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增長日記08|找到自己的增強迴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零、前言

《思維增長日記》是自己額外想發起的 Side Project,因為近期快速吸收各種資訊跟商業知識(Input),但一直沒有地方輸出(Output),導致最近的腦袋有點卡住,吸收了用不上,不吸收又有點焦慮,因此想透過這系列記錄學到的內容,可能是趨勢詞彙、產業洞見,或是職場分享等等。
最近在找這系列的主題花了一些時間,一方面是不想單純名詞解釋,另一方面也希望這個主題跟自己有關,且在生活或工作是用得上的概念,而不是一個高大尚的名詞。

一、什麼是「增強迴路」?

這個是在《得到》商業洞察力聽到的概念,意思是可以讓自己不斷強化的閉環,特徵為「越來越...」,ex 越來越進步、越來越懂,相對的,負面的詞就是「惡性循環」,ex 越來越遭。
劉潤老師有提到「增強迴路」在不同產業的名詞不太一樣,例如經濟學家叫「贏者通吃」,金融學家叫「複利效應」,科技公司叫「指數型增長」。
但我覺得比較圖像化的意思就是找到自己的倉鼠飛輪,讓自己可以在一個環境、一段時間快速成長(如下圖)。
圖片來源:倉鼠飼養指南

二、我自己的增強迴路

要設計自己的「迴圈」,我目前有兩種方式:

(一)建立系統產出

意思是在吸收知識後,要找到一個可持續性、系統化的產出方式,讓這些知識可以不斷輸入、輸出,而形成一個正向循環。
例如這個方格子就是一種,把過往的經歷或學到的都變成文章系列:《活動趨勢觀察》、《社群觀察》、《社團活動紀實》、《產品分析》、《100-daily-文案撰寫》、《思維增長日記》。

(二)社群連結督促

接著可以找到一群有相同嗜好的朋友,最近有些 KOL 會邀約「日更團」、「寫手團」,聚集一群想做同樣事情的人,互相督促、互相給回饋。
例如每週和朋友討論近況,確保有持續輸入知識、輸出文章。

三、增強迴路重要嗎?

