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防疫的精神關心社會福利吧:政策的木桶理論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木桶理論的意旨為,一個木桶的蓄水量,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而非最長的那塊。該理論常常被用於個人時頗受爭議,畢竟有些工作需要面面俱到才完成,但也有很多重要的工作,需要長期鑽研於某項領域或技能的人才能勝任。
今天我們不用個人,而用整個社會的角度來討論木桶理論,這個社會的每個自然人、法人、團體乃至政府部門,都是其中一塊木板,最近的防疫成績,就是最好的範例。從疫情爆發到現在,台灣的表現不是單一個人的成就,而是政府部門、企業以及每一個人積極配合的結果,我們每天觀看記者會,維持社交距離並落實出入公共場合戴好口罩及勤洗手,因為我們明白,任何一塊木板壞掉了,每個人都將處於危險之中。
讓人遺憾的是,這個世界很擅長讓木板壞掉,成癮、犯罪、精神疾病、虐待、忽視、性侵害及性剝削,不管我們喜不喜歡,都不斷的在我們身邊重演。好消息是,利他行為是人類重要的生存優勢之一,總有一群人不吝伸出他們的雙手,承接住因為各種原因跌倒的人們,接下來我要試著說明,為什麼伸出援手是有價值的。
伸出圓手
經濟實惠
負面的標籤像一座塗滿油的滑坡,每下滑一公尺,就要花更多力氣爬上來。因此不論是疾病還是犯罪、成癮,預防的效果優於治療,治療的效果也優於不治療。
以品行疾患(conduct disorder)為例,它是一個常常被忽略卻十分重要的兒童精神疾病,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究顯示,學齡的孩子患有品行疾患的比例約為3%,然而這樣的孩子常被大人視為不受教的壞孩子,因此他們大多沒有機會被診斷,更遑論妥善的治療。沒有受到妥善對待的孩子高達50%在成年後會發展成反社會人格或邊緣性人格障礙,且他們憂鬱、焦慮、成癮的風險較高,較容易犯罪、非計畫懷孕,他們更依賴社會福利體系,較容易流離失所甚至自殺。而且他們通常有育兒的問題,這意味著他們的孩子罹患品行疾患的風險更高,如此產生了代間循環。
凱文怎麼了劇照
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的研究指出,每付出1美元在成癮及犯罪的預防,可以節省10美元未來在醫療、社福及司法的支出。在不可挽回的遺憾發生之前,我們有很多機會幫助這些受傷的孩子們,而且非常、非常划算。
世事無常
人們傾向認為世界是公平的,不好的事情只會發生在壞人身上,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會檢討受害者。然而真的是這樣嗎?2019年臺灣低收入人數為30萬4,470人,占總人口的1.29%;同年身心障礙的總人數為118萬6,740人,占總人口5.03%,接下來我們來看死亡數,2018年的死亡統計顯示,1到64歲間,死於自殺的排名皆在十名以內。
世界是不公平的,我們都無法確定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到,就算我們真的很幸運完美迴避了上述事件及事故傷害,還是抵不過時間的流逝,每個人都可能因年老而失能,需要他人的援手。所以,我們只能盡自己所能,讓這個社會對弱勢友善一些些,這樣當我們需要幫助的那天到來,受益的人就是我們。利他行為就像是一個保險,因為當每個人都對他人的痛苦視而不見時,他人也將不會對自己的困難做出回應
我們注定共同承擔社會事件造成的恐懼和創傷,相對的,若每個人都能多關心一點點社會福利的議題,這個社會也將變得更加友善。
畢竟在這裡,沒有人是局外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1會員
40內容數
