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米!米!我們要吃飯-在開槍之前發生了什麼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1945年10月,台灣島民滿心歡喜地期待著國民政府從大日本帝國手中接管台澎金馬地區,盼著日本人這五十年來的壓榨、迫害可以就此終結,盼著在接下來的餘生可以和樂,更是認為太平盛世已經不遠,得以享清福;殊不知正是惡夢的開端,又是一段五十年的惡夢,悲劇一次次上演,半刻也不停歇,彷彿逃脫不了。
台灣人對「祖國」的期望轉變為失望,軍警官員作威作福、外省人壟斷權位、官員牽親引戚、劫收台灣經濟、政府統治經濟剝削台灣、民生凋敝、貪污腐敗、文化差異與衝突等等,是引爆台灣人在二二八事件中反抗「祖國」的主因。在當時的出版報紙上,關於軍警「當街搶劫、紀律腐敗、毆打台人」之標題屢見不鮮,各種諷刺漫畫接連刊出,早已敗壞當時國民政府形象。從美國駐台副領事喬治柯爾(George H. Kerr)的著作《被出賣的台灣》(Formosa Betrayed)中可以探知,當時的亂象是如何使台灣六百萬民心離叛。
聚焦於本文所關注的米糧民生問題,在太平洋戰爭之時,台灣總督府已實行米糧管制,雖是戰時,仍使平民有最低限額之糧食分配而不致缺糧。有傳言在國民政府接收後大量運米至大陸才造成缺米,但在學者從史料反覆考證後發現,當時的台灣行政長官公署甚至是婉拒運米至大陸,更開口向中央要米,可見並無搜刮台灣米到大陸之事。若不是因為大量將米輸出,那為甚麼會缺米?答案就是政府的徵購管制不力,造成了嚴重的米荒。
總督府在向農民徵購糧食前,有過多次調查、丈量,並且在耕作方面提供輔導以及肥料補給,因此在向農民徵收時具有強大說服力,且農業官員由警察陪同前往,軟硬兼施,使得「徵購」與「配售」順利進行,不致社會動盪不安。然而太平洋戰事結束國民政府接收後,比起行政事項,國民政府對於 「物」的接收更有興趣,因此對於日治時期的米糧徵購政策的延續也只是馬虎執行。當時國民政府還只是處於類近代的政府型態,且在1945年末對於物資工作沒有詳細掌控,甚至在公文中承認未詳實調查糧產狀況,推卸政府基本應負的調查協調責任,只以政策直接要求上繳不少於配額之穀物。政府訂下一個數字即確保糧食取得無虞,對比日治時期總督府的做法,簡直粗糙無比。
這樣隨便的作法,自然是無法讓徵購與配額順利進行,因此長官公署在1946年初取消管制,任民間自由買賣。解除米糧管制本來未必是不好的作法,然而政府在開放自由買賣後立即封存大量米糧,使民間無充足米糧可買賣而價格飆漲。即便當時軍用糧食存量早已充足,政府依舊貪得無厭四處取得米糧,台中霧峰甚至出現軍隊光天化日之下強搶農會倉庫中的米糧共四百萬斤。更以「田賦徵實」的政策搜刮民間米糧,雖聲稱是為了調度市場供貨,其實卻進了政府倉庫。此時軍紀、政治、治安敗壞已是民心動搖的導火線,同時也有各商家見米價飆漲而囤積,使通貨膨脹的惡性循環持續下去。民眾無米可食、奸商囤貨謀取暴利又政治敗壞,不滿的情緒一再被激起,而查緝私菸之事更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最終引爆了二二八事件,成為難以撫平的歷史傷痕。
身為台灣人,莫有不知道二二八事件這段歷史的人,教科書一再強調、政府以國定假日方式紀念之、也有許多名嘴政客不斷炒作蹭熱度。在許多人的印象中,二二八的發生就是源於大稻埕天馬茶房前查緝私菸,傷及賣菸婦人和圍觀民眾,於隔天在行政長官公署陳情時遭憲兵掃射,多人死傷,在連鎖引起後續各項事件。此說法固然無誤,但大眾常有忽略當時民生問題所累積的民怨,盡著墨於後續軍事清鄉行動,或許不夠了解全貌,本篇希望能藉由這段文字,向大家介紹關於二二八事件中的民生問題肇因,對二二八事件有更完全的認識。
責任編輯:廖羿杰 核稿編輯:鄒宇晴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40會員
