組織發起者、對教育感興趣的家長、還有最重要的「學習者」。我們常說「教育的主體是學生」,卻很少在教育論壇看到學生,更不用說由他們發聲、表達意見和想法。
它的籌備方式也沒有固定的組織系統,每年由自願的學校或組織舉辦。他們可以自行決定論壇時間、地點、形式等,台灣人也在今年爭取到 2022 年 IDEC 的舉辦權。近年 IDEC 上的台灣參與者以全人中學和人文展賦的親師生為兩大宗,他們是當今台灣繁盛的另類教育火焰,以色列的民主教育工作者雅各布・赫克特(Yaacov Hecht)曾說在他們身上,看見教育的新樂園。
「來到IDEC,我才覺得能真正做我自己。」一個參與者說道。

05

重新思考:高教實驗要實驗的是什麼?

高教實驗要做的只是改善現有的教育哲學思維及其形塑的體制?
還是提供新的可能性、從其他教育哲學的角度思考並再造體制?
坦白說我不知道,可我傾向再造。
「在原有大學法下本來就能做、但你一直有沒有做,稍微開始嘗試做了,就叫實驗嗎?」有天我和學教育行政法的朋友聊到,「實驗的定義到底是什麼?在現有法規下能做卻從未做過的事情,就叫實驗嗎?」
其實在大學法之下,大學能做到的彈性是多的,只是過去(和現在)教授們對教育範式的既定認知,形塑了現今的高教制度。在這樣的思維下,所謂的實驗偏向改善現有的制度。而很難有嶄新的制度出現。
然在現今社會快速變化、進入 VUCA 時代的狀況下,我們的思考方式卻無法應對這樣的環境,因為我們的思考方式是 LAMO 的(引自康乃爾大學認知/系統科學教授Derek Cabrera