比較未經加工的國外新聞翻譯,多為我感興趣的研究主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Q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同理心源自於人類互助的本能,若人類只保留了「適者生存」的設定,只會導致互相宰割,而不會對他人的苦難做出回應(相對的,他人也將不會對自己的苦難做出回應)。觀察、理解他人的苦難促使我們做出利他的行為,而利他行為最終能使族群得以存續。
曹操「寧可錯殺,不可錯放」的精神與政策的推動。
同理心源自於人類互助的本能,若人類只保留了「適者生存」的設定,只會導致互相宰割,而不會對他人的苦難做出回應(相對的,他人也將不會對自己的苦難做出回應)。觀察、理解他人的苦難促使我們做出利他的行為,而利他行為最終能使族群得以存續。
曹操「寧可錯殺,不可錯放」的精神與政策的推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魔法系畫家第297天 #這張牌的訊息傳給需要的你 💫主題:消除社會性的負面影響 ⭐️現況概論:你現在正在經歷的是世界上許多人的共同處境:社會上常見的恐懼影響到個人,而你則曝露在它們毀滅性的後果中。人類負面的集體思想正在創造一個不潔的環境,並顯化傳染病與疾病,影響許多
Thumbnail
「只要做了ABC,就可以達到目標」,「就是因為欠了XYZ,所以才會失敗」。這種單線敘述的邏輯有道理嗎?其實還蠻有道理的,單線邏輯可以解決生活中大部分的小事,像是「考試考不好就應該多練習」。可我們遇到網路上宣稱某種觀點才是正確者,解決的對象都是系統性問題,不是小事。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來談談,讀書到底有啥屁用 Hello guys ,我是NeKo嗚喵,歡迎回來我的說書時間,嗚喵! 社會上有一條叫做食物鏈的東西,決定了我們存活的能力和生存條件,而站在食物鏈上的哪一邊又取決於掌握了多少資源而定。不一定是錢,有時候是權力、技術、美貌、名聲,甚至是強大的社會關係。像是伊莉莎白
Thumbnail
在憂鬱狀態下,自我價值感會直線下降,低到塵埃,無用感油然而,所以我一定要界定自己的最低限度,就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做的事,對我來說,就是自傷。可能有些人不懂,為什麼會有人自殘?其實就像運動時大腦會分泌腦內啡讓心情愉悅,相同的,自傷行為所產生的痛覺,可以舒緩情緒的壓力,也是大腦處理痛苦訊息的一種舒緩方法。
Thumbnail
精神病並不等同於無能或不值得尊重。 他生病了,但他也是別人的孩子,或者也可能是誰的父母親,或者是誰的家人,或者也是正在為社會貢獻的小螺絲釘。 我認識的他們,雖然生病了,他們還是期待自己能夠靠自己養活自己,能夠抬起頭,他們是一個跟我們一樣都活在這世界上,並想要有小確幸的人,他是社會的一份子。
Thumbnail
如果在一片平地上放上一塊木板,請你走在木板上到另一邊,我想你應該會用不屑的眼神看著我,然後跟我說:小意思。但如果今天是同一片木板,把場景換成兩棟大樓之間,這個時候你可能不會這麼篤定了吧?明明是同一片木板,行走能力也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為什麼答案有了變化呢?
Thumbnail
臺灣的健保制度為世界獨一無二,來看診身心科的並非只有精神病患,很多也是很努力為了生活的社會人士或是學生。現代社會的快速變化及生活與工作的多方壓力,容易導致心理免疫力下降。身心科的重點在於協助找回身心健康與平衡,舒緩壓力。
有自己人生目標的人會發現,一輩子其實不算太長,所以得好好運用。不如就全心全意地投入個人優勢,去做「有用功」,發揮自己所長。 以前有個「水桶理論」,就是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最短的板有多短,於是在短板上面修修補補。 可是現在有了新版的木桶理論,就是長板思維,把自己優勢、擅長的事
從去年國中生割喉到2024年初的虐童社會悲劇,土星用一種嚴肅的方式,提醒著我們脆弱的力量,受害者或許不會為自己說話,但社會事件掀起的浪潮以及脆弱者用它的表現形式,正在展現脆弱者的力量,對這個這個太快速,充滿暴力速度的「文明」世界提出了種種警示。  
Thumbnail