573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課本上要獲得「觀點」是很容易的,「正確答案」就是那個最權威的「觀點」,但這無法證明你的獨立思考能力,即使真的爬上巨人的肩膀,也未必看更遠。時事議題的公共討論是我們獲得各式觀點最好的機會,脫口秀則是一個讓大眾接觸時事議題的好平台,多瞭解、理解觀點之間的衝突,是刺激自己、獲致自己觀點最好的方式。
本書作者為蔡慶樺,是德國思想研究者, 致力於向世人揭示德國二戰時期發生的慘劇, 從中反思過往的邪惡行為。
說到小野洋子,大家聯想到的是約翰.藍儂的妻子,而不是她的藝術創作,正如她丈夫所說:「她是世界上最有名,卻最不為人知的藝術家:每個人都知道她的名字,可沒有人知道她做了什麼。」她不畏懼各國對她的毀謗、抨擊,以冷靜而肯定的步伐邁向前方,高喊著:「我會一如往常的踏過偏見繼續向前。」
「金智英,1982年4月1日生於首爾。」這麼單純的開頭,沒有過多解釋,沒有高密度的複雜情感,幾乎全是以敘述的方式寫下女性生活的日常,不像我愛得死去活來的純文學作品每個詞都是深思熟慮後一刀刀用力刻下,反而輕描淡寫如說故事般,以年份區分她的生活,卻能讓讀者感受出「身為女性」所受到不平等的待遇。
#純粹的美好與恐懼都僅存於夢中 這部影片蘊藏的資訊量不小,背後的議題線也很多。建議想要觀賞的人可以攝取一些移工、勞權與東南亞的資訊,否則這部電影真的會成為你的夢之所在。而有基礎認識的人若來觀賞,則可以讓這部片成為你進一步探索這些議題的大門。
從過去到現在,科學家一再對世人發出警訊,氣候變遷將嚴重影響地球,倘若再不實際行動,人類及地球上所有生命極有可能面臨滅絕的危機。因此,拯救地球為當務之急,許多國家及政府都提出種種對策,以減緩地球極端氣候加強速度。使用再生能源在這段時間以來一直是各國政府為了節能減碳的解決方法。
在課本上要獲得「觀點」是很容易的,「正確答案」就是那個最權威的「觀點」,但這無法證明你的獨立思考能力,即使真的爬上巨人的肩膀,也未必看更遠。時事議題的公共討論是我們獲得各式觀點最好的機會,脫口秀則是一個讓大眾接觸時事議題的好平台,多瞭解、理解觀點之間的衝突,是刺激自己、獲致自己觀點最好的方式。
本書作者為蔡慶樺,是德國思想研究者, 致力於向世人揭示德國二戰時期發生的慘劇, 從中反思過往的邪惡行為。
說到小野洋子,大家聯想到的是約翰.藍儂的妻子,而不是她的藝術創作,正如她丈夫所說:「她是世界上最有名,卻最不為人知的藝術家:每個人都知道她的名字,可沒有人知道她做了什麼。」她不畏懼各國對她的毀謗、抨擊,以冷靜而肯定的步伐邁向前方,高喊著:「我會一如往常的踏過偏見繼續向前。」
「金智英,1982年4月1日生於首爾。」這麼單純的開頭,沒有過多解釋,沒有高密度的複雜情感,幾乎全是以敘述的方式寫下女性生活的日常,不像我愛得死去活來的純文學作品每個詞都是深思熟慮後一刀刀用力刻下,反而輕描淡寫如說故事般,以年份區分她的生活,卻能讓讀者感受出「身為女性」所受到不平等的待遇。
#純粹的美好與恐懼都僅存於夢中 這部影片蘊藏的資訊量不小,背後的議題線也很多。建議想要觀賞的人可以攝取一些移工、勞權與東南亞的資訊,否則這部電影真的會成為你的夢之所在。而有基礎認識的人若來觀賞,則可以讓這部片成為你進一步探索這些議題的大門。
從過去到現在,科學家一再對世人發出警訊,氣候變遷將嚴重影響地球,倘若再不實際行動,人類及地球上所有生命極有可能面臨滅絕的危機。因此,拯救地球為當務之急,許多國家及政府都提出種種對策,以減緩地球極端氣候加強速度。使用再生能源在這段時間以來一直是各國政府為了節能減碳的解決方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台灣自救運動宣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台灣由中華民國政府自日本手中接管,台灣人民對此滿懷期待,但後來,台灣在行政上仍然維持著與日治時期相同的專制,並未把民主制度落實在台灣。此外,政府在政治上的表現相當腐敗、經濟狀況也未好轉,台灣人民人心相當失望,在民怨累積下,之後爆發了二二八事件。 在國共內戰後
