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腿酸?胯下癢?當滑胎車騎?為什麼進彎要出腳?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當然本篇講的不是越野車在土路上為了把重心更進一步前移而作的出腳,更不是這種耍寶式的出腳
而是以VALENTINO ROSSI開始,到現在摩托車賽場上廣泛被車手採用的進彎煞車姿勢
自從ROSSI創造出這個姿勢以後,從世界摩托車大賽到地方小型機車賽,很多車手都開始使用這個姿勢,但車迷之中有人說沒用,有人說是為了平衡車身動態,有人說是為了blah blah blah等等原因,但大多數人都認為進彎時出腳是為了能騎的更快,不然那麼多世界級的車手都採用這樣的姿勢一定有他的道理!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濕濕的超素南的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貧窮車手兼技師兼經理兼撞鐘的業餘筆記,就是這麼樸實無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希望我可以騎得很快,單圈成績很快,所以我末速衝得很快,進彎衝得很快,油門也開得很久.....可是為什麼單圈成績就是比人家慢? 首先從「快」這個字來定義,賽車場上什麼樣叫快?肯定是單圈時間短的算快,所以關鍵是在於「時間」而不是「速率」,所以你該追求的是如何在最短時間內處理完所有路段,而不是用最高速
看到朋友的臉書動態,想到很多騎士對於輪胎的一些迷思,其實不能說他們是錯的,只是因為他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因為不懂所以誤解 我也不是專家,沒辦法從學術觀點來證明這些說法的真偽,只能從賽道經驗來理解輪胎的使用狀況或許跟某部分人的認知有出入 抓地力越強的輪胎過彎越快? 實際上過彎快不快跟輪胎抓地力
在賽道上你一定是來輸贏的,只是看跟自己輸贏還是跟別人輸贏而已,但不管怎麼樣就是一個重點:時間! 直線衝刺,同時看得出來原廠風鏡真的不夠高 到了直線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加速」!但是加速要怎麼節省時間呢?這篇先不講出彎加速的方法,而只針對直線的衝刺來分享 首先就是轉速,直線上是很簡單的,轉速控制就只有一個
話先說在前頭,我不是專業車手,只是玩過幾場比賽,有幾次被留下來等到流程全部結束才能離開這樣,所以這篇的內容很可能跟各位以往所接受的概念有很大的出入,畢竟我認為「術科沒有絕對的正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各有各的花樣,能快才是硬道理 2016年PSBK附屬賽事的倍耐力錦標賽LWB組分站冠軍 這不是技
通常在賽道上我最常遇到的提問是:xx彎要怎麼過? 當然不同的彎道有不同的處理方式,雖然賽道上我們追求的是時間,但同樣的方式應用在街道上也能得到安全順暢的駕駛效果 轉角處理的基本三大原則: 充分減速:減速到什麼程度依照彎道類型和實際訴求而定,賽道上大致上就是「能夠全速衝進彎道並瞄準apex」的程度 積
我希望我可以騎得很快,單圈成績很快,所以我末速衝得很快,進彎衝得很快,油門也開得很久.....可是為什麼單圈成績就是比人家慢? 首先從「快」這個字來定義,賽車場上什麼樣叫快?肯定是單圈時間短的算快,所以關鍵是在於「時間」而不是「速率」,所以你該追求的是如何在最短時間內處理完所有路段,而不是用最高速
看到朋友的臉書動態,想到很多騎士對於輪胎的一些迷思,其實不能說他們是錯的,只是因為他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因為不懂所以誤解 我也不是專家,沒辦法從學術觀點來證明這些說法的真偽,只能從賽道經驗來理解輪胎的使用狀況或許跟某部分人的認知有出入 抓地力越強的輪胎過彎越快? 實際上過彎快不快跟輪胎抓地力
在賽道上你一定是來輸贏的,只是看跟自己輸贏還是跟別人輸贏而已,但不管怎麼樣就是一個重點:時間! 直線衝刺,同時看得出來原廠風鏡真的不夠高 到了直線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加速」!但是加速要怎麼節省時間呢?這篇先不講出彎加速的方法,而只針對直線的衝刺來分享 首先就是轉速,直線上是很簡單的,轉速控制就只有一個
