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師態度不好?學生要自殺了還不救!-淺談校園安全危機中諮商師的角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大學輪番發生學生墜樓的危機事件,在部分討論學校諮商師的文章中,我看到這樣一個留言,大意是:「曾經有個學生要自殺了,但是寫email給諮商師,諮商師也只是叫校安人員處理,不會自己趕到現場,憑這種諮商師的態度,諮商師增加再多都沒用。」

  看到這種留言,諮商心理師如我真的是先嘆氣……然後來寫文字回應。

  首先是,危機事件的時候,學生輔導系統是有明確的分工的。

  假若從個人的角度看,看到的好像是學生想找諮商師找不到!怎麼可以這樣!學生都跟你求救了耶!見死不救!垃圾!(下略各種情緒字眼)

  但從實務的角度上來說,若是學生有自殺/自傷風險,學校端能做的,就是立刻通報警政系統,接著連結醫院強制送醫,叫諮商師到現場其實沒有什麼實在的功能。

  是期待諮商師衝上去抱住個案嗎?還是想像諮商師會坐下來跟個案談話,讓他破涕為笑,重拾生命的美好呢?

  這在戲劇表現中是可能的。

  真實的情況是,諮商師動輒有十幾、二十個個案(甚至三十多個),同時其中一定有數個較為危機的個案,說的誇張一點,假如一個諮商師的數個個案同時發生狀況,請問諮商師應該先去陪誰?

  危機時刻本來就需要有人負責不同的工作來分擔,不可能期待諮商師要趕到各種危機現場。

  這是實際面上的問題。

  今天台大是已經符合學生輔導法的人員設置數量,但依然不敷使用,更可以看出要諮商師趕到危機現場,是一件不現實的事情。

  在此我要補充,學生輔導法規定,大專以上學校每1200人設一名輔導人員,往上每多1200人再多設一名人員,這種配置真的夠?我想就算諮商師能影分身也是未必足夠的。

  另外,諮商心理師是專業工作,心理諮商需要有一定的框架和在固定的場域(場域這點有在逐漸打破,像是網路諮商),我們相信,給個案一個相對穩定的諮商框架,才是對個案的心理調適與成長是有益的。

  畢竟人來做諮商,不是為了變成一個只能在諮商室生活的人,而是希望自己能在自我跟環境中取得平衡,最後能活在現實世界裡。

  所以比起無止境的照顧/呵護個案,諮商師們同樣知道考慮現實,跟適時放手的重要。我們給的不是每一次你難受了幫你打麻醉,是在你每次跌倒的時候,讓你知道有人願意陪你站起來,再次面對人生路上的坑坑疤疤。

