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的社會發展進程中,「社會教育」這個領域容易跟「終身學習」掛在一起討論,顯少人真正瞭解「社會教育」到底是什麼?
執行「社會教育」行政業務多年,當我在陳述召集青少年共同學習之時,面對不少家長對於「共同學習」跟「教育」界線不太瞭解的時候,我喜歡用「空間」來做為分界。
只要不是在「學校」這個具體空間,或者在「學業」這個無形空間之下的教育模式,應該都是「社會教育」的領域。或者說,只要不是在具體「規範」(課綱)之下的教育,都應該屬於「社會教育」。
「社會教育」具有相當大的「選擇權」。
從小學開始,你如果要讓孩子學才藝,你可以選最貴的「家教」(1小時800元),你也可以選街坊角落的「才藝班」(1小時300-500元不等),你也可以參加學校開設「社團」(1小時不到100元)。
「社會教育」還有一個特性,只要是在「團隊」活動之下,由於「社會腦」的運作,「同儕影響力」絕對比「學校教育」強大許多。經營「新北文化大使」團隊就能感受到學校學長姐介紹而來參與的學員,投入程度就比單槍匹馬而來的學生多很多。
現在,政府及民間組織對於青少年的社會教育活動,多到不知道怎麼選,加上網路訊息爆炸性及片面性,實在很難找到優質又經濟實惠的社會教育活動。
青少年學習場域自家庭及學校轉換到社會時,我發現「想踏出舒適圈」、「想跟其他人一起學習」及「新奇好玩」等三項因素成為參與「新北文化大使」團隊的基石。家庭及學校場域中,或多或少存在的壓力,讓青少年想像能離開既有固定一成不變的場域,參與一個被老師和家長認可的服務活動,而且活動本身可能是新奇有趣的,因而在積極正面動機的趨使下,在服務學習活動中所展現的文化資本,亦較為顯著。
「社造30新點子行動」就是一個許多政府資源堆疊出來的活動。
「社區營造」又簡稱「社造」。我對於「社造」的簡單定義就是在一個區域範圍內,進行人與人連結的活動。文化部的定義比較學術一點:「社造」是奠基於日常生活、由下而上的社會改造運動,也是由「個體」群聚為「集體」的行動過程。
在經過新北市政府的多方討論後,決定以「社會教育」為基礎,讓高中職以上的在學學生觸及「社區營造」這個議題,於是「社造30新點子行動」油然而生。
這項活動分兩種身分參與,青年們可以擇一參與,參與工作及獎勵說明如下:
1. 創意短講提案人:60位,額滿為止
目標:認識新北社區,把你的社造新點子行銷給更多人
執行內容:
☆參加培力課程、踏查及工作坊至少3場
☆參加電梯短講,用90秒,在電梯裡把你的新點子行銷給主管聽
☆參加創意提案短講,用3-5分鐘,在新北市政府一樓大廳,把你的社造新點子行銷給文化局及民眾聽
獎勵:
★服務學習時數至少20小時
★完成電梯短講者,獲得實習津貼NT1000元
★完成創意提案短講並獲得觀眾票選前五名者,獲得實習津貼NT2000元
2. 活動現場服務學習:40位,額滿為止
目標:認識新北社區,並共同完成社造30之活動
執行內容:
☆參加培力課程、踏查及工作坊至少2場
☆參加10月12日活動,參與創意提案短講活動及擔任社造30活動工作人員
☆參加10月13日活動,擔任活動工作人員(可選擇參與)
獎勵:
★服務學習時數至少10小時
★參與創意提案短講並送出投票表單,就有機會抽中全家禮卷
報名自即日起至9月5日23:59止
報名表單:https://forms.office.com/r/taDC99aEq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