話先說在前頭,我不是專業車手,只是玩過幾場比賽,有幾次被留下來等到流程全部結束才能離開這樣,所以這篇的內容很可能跟各位以往所接受的概念有很大的出入,畢竟我認為「術科沒有絕對的正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各有各的花樣,能快才是硬道理 2016年PSBK附屬賽事的倍耐力錦標賽LWB組分站冠軍 這不是技
通常在賽道上我最常遇到的提問是:xx彎要怎麼過? 當然不同的彎道有不同的處理方式,雖然賽道上我們追求的是時間,但同樣的方式應用在街道上也能得到安全順暢的駕駛效果 轉角處理的基本三大原則: 充分減速:減速到什麼程度依照彎道類型和實際訴求而定,賽道上大致上就是「能夠全速衝進彎道並瞄準apex」的程度 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Q. 第一眼看到這張圖,腦海中是否立即浮現「內輪差」、「視線死角」、「機車要遠離大車」等等關鍵字? 許多提倡交通改革者會點出以上宣傳關鍵字隱含著「檢討被害人」的邏輯謬誤,藉此加強證成回歸關注大型車駕駛身為加害人應負的責任。本文認為仍應回歸「法規面」,才能清楚說明機車與右轉大型車衝突的正確解決方式。
Thumbnail
有兩個層面的思考。 簡單的思考: 如果出現駝背,那就要練反向的動作,脊椎的伸展,就像瑜伽的一些後彎,訓練背側的肌肉。 如果圓肩,那可能是肩胛骨的位置不對,我們可能要訓練肩胛下沉並保持貼緊肋骨的動作,甚至練習肩膀大手臂外轉(瑜伽常見的口令)等動作。 同時也可以搭配一些伸展。
Thumbnail
接觸公路車一段時間,都會遇到要不要上卡的選擇,上卡是藉由卡鞋和卡踏讓腳和踏板連在一起,進而達到增進騎乘效率和穩定性等好處,但對我來說,看起來帥是最大的吸引力,用卡鞋看起來就是厲害,就是這麼膚淺。
Thumbnail
這通常是常見的情況。 在過渡時,球桿不會傾斜。 並且早期釋放,你在揮桿過程中你的手太早離開。 球桿很快就會出現甩桿。 我認為這些是你擔心的原因。 那麼在過渡時應該抱有什麼樣的心態呢? 球桿像專業人士一樣傾斜。 是否有可能保持姿勢,讓球桿不會延遲? 我想給你一個關於這方面的課程。 首先,重要的事情
Thumbnail
雙A臂懸吊無疑是目前性能跑車的最佳選擇。它的優點包括側傾小、可調參數多、轉向靈活、避震效果好、輪胎接地面積大、抓地性能優異,以及過彎側傾時可獲得額外的camber gain,大幅提升輪胎的側向抓地力,提升過彎極限能力。
Thumbnail
為什麼煞車在麗寶如此重要?主要在於麗寶有兩處大直線底重煞車的彎角(T1/T11),幾乎都是從全場最高速的點直線重煞到相當低的速度才入彎,尤其T11彎速更低,煞車力道與煞車距離的掌握十分關鍵。
要訣 從馬步轉換成獨立式,將重心移至其中一隻腳,另一隻腳抬高,一手上一手下 上手護頭,拳頭45度角,拳面向內;下手擊打大腿中斷 整體手臂宛若成S型,上下手拉稱 上腳膝蓋抬高,夾緊膝窩,想像往身體拉 腳底板往下壓,護住下腳膝蓋,想像踩在膝蓋上 身軀微斜,協助不晃動 心得 擺脫身體形
Thumbnail
你曾經有駕駛無動力方向盤或是輪胎有問題的汽車後,就開始發生肩膀痠痛的問題嗎?在之後的生活歲月裡,發現不管做什麼運動,肩膀都容易產生不舒服 到醫院檢查時,通常會做一些肩膀動作的檢查,你會發現你疼痛的手在雙手抬高時,疼痛的那一邊手臂無法碰到耳朵。 有時候肩膀痛的人都會懷疑自己是不是50肩,特
Thumbnail
有些人曾經騎摩托車跌倒後,肩膀在活動時就常常發出聲響,似乎也不一定伴隨著疼痛,但有聲響就是覺得不舒服,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棘上肌受傷。 這是一條可以把我們肩關節抓穩的重要肌肉,通常也很少主動受傷,可是當肩膀其他肌肉有問題時會跟肩膀的其他肌肉一起喊痛。 當他受傷的時候你會明顯的感覺到
Thumbnail
Pol Espargaró征戰MotoGP已有十年,他始終使用他精采,且風險極大的騎乘風格,那麼他為什麼要這麼騎,他又是如何使用路緣石來進行循跡控制,以及下壓力的空氣力學如何改變車手熟知的一切?
