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再論「振興三倍券」的心理帳戶效應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在6/4的雲論主筆專欄寫了這篇「『振興三倍券』看不出有『非花不可』的玄機」,分析了行為經濟學的「心理帳戶」(Mental Accounting)。
心理帳戶是芝加哥大學行為科學教授Richard Thaler提出的概念。他認為,除了荷包這種實際帳戶外,在人的頭腦里還存在著另一種心理帳戶。人們會把在現實中客觀等價的支出或收益在心理上劃分到不同的帳戶中。比如,我們會把工資劃歸到靠辛苦勞動日積月累下來的勤勞致富帳戶中;把年終獎視為一種額外的恩賜,放到「獎勵」帳戶中;而把買彩票贏來的錢,放到「天上掉下的餡餅」帳戶中。
問題來了,「振興三倍券」所形成的心理帳戶到底為何?
以2009年的「消費券」為例,這像是天上掉下來的一筆財富,因為不是自己努力賺來的,也就不會特意注意該怎麼花這筆錢,即使花掉了也不會心痛,所以「消費券」很快就會兌換完畢,而事實上也是如此!所以,這個「消費券」的心理帳戶比較像是一種獎勵,因為是額外的一筆金錢,花掉對不會心痛。
但「振興三倍券」呢?如果抽掉了自費的一千元,這絕對是百分百縮了水的「消費券2.0」,但問題在於這自費一千元所帶來的心理帳戶效果,恐怕會完全改觀,從獎勵變成是自己辛苦賺來的錢。那麼,原本只是自費一千元的效果,會因為用一千元購買的「振興三倍券」,心理帳戶歸因為原始帳戶,不再是獎勵帳戶。
有人分析,這一千元是排富效果,因為有錢人的機會成本過高,對於金錢的邊際效用過低,也就是隱性的排富,將「三倍振興券」留給有需求的人。但這是一種很弔詭的推論,當然,如果這是原始設計的話,那振興效果缺少了有錢人的消費,不就打了一個大折扣嗎?
即使因為機會成本排富了,然也有實際上介於完全付不起的人與剛巧付得起的人之間,這些族群對於花費是有價格彈性,這自費的一千元會變相成為漲價一千元,於是乎這群人也被排擠掉了。
「振興三倍券」去頭去尾捨掉兩群人,一群有錢花的人,一群對錢敏感的人。
篩選後,剩下的人可能是購券的對象,但完全無法排除替代消費與進口消費,加上會歸因為自己的錢,也就達不到亂花錢的前提,同樣的,消費效果有,但更可能是因為自己的錢,而完全的替代消費。
從皮包掏錢很苦,不是嗎?所以,我認為這自費一千元,剛剛好扭曲了心理帳戶效應,與行政院預期的效果剛好背道而馳,結果會出現花一千元買券,感覺又再花三千元,結果得花四千元,而且是強迫在短期內消費。於是乎,不買券沒事,買了券事情就大條了,錢沒賺得更多,反而花得更多!
很多人反對我的推論,認為自費一千元會讓人民有不得不花的感覺,那是錯估自己的錢不是錢。
話說回來,基於實是(positive) 經濟,我並不是規範 (normative) 的「反對」「振興三倍券」,實是有什麼就說什麼,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但現階段絕大部分的評論都是規範式的評論(以贊成者居多),更多連基礎理論的分析也略了。
我說得很清楚,反正事後的行政院主計總處和監察院審計部的檢討報告中就會得到答案,在此,就先按下不表了!
這是一個以通俗經濟角度寫作的垂直自媒體,以臥底的角度探討社會經濟問題與現象,歡迎訂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台北車站到底給不給「坐」?這件事情吵到甚囂塵上,到現在沒給出答案,至於交通部的立場與說法也是愈來愈保守,完全是看著輿論與民情走。 如果我們從北車廣場得財貨本質思考,這個廣場的到底是何種財貨?
「夫妻的故事」我只看過幾集,因為是感情戲的劇集的關係,不想花時間去追劇(事實上,我只追歷史劇與戰爭劇),但一到臉書上,看到諸多網友討論起這齣韓劇的內容,就怕大家入戲太深,以為渣男與怨女的城府太深。
基地台是個嫌惡設施沒錯,但當今人手一機的情況下,你能接受你的手機因為沒有訊號,變成「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數位磚塊」嗎?換句話說,大家都想訊號滿格,流量吃到飽,網路速度飆快不「累格」,卻又不希望自家附近有基地台,標準的既要草兒長,又要馬兒不吃草的標準矛盾心態。
話說經濟學只分個體經濟與總體經濟嗎?一點也不,至少經濟學還有一支「愛情經濟學」。朋友問我,可以為娛樂新聞的愛情現象提出深度的剖析嗎? 什麼,「深度剖析」?他指的是是這則「事件」!