有人可能會問這樣一直督促自己不會太累嗎?
我覺得增強迴路並不是 100 % 要某個人持續在某個高壓狀態,而是當你休息完,想快速進到戰鬥狀態時,可以快速進入的那個迴圈。
但一個迴圈結束後就可以適當休息,接著再重新進入迴圈,非常像是倉鼠跑累了就下來休息,休息完就再上去奔跑。
(p.s. 一個迴圈指的是一個任務、一項工作、一篇文章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思維的創意想像》是工作之餘發起的 Side Project,因為近期快速吸收各種資訊跟商業知識(Input),但一直沒有地方輸出(Output),因此想透過這系列記錄學到的內容,包含商業知識、產業洞見,或是職場分享等等,目前已有產品開發、客戶成功、社群行銷、思維增長、職場日記等系列文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峰終定律意思是體驗過程能被記住的只有峰值及終值。「峰終體驗」的「峰」就像是在這個「顧客旅程地圖」中的上下高峰,比較像是一段過程,而「終」則是結束時的最後體驗,離開後還能回味無窮,峰終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極負面的。
現在在工作或生活的「覆盤」,指的是回顧當天或上週的各種情境,重新思考如果回到當下,自己會做什麼樣的自我修正,比較多人提倡的是「睡前覆盤」,意思是在睡前思考一整天的工作內容、生活狀態,思考哪邊可以改進,期許自己一天比一天更好。
這兩個詞是我在《劉潤.商業洞察力》第 26 講聽到的,散點思維是指思考很發散,例如討論過程中突然迸出一句「欸對了這樣能不能?」這種「單點式」、「偶然」、「突發」的思考就叫「散點思維」。公式思維則是透過完整的思考脈絡去推演結論。
得到 APP 在 2016 年上線,知識經濟的浪潮更加巨大,開始加速台灣的知識傳遞,開始燒起知識焦慮,意思是對於吸收知識產生自我危機感,普遍因為目前知識的碎片化,因此擔心自己學得不完整、落後別人。資訊肥胖症則是過度吸收資訊而未內化,導致許多想法壓在心理產生負擔。
悼詞美德出自戴維.布魯克斯的《品格之路》,羅振宇在《知識就是力量》特別提出的概念,意思是人過世後,親朋好友在他的葬禮上,根據對他的印象,會想到、念出的那段詞,例如友善、英勇、誠實、忠實等。另一個對照詞-簡歷美德,意思是履歷中列出的那些豐功偉績。
終局思維是我在《得到》聽到曾鳴教授所提出,意思是面對很多選擇時,從「終點」出發考慮問題,來決定「當下」的選擇。以大學生涯為例,如果是大一新生,先思考大四畢業想成為什麼樣的畢業生,再回推現在應該要修哪些課、參與哪些活動;以職涯為例,先思考 50 60 歲想做到哪個職位
峰終定律意思是體驗過程能被記住的只有峰值及終值。「峰終體驗」的「峰」就像是在這個「顧客旅程地圖」中的上下高峰,比較像是一段過程,而「終」則是結束時的最後體驗,離開後還能回味無窮,峰終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極負面的。
現在在工作或生活的「覆盤」,指的是回顧當天或上週的各種情境,重新思考如果回到當下,自己會做什麼樣的自我修正,比較多人提倡的是「睡前覆盤」,意思是在睡前思考一整天的工作內容、生活狀態,思考哪邊可以改進,期許自己一天比一天更好。
這兩個詞是我在《劉潤.商業洞察力》第 26 講聽到的,散點思維是指思考很發散,例如討論過程中突然迸出一句「欸對了這樣能不能?」這種「單點式」、「偶然」、「突發」的思考就叫「散點思維」。公式思維則是透過完整的思考脈絡去推演結論。
得到 APP 在 2016 年上線,知識經濟的浪潮更加巨大,開始加速台灣的知識傳遞,開始燒起知識焦慮,意思是對於吸收知識產生自我危機感,普遍因為目前知識的碎片化,因此擔心自己學得不完整、落後別人。資訊肥胖症則是過度吸收資訊而未內化,導致許多想法壓在心理產生負擔。
悼詞美德出自戴維.布魯克斯的《品格之路》,羅振宇在《知識就是力量》特別提出的概念,意思是人過世後,親朋好友在他的葬禮上,根據對他的印象,會想到、念出的那段詞,例如友善、英勇、誠實、忠實等。另一個對照詞-簡歷美德,意思是履歷中列出的那些豐功偉績。
終局思維是我在《得到》聽到曾鳴教授所提出,意思是面對很多選擇時,從「終點」出發考慮問題,來決定「當下」的選擇。以大學生涯為例,如果是大一新生,先思考大四畢業想成為什麼樣的畢業生,再回推現在應該要修哪些課、參與哪些活動;以職涯為例,先思考 50 60 歲想做到哪個職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內容,將會講解什麼是「for迴圈」,以及與「for迴圈」相關的知識。包括for迴圈的簡介、for迴圈、break、continue。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我們關注的議題分為兩種,稱之為“關注圈”和“影響圈”,前者是只能狗吠火車於大事無補,後者是自己能掌控的或者是自己能調整精進的,希望大家都能將注意力集中在“影響圈”上。 本文除了關注三篇新聞外,也分享筆者如何借此機會調整自身“影響圈”。