歷史上不願面對的汙點 二二八事件距今已逾七十年,新世代的人們是否記得這一個在年曆上被歸為假期的日子,曾颳起的腥風血雨?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的民怨積怨,對上了高壓的制裁手段,人民的靜默不語,成為歷史裡很長一段時間,無法被輕易揭開並好好檢視的印痕。二二八事件的受難者如今皆已離世,但受難者家屬仍在社會
日治時期頭七年台灣人民的武裝抗日雖未令日軍大量傷亡,但卻大大增加日本治理台灣的成本,日本甚至一度想放棄台灣,將台灣賣給法國等其他列強。相較之下,英國統治香港時當地雖有反抗事件,但都很快就被平定,其他亞非拉美大洋洲殖民地狀況也不比香港好多少,那為什麼會有這種差異呢?下面分項詳述之。 台灣地勢起伏大且
臺灣民主國 甲午戰爭後,大清國欽差大臣李鴻章代表清廷割讓臺灣給大日本帝國。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決定,在許多臺灣住民中引起不滿,時稱「紳民奔走相告,聚哭於市」,希望清政府改變態度。1895年5月25日,臺灣人民宣佈脫離大清國成立「臺灣民主國」,推舉原巡撫唐景崧為大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李秉瑞為軍
治臺後期 清廷對臺灣的消極態度一直要到19世紀中葉才改變,其原因是由於國際環境的改變。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歐洲勢力衝擊著清帝國統治下的台灣。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同意讓臺灣開港通商(安平、淡水),不久又開放打狗和雞籠二港。此後,臺灣的對外貿易相當熱絡,臺灣盛產的茶、蔗糖和樟腦大量出口,這增加了就業
Thumbnail
第二次國共內戰發生於1945年至1950年間,是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為爭奪中國的統治權而爆發的內戰,內戰直接導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及兩岸分治的現狀。中國抗日戰爭結束前後,國共間的衝突一直持續。
Thumbnail
1895~1945年,台灣淪為日本殖民地長達50年之久。日本殖民當局在台灣建立總督專制統治,構築嚴密的警察網絡、復活封建保甲制度來控制台灣經濟命脈。為了推廣農業發展台灣總督府在1937年(昭和12年)成立 「臺中州立農業學校」,為當時的教育部農業群科中心及食品群科中心的主辦學校
Thumbnail
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八日,臺灣爆發「二二八事件」。孫立人認為,二戰結束,國軍接收臺灣,臺灣百姓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的是台灣二戰之後到邁向民主化的過程,總共分成三部份,第一部份是國共內戰到韓戰爆發這段時間的歷史,第二部份是蔣介石政權,第三部份是蔣經國繼位以後台灣的政治變化。第一部份我最不熟悉,然而這段時期的國際形勢非常暗潮洶湧,台灣的命運也因此經歷了好幾回的變化。 韓戰改變了台灣的命運 1949
Thumbnail
「臺灣人偷東西,被日本警察抓到以後,會被剁掉一隻手」、「日本統治臺灣五十年,屠殺了四十萬臺灣人」諸如此類的「謠言」都沒有什麼根據,往往是一些不懂歷史的人出於各種理由編造出來的,接受這些,好比吃下沒有營養又有害身心的食物。以下為大家介紹幾本能讓我們遠離謝絕那些歷史謠言,又能讓我們更瞭解那個時代的好書!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台灣自救運動宣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台灣由中華民國政府自日本手中接管,台灣人民對此滿懷期待,但後來,台灣在行政上仍然維持著與日治時期相同的專制,並未把民主制度落實在台灣。此外,政府在政治上的表現相當腐敗、經濟狀況也未好轉,台灣人民人心相當失望,在民怨累積下,之後爆發了二二八事件。 在國共內戰後