如果你的答案是不願意多花錢,政府一直用補貼(不是給錢)誘使你多花錢,你還願意嗎? 想像一下,你一個月多花15,000元,只為了拿到5,000元的折扣,而且,這不是單筆消費! 振興酷碰券可以折抵多少錢?
Buffet的特點就是吃到飽,很適合年輕人,尤其適合有狼性,喜歡狼吞虎嚥的消費者。入場前先把這一頓的餐錢付了,然後,就是狂吃猛喝,但問題是,狼吞虎嚥真的符合經濟理性嗎? 經濟學告訴我們,事實上一點也不!
台北車站到底給不給「坐」?這件事情吵到甚囂塵上,到現在沒給出答案,至於交通部的立場與說法也是愈來愈保守,完全是看著輿論與民情走。 如果我們從北車廣場得財貨本質思考,這個廣場的到底是何種財貨?
「夫妻的故事」我只看過幾集,因為是感情戲的劇集的關係,不想花時間去追劇(事實上,我只追歷史劇與戰爭劇),但一到臉書上,看到諸多網友討論起這齣韓劇的內容,就怕大家入戲太深,以為渣男與怨女的城府太深。
基地台是個嫌惡設施沒錯,但當今人手一機的情況下,你能接受你的手機因為沒有訊號,變成「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數位磚塊」嗎?換句話說,大家都想訊號滿格,流量吃到飽,網路速度飆快不「累格」,卻又不希望自家附近有基地台,標準的既要草兒長,又要馬兒不吃草的標準矛盾心態。
話說經濟學只分個體經濟與總體經濟嗎?一點也不,至少經濟學還有一支「愛情經濟學」。朋友問我,可以為娛樂新聞的愛情現象提出深度的剖析嗎? 什麼,「深度剖析」?他指的是是這則「事件」!
如果你的答案是不願意多花錢,政府一直用補貼(不是給錢)誘使你多花錢,你還願意嗎? 想像一下,你一個月多花15,000元,只為了拿到5,000元的折扣,而且,這不是單筆消費! 振興酷碰券可以折抵多少錢?
Buffet的特點就是吃到飽,很適合年輕人,尤其適合有狼性,喜歡狼吞虎嚥的消費者。入場前先把這一頓的餐錢付了,然後,就是狂吃猛喝,但問題是,狼吞虎嚥真的符合經濟理性嗎? 經濟學告訴我們,事實上一點也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心理帳戶的概念,解釋了人們如何將金錢依照來源及用途劃分為不同的心理帳戶,以及這對消費決策的影響。中獎、年終獎金和月薪的不同分配方式,反映了消費者的行為和心理上的預算原則。此外,心理帳戶也可以用於時間的分配,幫助人們更有效地管理日常生活及娛樂活動,避免過度消費。心理帳戶觀念也可用在時間管理。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的消費與投資的決策中,是否發現自己常掉入非理性的陷阱,被行銷手法影響、被自己莫名的不理性判斷影響決策? 全書囊括行為經濟學領域著重的各項理論,敘述並解釋了真實世界中,人類是如何決策。前半段著重消費行為的非理性陷阱、後半段著重投資行為的非理性陷阱。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例如這個月是三月才過一半,但現金只剩三千元,那其他的花費是不是優先得用刷卡來支付?以免現金用光了,到時需要用錢時付不出來。但如果刷卡刷太多,那下個月也就是四月的起始金額也就會跟著縮水,因為要留著支付三月所積欠的卡費,剩下的才是四月所能支配的金額,那就要保佑該月沒有其他的
Thumbnail
本書介紹了金錢心理學,讓人瞭解消費行為背後的非理性因素,以及如何避免落入金錢迷思。其中涵蓋了10種金錢迷思,如金錢相對性、心理帳戶、花錢之痛、定錨效應、損失趨避傾向等。對於每種迷思,提供瞭解方,例如增加知識和資訊、警惕免費忠告、增加自制力等。閱讀反思了理財方面的挑戰和投資心態的改變。
Thumbnail
心理帳戶是指人們在經濟決策中將支出和收益劃分到不同的帳戶中,這一現象影響消費和投資行為。然而,將心理帳戶應用於投資回報計算可能導致過度複雜化,忽視市場只關注現價的實際情況。本文探討心理帳戶對投資決策的影響,並指出其在投資回報計算中的誤用。
Thumbnail
我們都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看到一件非常心儀的商品,價錢雖然合理可接受,但就是有一種直覺覺得被「宰」了?又或者是看到某項商品或服務打折大特價,明知用不到卻還是忍不住下手購買?學者提出一個來說明這樣的現象 :「交易效用」。 「交易效用」直接影響著我們的消費決策,決定我們對一項交易是感到滿意還是不滿意。
Thumbnail
本書透過263個日常實驗,探討消費、理財和借貸行為背後的心理學和行為科學。俗話說:「錢不是萬能,但沒錢萬萬不能。」我們信任金錢,完全是一種在「想像」中賦予價值的信任。金錢作為一種物質的存在物,既不能吃、也不能喝,不同於一般存有物的關鍵在於,它是行為的「媒介、工具」,而非消費的「目的」本身。
