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的的撫養環境影響未來重鬱症發作的風險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最近的研究顯示,兒童的的撫養環境影響未來重鬱症發作的風險,此研究揭示支持性養育的重要性。
研究者分析了罹患重鬱症風險較高的孩子們,這些孩子的生父或生母至少有其中一位患有重鬱症,研究者分析了666對親兄弟姊妹,以及2,596對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的兄弟姊妹。這些手足其中一位在原生家庭長大,另外一位則被其他家庭收養,瑞典有嚴謹的收養程序,收養的家庭會經過嚴格的篩選,以確保這些孩子被收養後能擁有一個好的、支持性的養育環境。
研究發現,這666對親兄弟姊妹中,被收養的手足罹患憂鬱症的風險比原生家庭的手足低23%;在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的手足中,被收養的孩子罹患憂鬱症的風險比原生家庭的手足少19%。然而,不管成長的環境如何,父母其中一位患有重鬱症的孩子,未來罹患憂鬱症的風險都高於父母皆無憂鬱症的孩子。
此研究的結果回應了大家長期以來的疑問:憂鬱症究竟是遺傳還是環境因素造成的呢,答案仍然是「兩者皆是」,但研究結果也進一步證明高品質的撫養環境可以有意義的(meaningfully)降低重鬱症高風險族群的罹患率,改善高風險家庭的養育環境,可作為重鬱症一級預防的方案之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1會員
40內容數
比較未經加工的國外新聞翻譯,多為我感興趣的研究主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Q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兩項研究顯示美國青少年吸菸的比例較過去減少,其中一項研究追蹤2011年至2018年的國、高中青少年,發現其吸菸的比例下降,且吸菸者的每日吸菸量亦較低;另一個研究追蹤了2000年至2018年青少年中,從未嘗試吸菸的比例大幅提升(從2001年的39%上升至2018年的76%)。
研究結果顯示,童年的家庭環境特別不好的人(遭受創傷、忽視、虐待及家庭功能失調),在他們50到60歲左右患有心血管疾病(如心臟病發作、中風)的風險增加50%以上。
在美國,因過量使用海洛因、美沙冬、鴉片類藥物及古柯鹼造成死亡的人數創下歷史新高,每年亦有數萬人因使用酒精而死亡。多年來,大家不斷嘗試發展出一套有效的治療策略,以幫助使用酒精及藥物成癮的人們,然而許多治療策略帶來的效果都有其限制,這個最新的研究表明,多面向的治療策略帶來更好的成效。
這可能可以解釋為什麼長期遭受到心理創傷或虐待的人們罹患精神疾病及成癮的風險比較高
"Even if she doesn't say it, I know it's my fault that my mother gets sad." "即使她沒有說,我仍然知道她的悲傷是我的過錯" 即使憂鬱的母親可能讓孩子面臨更多焦慮及憂鬱的風險,但並非所有孩子都面臨同樣的風險。
有兩項研究顯示美國青少年吸菸的比例較過去減少,其中一項研究追蹤2011年至2018年的國、高中青少年,發現其吸菸的比例下降,且吸菸者的每日吸菸量亦較低;另一個研究追蹤了2000年至2018年青少年中,從未嘗試吸菸的比例大幅提升(從2001年的39%上升至2018年的76%)。
研究結果顯示,童年的家庭環境特別不好的人(遭受創傷、忽視、虐待及家庭功能失調),在他們50到60歲左右患有心血管疾病(如心臟病發作、中風)的風險增加50%以上。
在美國,因過量使用海洛因、美沙冬、鴉片類藥物及古柯鹼造成死亡的人數創下歷史新高,每年亦有數萬人因使用酒精而死亡。多年來,大家不斷嘗試發展出一套有效的治療策略,以幫助使用酒精及藥物成癮的人們,然而許多治療策略帶來的效果都有其限制,這個最新的研究表明,多面向的治療策略帶來更好的成效。
這可能可以解釋為什麼長期遭受到心理創傷或虐待的人們罹患精神疾病及成癮的風險比較高
"Even if she doesn't say it, I know it's my fault that my mother gets sad." "即使她沒有說,我仍然知道她的悲傷是我的過錯" 即使憂鬱的母親可能讓孩子面臨更多焦慮及憂鬱的風險,但並非所有孩子都面臨同樣的風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原生家庭如何影響個人的心理健康。透過作者的親身經歷,分析了家庭成員間的複雜關係及其對心理創傷的影響。討論主要集中在父母的情緒反應、兄長的疾病以及婆媳間的矛盾,這些元素交織成為作者心靈創傷的根源。此外,文章將分享作者在諮商過程中的掙扎與成長,揭示原生家庭對人格發展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最近在英國的心理治療界有個議題:有許多被成年子女疏遠的父母,認為是在心理治療國過程中,心理師間接、直接引導子女跟父母疏遠、甚至不再往來。
Thumbnail
過去的研究發現,有許多基因都跟自閉症有關。家族的研究也發現,若家族中有人罹患自閉症,其他人是自閉症患者的機率會上升10倍;但是2011年的研究,卻發現不止於此。 到底兄弟姐妹的影響有多大呢?
