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那篇得到一些回饋,發現有件事情沒有說清楚,這件事指的是「進程」,其實某種概念很像遊戲的科技樹,在制度上也是一樣的,把話說白一點就是,你不可能跳過鐵器時代,直接進入工業時代,人心變革的制度也是一樣。
筆者知道很多人不大理解這點,也沒關係的,筆者以前也無法理解,念書多到一個程度,前輩指點到某個階段,瞬間就會打通,這只能慢慢來。以下用類似教學的方法慢慢解釋。
如果把我們手上的產品逆向分解,你可以得到他有幾個製程,需要幾項技術,由於科技樹是一種逆向找路徑只有一條,但順向走有多條的狀況,導致很多人會以為只有一條路徑,這也是過去教育的習慣所致。
舉個例子來說,為何是英國開戰艦跑到廣州外砲轟示威,而不是大清跑去多佛海峽耀武揚威?一艘戰艦所需要的技術結晶,必須是工業時代,結合各項技術的結果,而工業時代為何在英國開始?因為大航海時代累積了大量財富,而且有較佳的私人財產與保障。為何有這種制度?因為光榮革命,國王的權利讓渡給了貴族與上流仕紳,光榮革命的前因則可以推到宗教改革,英國國教跟天主教會的分裂。
那大航海時代怎麼得到那麼多財富?先打爆了西班牙,獲得了海權之後才有後面的故事。西班牙為何要打英國?因為新大陸發現後,大量黃金白銀流入造成通膨,國內生產量不足有壓力,新興沿海國家當海盜搶比較快,衝突必然發生。而西班牙跟葡萄牙為何成為第一個發現新航路的國家?那是因為地中海被威尼斯人搶占了所有航線,東方的香料、棉布價格高的靠杯,只有窮到脫褲子的葡萄牙人,剩下爛命一條,攻下伊斯蘭的休達港發大財後,才能幹這種蠢事。結果就是達伽馬發現好望角後,絲路的意義逐漸消失。
別說達伽碼了,他之前的迪亞士怎麼發現迴力鏢航線的?這必定累積了大量的天候跟測量技術,測量技術仰賴天文,而天文的進程又來自哪裡,課本的答案來自於日心說的出現,但天文觀測的根本是鏡片,鏡片的技術是光學玻璃研磨,精密技術來自於當年的瑞士到北義之間,沒有這些鐘錶精密技術的前人,哥白尼跟克卜勒的望遠鏡還不知道在哪裡。而望遠鏡的需求來自於航海,又跟威尼斯與熱那亞的地中海爭霸脫不了關係。
磨鏡片簡單嗎,一點都不簡單,首先你得要有製造透明玻璃的技術,玻璃的透明度來自於選砂跟去雜質,還要有高溫爐。高溫爐需要的是燃料跟抗火磚,查一下就知道為何玻璃生產要在鐵器之後,沒有製造鐵器的長久經驗,不會有生產玻璃的能力。而這些在沒有高度競爭的國際環境,以及對待專業職人的態度,基本上是不可能出現的,而專業職人來自於職業階級,政治的紛擾與他們關聯不大,有爵位的領主們也不會沒事去殘害這些專家。會有歐洲中世紀數百年的制度,也是來自於羅馬帝國崩潰後的遺緒,各種頭銜多半繼承自羅馬的地方行政官,而歐洲以家族為基本的單位也是從羅馬繼承下來。
看到這邊還沒頭痛的,恭喜你已經具備了相當程度了解制度進程的概念,筆者上面只是講了某一兩種的逆向,還沒把樹狀圖的關係全部列出,真要列出大概就可以出書了,有夠夭壽的多。筆者講這個的意思是,你如果只看我們中學課本的敘述,歷史是單向的,欠缺橫向連結跟比較的,雖然近年來改善不少,但教出去的學生多半還是沒有經驗。
簡單說,制度的發展是有順序的,如果是已知的狀況,那麼你就不大可能跳過去,像是民主制度在台灣為何漏洞百出,因為民主需要的是一大群的中產階級,而這種中產階級照理說是要來自於自由市場下,通過競爭出現的菁英。而即使是這樣,全地球也只有美國有最高比例的知識中產階級,其他國家的數量都不足,歐洲是因為歷史下來的階級習慣,所以中產數量不足也還好,底層的民眾對於中層的信任度是夠的。日本則是被美國魔改,但基本上還是華族之後在控制走向,導致下層不大會起身抗議。
台灣的中產來自於哪?為何產業轉型如此困難?說穿了,就是過去的制度,根本就跟自由市場這些一點都不合,靠的是關係,跟現在中國差別沒很大。
舉個例子,為何這個老闆死都要現金交易,不跟你開票三個月?因為過去的經驗,他發現會有一堆鬼故事,例如上游下單下游給你斷貨,然後你因為太開心跑去擴充產能,現在就遇到交不出貨款也交不出貨,等著被黑衣人部隊包圍工廠的慘況。
為何有的老闆不相信你開的支票,為何有的金主整天都想要抽掉你的底,或是騙人上市上櫃炒作,無心做正當生意?因為過去經驗告訴他,乖乖做生意的是智障,靠長年信用做事,來一個人說要打合約,合約打的細節沒講清楚,出貨才發現被退貨,最後被銀行追殺,然後只好賣工廠給這個來打合約的。股票它上市炒作,自己二十年來心血消失無蹤。不然就是這個金主的金,就是靠這招一路做上來的。
那你說,為何會有這些鳥事?因為過去靠關係啊,出了大小事都嘛要議員或是官員來喬,一個不好弄到黑道來,連警察都得找來一起談。那個年代又沒有SNG車,也沒臉書可以第一時間上來哭訴,被人吃乾抹淨還要被抹黑成大壞蛋的例子可不少。
所以,今天轉型困難,不是光罵老人不出錢就有用的,這些老人可能都是辛苦一輩子才守住,或是自己就是那個王八蛋,當然沒人會理你。不是走這路線的,依靠政商做起來,吃政府法規定的好處,穩穩地做就可以賺了,幹嘛要聽你的去轉型?轉型花誰的錢,花你自己的還他的,風險要誰去擔?
這些到頭來又會回到一個最根本的問題,國民素質有沒有夠,社會彼此之間講不講信用,打契約是不是習慣?而這些又與教育息息相關,你天天教人家出社會後都用不到的,或是高唱「國中學三角帶來竹科經濟繁榮」這種鬼話,各位真的覺得這樣教出去的小朋友……
真的在所謂的社會制度、社會契約與合作、信任這些最基本的東西上,會有什麼結果?
這就是筆者為何看那些左右膠,怎麼看都覺得禍國殃民的理由,因為根本就沒有看過他們去講過啥米社會跟制度與台灣階級分析嘛!
啥都不說,就跟你講「只要做了這個就好」、「我們幹了那件事就會成」、「把那個幹掉就沒事」,這跟傳教有何兩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