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6/30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讀書誌:《歷史中國的內與外-有關「中國」與「周邊」概念的再澄清》

疫情肆瘧,減少外出,更多在家讀書。
把這一本也計算在內,已經「讀了」3本葛兆光相關主題的著作,包括《何為中國?疆域、民族、文化與歷史》《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歷史論述》等,頭一本讀完,另一本只讀了一兩個章節。三本著作的文字不算太艱深,作為歷史票友,可以應付大部份內容。
當中國2010年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後,國內民情愈加高漲,隨後孕育出《厲害了,我的國》及《戰狼》等影像作品,後者更展現出所謂「鷹派愛國主義精神」(1)。出於我的偏見,早期筆者對這種「鷹派愛國主義」的理解,就是「暴發戶」三個字。經濟熱火燒得旺盛,國民消費力受各方覬覦,正常人怎可能按捺得住,不豪奢一下?
然而涉及國策,諸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以致「一帶一路」等,單純「暴發戶」三字可圓滿解釋?複雜的國家行為,還有甚麼深層遠因?
讀了葛兆光好幾本著作後,看見另一個觀點,簡而言之:天下;或天下秩序。「….一種試圖作為現行世界秩序替代方案的『天下』….」(195頁)。
然而,替葛兆光的「天下」觀點做一個撮要,並不容易。葛兆光文筆嘮叨,不入簡潔之流,往往東引一大篇,西述另一段。幸而其引述引申的觀點都很具衝擊力,總是挑戰很多既有觀點,令讀者眼前一亮,尤其是經常直搗「中央」立場。一頁一頁讀下去,總覺異常刺激。
筆者嘗試引述幾段內文,或可察覺其「有歪主旋律」的進路。
“….在當今對美國主導現行國際秩序的質疑聲浪越來越高漲的情勢下,一個作為現行國際秩序替代方案的天下秩序,好像真的可以給我們的未來,帶來一個更公正、平等與和平的世界….”(132頁)
“….現代中國從傳統帝國中脫胎換骨,因此有時候現代中國遺留了傳統帝國的天朝中心意識,有時候朝貢冊封的歷史記憶也會在現代中國借屍還魂….我們既不能用現代國家(如「領土」、「統一」)來想像古代帝國,也不能用古代帝國(如「大一統」)來理解或維護現代國家….”(124–125頁)
“….中國學者尤其是漢族中國學者….甚至還會殘留古代「華夷」與「文野」的歷史記憶和文明進化論。因此,總覺得這些「苗彝」本來就是中國的邊緣,「變其土俗,同於中國」本來就是「進於華夏」,彷彿是從野蠻變成文明….是「平等基礎上的互助關係….這種所謂「文明化」過程,毫無疑問就像「殖民化」過程一樣,並不只是鶯歌燕舞,而是充滿了血與火….”(104–106頁)
“…. 古代中國「天下」秩序中原本就隱含的華夷之分、內外之別、尊卑之異等因素,以及通過血與火達成「天下歸王」的策略,是否會在「清洗百年屈辱」的情感和「弘揚中華文明」的名義下,把「天下主義」偽裝成世界主義下的民族主義,在中國崛起的背景下做一個「當中國統治世界」的「大夢」?….”(196頁)
筆者不相信作者存心撰寫幾本著作,為要與中央「對著幹」,但客觀效果就是對大國崛起、朝貢天下等「主旋律」,作出質疑,有「以下犯上、妄議中央」之嫌;對中國沾沾自滿的宣揚「和平崛起不稱霸不折騰」,也拋出問號。更要命的,就是經常提醒讀者:今天中華人民共和國部份領土,是過去數百年間通過戰爭兼併回來。其中一段:『同與異:大清帝國也是「殖民主義」嗎?』(101–111頁),探討「殖民主義」這個觀念,可否、如何套用在大清帝國;甚至套用在中國歷史上部份皇朝。作者指出,雖然西方的「殖民」概念,無論性質、目的、方式與大清帝國的擴張方式,確有分別,不能硬生生套用(109–111頁);況且近代中國受過殖民之苦,有些中國學者對這類討論「不高興」(104頁),但這並不表示因為忌諱;就逃避閉嘴。
忌諱逃避有何問題?筆者的見解是:中國這塊土地,從來就不是住著14億單一種族,而是「納四夷五裔」之境,群族無可避免存在種種矛盾。一國與兩制、宗教信仰與效忠黨國等現實境況,說明了這些矛盾可以招惹不少麻煩。了解背後的「黑歷史」,知所忌諱進退,管治上就應該多一點放權自治,少一點指罵操控;或濫用「民族、愛國」作道德綁架等等,好讓這塊土地上的住民,反而可在一種「鬆散的整合」下並存。

可是,黨國嗜權如命、操控成癮,上述說話極不中聽,多年來甚至把群族間的衝突、內部矛盾不滿等等妖魔化,動輒上升至出賣國家及分裂國土!可謂折騰不斷,害人害己。
歷史中國的內與外:有關「中國」與「周邊」概念的再澄清