※ 何謂巢狀迴圈(NESTD LOOP): 指的是一個迴圈內包含另一個迴圈的結構。在程式設計中,這種結構常用於需要進行多層次迭代的場合,例如處理多維數組、逐行逐列處理表格資料等。 ※ 例子:九九乘法表 說明: 外層迴圈:for (let i = 1; i <= 9; i = i + 1) 這
Thumbnail
行銷漏斗是用來描述消費者從認識品牌到購買產品的過程的模型,由五個階段組成:認知階段,興趣階段,慾望階段,行動階段,留存階段。此外,本文還介紹了行銷漏斗的應用價值和常見錯誤。對於行銷人員和企業主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有助於提高轉換率,降低行銷成本,提高客戶滿意度。
Thumbnail
出廠就被設定好的人生 一直以為人生就是考上好學校、接著出來找一份好工作,然後再好好的工作到退休,那就是這一生該做的事情。 過程中,運用上述工作賺來的錢,出去旅遊、買房、犒賞自己.......。 筋疲力盡的每一天,讓你沒有心思想到自己在日復一日、重複的輪迴裡。 老鼠籠迴圈 我們必須不斷地
Thumbnail
在日常中,常有重複性相當高的事情,不斷地重複在做,重複的事做久就會慢慢變成是一個習慣,這個習慣就會讓人下意識地完成一些事情。 習慣是一種自動化的行為模式,這些行為模式在重複進行的過程中變得固定且容易自動化。 在Python程式語言中,for迴圈就類似這種概念
Thumbnail
巢狀迴圈For loop介紹結構及範例說明 巢狀迴圈 巢狀迴圈是在一個迴圈內包含另一個迴圈的結構 簡單來說,就是內迴圈做完,才會在跑到外迴圈,接著在做內迴圈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介紹珊迪兔的三階段逆向人生:心境、學習、回饋。全書圍繞著成長性思維為主軸,從觀念重建到自我價值感的提升,再到回饋與傳承的行為,提供讀者豐富且正向的思考。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內容,將會講解什麼是「for迴圈」,以及與「for迴圈」相關的知識。包括for迴圈的簡介、for迴圈、break、continue。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我們關注的議題分為兩種,稱之為“關注圈”和“影響圈”,前者是只能狗吠火車於大事無補,後者是自己能掌控的或者是自己能調整精進的,希望大家都能將注意力集中在“影響圈”上。 本文除了關注三篇新聞外,也分享筆者如何借此機會調整自身“影響圈”。
※ 何謂巢狀迴圈(NESTD LOOP): 指的是一個迴圈內包含另一個迴圈的結構。在程式設計中,這種結構常用於需要進行多層次迭代的場合,例如處理多維數組、逐行逐列處理表格資料等。 ※ 例子:九九乘法表 說明: 外層迴圈:for (let i = 1; i <= 9; i = i + 1) 這
Thumbnail
行銷漏斗是用來描述消費者從認識品牌到購買產品的過程的模型,由五個階段組成:認知階段,興趣階段,慾望階段,行動階段,留存階段。此外,本文還介紹了行銷漏斗的應用價值和常見錯誤。對於行銷人員和企業主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有助於提高轉換率,降低行銷成本,提高客戶滿意度。
Thumbnail
出廠就被設定好的人生 一直以為人生就是考上好學校、接著出來找一份好工作,然後再好好的工作到退休,那就是這一生該做的事情。 過程中,運用上述工作賺來的錢,出去旅遊、買房、犒賞自己.......。 筋疲力盡的每一天,讓你沒有心思想到自己在日復一日、重複的輪迴裡。 老鼠籠迴圈 我們必須不斷地
Thumbnail
在日常中,常有重複性相當高的事情,不斷地重複在做,重複的事做久就會慢慢變成是一個習慣,這個習慣就會讓人下意識地完成一些事情。 習慣是一種自動化的行為模式,這些行為模式在重複進行的過程中變得固定且容易自動化。 在Python程式語言中,for迴圈就類似這種概念
Thumbnail
巢狀迴圈For loop介紹結構及範例說明 巢狀迴圈 巢狀迴圈是在一個迴圈內包含另一個迴圈的結構 簡單來說,就是內迴圈做完,才會在跑到外迴圈,接著在做內迴圈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介紹珊迪兔的三階段逆向人生:心境、學習、回饋。全書圍繞著成長性思維為主軸,從觀念重建到自我價值感的提升,再到回饋與傳承的行為,提供讀者豐富且正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