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0|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與鵝子的戰爭

這個遊戲在鵝子和我之中一直在重複上演
事件-->鵝子發火生氣-->我忍耐,嘗試溝通,但找不到情緒源頭-->鵝子火更大開始出現傷人行為-->我也火大 然後就一起燃燒吧!

雖然知道生氣是表象行為,然後我那個面子第一重要的孩子,是絕不會承認心中真正所想。對我來說找不到溝通點,即使我努力表現善意了,對方依舊不願意溝通且擺爛的狀況,還是會讓我爆發(所以我生氣的背後情緒,應該是無助)
同時,我也得說,在孩子摸索這個世界的過程中,雖說是很難免的犯錯(而且,是重複的“屢次”犯一樣的錯)對他們來說肯定那只是一件好玩的事,並沒有甚麼錯(所以才會一直犯)但身為媽媽得重複面對被毀壞的東西,收拾被弄成一團亂的空間,真的也很受傷,那個重複的傷在身上,也造就了媽媽的反射行為。也就是難聽的話。
看到相同行為的影子出現,馬上想到之前會發生的討厭事件,然後就開始緊張的提醒,甚至唱衰孩子。接著孩子聽不到提醒或命令,只聽到父母對自己的不信任,所以也沒有專注在手上該處理的事情,決定先發脾氣。同時以“不符合父母的期待”來試圖贏得這一局。 然而在父母這裡,得到的是同一傷口又畫一道新傷,同時又更根深蒂固的相信孩子在這件事上處理不好…………一個無法擺脫的惡性循環……
即使都看到問題背後的原因了,很多時候我還是解不開,需要的不是方法,而是那一天真正決定要改變這件事,而這個決定牽扯得又更複雜了,還包含了父母是否願意面對自身的過往經驗。
育兒真的沒有一個統一可用的教條或方法,因為育兒的本身,主角不是兒,而是父母自身。畢竟每個人都在自己的人生裡,你不在你孩子的人生,沒有扭轉他的必要,也沒有可能。需要的不過就是好好過好自己的人生,好好面對孩子帶給你的困擾。這些困擾到底是為了那部分的成長,是自己的成長,不是孩子的。(或也可說,也是孩子的,但是否成長、成長多少是孩子自己靈魂的收穫,依舊不是我可以置喙的)
鵝子說因為無聊,所以拿我跟我老公的牙膏來試剪刀...(痛~牙周病的牙膏貴ㄟ)同時,他把他自己的牙膏灌入自來水...(這~到底還能用嗎?)
鵝子說因為無聊,所以拿我跟我老公的牙膏來試剪刀...(痛~牙周病的牙膏貴ㄟ) 同時,他把他自己的牙膏灌入自來水...(這~到底還能用嗎?)
延伸閱讀 觸發寫這篇文章,是看到網路上在傳的情緒組圖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