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7|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導言」寫作:文章的吸睛關鍵

  • 授課重點:訓練學生掌握讀者心理,寫出具吸引力的導言。以競賽方式進行練習,一方面教導學生導言的寫作技巧,另一方面學生在閱讀文章,提煉大意並搜尋「爆點」的過程中,也會提升閱讀理解力。
  • 適合對象:國小中年級、高年級、國中
  • 附活動流程
一早起床,就在你打開手機開始滑,直到現在,各種類型的文章,諸如報導、評論、新知、宣導、廣告……等,少說也有上百篇,就這樣輕輕滑過你眼前。你真的點進去閱讀的有幾篇?我猜不超過三篇吧。
是什麼吸引你閱讀這三篇文章呢?除了你本來就極感興趣的課題外,多半是「導言」(進入正文前的幾段)在發揮優秀的嚮導功能,指引你點進去。
在過去資訊不發達的年代,好不容易到手的文章或資料,當然是如獲至寶,必定是從頭到尾,細細地研讀。然而,在社群網路蓬勃興盛的時代,每天有多少被分享的文章擠到我們面前?如果還是用過去那種讀法的話,光是上網爬文就可以耗掉一天的時間了。該如何在有限的時間篩選文章來讀,就得靠導言了。
因此,導言的重要性更甚於以往。即使文章寫得再好,若是沒有一個好的導言,一樣不會受到讀者垂青。試比較下面兩個導言:
A.上課鐘響,我一如往常跟同學一起跑回教室,卻在上樓梯時不小心跌了一跤,痛得爬不起來。不巧的是,同學都已回到教室,我無助地張望。這時,一個念頭閃過腦海,我想起了去年在這個走廊發生的事,頓時毛骨悚然了起來……
B.在我三年級的時候,看到有人在走廊上跌倒,但因為我急著回教室上課,並沒有幫助她。一年後,風水輪流轉,換我自己在走廊上跌倒,卻有同學出手相助,扶我去保健室,使我相當慚愧。
這兩段是同一篇文章的兩種導言,但A句明顯比B句更能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為什麼呢?因為它製造了一個懸疑,「是鬧鬼嗎?」讀者一定會忍不住這麼想,繼續讀下去的意願自然大幅增加;而B句卻立刻把有人伸出援手的事說出來了。既然都「爆雷」了,還有看下去的必要嗎?
華爾街日報首席主筆威廉・布隆代爾(William E. Blundell)認為,出色的新聞報導的導言,都有一個共同特質,那就是--神祕感。如果可以在導言的部分,成功醞釀神祕感,便能在讀者心中製造一個懸而未解的謎團,刺激他從下面的段落中去找尋答案。
為了讓學生能夠適應現代人的閱讀習慣,寫出吸睛好文,我特別設計一堂導言寫作練習課程;不只寫導言,寫完後還要公開發表,讓全班同學票選,看誰的導言最能吸引讀者去閱讀正文?

付費內容(活動流程、注意事項)
  • 活動流程
  1. 閱讀導言:準備數篇成功的導言與失敗的導言供學生比較,揣摩導言的寫法。
  2. 抽文章:準備數篇不重覆的文章讓學生隨機抽取。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