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10 主理人職場人生觀察週記 | 擔心其他人怎麼看我!台灣學生「害怕失敗」指數世界第一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害怕失敗嗎?
前幾天,友人傳送了一個連結給我,不經意地點開來看,斗大的標題上寫著:PISA評比學生害怕失敗程度,台灣女生居世界之冠。「好難想像,台灣學生竟然是全世界最害怕失敗的族群,其次是新加坡,而且女生又比男生更害怕失敗。」友人透過Line,試圖分享他對這則新聞的感受。我想,讓他難以置信的觀點在於,或許我們都承認自己害怕失敗,但卻從沒想過從世界排名的角度來看,竟然是世界第一,而且女性明顯高出於男性。
數感實驗室整理各國學生害怕失敗程度,台灣居冠。圖/數感實驗室提供
這份資料來自於教育部所公告,台灣於「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2018」(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稱PISA)的結果統計,主要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OECD)每3年評量79個國家或地區的15、16歲學生表現。
報告中的摘要寫道,亞洲國家學生對失敗的恐懼最大,歐洲國家學生則較少;在幾乎所有教育系統中,女孩都比男孩對失敗的恐懼更大,而且這種性別差距在表現最好的學生中更廣泛。不難想像,15、16歲,在台灣屆臨青春期、國高中階段的孩子,在現行體制及整體文化價值觀下所承受的壓力。

「擔心其他人怎麼看我」是多數台灣學生的焦慮

PISA的調查方式,是透過詢問學生三個問題,包括「當我失敗,我擔心其他人怎麼看我」、「當我失敗,我怕其實自己沒天分」、「當我失敗,我會質疑自己的未來規劃」,再根據學生回答的同意程度,計算害怕失敗指數。報告指出,台灣男、女學生位居全世界害怕失敗指數之冠,其次是新加坡。同屬東方社會的日本、香港、澳門學生也都害怕失敗,而歐洲國家的學生則比較不怕失敗。
有趣的是,每個國家學生對失敗引發的後果及在意程度也不同。例如,同樣都是害怕失敗指數偏高的國家,台灣對於「擔心其他人怎麼看我」、「害怕其實自己沒天分」相對在意,新加坡則是對「懷疑自己的未來規畫」有強烈反應。
或許,我們還是習慣用世俗的成功眼光來定義每個人存在的價值,以致於只要不符合社會的期待,就被貼上「 失敗」的標籤,一旦過度在意他人眼光,害怕自己沒有天分,把自己徹底地定義為魯蛇之際,又如何有勇氣看見自己、擁抱未來?

我們對於「人生勝利組」都有標準化的規範與想像

泰戈爾說:「順境也好,逆境也好,人生就是一場對種種困難無盡無休的鬥爭,一場以寡敵眾的戰鬥。」我們都曾聽過「失敗為成功之母」,然而現代社會還是瘋狂地迷戀成功,總是關注人們如何在極度競爭的環境中脫穎而出。當做不到時,襲擊而來的責難總是讓人喘不過氣。然而,當我們在廣泛談論成功顯學的同時,是否曾認真思考過,什麼是失敗?而什麼又是成功?
上週參加了「創業壓力有點大-河西任性創業論壇」,引言人曾詢問在場的五位創業者:「你們會不會擔心失敗?」記憶很深刻的是,有一位主講者回覆:「我不確定什麼才叫成功,但如果持續走回原來的路必定是失敗。」
從小到大,我們對於「人生勝利組」都有標準化的規範與想像,似乎只要循著成績好、薪水高、有名望,就可以得到成功的入場券,卻忽略了,每個人對於成功都有不同的態度及定義。學校並未教導我們如何擁抱失敗,然而當整個社會普遍都在對「成功」歌功頌德時,卻忽略了「失敗」才是人生必修的課題。
你害怕失敗嗎?在追完《俗女養成記》及看到這份調查報告的同時,我才突然發現,原來,我們都曾經是劇中的那位陳嘉玲。

