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讀文學院沒前途嗎?還是讀自己不愛的科系才沒前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大學是念文學院的。
依照我們家長輩的想法,女孩子念文學院天經地義。可能古時候那年代風行的瓊瑤小說裡,女主角大多是長髮飄飄,穿著一襲長裙,骨瘦如柴…是弱不禁風,氣質高雅,名字取得超不食人間煙火(比如說含煙)說起話來輕聲細語,為愛狂奔時倒又可以風裡來雨裡去,好不嚇人…是好感人,活脫脫是文學院女孩的翻版。沒辦法我在這種瓊瑤式的餘毒…是餘蔭下,為了想要符合大家的期待,過了幾年走路拿著假掰的書本,穿長裙加長髮飄搖的生活(才沒有)。
說到未來出路,熱心長輩的意見…我是說溫情,加起來比山高比海深:當老師還有寒暑假薪水又穩定啦,到貿易公司薪水很不錯啦(對對對,說得也都沒錯)。還記得大學辯論社的時候,我們這組贏的正方剛好都是同班,老師就說:外文系喔,這麼會辯也沒用,將來出社會不就當秘書?當老師?當業助?那位男老師本身就是讀歷史系的(所以是在哈囉?很強膩?),你就可以知道,身為文學院的男老師眼光有多麼狹隘性別與科系之間的偏見是多麼堅不可催。

同樣念文學院的男生更要忍受社會不公正的眼光。還記得當時已有同系男友的我,有一天,只不過是一個統計系的學長要拿東西給我,我爸就問了那位學長的科系,然後幽幽的說:統計系好啊!有前途。在較年長一輩的人眼裡,男生讀文史哲、搞藝術,好像從此就前途無「亮」似的。
誰說讀文史哲就注定日後吃土?你看謝哲青、蔡詩萍、蔡康永、吳季剛等人,硬是靠著個人才華及努力成就自己。現在社會轉變得如此迅速,當今最吃香的科技人,若有人文涵養更是被公司器重,輔系、轉系、轉行比比皆是。大學念什麼,真的不能代表什麼。若一定要評論,我真心認為上大學前一定要找到自己感興趣的科系,這樣的大學四年,才不會是浪費時間生命的「任你手機滑四年」,如果四年時間可以好好深入了解自己喜歡的事物,無論將來會不會靠它吃飯,這絕對都是替自己加分加值的知識武器,至少也是開拓眼界的養分。
心理學有一個著名研究,分男女兩組學生考數學,然後暗示女生組:女生天生數理能力差,相較於沒有被暗示的對照組,實驗組女生成績果然遜於男生那組。關於自證預言的研究,一個人可以被暗示或信念影響到多深,真的是遠遠超越個人本身膚色、性別、智能等一切。
但是,就算依照社會、家長的期待,念了看起來理所當然的科系,結果會怎樣?
有兩種可能:第一種是反正我從小被訓練聽話,走的路線說不上喜歡,但也沒有不喜歡,一輩子也就這樣走到現在,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人生大抵可以平平安安地過,看不到令人驚心動魄的風景,但反正也有柔和的山水,很像是現在行到中年的大眾人生翻版;另一種則是在沒有選擇之下,將就了人生,走到一半忽然覺醒(醒的時間很關鍵:太早醒又還沒找到喜歡的,要跌撞一陣子;行到中年醒了,就要看自己當時可以冒險的本錢及勇氣;行將就木才覺醒…這大抵是最遺憾的一種。)
看羅大佑,念了人人稱羨的醫科,結果念得痛苦萬分,若不是他有勇氣也夠了解自己的音樂才華,華語歌壇上可能就此埋沒了音樂教父這顆經典之星。
他還算是成功的例子,一輩子帶著不開心與遺憾入土的,恐怕不在少數,也許你我身邊,就不乏這樣的人。
人生不必一間學校、一個科系、一間公司就定生死,但也不表示那就可以隨便選、隨便念,工作也隨便換來換去找自己,如果不想過得很無感、很空虛,趁著還沒有經濟壓力之前,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然後提早去做,最晚大學就去投入,這件事真的非常重要。
無論是在職場上或在學校,看到太多人,年輕時無感、中年時茫然、老年時遺憾,人活著也就短短數十年(聽說現在醫學進步人人可能活到一百歲我的媽阿我才不要),如果來到這世界不是自己可以選擇的,至少,我可以選擇活得值得一點。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你對「工作」的想法是什麼?想要了解萬惡的職場世界嗎? 想知道身為資深職場工作人,在外商及知名本土企業走跳,看盡職場百態之後,對於業務、行銷、客服領域的解讀,以及職場亂象的八卦嗎?艾莎解結以本身心理學背景和始終不滅的文青性格,與你分享職場觀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追求績效的職場重視結果,求快,不要怕犯錯;心理諮詢重視過程(和結果),有時候快不得,面對的是求助的人,每一句話都要斟酌,最好不要犯錯。 搞得人快精神分裂非常不一樣的兩種思維模式,不是嗎? 妙的是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思考方式,我都受過訓,別於一般人只能接受其中一種,我卻是兩樣都喜歡。
我已經朝著自己想要的人生邁進了,雖然禍福未知,生死未卜(嗚嗚,請再給我一首歌的時間),但,我願意賭上一把,畢竟,人也只能活一次(還有保存期限),比起失去,我更怕無趣。 你呢?
