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學科,培育不被時代淘汰的軟實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學習程式設計,可以架網站;學習繪圖軟體,可以設計廣告。而學習文史哲等人文學科究竟可以做什麼?
人文教育強調的是教給學生表達、邏輯、創意、思考等,因為無法在履歷上被呈現、直接對接到市場需求,一直以來都被批「無用」。然而講話沒有重點、企劃不夠完善、溝通無效又耗費大量時間,這些硬知識無法解決的問題在職場中層出不窮。要培養解決問題的人才,就是人文學科最「有用」的地方,也是職場上另一個隱形的升遷加薪標準。相較於「工具型」知識,人文軟實力決定了如何發揮硬知識、使科技更貼近人性的關鍵能力。
一、 創作內容:說好故事讓你被更多人看見
隨著網路科技的發達,影響力一舉躍升為這個時代每個人都可以擁有的變現能力。也因此,培養精準的表達能力、能渲染情緒的說故事能力,不僅是內容創作者的必備,甚至是在與客戶、主管溝通時,讓你如開外掛般地說服力大增。
以下精選兩堂文學課,不僅帶你了解人生百態,也擴展你描述各式情境、情感的字庫。撰寫內容不再詞窮、描述方式不再單一,讓你可以站在對方的角度,寫出打動人心的文章、說服力強大的論述
四位臺大教授深入淺出帶你了解詩、散文、小說,角色的形塑、情境的安排巧思,如何運用這些描述,不需直接說破也能表達出核心概念,讀來令人如繞樑餘音般回味。好的內容幫你留住讀者,自然流量跑不掉。
這堂課推薦給入門文學、害怕文言文的讀者,遣詞用字較現代白話,著重在培養閱讀欣賞、結構經營、說故事能力。
(二)、東坡詞
有別於散文小說的篇幅,精煉的詞句幫助你思考令人驚艷的 slogan。
這堂課由中文系火紅教授劉少雄老師開課,低沈嗓音帶你進入東坡的世界。上完此堂課程,表達難過情緒不再只是說「我哭了一個晚上」,而是轉化東坡詞中的「秋雨晴時淚不晴。」來表達:秋天微涼之際,雨下了一整夜終於放晴,但我的眼淚啊!你怎麼還不停呢?加了情境的描述,不僅烘托情感,更增加讀者對你的文字的記憶點。
二、專案優化:比別人更早發現問題並提出可行方案
發現問題與找出答案從來都不簡單,若是想法過於單一往往容易被困守在既定的思考框架中,就無法看出問題之所在。在這個快速的時代,要足夠敏銳快速地發現問題且解決問題,是人文教育中不可小覷的軟實力。而所謂的歷史就是在訓練我們,在不同的困境中,如何借鏡歷史找出自己的一條路。
臺大教授開設的兩堂優質課程,不只是讀歷史故事那般簡單,重點是引導學生思考。在不同的情況下,如果是你,可以怎麼處理?致力於打破思考框架,強調沒有標準答案的存在。
課程開始就先與學生探討我們究竟活在一個怎麼樣的時代?先了解自己的處境,再來探討歷史如何對現世的人起作用。後以秦朝為例,一步步揭示分析各個情境,每個人物遇到困境是如何做選擇,不僅影響他們各自的人生結局,也改變了秦王朝的命運。推薦給喜歡聽故事的初學者,老師說故事十分引人入勝,不僅有趣也帶領同學設身處地練習解決問題的能力。
戰國時代群雄並起,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新時代。面對這樣一個新局勢,孟子是如何處理一個又一個的問題?這堂課會簡介孟子是如何在變局中立身處世,如何找到個人的價值所在,之後會從《孟子》連結到現代社會的問題一一作回應。提供學生們面對困境時,一個不一樣的視野與思考方式。
簡報心法:邏輯架構訓練,切入點更加清晰
在資訊爆炸的當代,如何整理手邊的資料、大腦裡的想法,再加以排列組織、從適宜的角度切入,最後能夠省時省力地傳播給大家,這可是一門大學問。而這項能力也是科技無法取代的人文教育優勢。以下精選兩堂哲學課打通你的任督二脈!
