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4/1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三十分鐘內就懂的系列 - 為何要設定問題的框架

請讀者放心,一千字上下的敘述,不會講的超級複雜,但可能會過度簡化,請高手別挑剔太多。
近來不管是討論死刑或是什麼某軍事戰略決策,相當多的論述,包括知名或有人氣的部落客,常常犯了搞不清楚範圍設定與限制的錯誤。先讓我們假定下面有一種狀況,某A事件導致了B的結果,B導致了C⋯⋯,但如果A事件的選擇不同,產生了XYZ⋯⋯等的可能呢?如下圖。
ABCDEF是一個已經發生的歷史事實,所以討論這件史實的對跟錯,是沒有比較基礎的,尤其是歷史沒有做重複科學實驗的可能,並不知道如果走向了XYZ路徑,會不會有更好的結果,這可以討論,但很難有個定論。且因為BCDE事件也各有其選擇的可能,故這種討論法只是試圖解釋某一種作法,有無最大可能的功利效果。這也是許多人討論到變成結果論者的理由,反正歷史已經發生了,不然有更好的可能嗎?不過,我們很快就會遇到另一種問法,質疑的是事件A的發生,而不是做不做A之後的選擇。也就是,為什麼A會發生呢?這其實就跟問上圖的F會什麼會發生是一樣的,有因必有果。只想找原因,或是只想證明一些結果,最後的下場往往是,「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也難怪會有一堆人歌頌獨裁者,因為歷史的必然,屠殺與鎮壓千萬人也是無可奈何。
這在邏輯上是有問題的,我們先很粗糙的把邏輯分成兩種,「演繹邏輯」跟「比較邏輯」,演繹就是A到B再到C,如果證明不了B就不能證明C。比較就是拿ABC跟DEF對比,看看有沒有類似的地方可供參考。以台灣來說,前者自然組天天練,後者社會組常碰到,倒不是說哪個好,而是情境不一樣。一般網路上最常犯的錯誤如下圖,這五個方向代表五個有類似情境的問題。
紅線是一般的演繹法,從A推到E,中間不能有錯,只要其中一個C到D證明不出來,就不能得到A可以推得E的結果。紅線跟藍線的推論過程類似,找出有無可參考處,就是所謂的比較法,故在推論時要很小心,因為類似不代表一樣,差異性可能出在「A到E」與「F到J」兩個問題的「前提」不同。演繹跟比較不是不能一起用,有一定程度的人都會用的,問題在於台灣中學教育沒在教這種玩意,上了大學又專業分流,可能一輩子都沒系統學過或認真想過兩者的不同。所以會幹以下綠線這種事:「A到B合理,但B到C不合理,不過B跟G很像,而G推論到J都沒問題,更棒的是J跟E的結論幾乎一樣,且E逆推到D到C都合理,所以B到C也會合理,故A到E是正確的。」
⋯⋯讀者光看也知道這是鬼扯,不過真的很多人這樣幹,一般稱之為「代換問題」或是「代換答案」。不過,真的碰過中國高等教育的憤青,讀者才會見識到黃線的走法,一個人可以轉一大圈只為了證明B到C合理。所以遇到會找證據證明毛澤東殺了幾千萬人是合理的,是歷史的不得已的這種人,也不要太驚訝。
咦,本篇的討論好像是問範圍吧?沒錯,也許這五條問題都有相似處,但真的要好好討論問題,必須先確定一件事。
先把要討論的問題,搞清楚是紅框的範圍,還是藍框、綠框或是黃框。對藍框來說B、G是推論的一種,卻是紅框的C與H前提。
為什麼這麼多有名的部落客常常出現詭異的論點?因為他在討論紅框的問題時,用了黃框內的其他推論。
為什麼回應跳針跳很大?因為人家在問藍框的問題,他只用紅框的結論,並用這結論逆推藍框的結論。
為什麼反駁人家的論點會反的莫名其妙?因為人家的論點是依據綠框而來,他卻時而紅、時而黃,就是不碰綠框內的推論。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