Thumbnail
Q. 第一眼看到這張圖,腦海中是否立即浮現「內輪差」、「視線死角」、「機車要遠離大車」等等關鍵字? 許多提倡交通改革者會點出以上宣傳關鍵字隱含著「檢討被害人」的邏輯謬誤,藉此加強證成回歸關注大型車駕駛身為加害人應負的責任。本文認為仍應回歸「法規面」,才能清楚說明機車與右轉大型車衝突的正確解決方式。
Thumbnail
有兩個層面的思考。 簡單的思考: 如果出現駝背,那就要練反向的動作,脊椎的伸展,就像瑜伽的一些後彎,訓練背側的肌肉。 如果圓肩,那可能是肩胛骨的位置不對,我們可能要訓練肩胛下沉並保持貼緊肋骨的動作,甚至練習肩膀大手臂外轉(瑜伽常見的口令)等動作。 同時也可以搭配一些伸展。
Thumbnail
接觸公路車一段時間,都會遇到要不要上卡的選擇,上卡是藉由卡鞋和卡踏讓腳和踏板連在一起,進而達到增進騎乘效率和穩定性等好處,但對我來說,看起來帥是最大的吸引力,用卡鞋看起來就是厲害,就是這麼膚淺。
Thumbnail
這通常是常見的情況。 在過渡時,球桿不會傾斜。 並且早期釋放,你在揮桿過程中你的手太早離開。 球桿很快就會出現甩桿。 我認為這些是你擔心的原因。 那麼在過渡時應該抱有什麼樣的心態呢? 球桿像專業人士一樣傾斜。 是否有可能保持姿勢,讓球桿不會延遲? 我想給你一個關於這方面的課程。 首先,重要的事情
Thumbnail
雙A臂懸吊無疑是目前性能跑車的最佳選擇。它的優點包括側傾小、可調參數多、轉向靈活、避震效果好、輪胎接地面積大、抓地性能優異,以及過彎側傾時可獲得額外的camber gain,大幅提升輪胎的側向抓地力,提升過彎極限能力。
Thumbnail
為什麼煞車在麗寶如此重要?主要在於麗寶有兩處大直線底重煞車的彎角(T1/T11),幾乎都是從全場最高速的點直線重煞到相當低的速度才入彎,尤其T11彎速更低,煞車力道與煞車距離的掌握十分關鍵。
要訣 從馬步轉換成獨立式,將重心移至其中一隻腳,另一隻腳抬高,一手上一手下 上手護頭,拳頭45度角,拳面向內;下手擊打大腿中斷 整體手臂宛若成S型,上下手拉稱 上腳膝蓋抬高,夾緊膝窩,想像往身體拉 腳底板往下壓,護住下腳膝蓋,想像踩在膝蓋上 身軀微斜,協助不晃動 心得 擺脫身體形
Thumbnail
你曾經有駕駛無動力方向盤或是輪胎有問題的汽車後,就開始發生肩膀痠痛的問題嗎?在之後的生活歲月裡,發現不管做什麼運動,肩膀都容易產生不舒服 到醫院檢查時,通常會做一些肩膀動作的檢查,你會發現你疼痛的手在雙手抬高時,疼痛的那一邊手臂無法碰到耳朵。 有時候肩膀痛的人都會懷疑自己是不是50肩,特
Thumbnail
有些人曾經騎摩托車跌倒後,肩膀在活動時就常常發出聲響,似乎也不一定伴隨著疼痛,但有聲響就是覺得不舒服,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棘上肌受傷。 這是一條可以把我們肩關節抓穩的重要肌肉,通常也很少主動受傷,可是當肩膀其他肌肉有問題時會跟肩膀的其他肌肉一起喊痛。 當他受傷的時候你會明顯的感覺到
Thumbnail
Pol Espargaró征戰MotoGP已有十年,他始終使用他精采,且風險極大的騎乘風格,那麼他為什麼要這麼騎,他又是如何使用路緣石來進行循跡控制,以及下壓力的空氣力學如何改變車手熟知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