追求績效的職場重視結果,求快,不要怕犯錯;心理諮詢重視過程(和結果),有時候快不得,面對的是求助的人,每一句話都要斟酌,最好不要犯錯。 搞得人快精神分裂非常不一樣的兩種思維模式,不是嗎? 妙的是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思考方式,我都受過訓,別於一般人只能接受其中一種,我卻是兩樣都喜歡。
我已經朝著自己想要的人生邁進了,雖然禍福未知,生死未卜(嗚嗚,請再給我一首歌的時間),但,我願意賭上一把,畢竟,人也只能活一次(還有保存期限),比起失去,我更怕無趣。 你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會讓孩子去有槍的同學家玩,還是去有游泳池的同學家玩? 數據告訴我們,去有游泳池的同學家更危險! 《蘋果橘子經濟學》這本書指出,根據數據,美國每年平均一萬一千個家庭游泳池會淹死一名兒童(美國家庭游泳池約六百萬個,代表每年會淹死五百五十名十歲以下兒童);至於死於槍枝的兒童,每百萬槍枝還不到一人(以
Thumbnail
決定換指導教授之後,許多人抱持許多疑惑,認為為何你們待了五、六年,如果那個環境真的那麼差,為何還繼續待?本週簡單介紹一篇論文,文章作者以受壓迫者,也就是研究生的角度,來看教授與學生間的關係。此本論文完成於2009年,然今年是2024年,我們仍遭受許多相似的處境,故想帶大家一窺究竟。
Thumbnail
  救美的王子若容貌醜陋、利慾薰心,而美麗的公主卻好吃懶做、喜歡虐待小動物,則成了一個令人無法接受的荒謬故事。     十幾年前,有四個年輕人結伴從中部的鄉下到台北來。他們原是高中同學,其中三個考上台大醫科,另一個則連私立學校的門邊都沒摸到,他是到台北來補習的,準備明年重考。四個人在台大附近
Thumbnail
《栗山筆記:一生受用的經典閱讀法》是前WBC日本隊,以及北海道日本火腿鬥士隊總教練栗山英樹所著,會對他印象比較深刻的人,可能會是因為前旅日球員王柏融就待在火腿隊,自然而然會關注時任總教練栗山英樹的看法。 當時我對栗山英樹的印象是非常的親切,散發出溫暖的氣息,完全沒有總教練的架子,抱持著想要了解栗山
Thumbnail
老朋友中,經營出版我最佩服的初安民兄說: 「文學從來沒有實用過,實用的都不是文學。 那是語文教育,才有實用與否的問題。 現今大學的諸多文學院,可能被招生問題嚇到,飢不擇食的企圖把文學教育攪拌成不倫不類的學科,令人擔憂,因為當達不到目的時,引發的可能是更大的災難。 百無一用是文學,文學抵達
不後悔讀文學 一直以來都是對未來感到迷茫的人。 高中升大學時,在法律系與中文系之間一直猶豫不決,後來因為地域的關係,選擇了中文系。但手機裡的查詢紀錄出現許多「雙主修」相關的東西,查規則、查限制、查往後……。一個極其不確定的往後。 讀了中文系兩年,我不後悔也不排斥,雖然對於中國傳統文獻概論或文字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為莘莘學子及父母所製作的,以心理學研究及觀點寫成,請參考!對生涯規劃的思考
Thumbnail
對電視台來說,有畫面配上記者旁白就可以說故事。 所以想帶的風向目標很明顯: 1、塑造抗議的年輕人沒公德心的自私形象 2、強調抗議活動是擾民,造成"公眾"困擾 (大概是前一次企圖用黑道亂場塑造暴力形象不成,所以改說人沒禮貌太吵鬧) 看他們家的新聞就能預測明天活動要注意什麼有心人士了。
Thumbnail
近期幾則和媒體有關的新聞也都不偏不倚和 以加戰爭有關。 包含哥倫比亞大學學生報導校內學運、普立茲新聞獎特別表揚以加戰爭新聞,以及今天介紹的以色列基於政治因素關閉其境內半島電視台aljazeera 。 半島電視台是由卡達王室出資的新聞,在 2011 茉莉花革命期間被國際看見。