這堂課是臺大熱門的選修課之一,由哲學系苑舉正教授所開設。課堂上老師會帶著大家一起從西方哲學的源頭開始,依照時序介紹各個思想家。並根據其理論結合老師對於現世的理解,在習以為常的觀念中,告訴同學這個「人類文明」是如何被建構出來的。
這門課是由杜克大學所開設,是Think Again: How to Reason and Argue系列課程中的第一堂課,教導學生如何不做出愚蠢的決定,在做決定之前能夠好好的思考做的理由。也教大家如何從五花八門的論述中,找出重點加以分析。
三、創意不設限:除了文字表達,你所意想不到的新世界
在這個視覺化的時代,文字固然重要,但圖案、視覺是快速抓住好印象的判斷標準。圖文搭配的重要性不可言喻,以下兩堂課由美國紐約的現代藝術博物館開課,直接將藝術品帶到你面前,透過欣賞不同圖、畫作,讓你跨出既有的框架、激發更多創意靈感。
現代藝術常讓你抓不著頭緒?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讓你對現代藝術有更深的了解。藝術其實離你一點都不遠,它是與立基於社會並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不用擔心這門課會太艱深,老師會介紹名畫作與其作家、創作緣起等,讓你在聽故事的同時,慢慢培養藝術細胞。
一樣是 MoMA 的課,攝影與現代人生活緊密,例如 Instagram 興起就是一例,這堂課由 MoMA 策展人親自訪談多位藝術家,逐步介紹如何賞析作品、從不同角度切入來了解作品,從人像、紀實、攝影作為當代藝術、攝影如何與社會連結等,內含豐富的影像素材和攝影藝術家專訪,連配樂都超好聽!推薦給對攝影有興趣的同學,攝影不只是按下快門,背後的敘事脈絡與攝影者的心路歷程都值得一探究竟。
軟實力的重要性在科技愈趨發展的時代更是不可或缺,但人文學科知識好比「練內功」,內力型知識正是決定工具型知識高度的關鍵,也就是說,會操作軟體的人很多,但有沒有想法是一大關鍵。以上推薦八堂線上課程,在看書、電影、講座以外,提供另一管道來擴充自己的知識庫。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隨著網路科技和行動載具的興盛,自媒體的影響力與主流媒體相抗衡,「Erin’s Diary 艾琳的日常」的頻道經營者艾琳(Erin)從事影音創作已三年,臺大畢業的她,大學時雙主修工商管理學系與會計系,原本在科技公司擔任海外業務,派駐韓國讓她意外開啟全職 YouTuber 的人生。
從大氣系活動咖到社群經理的非典職涯:「社群經理」是近五年才出現的新興職缺,起初出現在與「人」相關的產業裡,例如 Airbnb,而科技公司微軟在臺灣開設社群經理職缺,在這世代年輕人的職涯地圖裡劃出一道嶄新光譜。今年才要 30 歲的林子琦則是微軟工作生活家社群經理。
隨著疫情爆發至今,許多學校被迫開始思考線上課程的可能性,MOOC 線上課程學習成為進修學習的一大熱門學習選項。
21 世紀的高等教育迎來數位學習浪潮,臺大老師們也搶學數位教學本領,臺大數位學習中心每學期針對老師的教學需求,推出數位教學相關工作坊,近期配合新冠肺炎疫情的遠距教學需求,於 4 月舉辦「面對鏡頭好自在」線上講座,特邀具有豐富影視經驗的臺灣科技大學教學發展中心胡家紋副主任主講......
踏入行銷工作數年,工作內容與薪水都還過得去,但升遷加薪總是輪不到你?看著公司年輕新人創意無限,充滿活力衝勁,好擔心自己被淘汰?想要在職進修,不一定要花大筆金額,利用免費的 MOOC 課程,跟著專業講師隨時隨地學習更多專業,成為無可取代的行銷人!
