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報導於:2018-02-08
編採:謝增 責任編輯:鄭詠心
提起「
學學」,許多人並不陌生,身為台灣文創教育平台的引領者之一,至今已經成立十二年,不僅提供豐富的文化創意課程和藝術、設計展覽的多元體驗,更是分享國際大師的心路與哲思,正是這樣的結合,啟發了許多正在從事文創工作和想要投身文創產業的年輕人無限的想像與省思。在近幾年,學學發現參與課程的人年齡層越來越低,有許多高中生報名,既然如此,為何不提供高中生全新的學習選擇,於是學學成立了「
學學實驗教育機構」,第一屆已於2017年9月份開學。
為高中生提供探索自己的場域
學學實驗教育機構的教育長詹家惠小姐,有著多年教育、媒體從業經驗,除了本身在教育領域的專業之外,作為一個擁有兩個小孩的母親,一直在思考關於教育的可能性,正好現在有這樣一個機會,希望能夠帶領學學一起來創造一個不一樣的實驗教育機構。
詹家惠表示,教育機構的招生對象之所以是高中生,除了高中生會參加學學的課程之外,另一個原因就是高中剛好是九年義務教育結束,學生開始出現分流,比如文、理分班,說明同學們在這時已經開始有意識去探索自己的興趣和未來職業方向。不過可惜的是,太多的學校都過於看重成績且以升學為導向,學生鮮少有一個適合探索自己的環境,而學學實驗教育機構剛好提供了一個更為自由的場域。
比技巧更重要的是對藝術創作的熱忱
許多參展者會好奇,學學實驗教育機構甄選的標準是什麼,其實相較創作的技巧,學學更看重的是學生對藝術創作的熱忱。
在學學實驗教育機構第一屆錄取的學生中,有一些是曾經就讀美術班,良好的畫畫技巧確實是他們的優勢,不過還有些同學完全沒有經過任何專業訓練,都是靠自己的興趣一點點摸索,有同學自學排版,有些愛好攝影,也有喜歡音樂等等,即使擅長的技能不同,但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對藝術創作有極大的興趣並且努力實踐。
啟發高中生藝術創作的思維
細看學學實驗教育機構的課表,從課程設計到講課教師處處展現「專業」與「國際」,這也和機構的辦學初衷有關係。詹家惠覺得最初創辦的時候,就是希望能和國際接軌,幫助學生們在高中畢業時順利申請到國外大學適合的藝術專業。
在課堂上,比起講解具體技法,更重視啟發同學的創作思維。在藝術創作之前,老師先引導同學們思考為什麼要創作以及想要表達的是什麼。例如在複合媒材繪畫創作課上,開學的第一個作業就是要求同學們畫一幅自畫像,如果是普通的美術班,一定是大家都用相同的材料、畫法,最後作品只是畫上的人不同,可是在學學,每個人用的材料、畫法都不同,在雜學校的展覽中,同學們的自畫像作品也有展示出來,讓參加展覽的民眾驚嘆不已。
如果說實驗教育的存在到底有什麼意義,學學可能給出了一個值得參考的答案。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興趣、專長及想法,學學實驗教育機構提供一個環境可以讓他們自由發揮,能夠通過藝術創作來表達自己。一位由普通高中轉學來就讀的同學提到,雖然這裡的課業雖然沒有比原本學校輕鬆,但這些是自己真正想學的,即使累,但心中卻充滿了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