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9/12/1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55個刺激提問》思考什麼是非營利組織

對於NPO非營利組織,有人會有許多的誤解,並不是只有社會服務或慈善事業才是非贏裡組織,上有很多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組織存在,像是政黨、俱樂部、宗教團體、學會和工會等等,涵蓋範圍更廣,但都是以公共事務和服務人群為出發點,我們需要有更寬廣的心胸去認識不同的非營利組織,以及組織的運作方式。
筆者也正為經營一個非營利組織剛滿十年,類型偏向是宗教團體,但不是教堂,也不從是主要的宗教禮儀活動,專注在相同信仰的人所需要的公共資源,透過方展公共資源提供信眾和社會大眾能善用宗教團體的社會資源,為了能讓經營更上軌道,讓自己去修了一個非營利組織管理碩士學程,接觸更多不同團體的非營利組織。
這本書談的非營利組織主要還是社會慈善服務,因此就少觀看其他不同的非營利組織的特色,例如這陣子兒福購買辦公室的消息,讓許多人反感,但反觀宗教團體,大量興建寺廟、教堂、佛堂,卻又是被大眾所擁護,看的出來同樣是非營利組織卻有如此的差別,但回到社福團體,還是有不少人以購買建築物做為募款呼籲,改建大樓、增建安置建築,直接以此為目的的也不少。
但面對社會的觀感,很多時候期望是百分百的捐助,能百分百的用於受助者身上,但如果沒有將資源轉換成為有效的幫助,往往這些資源反而不是幫助受助者,可能還會害人他,因此幫助人本身也是一種專業,因此我們需要專業社工的投入,提出更有效的資源應用,因此需要行政人事規畫等經費;做正確的幫助,而不是不負責的把資源投入,然後留下另一個爛攤子。
做好事事需要學會負責,正如簡介提到的,把我想好事做對,我學會把對的事情做好,我變成自己喜歡的人,這個循序漸進的方式,可以幫助我們更認識非營利組織,懂得負責任的態度,不要再用膚淺的方式去做慈善,更不要用施捨的高姿態自以為是,我們需要的是一起讓社會更好更融洽,也用感恩的心態去做每件事情。

55個刺激提問:把好事做對,思辨後的生命價值問答,國際NGO的現場實戰

作者: 褚士瑩 出版社:大田 出版日期:2017/05/12 語言:繁體中文
購買資訊:55個刺激提問
簡介:   我想「把好事做對」→我學會「把對的事做好」→我變成「自己喜歡的人」   熱情捐錢,卻覺得愛心被綁架!   想做善事,卻不知道做得對不對?   志工之夢,真的無法用金錢衡量嗎?   我們是否想過自己是以愛之名,還是拿愛當藉口?   我們是否想過對與錯的答案?好與壞的界限?
   給錢能救命,但是要給一輩子,我該給嗎?   每個月捐120元,太多還是太少?   有錢上鋼琴課的孩子,不應該得到營養午餐補助嗎?   街頭的募款志工原來是工讀生,錯在哪裡?   不想捐錢給大型組織,還能捐給誰?   公益組織不應該拿加班費,因為那是捐款人的錢……
  長期在NGO第一線的作者褚士瑩,實戰經驗讓許多讀者有很多問題想問。   《55個刺激提問》直指核心,尖銳敏感!   褚士瑩給出了什麼樣的回答?或者褚士瑩給的是「標準答案」嗎?
   他說,幫助別人,把世界變得更美好,是一種專業。   NGO跟做生意一樣,程序要對,數字要合理。   NPO如果不顧現實只把「認同」當作資產,還是趕快解散比較實際!   只要做對的事,大家當然要一起做,這是不合理的說法……
   過去我們認為正確的答案,現在看來可能可笑荒謬;   現在覺得對的,也許將來是錯的;   很多人把捐錢等於做好事,很多人把當志工等於做對的事;   如果不能依賴標準答案,我們的判斷要如何確認?   找出禁得起時間考驗的價值,先從這55個刺激提問開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