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31|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三十分鐘內就懂的系列—中國為何無法武力奪取台灣 part 3

前兩篇講的偏技術性問題,亦有網友提出些建議,戰爭並非總是單純的。這點筆者認同,所以這裡要提的是另一個面向。筆者在網路上十幾年,許多武器與技術因素影響的戰略問題,早就被討論爛了,但顯然不是每個人都知道,也就是從技術延伸的戰略性問題。這篇字數略多,請讀者見諒。
前一篇提到空降部隊,有網友熱心指出,空降部隊是奇襲用,第一擊失敗就無用,這是個很好的技術可行但戰略不可行的切入點,故從此切入幾個常見的謬誤。這篇要指出兩項錯誤,海上封鎖台灣迫降跟中國航母威脅台灣東岸。照例要說明,這邊一樣不考慮總統馬上逃亡海外,或是全世界只剩下台灣跟中國兩個國家的狀態,做這種想定不如直接宣布投降比較快。
首先,海上封鎖台灣經濟與能源生命線,是否是可能的?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中國能力絕對足夠在數天時間內,全面封鎖台灣的海上生命線。手段很多,包括艦隊攔截台灣的商貨船,或是部屬潛艇威脅航線,甚至乾脆點放水雷在台灣的港口。
技術上,絕對可行,而且真的做了,台灣還真沒什麼辦法解決。海軍亟欲獲得反潛能力與潛艇,重點就是在於,要在戰略上多一個選項,在技術上就必須有效的威脅中國執行這項計畫的實力。(註:說因為中國打不贏,所以潛艇不用買,這徹底違背數千年來的戰略教條: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
這個技術上可行的方案,最大的不可行點,在於戰略上是愚蠢的。台灣的地理位置,在南海航線上部屬潛艇截擊,威脅的不是只有台灣,連南韓與日本都一且威脅進去,換言之只是威脅或是擊沉兩艘油輪,對航線的實際影響,是整個東北亞都包括進去。若是部屬艦隊攔截,第一件要做的事,是把台灣的艦隊全數殲滅或是癱瘓,不然只要台灣的艦隊存在,解放海軍艦隊沒辦法有效執行封鎖。(註:不要以為這是打電動,船隻移出海外就可以開打,大海很遼闊的。)
若是潛艇在台灣的港口佈雷呢?這是不難,問題是佈雷跟宣戰有何兩樣?台灣政府可以馬上召開國際記者會,中國若只是純粹佈雷,沒有後續軍事動作,例如海空軍全面出擊消滅台灣的反制封鎖力量。那這完全沒有任何戰略意義,只能坐看台灣海空軍去慢慢清掉水雷,軍事上無實質戰果,宣傳上徹底失敗,國際政治上面目無光。如果是有後續的軍事動作,就跟全面開戰無異,台灣的政軍高層,不會蠢到乖乖坐以待斃。
換言之,封鎖台灣的成立前提,是台灣白目到全世界都不想理會,去死好了的狀態下,才能夠慢慢封鎖。不然輕則丟臉或讓台灣獲得國際上的獨立地位,重則要與日韓同時為敵,美國更不可能放任盟國受到封鎖威脅。在只能設定台灣徹底失去任何國際支援的前提下,執行這種戰略愚不可及。
其次,中國的航母看起來好像有戰力了,我們就料敵從寬,假設已經有即時戰力,也真的可以開一個小艦隊群到台灣東岸進行包圍,技術上是否可行?答案也是肯定的,新的航母最差,至少開到台灣東岸發動攻擊是可以的。那問題在哪?
技術上,台灣的反艦飛彈不差,若航母太過靠近東岸,在無神盾系統的保護下,中國航母艦隊群基本上是找死。所以,距離一定是拉到上百公里以上,遠離岸基飛彈的射程。這意思是說,艦載機的航程與酬載會受到限制,中國是否有夠資格的艦載機,可以執行攻擊台灣東岸的任務,不無疑問。(註:因為我們都不知道航母到底多強,只知道不會比美國航母強。我們也不知道雄三性能多好,只知道不會太差。而且,艦載機不是打電動,點升級就可以讓陸基航空器變成海航用。)
這一樣要考慮戰略問題,航母出海若純粹只是執行一般任務,那麼對台灣無威脅,若要假借敦睦之名繞道攻擊,問題也是一樣。若純粹只是一個艦隊發動攻勢,等同自殺攻擊毫無意義,若是全面攻勢,中國的事前準備會搞到全世界都知道。
簡單講,中國派出航母到台灣東岸發動攻擊,基本上是假設周邊國家絕對不會出手幫助台灣,假設台灣數月內都不會有任何國際的援助。這種情況真的發生,台灣早該先內部檢討國際政治的失敗,總統切腹自殺以謝國人。
總之,封鎖海港與封鎖航線,是戰略性攻擊,航空母艦是戰略性兵種。將戰略性的問題,用技術可行簡單帶過,再倒推出戰略上可行,這是嚴重的替換觀念。重點在於,要台灣宣布接受統一,或是武力迫降,這是改變區域權力平衡的戰略性問題,不是技術性的問題,失敗可沒有重來的機會。
中國在這上面要冒的風險,遠大過台灣本身,台灣只要等中國發動第一擊,在國際上就有絕對的優勢,中國剩下的唯一一條路,就是徹底擊敗台灣,武力統一,再無他途。限縮自己的選擇權,是戰略上的大忌。
中國領導階層不笨,戰略問題要戰略解決,技術問題是拿去給戰略上威脅用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