當我們在念高中時,對於文理組的選擇總是讓人感到徬徨。有些人天生理解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但是有些人則不溫不火,不確定自己擅長的是否喜歡,不確定自己喜歡的是否擅長,應該說人有百百種,選擇什麼路線或者說法對自己比較有利,那就會自然去做其中的選擇。 最常見的理科diss文科的說法叫做「不就是因為念不下去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會讓孩子去有槍的同學家玩,還是去有游泳池的同學家玩? 數據告訴我們,去有游泳池的同學家更危險! 《蘋果橘子經濟學》這本書指出,根據數據,美國每年平均一萬一千個家庭游泳池會淹死一名兒童(美國家庭游泳池約六百萬個,代表每年會淹死五百五十名十歲以下兒童);至於死於槍枝的兒童,每百萬槍枝還不到一人(以
Thumbnail
決定換指導教授之後,許多人抱持許多疑惑,認為為何你們待了五、六年,如果那個環境真的那麼差,為何還繼續待?本週簡單介紹一篇論文,文章作者以受壓迫者,也就是研究生的角度,來看教授與學生間的關係。此本論文完成於2009年,然今年是2024年,我們仍遭受許多相似的處境,故想帶大家一窺究竟。
Thumbnail
  救美的王子若容貌醜陋、利慾薰心,而美麗的公主卻好吃懶做、喜歡虐待小動物,則成了一個令人無法接受的荒謬故事。     十幾年前,有四個年輕人結伴從中部的鄉下到台北來。他們原是高中同學,其中三個考上台大醫科,另一個則連私立學校的門邊都沒摸到,他是到台北來補習的,準備明年重考。四個人在台大附近
Thumbnail
《栗山筆記:一生受用的經典閱讀法》是前WBC日本隊,以及北海道日本火腿鬥士隊總教練栗山英樹所著,會對他印象比較深刻的人,可能會是因為前旅日球員王柏融就待在火腿隊,自然而然會關注時任總教練栗山英樹的看法。 當時我對栗山英樹的印象是非常的親切,散發出溫暖的氣息,完全沒有總教練的架子,抱持著想要了解栗山
Thumbnail
老朋友中,經營出版我最佩服的初安民兄說: 「文學從來沒有實用過,實用的都不是文學。 那是語文教育,才有實用與否的問題。 現今大學的諸多文學院,可能被招生問題嚇到,飢不擇食的企圖把文學教育攪拌成不倫不類的學科,令人擔憂,因為當達不到目的時,引發的可能是更大的災難。 百無一用是文學,文學抵達
不後悔讀文學 一直以來都是對未來感到迷茫的人。 高中升大學時,在法律系與中文系之間一直猶豫不決,後來因為地域的關係,選擇了中文系。但手機裡的查詢紀錄出現許多「雙主修」相關的東西,查規則、查限制、查往後……。一個極其不確定的往後。 讀了中文系兩年,我不後悔也不排斥,雖然對於中國傳統文獻概論或文字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為莘莘學子及父母所製作的,以心理學研究及觀點寫成,請參考!對生涯規劃的思考
Thumbnail
對電視台來說,有畫面配上記者旁白就可以說故事。 所以想帶的風向目標很明顯: 1、塑造抗議的年輕人沒公德心的自私形象 2、強調抗議活動是擾民,造成"公眾"困擾 (大概是前一次企圖用黑道亂場塑造暴力形象不成,所以改說人沒禮貌太吵鬧) 看他們家的新聞就能預測明天活動要注意什麼有心人士了。
Thumbnail
近期幾則和媒體有關的新聞也都不偏不倚和 以加戰爭有關。 包含哥倫比亞大學學生報導校內學運、普立茲新聞獎特別表揚以加戰爭新聞,以及今天介紹的以色列基於政治因素關閉其境內半島電視台aljazeera 。 半島電視台是由卡達王室出資的新聞,在 2011 茉莉花革命期間被國際看見。
當我們在念高中時,對於文理組的選擇總是讓人感到徬徨。有些人天生理解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但是有些人則不溫不火,不確定自己擅長的是否喜歡,不確定自己喜歡的是否擅長,應該說人有百百種,選擇什麼路線或者說法對自己比較有利,那就會自然去做其中的選擇。 最常見的理科diss文科的說法叫做「不就是因為念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