我們從規劃到執行的思維方式都與實際情況不匹配,因此常遇到「計劃趕不上變化的」的問題。回到大學本身,目前大學學科的劃分、教授們所擁有的知識,真的能幫助學生面對未來嗎?去「稍微改善」現有的制度,真的就夠了嗎?
根據學習科學研究的發展,《劍橋學習科學手冊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裡提到學校(小學到大學)與學習科學間的不相容性。譬如:
書裡頭也提到:「在接下來的10至20年間,所有知識社會面臨的任務是將學習科學轉化為教育實踐。或許學習科學中出現的最核心的發現將是,如果學習科學僅僅徘徊於教育系統邊緣,依然置教授主義於中心,是無法觸發大變革的。」
Roger C. Schank 也在書裡提到大學與學習科學的基本問題,以下節選自書中內容(唯有課程時數改為台灣的案例以做更清楚的說明):
如果目前大學的「基本假設」正面臨不得不變革的階段,那所謂「實驗高教」是否能真正創造改變?
如果特殊選才、高教實驗的背後是我們真的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社會有責任讓每個人的才華都被發揮,那我們是否能真的實現、創造友善開放的空間讓每個人都能自我實現?讓各式各樣、擁有不同需求的學習者,讓相信進步主義與存在主義的人們,也擁有更多自由的學習環境與空間?讓真正的實驗與多元價值,在台灣落實。
希望我們能重思反思這一切,包含學習評量/ 評鑑的目的到底是為了什麼?是為了監督學習者?還是讓學習者更知道他下一步怎麼學得更好、讓教學者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推薦閱讀:對於創新教育的評價,要拋棄下意識裡的工業時代思維)而課程體系/學習內容/ 知識的建構,背後反映的又是什麼思維?(推薦閱讀:知識與控制:教育社會學新探
日本民主大學 Shure University 的教授朝倉景樹(Kageki Asakura)曾說:「如果教育能讓學生面對未來很棒,但是非必須」。我與民主教育工作者根本的相信,教育重要的其實不是培養學生各種能力以適應未來,成為社會要的人才、不被機器人取代;這樣的觀點與過去工業時代的教育要培養工廠所需的人才並無二致,只是讓人去符應社會所需、變成工具而已。
「人們以為自己什麼都有了,實際上不但沒有『免於干涉』的『消極自由』,更失去『成為自己』的『積極自由』。即便不能馬上想清楚所以然,也須時刻反思。這就是民主教育的核心吧。 」 Kageki 說。這是最讓我印象深刻的話。
我曾在一場教育論壇上,聽到一位哈佛知名教育學者說:「面對快速變化的社會,重要的是培養學習者不被機器人取代的能力」,這是現在教育創新的主流觀點。後來因為內容大多了無陳新我便離席,在門口遇到一位民主教育工作者剛進來就要出去,他向我問道「他是誰?為什麼他一直在說培養競爭力?」我說他是哈佛教育學院的,他說「難怪!他是哈佛來的!他一直在說『他認為』高中生應該學習什麼,不管是什麼,他自己去學吧!」
前幾日,一個朋友聽了韓國的體制外大學分享後跟我說:「我感受到台韓關鍵的差別是,台灣的思考點是如何更有效的跟上社會的『進步』,但韓國的思考點是大學肩負改變社會的責任,應該看見社會型態的病態,成為一個更理想社會的實踐場域與社造中心。」聽完後我十分心動,並不斷在想:台灣會有這樣的實驗大學嗎?
教育真正重要的是讓學習者成為他自己,當他掌握對自己的認識,他便有意識和能力去學習任何他所需並且生活於社會、甚至為社會創造價值。雅各布在 IDEC 上說過:「在哈德拉我們共同建立了四項原則,包括:民主的社群、自我導向的學習、基於對話的關係、基於人權的內容。世界之大,每一個人都可以學習他感興趣的事情,而非將他們縮限在一個小盒子裡,學習固定的某幾樣東西。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成為彼此的老師,當這樣的學習結構被建立,就能改變傳統上對下的金字塔模式,形成一個網絡式的學習社群。」
雅各布是 IDEC 的創辦人之一、被喻於民主教育之父。年輕時的他因為不知道為什麼要去學校,感受不到學校與社會的連結而離開學校,後來在 1987 年創辦以色列第一間哈德拉民主學校(Hadera democratic school),並在實踐的過程逐漸意識到「民主教育是民主社會中缺失的一塊重要拼圖」。直至今日,在他的推動下以色列有 30 多間民主學校。同時他們也建立了民主教育的師培體系,讓整個系統更加完整。而且在以色列,如果公立學校想成為民主學校,甚至可以跟政府申請更多補助。
在IDEC時,我問他說:「Yaacov,你是怎麼讓政府願意相信並推動民主教育?」
他帶我走到樹下說:「如果這棵樹要倒了,你只是在旁邊告訴樹下的人們那裡很危險他們是不會聽的,你要帶他離開樹下他才會意識到。教育也是一樣,你要帶他去民主教育現場,當他真實的看到並感受到,他就會知道你在做什麼、願意相信你。我相信做教育的人初衷都是好的。」
以上,我的重點不在批評百川,也不僅想談高教實驗。當實驗教育、教育創新越來越蓬勃發展、越來越多人不斷在說「實驗」「創新」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可以認真思考自己所說的實驗和創新是什麼?它的程度究竟到哪裡?唯有當我們意識到自己在說的是什麼,我們才有可能進一步的發展。
「許多人不想要既有教育,卻不夠清楚真正要什麼。如果一直忙著沒思考『什麼對我重要』、『我想做什麼』、『什麼讓我幸福』,數不盡的選擇容易讓人茫然,金錢洪流也讓人迷失」
                
                     Kageki 說。
日本民主大學Shure University 的自我開創之旅

|Photo credit:Shure University 提供|

國外另類/ 實驗大學案例

如果還有下一篇,我會試著介紹國外的另類與實驗大學案例,以下先提供名單供參考。(ps. 他們提供的自主程度不一)