引言 「從周邊看中國」到「歷史中國之內與外」 xv 壹 「周邊」的重新界定:移動與變化的「中國」 1 一 從〈禹貢〉到《史記》:「九州」與「中國」 二 統一與統合:帝國內部政治、制度與文化的同質化 三 內與外:古代敵國的爾疆我界 四 有疆無界:移動的「周邊」 貳 成為「中國」:「外」何以成「內」 27 一 從《職貢圖》說起:「朝貢之邦」與「神州帝宅」 二 「胡化」與「漢化」:帝國向南再向南 三 宋明之「中國」:仍是「九州」? 四 歷史的頓挫:大清帝國的擴張 參 成為「外國」:「內」何以成「外」 47 一 「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北宋的西北與西南 二 「限山隔海,天造地設」:安南成為異國 三 「少虧尺寸」:帝國疆域贏縮之無奈 肆 核心與邊緣:凝聚、雜糅、延續 67 一 「歷史過程」:如何書寫「中國」形成的歷史? 二 制度、社會與文化:「中國」得以延續的基礎 三 穩定的、移動的和交錯的 四 傳統帝國與現代國家的糾纏 伍 重思所謂「漢化」、「殖民」與「帝國」 85 一 政治史與文化史:如何重新理解「漢化」 二 同與異:大清帝國也是「殖民主義」嗎? 三 何謂「帝國」:歷史中國何時是帝國? 結論 如何解釋「中國」?在現代概念與古代歷史之間 123 附錄 對「天下」的想像一個烏托邦想像背後的政治、思想與學術 131 後記 199 引用文獻 205
如果沒有興致閱覽全書,可以單獨或先讀附錄長文:《對「天下」的想像 一個烏托邦想像背後的政治、思想與學術》(131–198頁)。
開首提及,整本書文字不算太艱深,但這個附錄就有幾段艱澀文字,談及「公羊學」(2)的歷史脈絡,指出公羊學中的「張三世」、「內其國而外諸夏,內諸夏而外夷狄,天下遠近大小若一」(3)等論述,正是刺激現代「天下」想像的「郢書燕說」(175頁)。筆者坦承,這段論述饒有趣味,令我大開眼界,但佶屈聱牙,很難消化。
公羊學的拓展,可上溯至董仲舒(172頁),那個開疆拓土征伐四方的漢武帝年代,也是令某些中國人神往的「盛世」。然而,大漢盛唐這個「烏托邦」,改頭換面扮作廿一世紀「中國夢」,對中國人及全世界,是禍是福?
全國因著「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瘋狂亢奮之際,誰會冷靜下來,聆聽歷史學者提出的異見及規勸?
註:
(1) 《〈戰狼2〉點燃中國人的鷹派愛國主義激情》 (紐約時報中文網,17/8/2017)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170817/china-wolf-warrior-2-film/zh-hant/
(2) 《公羊學》 (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公羊学
何為中國?疆域、民族、文化與歷史
導論 有關「中國」的歷史形成與認同困境 一、「中國」的解釋為什麼成為問題?以及「中國」存在哪些困境? 二、對「中國」的質疑:各種歷史研究的新理論與新方法的啟示和挑戰 三、歷史中國、文化中國與政治中國:「中國」對西方近代民族國家理論提出的挑戰 四、東亞史是否可能?國別史還有意義嗎? 結語:在歷史、文化與政治的不同維度上理解「中國」與「中國史」 第一章 世界觀:從古代中國的「天下」到現代世界的「萬國」 引言:《坤輿萬國全圖》象徵古代中國將走進近代世界 一、近代西方人的世界觀和古代中國人的天下觀 二、九州和五服 三、天圓地方:空間的想像 四、四方復四方:從談天衍的想像到張騫的鑿空 五、知識和觀念的分離:固執的中國天下觀 六、佛教沒有征服中國,但是佛教曾經給了中國一個機會 七、佛教觀世界和佛教世界觀 八、利瑪竇《山海輿地全圖》之後:中國天下觀的轉變 九、從天下到萬國 第二章 國境:有關「中國」疆域的討論 一、國境和國家的話題:不止是釣魚島、南沙群島、竹島(或獨島) 二、國境、國家、近代國家--中國的特殊性或者是普遍性 三、什麼是近代的「民族國家」?來自歐洲的理論 四、結論:複雜的和麻煩的問題 第三章 民族:納「四裔」入「中華」 引言:近代中國如何形成「國家」 一、「五族共和」與「驅逐韃虜」:晚清「中國」重建的不同思路 二、「中華民族是整個的」: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學界的新取向 三、「本土」與「多元」:七七事變之前中國學界對中華民族與中國文化的研究取向 四、「中華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時候」:日本侵略背景下中國學界心情的轉變 五、「中華民族是一個」:從一九三九年《益世報》上的爭論說起 尾聲:「同一血統的大小宗支」:蔣介石《中國之命運》的中華民族論 第四章 歷史:從長時段看中國文化 引言:為什麼要討論中國文化的複數性? 一、什麼才是「中國的」文化? 二、究竟什麼是「中國」? 漫長的「中國」形成史 三、中國文化的混融與疊加狀態:在宋代出現轉折 四、重建漢族中國文化新傳統:宋代以及後來的巨變 五、再說「中國」作為(多)民族國家的特殊性 六、晚清以來,西潮衝擊下中國文化在斷續之間 結語:在歷史中重新認識中國文化的複數性 第五章 周邊:十六、十七世紀以來中國、朝鮮與日本的彼此認識 引言:中國人有關世界認識與自我認識的三階段 一、十七世紀以來漸行漸遠的中日韓 二、從「朝天」到「燕行」:明朝後李朝朝鮮中國觀的轉變 三、誰是中華?江戶時代的日本看法 四、大清帝國:還停留在漢唐的「天下」想像中 五、分道揚鑣:十七世紀以後的東亞還有認同嗎? 第六章 現實:中西文化差異會導致衝突嗎? 引言:從亨廷頓的論斷說起 一、天下:中國關於「世界」的傳統觀念 二、傳統中國的「大一統」理想與「文化主義」策略 三、文化衝突中的宗教因素:絕對性與唯一性在中國宗教中的淡化 四、掙扎的中國:對於「現代」、「國家」與「文化」的左右為難 結論:文化傳統只是資源,對文化資源需要理性選擇與現代解釋 後記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