來粉絲專頁逛逛 ▍Better Life好感生活研究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周末參加了由生生品創所舉辦的第三場「創天使創生小聚」講座,講座中邀請了金瓜三號創辦人蔡威德與螢火蟲書屋創辦人葉家豪等地方創生影響者,分享在地的心聲與實務經驗,期望從真實個案中,探索台灣的生活文化寶藏。 原以為這是一場以談論年輕人返鄉創業為主軸的講座,沒想到在聽完兩位與談人的分享後,讓我收穫最多的不單
「我們要訓練自己擁有停頓的能力,當你有能力停頓,才有空間去轉換,而不再只是無意識地按照自己的慣性進行回應,如此,才有機會成為自己的主人。」禪師的這段話,點醒了在場許多像陀螺不停旋轉的我們,曾幾何時,我們像機器人般失去意識和方向,即使前進,也前進得茫然無措;想暫時停頓,卻擔心被社會所追趕,或是停下來後
家裡客廳的牆面上有一個我最喜歡的角落,牆上陳設了一個12宮格的開放層架,佈置了部分旅行時蒐集回來的紀念杯及值得回憶的小物。層架下方張貼了幾張友人寄給自己的明信片,以及一個12吋的大相框,每到年底,我總習慣挑幾張年度最喜歡的照片,陳設於相框中當作是對隔年的盼望。 如今,這個儀式已進行了好多年,牆面上
「有些事如果不做會怎樣?」在我們追求事事完美、面面俱到的同時,有時放棄比選擇更需要勇氣。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小時,在不完全清楚自己想要什麼的情況之下,更要把對的時間放在對的人事物身上。 「做你能做的。」這是最近常提醒自己的一句話,不要因為心急而過度承諾,也不要因為追趕而迷失了方向,更不要因為擔心錯失
達爾文於《進化論》提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你永遠不知道外在環境會不會產生巨大的變化,與其追求穩定的工作,不如培養足以面對不同環境都能夠生存的本事,或許才是「穩定」的本質。
我們的社會或許還是喜歡對「成功」歌功頌德並貼上標籤,習慣從旁觀者的角度熱心地下著看似正確的指導棋,期待循著安全的路徑,卻忽略了「成功」對每個人來說都擁有不同的價值與定義。
周末參加了由生生品創所舉辦的第三場「創天使創生小聚」講座,講座中邀請了金瓜三號創辦人蔡威德與螢火蟲書屋創辦人葉家豪等地方創生影響者,分享在地的心聲與實務經驗,期望從真實個案中,探索台灣的生活文化寶藏。 原以為這是一場以談論年輕人返鄉創業為主軸的講座,沒想到在聽完兩位與談人的分享後,讓我收穫最多的不單
「我們要訓練自己擁有停頓的能力,當你有能力停頓,才有空間去轉換,而不再只是無意識地按照自己的慣性進行回應,如此,才有機會成為自己的主人。」禪師的這段話,點醒了在場許多像陀螺不停旋轉的我們,曾幾何時,我們像機器人般失去意識和方向,即使前進,也前進得茫然無措;想暫時停頓,卻擔心被社會所追趕,或是停下來後
家裡客廳的牆面上有一個我最喜歡的角落,牆上陳設了一個12宮格的開放層架,佈置了部分旅行時蒐集回來的紀念杯及值得回憶的小物。層架下方張貼了幾張友人寄給自己的明信片,以及一個12吋的大相框,每到年底,我總習慣挑幾張年度最喜歡的照片,陳設於相框中當作是對隔年的盼望。 如今,這個儀式已進行了好多年,牆面上
「有些事如果不做會怎樣?」在我們追求事事完美、面面俱到的同時,有時放棄比選擇更需要勇氣。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小時,在不完全清楚自己想要什麼的情況之下,更要把對的時間放在對的人事物身上。 「做你能做的。」這是最近常提醒自己的一句話,不要因為心急而過度承諾,也不要因為追趕而迷失了方向,更不要因為擔心錯失
達爾文於《進化論》提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你永遠不知道外在環境會不會產生巨大的變化,與其追求穩定的工作,不如培養足以面對不同環境都能夠生存的本事,或許才是「穩定」的本質。
我們的社會或許還是喜歡對「成功」歌功頌德並貼上標籤,習慣從旁觀者的角度熱心地下著看似正確的指導棋,期待循著安全的路徑,卻忽略了「成功」對每個人來說都擁有不同的價值與定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中有一項指標特別有趣,並且這項指標中亞洲區域的國家佔據著前幾名的位置。「害怕失敗指數」,當然不是代表著遇到失敗或是困難時心態一定特別玻璃心,反而像是在告訴我們現在教育體系上
從小到大,遇到困難或挑戰,總會想到最壞的結果,這讓我變得害怕挑戰,害怕嘗試新事物。 就算真的嘗試了新事物,我也會陷入深深的焦慮和害怕之中,腦中總是想到失敗的畫面。於是,我會先跟爸媽訴苦,跟他們說我想要放棄,並且說服他們支持我,我才會放棄。一直以來似乎都是這樣,我也不覺得有什麼奇怪,畢竟我還沒有經濟獨
最近常常思考失敗是什麼,以及如何面對失敗。進到研究所後,不管是上課,還是文獻閱讀,都遇到很多困難。自己會不會肄業?會不會讓爸媽失望?肄業之後的路又該怎麼走?思考了很多未來的事情。每當我胡思亂想的時候,這些想法會不受控制的浮現出來。但是時間是不會停下來的,不管是撞到頭破血流,還是原地踏步,我們最終一死
Thumbnail