Thumbnail
對於成長環境如何影響人的性格發展,有很多科學家想要解開這個謎團。 於是在1960年代有某個研究團體,偷偷的做了這樣的實驗(把貧窮家庭中的雙胞胎,三胞胎分別交給藍領,白領,富豪家庭收養,觀察生長環境如何影響性格): 請看連結
Thumbnail
對子女過於執著的父母,雖然出於愛和關心,但這種執著往往會引發一系列負面的後果,影響子女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發展。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後果:  一、孩子缺乏獨立性和自主性  過度保護和控制的父母通常不允許孩子獨立做決定或承擔責任。這會導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缺乏獨立性和自主性,無法有效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困難
Thumbnail
同卵雙生子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會不經意地被照顧者分成一個好的一個壞的。面對這樣的情況,照顧者需要提供足夠的支持和關注,並明白每個孩子的需求和個性。即使是擁有兩個主要照顧者的家庭,也可能出現資源不均的問題。在面對類似情況時,照顧者需要理解每個孩子的獨特性,並為他們提供相應的支持和指導。
Thumbnail
收出養意指18歲以下兒童或青少年因原生家庭重大變故失去經濟或教養能力,需要原生家庭放棄監護權與親權,尋覓新家庭的社會福利服務。最近保母虐死安置童新聞沸沸揚揚,我不是社工,但盼透過這篇文章,分享現行收出養制度中的一些故事和身為社福工作者看見的角度。
精神疾病絕對不是只有天生基因,還有,後在環境誘發! 從反省中可以做到的事,多多關心周遭需要幫助的人們,哪怕是透過社福單位、民間力量?!
Thumbnail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療癒童年。" 依附關係,分為四種「安全依附」「焦慮依附 」「逃避依附」「混亂依附」,記得「自我覺察」,與自我對話,和自己和解;論自我分化-父母何時與孩子分房睡,避免女孩長大產生依賴性,男孩產生戀母情結,訓練孩子自我分化,培養獨立自主性。
我曾有過很黑暗的過去 跟父母還有兄弟姊妹的關係很差 從小就憂鬱有心理問題跟控制不了脾氣 當一個人搞不定自己的內心 就會搞不定外界的人際關係 不過那些都過去了 現在只想寫一些光明面&短篇讓人看了開心的文字 昨天回去探望父母 又知道他們想回去山上老家搬東西 我立馬就說我要一起
Thumbnail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原生家庭如何影響個人的心理健康。透過作者的親身經歷,分析了家庭成員間的複雜關係及其對心理創傷的影響。討論主要集中在父母的情緒反應、兄長的疾病以及婆媳間的矛盾,這些元素交織成為作者心靈創傷的根源。此外,文章將分享作者在諮商過程中的掙扎與成長,揭示原生家庭對人格發展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最近在英國的心理治療界有個議題:有許多被成年子女疏遠的父母,認為是在心理治療國過程中,心理師間接、直接引導子女跟父母疏遠、甚至不再往來。
Thumbnail
過去的研究發現,有許多基因都跟自閉症有關。家族的研究也發現,若家族中有人罹患自閉症,其他人是自閉症患者的機率會上升10倍;但是2011年的研究,卻發現不止於此。 到底兄弟姐妹的影響有多大呢?
Thumbnail
對於成長環境如何影響人的性格發展,有很多科學家想要解開這個謎團。 於是在1960年代有某個研究團體,偷偷的做了這樣的實驗(把貧窮家庭中的雙胞胎,三胞胎分別交給藍領,白領,富豪家庭收養,觀察生長環境如何影響性格): 請看連結
Thumbnail
對子女過於執著的父母,雖然出於愛和關心,但這種執著往往會引發一系列負面的後果,影響子女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發展。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後果:  一、孩子缺乏獨立性和自主性  過度保護和控制的父母通常不允許孩子獨立做決定或承擔責任。這會導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缺乏獨立性和自主性,無法有效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困難
Thumbnail
同卵雙生子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會不經意地被照顧者分成一個好的一個壞的。面對這樣的情況,照顧者需要提供足夠的支持和關注,並明白每個孩子的需求和個性。即使是擁有兩個主要照顧者的家庭,也可能出現資源不均的問題。在面對類似情況時,照顧者需要理解每個孩子的獨特性,並為他們提供相應的支持和指導。
Thumbnail
收出養意指18歲以下兒童或青少年因原生家庭重大變故失去經濟或教養能力,需要原生家庭放棄監護權與親權,尋覓新家庭的社會福利服務。最近保母虐死安置童新聞沸沸揚揚,我不是社工,但盼透過這篇文章,分享現行收出養制度中的一些故事和身為社福工作者看見的角度。
精神疾病絕對不是只有天生基因,還有,後在環境誘發! 從反省中可以做到的事,多多關心周遭需要幫助的人們,哪怕是透過社福單位、民間力量?!
Thumbnail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療癒童年。" 依附關係,分為四種「安全依附」「焦慮依附 」「逃避依附」「混亂依附」,記得「自我覺察」,與自我對話,和自己和解;論自我分化-父母何時與孩子分房睡,避免女孩長大產生依賴性,男孩產生戀母情結,訓練孩子自我分化,培養獨立自主性。
我曾有過很黑暗的過去 跟父母還有兄弟姊妹的關係很差 從小就憂鬱有心理問題跟控制不了脾氣 當一個人搞不定自己的內心 就會搞不定外界的人際關係 不過那些都過去了 現在只想寫一些光明面&短篇讓人看了開心的文字 昨天回去探望父母 又知道他們想回去山上老家搬東西 我立馬就說我要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