Thumbnail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要先管好自己的錢包,就得先知道錢是如何流失的。理解自己的弱點,你就能更好地自我管理。 本來想下標「達成財富自由」看看能否騙取一些點閱,但摸著良心說,實在是過於誇大。
Thumbnail
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曾提出「厭惡損失」這個研究, 一個人在地上撿到一千元,就會感到特別的興奮, 而這種開心程度很快就消失了。   同一時間, 若這一千元緊接著不見了, 則會感到非常的痛苦, 且失去產生的痛苦, 是撿到1千元開心程度的2倍至2.5倍。   也就是說, 失去的
Thumbnail
本文探討如何透過提升內在能量和正確消費心態實現花錢越多卻擁有更多金錢的現象。內在能量與金錢的密切關係,消費作為能量流動的觀點以及面對不同價位支出的心態調整等都是本文要闡述的內容。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心理帳戶的概念,解釋了人們如何將金錢依照來源及用途劃分為不同的心理帳戶,以及這對消費決策的影響。中獎、年終獎金和月薪的不同分配方式,反映了消費者的行為和心理上的預算原則。此外,心理帳戶也可以用於時間的分配,幫助人們更有效地管理日常生活及娛樂活動,避免過度消費。心理帳戶觀念也可用在時間管理。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的消費與投資的決策中,是否發現自己常掉入非理性的陷阱,被行銷手法影響、被自己莫名的不理性判斷影響決策? 全書囊括行為經濟學領域著重的各項理論,敘述並解釋了真實世界中,人類是如何決策。前半段著重消費行為的非理性陷阱、後半段著重投資行為的非理性陷阱。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例如這個月是三月才過一半,但現金只剩三千元,那其他的花費是不是優先得用刷卡來支付?以免現金用光了,到時需要用錢時付不出來。但如果刷卡刷太多,那下個月也就是四月的起始金額也就會跟著縮水,因為要留著支付三月所積欠的卡費,剩下的才是四月所能支配的金額,那就要保佑該月沒有其他的
Thumbnail
本書介紹了金錢心理學,讓人瞭解消費行為背後的非理性因素,以及如何避免落入金錢迷思。其中涵蓋了10種金錢迷思,如金錢相對性、心理帳戶、花錢之痛、定錨效應、損失趨避傾向等。對於每種迷思,提供瞭解方,例如增加知識和資訊、警惕免費忠告、增加自制力等。閱讀反思了理財方面的挑戰和投資心態的改變。
Thumbnail
心理帳戶是指人們在經濟決策中將支出和收益劃分到不同的帳戶中,這一現象影響消費和投資行為。然而,將心理帳戶應用於投資回報計算可能導致過度複雜化,忽視市場只關注現價的實際情況。本文探討心理帳戶對投資決策的影響,並指出其在投資回報計算中的誤用。
Thumbnail
我們都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看到一件非常心儀的商品,價錢雖然合理可接受,但就是有一種直覺覺得被「宰」了?又或者是看到某項商品或服務打折大特價,明知用不到卻還是忍不住下手購買?學者提出一個來說明這樣的現象 :「交易效用」。 「交易效用」直接影響著我們的消費決策,決定我們對一項交易是感到滿意還是不滿意。
Thumbnail
本書透過263個日常實驗,探討消費、理財和借貸行為背後的心理學和行為科學。俗話說:「錢不是萬能,但沒錢萬萬不能。」我們信任金錢,完全是一種在「想像」中賦予價值的信任。金錢作為一種物質的存在物,既不能吃、也不能喝,不同於一般存有物的關鍵在於,它是行為的「媒介、工具」,而非消費的「目的」本身。
Thumbnail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要先管好自己的錢包,就得先知道錢是如何流失的。理解自己的弱點,你就能更好地自我管理。 本來想下標「達成財富自由」看看能否騙取一些點閱,但摸著良心說,實在是過於誇大。
Thumbnail
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曾提出「厭惡損失」這個研究, 一個人在地上撿到一千元,就會感到特別的興奮, 而這種開心程度很快就消失了。   同一時間, 若這一千元緊接著不見了, 則會感到非常的痛苦, 且失去產生的痛苦, 是撿到1千元開心程度的2倍至2.5倍。   也就是說, 失去的
Thumbnail
本文探討如何透過提升內在能量和正確消費心態實現花錢越多卻擁有更多金錢的現象。內在能量與金錢的密切關係,消費作為能量流動的觀點以及面對不同價位支出的心態調整等都是本文要闡述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