現在正值畢業季,很多大學生從學生轉為準社會人。 不知道大家對待業中的壓力有多大呢?對於僑生留在臺灣找工作來說,簽證、家庭和生活等不同壓力下,著實不輕。這篇文章探討僑生畢業後找工作的壓力和心路歷程。
Thumbnail
失敗是人生必經 失敗是人生必經的一部分,每個人都會在生命中遇到挫折和失敗。但是,我們不應該害怕失敗,反而應該勇敢地面對它,並從中學習和成長。我們都有自己的夢想和目標,但要實現夢想並不容易。我們需要付出努力和汗水,才能一步步接近夢想。 失敗並不可怕 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放棄和退縮。每個人都有自
Thumbnail
失敗是個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標籤,從小無論是家裡還是學校,我們一直被教育避免當個失敗的人,但我始終搞不清楚,什麼叫「失敗」,那個門檻是什麼⋯感覺失敗這件事情,既藝術又哲學。 7年級生的我,求學階段被要求「全校排名前100」是基本款,進而往「全校前10」追求⋯班上第幾名早已不看在關心我的長輩眼裡。而我
Thumbnail
臺灣追求第一的風氣固然是好事,但過度的追求第一不僅辛苦,也會增加壓力,甚至可能導致心理疾病。因此,轉換思維,追求不輸,並耐心等待適合的領域,也許更能獲得幸福感。文章論述學生時代追求不輸的方法,以及在成年以及職場上的相應策略。
Thumbnail
台灣年輕人面臨經濟困境、社會不安、政治失望。柯文哲認為,年輕人失去希望是台灣最大的問題,要解決問題,需要政府、企業、社會共同努力。
Thumbnail
PISA測試對學生進行全球性調查,但它真的能反映學生是否具備面對未來挑戰嗎? 我們需不需要對PISA測驗提出質疑? 為什麼我們應該對他提出質疑? 又為什麼我會提出這樣的質疑? 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我自己的看法和個人經歷。邀請讀者參與討論交流。
Thumbnail
在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中有一項指標特別有趣,並且這項指標中亞洲區域的國家佔據著前幾名的位置。「害怕失敗指數」,當然不是代表著遇到失敗或是困難時心態一定特別玻璃心,反而像是在告訴我們現在教育體系上
從小到大,遇到困難或挑戰,總會想到最壞的結果,這讓我變得害怕挑戰,害怕嘗試新事物。 就算真的嘗試了新事物,我也會陷入深深的焦慮和害怕之中,腦中總是想到失敗的畫面。於是,我會先跟爸媽訴苦,跟他們說我想要放棄,並且說服他們支持我,我才會放棄。一直以來似乎都是這樣,我也不覺得有什麼奇怪,畢竟我還沒有經濟獨
最近常常思考失敗是什麼,以及如何面對失敗。進到研究所後,不管是上課,還是文獻閱讀,都遇到很多困難。自己會不會肄業?會不會讓爸媽失望?肄業之後的路又該怎麼走?思考了很多未來的事情。每當我胡思亂想的時候,這些想法會不受控制的浮現出來。但是時間是不會停下來的,不管是撞到頭破血流,還是原地踏步,我們最終一死
Thumbnail
現在正值畢業季,很多大學生從學生轉為準社會人。 不知道大家對待業中的壓力有多大呢?對於僑生留在臺灣找工作來說,簽證、家庭和生活等不同壓力下,著實不輕。這篇文章探討僑生畢業後找工作的壓力和心路歷程。
Thumbnail
失敗是人生必經 失敗是人生必經的一部分,每個人都會在生命中遇到挫折和失敗。但是,我們不應該害怕失敗,反而應該勇敢地面對它,並從中學習和成長。我們都有自己的夢想和目標,但要實現夢想並不容易。我們需要付出努力和汗水,才能一步步接近夢想。 失敗並不可怕 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放棄和退縮。每個人都有自
Thumbnail
失敗是個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標籤,從小無論是家裡還是學校,我們一直被教育避免當個失敗的人,但我始終搞不清楚,什麼叫「失敗」,那個門檻是什麼⋯感覺失敗這件事情,既藝術又哲學。 7年級生的我,求學階段被要求「全校排名前100」是基本款,進而往「全校前10」追求⋯班上第幾名早已不看在關心我的長輩眼裡。而我
Thumbnail
臺灣追求第一的風氣固然是好事,但過度的追求第一不僅辛苦,也會增加壓力,甚至可能導致心理疾病。因此,轉換思維,追求不輸,並耐心等待適合的領域,也許更能獲得幸福感。文章論述學生時代追求不輸的方法,以及在成年以及職場上的相應策略。
Thumbnail
台灣年輕人面臨經濟困境、社會不安、政治失望。柯文哲認為,年輕人失去希望是台灣最大的問題,要解決問題,需要政府、企業、社會共同努力。
Thumbnail
PISA測試對學生進行全球性調查,但它真的能反映學生是否具備面對未來挑戰嗎? 我們需不需要對PISA測驗提出質疑? 為什麼我們應該對他提出質疑? 又為什麼我會提出這樣的質疑? 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我自己的看法和個人經歷。邀請讀者參與討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