當你在網站上同時看到一門 Python 課跟一門歷史課,兩門課程的價格相同、都是名校名師開課,也都會提供完課證明,而你僅有修習一門課的時間跟金錢,你會選擇哪門課? 大部分的人可能都會選擇 Python 課,因為投資下去的學費與時間換來的技術與完課證明,可能將帶來後續加薪、轉職、升職的機會。
隨著網路科技和行動載具的興盛,自媒體的影響力與主流媒體相抗衡,「Erin’s Diary 艾琳的日常」的頻道經營者艾琳(Erin)從事影音創作已三年,臺大畢業的她,大學時雙主修工商管理學系與會計系,原本在科技公司擔任海外業務,派駐韓國讓她意外開啟全職 YouTuber 的人生。
從大氣系活動咖到社群經理的非典職涯:「社群經理」是近五年才出現的新興職缺,起初出現在與「人」相關的產業裡,例如 Airbnb,而科技公司微軟在臺灣開設社群經理職缺,在這世代年輕人的職涯地圖裡劃出一道嶄新光譜。今年才要 30 歲的林子琦則是微軟工作生活家社群經理。
隨著疫情爆發至今,許多學校被迫開始思考線上課程的可能性,MOOC 線上課程學習成為進修學習的一大熱門學習選項。
21 世紀的高等教育迎來數位學習浪潮,臺大老師們也搶學數位教學本領,臺大數位學習中心每學期針對老師的教學需求,推出數位教學相關工作坊,近期配合新冠肺炎疫情的遠距教學需求,於 4 月舉辦「面對鏡頭好自在」線上講座,特邀具有豐富影視經驗的臺灣科技大學教學發展中心胡家紋副主任主講......
踏入行銷工作數年,工作內容與薪水都還過得去,但升遷加薪總是輪不到你?看著公司年輕新人創意無限,充滿活力衝勁,好擔心自己被淘汰?想要在職進修,不一定要花大筆金額,利用免費的 MOOC 課程,跟著專業講師隨時隨地學習更多專業,成為無可取代的行銷人!
當你在網站上同時看到一門 Python 課跟一門歷史課,兩門課程的價格相同、都是名校名師開課,也都會提供完課證明,而你僅有修習一門課的時間跟金錢,你會選擇哪門課? 大部分的人可能都會選擇 Python 課,因為投資下去的學費與時間換來的技術與完課證明,可能將帶來後續加薪、轉職、升職的機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是介紹知名大學裡的熱門課程,包括文學、詩歌和傳統文化,張一南以中國古代文學和熱門文學術語扣合,用「巫師」/「麻瓜」的概念來解釋中國古代的貴族士大夫以及寒素的關係。介紹中國文學的主題設定是按照最能和我們產生共鳴的「主題」進行分類,分別是「夫婦(愛情)、父子、情商、文藝、見識」。
Thumbnail
小說反映人生,表現時代與社會,好的小說透過藝術性的敘事手法,引起讀者共鳴,進而思索人生的意義,找到目標與方向,不再迷失徬徨。好的小說,無不蘊含真、善、美的元素。 讀者通常不會在乎作者選擇什麼形式來說故事,不論古典或現代,寫實或後現代,只要看得懂、看得入迷以及看得感動,就算是好小說。臺灣文學理論
Thumbnail
老朋友中,經營出版我最佩服的初安民兄說: 「文學從來沒有實用過,實用的都不是文學。 那是語文教育,才有實用與否的問題。 現今大學的諸多文學院,可能被招生問題嚇到,飢不擇食的企圖把文學教育攪拌成不倫不類的學科,令人擔憂,因為當達不到目的時,引發的可能是更大的災難。 百無一用是文學,文學抵達
Thumbnail
以歷史科系為例,從三個基本面向討論:求知識、論定位、找職缺。 1. 求知識:常見的出發點,就是歷史可知曉過去,判斷未來。 2. 論定位:歷史故事很有趣。 3. 找職缺:歷史直接相關工作有限,延伸機會較多。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中國文學的歷史和開卷有益的意義,指出對於現代人而言,這個標語的意義已經偏離古代的含義。文章中提到了陶淵明和古代文學作品,突顯了開卷有益的文學限定和當代讀者的現狀。
Thumbnail
【古文新讀:國文課堂之外的文學魅力】     傳統的國文課堂中,我們一定惠要求學生背誦和理解經典古文,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就是因為他有不可取代性,並且所有人都可以從中獲取自己可得的智慧和箴言,但是現實情況,通常在學習的當下,我們可以得到一群更不喜歡國文的孩子。
Thumbnail
現在的中學生只要上學,估計都有在國文課堂上,學習古文的文章。 古文是什麼?粗略想,古文是在讀者的當代已沒在用的語文系統,算是死語,但在漢字文化圈,每個時代的「學生」都在學古文吧,這種「當代人永遠在學古文」的文化現象,除了文化自然傳承,主要原因是把考試科目就是固定從特定「經典」出題這一套強大誘因的關