其他校內實驗

▲●▼

延伸閱讀


如果還沒閱讀南瓜的訪談,請讀這篇。聽他說過去一年在「創新的大學環境」的故事
avatar-img
144會員
53內容數
由於自學生們不再是少年,,但還是個人(呼應了「先是個人,才是個自學生」?不過很多處境是由於「是個自學生,才是個人」),想想那就將上學好日子當作倉庫,將偶爾寫的劇評文章放到這裡收著,有朝一日有可能在窮途末路之時轉型成藝文工作室吧。備註:倉庫意不在回應「自學生長大後在幹嘛」這類問題,儘管也是事實所以無關回應或不回應,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上學好日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實驗教育」、「教育實驗」、「另類」、「創新」........各種跟高等教育變革相關的標籤充斥在公共空間,但透過媒體報導往往接收到了線而無法打結,各個明確的詞彙卻是曖昧的意思,剪不斷理還亂,於是南瓜決定自己栽下去研究。
「南瓜」是交大百川第一屆招收進來的人,於是他在過去一年的生活當中,有一部分在「讀大學」。在過去一年的日子裡,南瓜時不時的想要休學,也時不時的試圖找尋留在大學的理由。他找到了一些、也找不到了一些、有時候找到的又消失了、有時候自己的想法改變了、有時候留在大學的方式,是離開那裡。
這是由一位「清大拾穗-實驗教育方案」的學生所寫的教育思考。源於他之前跟另一位夥伴的電話討論,兩人當天非常激烈且深刻的討論教育,對他來說影響自己好多。釐清了太多心中的疑惑,也突破了許多的盲腸,甚至在關鍵的討論中兩次經歷斷訊,以及無來由的全身起雞皮疙瘩。
這是兩篇小說,由自學生林牧寬寫作,呈現 15 歳到 17 歲充滿荷爾蒙的愛情觀。
這篇文章是由自學生 pu 與鄧宇各自寫下他們四月去參加「均優教育論壇」的所見所聞,一些別人說的話,一些自己的想法。「均優教育論壇」是個年度性的活動,由「振鐸學會」舉辦,使用台中國教院為場地。pu 跟鄧宇今年第一次去。「遺忘去夏之雨,踏上未走之路」
自學生PU的些許學校體制回憶。
「實驗教育」、「教育實驗」、「另類」、「創新」........各種跟高等教育變革相關的標籤充斥在公共空間,但透過媒體報導往往接收到了線而無法打結,各個明確的詞彙卻是曖昧的意思,剪不斷理還亂,於是南瓜決定自己栽下去研究。
「南瓜」是交大百川第一屆招收進來的人,於是他在過去一年的生活當中,有一部分在「讀大學」。在過去一年的日子裡,南瓜時不時的想要休學,也時不時的試圖找尋留在大學的理由。他找到了一些、也找不到了一些、有時候找到的又消失了、有時候自己的想法改變了、有時候留在大學的方式,是離開那裡。
這是由一位「清大拾穗-實驗教育方案」的學生所寫的教育思考。源於他之前跟另一位夥伴的電話討論,兩人當天非常激烈且深刻的討論教育,對他來說影響自己好多。釐清了太多心中的疑惑,也突破了許多的盲腸,甚至在關鍵的討論中兩次經歷斷訊,以及無來由的全身起雞皮疙瘩。
這是兩篇小說,由自學生林牧寬寫作,呈現 15 歳到 17 歲充滿荷爾蒙的愛情觀。
這篇文章是由自學生 pu 與鄧宇各自寫下他們四月去參加「均優教育論壇」的所見所聞,一些別人說的話,一些自己的想法。「均優教育論壇」是個年度性的活動,由「振鐸學會」舉辦,使用台中國教院為場地。pu 跟鄧宇今年第一次去。「遺忘去夏之雨,踏上未走之路」
自學生PU的些許學校體制回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社會教育的定義及其與終身學習的關聯,並分析青少年在社會教育中參與的動機。內容涵蓋了社區營造並介紹「社造30新點子行動」的活動計畫,鼓勵學生認識社區及推動創意提案,藉此增進自身的實踐經驗及服務學習時數,讓青少年能在社會教育的框架下有效地成長與學習。
Thumbnail
你想申請自學卻無從下手嗎?沒關係由我這個在家自學生手把手教你(聽起來好像推銷喔XD),棕枝想申請自學我們需要來了解自學是什麼?又有何區別。
Thumbnail
越來越覺得「自主學習」這個說法很奇怪。 每一種學習都是「自主」的,因為學習者如果不願意,再怎麼強迫都學習不來的。而意願絕對都是「自主」的,自己決定的。 從瑟谷模式教育,到夏山學校,到蒙特梭利,在在都顯示教育(學習)的重點在於學習者跟教導者之間的信任關係。因為有信任關係,才有可能去聆聽對方想說什麼
Thumbnail
教改的目的究竟為何?我們希望給予下一代什麼樣的教育,這個社會需要培養出什麼樣的人才,更甚我們希望國家未來的發展會是朝怎樣的方向前進。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臺灣教育制度的問題,並從北歐的教育體制中得到了啟發。作者認為值得臺灣家長閱讀,並提出了一些關於教育的新方向。該文章強調了老師應該培養孩子進入社會的地方以及不評分的教育理念。