歷史上不願面對的汙點 二二八事件距今已逾七十年,新世代的人們是否記得這一個在年曆上被歸為假期的日子,曾颳起的腥風血雨?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的民怨積怨,對上了高壓的制裁手段,人民的靜默不語,成為歷史裡很長一段時間,無法被輕易揭開並好好檢視的印痕。二二八事件的受難者如今皆已離世,但受難者家屬仍在社會
日治時期頭七年台灣人民的武裝抗日雖未令日軍大量傷亡,但卻大大增加日本治理台灣的成本,日本甚至一度想放棄台灣,將台灣賣給法國等其他列強。相較之下,英國統治香港時當地雖有反抗事件,但都很快就被平定,其他亞非拉美大洋洲殖民地狀況也不比香港好多少,那為什麼會有這種差異呢?下面分項詳述之。 台灣地勢起伏大且
臺灣民主國 甲午戰爭後,大清國欽差大臣李鴻章代表清廷割讓臺灣給大日本帝國。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決定,在許多臺灣住民中引起不滿,時稱「紳民奔走相告,聚哭於市」,希望清政府改變態度。1895年5月25日,臺灣人民宣佈脫離大清國成立「臺灣民主國」,推舉原巡撫唐景崧為大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李秉瑞為軍
治臺後期 清廷對臺灣的消極態度一直要到19世紀中葉才改變,其原因是由於國際環境的改變。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歐洲勢力衝擊著清帝國統治下的台灣。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同意讓臺灣開港通商(安平、淡水),不久又開放打狗和雞籠二港。此後,臺灣的對外貿易相當熱絡,臺灣盛產的茶、蔗糖和樟腦大量出口,這增加了就業
Thumbnail
第二次國共內戰發生於1945年至1950年間,是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為爭奪中國的統治權而爆發的內戰,內戰直接導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及兩岸分治的現狀。中國抗日戰爭結束前後,國共間的衝突一直持續。
Thumbnail
1895~1945年,台灣淪為日本殖民地長達50年之久。日本殖民當局在台灣建立總督專制統治,構築嚴密的警察網絡、復活封建保甲制度來控制台灣經濟命脈。為了推廣農業發展台灣總督府在1937年(昭和12年)成立 「臺中州立農業學校」,為當時的教育部農業群科中心及食品群科中心的主辦學校
Thumbnail
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八日,臺灣爆發「二二八事件」。孫立人認為,二戰結束,國軍接收臺灣,臺灣百姓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的是台灣二戰之後到邁向民主化的過程,總共分成三部份,第一部份是國共內戰到韓戰爆發這段時間的歷史,第二部份是蔣介石政權,第三部份是蔣經國繼位以後台灣的政治變化。第一部份我最不熟悉,然而這段時期的國際形勢非常暗潮洶湧,台灣的命運也因此經歷了好幾回的變化。 韓戰改變了台灣的命運 1949
Thumbnail
「臺灣人偷東西,被日本警察抓到以後,會被剁掉一隻手」、「日本統治臺灣五十年,屠殺了四十萬臺灣人」諸如此類的「謠言」都沒有什麼根據,往往是一些不懂歷史的人出於各種理由編造出來的,接受這些,好比吃下沒有營養又有害身心的食物。以下為大家介紹幾本能讓我們遠離謝絕那些歷史謠言,又能讓我們更瞭解那個時代的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