  原留言提到諮商師的態度若是不好,把諮商師跟學生的比例拉到一比一也沒用。

  基本上我同意他的後半句:「一個人人配有諮商師的學校是沒有意義的。」

  因為現實社會也不會長成這樣,生活中才不會有人時時刻刻在意你的感受,認為你的當下最重要,一般人只會以你的外顯行為,來決定對你的評價與感受。

  真正重要的是,生活中有沒有建立起彼此支持的連結,這個連結也不是要有人一直幫忙、百般照拂,而是在關鍵時候能有人搭把手就好。

  上述這些不是要指責,想要在危機時刻看到諮商師的這種想法,也許有人看完以上文字,還是覺得在最危機的時候,就是希望諮商師能在身邊。

  但我想要說明的是,這種想法在現實面上的不可能。

  還有,澄清這並「不是諮商師的態度不好」所以耍大牌不去照顧學生,而是諮商師需要分工,也會在每週穩/固定的時間跟學生諮商,才能發揮心理諮商真正的效果。

  想想,有個人與你固定有約,以你為重,認真傾聽、陪伴你度過人生低谷,不也是件美好的事情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消極心理師的人生改裝工程的沙龍
77會員
24內容數
2021/07/14
那時候,我有數次站在我們高中天台的欄杆邊邊往下看,很意外的沒什麼恐懼的感覺,但看著看著會浮出「掉下去一切都結束了呢」的想法。甚至有點嚮往。拉住我的,是我當時養的一隻白底橘斑貓。
Thumbnail
2021/07/14
那時候,我有數次站在我們高中天台的欄杆邊邊往下看,很意外的沒什麼恐懼的感覺,但看著看著會浮出「掉下去一切都結束了呢」的想法。甚至有點嚮往。拉住我的,是我當時養的一隻白底橘斑貓。
Thumbnail
2021/04/01
諮商關係很特殊,不同於世間的其他關係,是一種為了個案而存在的關係,並且是以幫忙個案解決、適應困擾為目的的關係。所以這是一種「有目標」、「有一定期限」、「焦點明確」的關係,假如今天我們把諮商關係的界限跟平常的親友、工作、愛情關係搞混,就會浮現出幾個要思考的問題。  
Thumbnail
2021/04/01
諮商關係很特殊,不同於世間的其他關係,是一種為了個案而存在的關係,並且是以幫忙個案解決、適應困擾為目的的關係。所以這是一種「有目標」、「有一定期限」、「焦點明確」的關係,假如今天我們把諮商關係的界限跟平常的親友、工作、愛情關係搞混,就會浮現出幾個要思考的問題。  
Thumbnail
2021/03/24
現在資訊跟社交場合的發達,不管是去夜店玩、用交友軟體,可能會讓人跟人進入到性接觸的時間變短、變容易,加上性騷擾、性侵害的案例不斷,因此現在不斷加強「積極同意」的觀念宣導。但是,不是有積極同意就可以為所欲為,而是應該隨著關係的發展,走到有性接觸前,仍不可以忘記要「取得積極同意」!
Thumbnail
2021/03/24
現在資訊跟社交場合的發達,不管是去夜店玩、用交友軟體,可能會讓人跟人進入到性接觸的時間變短、變容易,加上性騷擾、性侵害的案例不斷,因此現在不斷加強「積極同意」的觀念宣導。但是,不是有積極同意就可以為所欲為,而是應該隨著關係的發展,走到有性接觸前,仍不可以忘記要「取得積極同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一位諮商心理師開始執業,他心裡所期待的,是透過所學專業去幫助眼前受心理痛苦所困的人。諮商心理師對此投入的經驗越多,學習越多,掙扎越多,就會更有效能的協助人。」這是我的假設。 不論你是何種醫事人員,進入了大學體制,專業能力勢必受到限制。所以在提供學生專業服務之前,我們必須先認知自己所處的單位屬性,否
Thumbnail
「一位諮商心理師開始執業,他心裡所期待的,是透過所學專業去幫助眼前受心理痛苦所困的人。諮商心理師對此投入的經驗越多,學習越多,掙扎越多,就會更有效能的協助人。」這是我的假設。 不論你是何種醫事人員,進入了大學體制,專業能力勢必受到限制。所以在提供學生專業服務之前,我們必須先認知自己所處的單位屬性,否
Thumbnail
走到「自殺」是最終的結果和結束,一個個體會走到這個終點,通常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歷程,起點是心理健康,走不好就走到心理疾病,再走下去沒路、沒資源就只剩結束生命。 在大專院校從事相關工作多年,對此不無一些感觸…
Thumbnail
走到「自殺」是最終的結果和結束,一個個體會走到這個終點,通常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歷程,起點是心理健康,走不好就走到心理疾病,再走下去沒路、沒資源就只剩結束生命。 在大專院校從事相關工作多年,對此不無一些感觸…
Thumbnail
本期雙週報分為二部分:(1)校園心理輔導待解之問題(2)臨床心理師與諮商心理師的差異。
Thumbnail
本期雙週報分為二部分:(1)校園心理輔導待解之問題(2)臨床心理師與諮商心理師的差異。
Thumbnail
在以「大專校院」為主的環境中,職場的某種氛圍已瀰漫10年之久。在人事成本考量與輕視專業的雙重前提下,學校的諮輔中心或諮輔組,很容易被放在學校補破網的全責守門員位置,學生第一線出問題(任何與人相關的議題)都會被歸責在此單位。
Thumbnail
在以「大專校院」為主的環境中,職場的某種氛圍已瀰漫10年之久。在人事成本考量與輕視專業的雙重前提下,學校的諮輔中心或諮輔組,很容易被放在學校補破網的全責守門員位置,學生第一線出問題(任何與人相關的議題)都會被歸責在此單位。
Thumbnail
本文寫作緣起是跟學校的師長聊到,近年來他們感受到學生求助的數量每年都增加,各校的諮商中心對學生心理需求也應接不暇,所以我思考一陣子後,以自己參加成長團體11年的經驗,初步寫出一篇給非助人專業者可以參考的諮商輔導的7個建議,這篇也可給一般人參考。
Thumbnail
本文寫作緣起是跟學校的師長聊到,近年來他們感受到學生求助的數量每年都增加,各校的諮商中心對學生心理需求也應接不暇,所以我思考一陣子後,以自己參加成長團體11年的經驗,初步寫出一篇給非助人專業者可以參考的諮商輔導的7個建議,這篇也可給一般人參考。
Thumbnail
  在早年學習諮商時,曾經聽過一個說法:「我們沒有權力去選擇案主,而每個案主的到來也都在訴說一個不被聽的故事。」這話雖然很動容,但又該是真的嗎?諮商師和案主沒有雙向選擇彼此的可能嗎?
Thumbnail
  在早年學習諮商時,曾經聽過一個說法:「我們沒有權力去選擇案主,而每個案主的到來也都在訴說一個不被聽的故事。」這話雖然很動容,但又該是真的嗎?諮商師和案主沒有雙向選擇彼此的可能嗎?
Thumbnail
一個學生墜樓/或將要跳樓的事件,第一時間就會聯繫校安中心,看需要報警或是由校安人員到場,諮商中心則要確認學生是否已經在關懷名單當中,接著,要協助聯繫學生的家人、導師,作必要的說明,也要安排後續的輔導計畫,包含目睹事件的學生之班級輔導。
Thumbnail
一個學生墜樓/或將要跳樓的事件,第一時間就會聯繫校安中心,看需要報警或是由校安人員到場,諮商中心則要確認學生是否已經在關懷名單當中,接著,要協助聯繫學生的家人、導師,作必要的說明,也要安排後續的輔導計畫,包含目睹事件的學生之班級輔導。
Thumbnail
真實的情況是,諮商師動輒有十幾、二十個個案(甚至三十多個),同時其中一定有數個較為危機的個案,說的誇張一點,假如一個諮商師的數個個案同時發生狀況,請問諮商師應該先去陪誰?危機時刻本來就需要有人負責不同的工作來分擔,不可能期待諮商師要趕到各種危機現場。這是實際面上的問題。
Thumbnail
真實的情況是,諮商師動輒有十幾、二十個個案(甚至三十多個),同時其中一定有數個較為危機的個案,說的誇張一點,假如一個諮商師的數個個案同時發生狀況,請問諮商師應該先去陪誰?危機時刻本來就需要有人負責不同的工作來分擔,不可能期待諮商師要趕到各種危機現場。這是實際面上的問題。
Thumbnail
  身為校園心理師的你該怎麼思考呢?讓我們回到實務層面。我個人答案如下:
Thumbnail
  身為校園心理師的你該怎麼思考呢?讓我們回到實務層面。我個人答案如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