Thumbnail
本文討論體制外教育的方法和目標,以及博物館和公民科學體驗的重要性。透過提高學生對新知的渴望,期望他們能主動探索新事物並發展出具邏輯性與批判性的科學性思考。除了博物館外,也介紹了公民科學活動和科學節等活動方式。
【透過學習互動來提升孩子學習的動力。(圖/全球教育機構提供)】 【李婉如/ 報導】2019年政府推動108課綱,讓台灣的教育,從過去強調學生學習知識與能力,加上態度,轉變成培養素養,孩子的教育,早已不是我們熟悉的填鴨方式,現在的學生正面臨比過去更加複雜與動盪的世界,為因應政府推出108課綱教育
參加課程的動機 我從未認真想過有沒有 SOP 可以拆解問題、分析問題,建立一套框架,有助於達到想要的目標。課堂前的自我準備、課堂中與人互動我相信是這堂課亮點之一,這將顛覆傳統大學課堂被動吸收與發想的印象。(結果好像遠遠不只 SOP,而是大腦都重整了!) 課程組成 首先,學生與引導師(facil
今年有個偶然的機會,和其他夥伴共同開發了一套新課程:走讀南門。「走讀」兩個字代表「走出教室去學習課本上沒有教的知識」
Thumbnail
關於「LBB 嚕嗶啵」…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帶著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想將我們眼中的一切與眾分享。 邀請大家與我們一同貼近世界,用各自的方式體會每一個相似與相反。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社會教育的定義及其與終身學習的關聯,並分析青少年在社會教育中參與的動機。內容涵蓋了社區營造並介紹「社造30新點子行動」的活動計畫,鼓勵學生認識社區及推動創意提案,藉此增進自身的實踐經驗及服務學習時數,讓青少年能在社會教育的框架下有效地成長與學習。
Thumbnail
你想申請自學卻無從下手嗎?沒關係由我這個在家自學生手把手教你(聽起來好像推銷喔XD),棕枝想申請自學我們需要來了解自學是什麼?又有何區別。
Thumbnail
越來越覺得「自主學習」這個說法很奇怪。 每一種學習都是「自主」的,因為學習者如果不願意,再怎麼強迫都學習不來的。而意願絕對都是「自主」的,自己決定的。 從瑟谷模式教育,到夏山學校,到蒙特梭利,在在都顯示教育(學習)的重點在於學習者跟教導者之間的信任關係。因為有信任關係,才有可能去聆聽對方想說什麼
Thumbnail
教改的目的究竟為何?我們希望給予下一代什麼樣的教育,這個社會需要培養出什麼樣的人才,更甚我們希望國家未來的發展會是朝怎樣的方向前進。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臺灣教育制度的問題,並從北歐的教育體制中得到了啟發。作者認為值得臺灣家長閱讀,並提出了一些關於教育的新方向。該文章強調了老師應該培養孩子進入社會的地方以及不評分的教育理念。
Thumbnail
本文討論體制外教育的方法和目標,以及博物館和公民科學體驗的重要性。透過提高學生對新知的渴望,期望他們能主動探索新事物並發展出具邏輯性與批判性的科學性思考。除了博物館外,也介紹了公民科學活動和科學節等活動方式。
【透過學習互動來提升孩子學習的動力。(圖/全球教育機構提供)】 【李婉如/ 報導】2019年政府推動108課綱,讓台灣的教育,從過去強調學生學習知識與能力,加上態度,轉變成培養素養,孩子的教育,早已不是我們熟悉的填鴨方式,現在的學生正面臨比過去更加複雜與動盪的世界,為因應政府推出108課綱教育
參加課程的動機 我從未認真想過有沒有 SOP 可以拆解問題、分析問題,建立一套框架,有助於達到想要的目標。課堂前的自我準備、課堂中與人互動我相信是這堂課亮點之一,這將顛覆傳統大學課堂被動吸收與發想的印象。(結果好像遠遠不只 SOP,而是大腦都重整了!) 課程組成 首先,學生與引導師(facil
今年有個偶然的機會,和其他夥伴共同開發了一套新課程:走讀南門。「走讀」兩個字代表「走出教室去學習課本上沒有教的知識」
Thumbnail
關於「LBB 嚕嗶啵」…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帶著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想將我們眼中的一切與眾分享。 邀請大家與我們一同貼近世界,用各自的方式體會每一個相似與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