工業革命以來,工廠老闆為了追求高產出,往往會輸出有關努力才是道德的觀念,當努力論深植人心,只要有人生病或是躺平,就是等於不努力,就會遭到道德綁架,其實這樣的價值觀,就連家人之間,也很難逃脫,真的是因為懶惰,所以生病嗎?真的是因為不運動,而生病嗎?會不會是他其實有一些病痛呢?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魔法系畫家第297天 #這張牌的訊息傳給需要的你 💫主題:消除社會性的負面影響 ⭐️現況概論:你現在正在經歷的是世界上許多人的共同處境:社會上常見的恐懼影響到個人,而你則曝露在它們毀滅性的後果中。人類負面的集體思想正在創造一個不潔的環境,並顯化傳染病與疾病,影響許多
Thumbnail
「只要做了ABC,就可以達到目標」,「就是因為欠了XYZ,所以才會失敗」。這種單線敘述的邏輯有道理嗎?其實還蠻有道理的,單線邏輯可以解決生活中大部分的小事,像是「考試考不好就應該多練習」。可我們遇到網路上宣稱某種觀點才是正確者,解決的對象都是系統性問題,不是小事。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來談談,讀書到底有啥屁用 Hello guys ,我是NeKo嗚喵,歡迎回來我的說書時間,嗚喵! 社會上有一條叫做食物鏈的東西,決定了我們存活的能力和生存條件,而站在食物鏈上的哪一邊又取決於掌握了多少資源而定。不一定是錢,有時候是權力、技術、美貌、名聲,甚至是強大的社會關係。像是伊莉莎白
Thumbnail
在憂鬱狀態下,自我價值感會直線下降,低到塵埃,無用感油然而,所以我一定要界定自己的最低限度,就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做的事,對我來說,就是自傷。可能有些人不懂,為什麼會有人自殘?其實就像運動時大腦會分泌腦內啡讓心情愉悅,相同的,自傷行為所產生的痛覺,可以舒緩情緒的壓力,也是大腦處理痛苦訊息的一種舒緩方法。
Thumbnail
精神病並不等同於無能或不值得尊重。 他生病了,但他也是別人的孩子,或者也可能是誰的父母親,或者是誰的家人,或者也是正在為社會貢獻的小螺絲釘。 我認識的他們,雖然生病了,他們還是期待自己能夠靠自己養活自己,能夠抬起頭,他們是一個跟我們一樣都活在這世界上,並想要有小確幸的人,他是社會的一份子。
Thumbnail
如果在一片平地上放上一塊木板,請你走在木板上到另一邊,我想你應該會用不屑的眼神看著我,然後跟我說:小意思。但如果今天是同一片木板,把場景換成兩棟大樓之間,這個時候你可能不會這麼篤定了吧?明明是同一片木板,行走能力也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為什麼答案有了變化呢?
Thumbnail
臺灣的健保制度為世界獨一無二,來看診身心科的並非只有精神病患,很多也是很努力為了生活的社會人士或是學生。現代社會的快速變化及生活與工作的多方壓力,容易導致心理免疫力下降。身心科的重點在於協助找回身心健康與平衡,舒緩壓力。
有自己人生目標的人會發現,一輩子其實不算太長,所以得好好運用。不如就全心全意地投入個人優勢,去做「有用功」,發揮自己所長。 以前有個「水桶理論」,就是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最短的板有多短,於是在短板上面修修補補。 可是現在有了新版的木桶理論,就是長板思維,把自己優勢、擅長的事
從去年國中生割喉到2024年初的虐童社會悲劇,土星用一種嚴肅的方式,提醒著我們脆弱的力量,受害者或許不會為自己說話,但社會事件掀起的浪潮以及脆弱者用它的表現形式,正在展現脆弱者的力量,對這個這個太快速,充滿暴力速度的「文明」世界提出了種種警示。  
Thumbnail
工業革命以來,工廠老闆為了追求高產出,往往會輸出有關努力才是道德的觀念,當努力論深植人心,只要有人生病或是躺平,就是等於不努力,就會遭到道德綁架,其實這樣的價值觀,就連家人之間,也很難逃脫,真的是因為懶惰,所以生病嗎?真的是因為不運動,而生病嗎?會不會是他其實有一些病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