〉〉清華大學AI融入人文社會領域 昨天看到朋友轉分享一則新聞《清大結合生成式AI融入人社領域教學 協助分析史料助學習》,從文中可以看出,老師把ChatGPT當作一項工作,協助文言文斷句、編劇...等,課程有兩個重點,「如何問問題?」,第二則是「如何甄別AI給的答案?」 李卓穎院長說,研究歷史的學
培根的原意是追求知識,就是追求上帝給予人類的力量。不過這句話在今天已然變成「擺脫傳統、擺脫蒙昧」的金句,連脫離宗教信仰的無神論者也朗朗上口。難道我們要說不信上帝的人,就不能說「知識就是力量」?那也太狹隘了。
每次的課綱調整就像是環境工程,也難怪所有人都想檢視這些調整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和對社會未來的期望。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是介紹知名大學裡的熱門課程,包括文學、詩歌和傳統文化,張一南以中國古代文學和熱門文學術語扣合,用「巫師」/「麻瓜」的概念來解釋中國古代的貴族士大夫以及寒素的關係。介紹中國文學的主題設定是按照最能和我們產生共鳴的「主題」進行分類,分別是「夫婦(愛情)、父子、情商、文藝、見識」。
Thumbnail
小說反映人生,表現時代與社會,好的小說透過藝術性的敘事手法,引起讀者共鳴,進而思索人生的意義,找到目標與方向,不再迷失徬徨。好的小說,無不蘊含真、善、美的元素。 讀者通常不會在乎作者選擇什麼形式來說故事,不論古典或現代,寫實或後現代,只要看得懂、看得入迷以及看得感動,就算是好小說。臺灣文學理論
Thumbnail
老朋友中,經營出版我最佩服的初安民兄說: 「文學從來沒有實用過,實用的都不是文學。 那是語文教育,才有實用與否的問題。 現今大學的諸多文學院,可能被招生問題嚇到,飢不擇食的企圖把文學教育攪拌成不倫不類的學科,令人擔憂,因為當達不到目的時,引發的可能是更大的災難。 百無一用是文學,文學抵達
Thumbnail
以歷史科系為例,從三個基本面向討論:求知識、論定位、找職缺。 1. 求知識:常見的出發點,就是歷史可知曉過去,判斷未來。 2. 論定位:歷史故事很有趣。 3. 找職缺:歷史直接相關工作有限,延伸機會較多。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中國文學的歷史和開卷有益的意義,指出對於現代人而言,這個標語的意義已經偏離古代的含義。文章中提到了陶淵明和古代文學作品,突顯了開卷有益的文學限定和當代讀者的現狀。
Thumbnail
【古文新讀:國文課堂之外的文學魅力】     傳統的國文課堂中,我們一定惠要求學生背誦和理解經典古文,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就是因為他有不可取代性,並且所有人都可以從中獲取自己可得的智慧和箴言,但是現實情況,通常在學習的當下,我們可以得到一群更不喜歡國文的孩子。
Thumbnail
現在的中學生只要上學,估計都有在國文課堂上,學習古文的文章。 古文是什麼?粗略想,古文是在讀者的當代已沒在用的語文系統,算是死語,但在漢字文化圈,每個時代的「學生」都在學古文吧,這種「當代人永遠在學古文」的文化現象,除了文化自然傳承,主要原因是把考試科目就是固定從特定「經典」出題這一套強大誘因的關
〉〉清華大學AI融入人文社會領域 昨天看到朋友轉分享一則新聞《清大結合生成式AI融入人社領域教學 協助分析史料助學習》,從文中可以看出,老師把ChatGPT當作一項工作,協助文言文斷句、編劇...等,課程有兩個重點,「如何問問題?」,第二則是「如何甄別AI給的答案?」 李卓穎院長說,研究歷史的學
培根的原意是追求知識,就是追求上帝給予人類的力量。不過這句話在今天已然變成「擺脫傳統、擺脫蒙昧」的金句,連脫離宗教信仰的無神論者也朗朗上口。難道我們要說不信上帝的人,就不能說「知識就是力量」?那也太狹隘了。
每次的課綱調整就像是環境工程,也難怪所有人都想檢視這些調整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和對社會未來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