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是孩子從日常生活經驗累積的歷程,透過感官經驗與媒介,感受生活環境周遭的訊息,與自己的經驗想法、甚至想像進行連結,開啟內在情意的感動。
美感教育在教室的體現
對美的感知是孩子與生俱來的能力,如果我們能提供具有美感的情境,自然就會成為一種習慣與感知體會的方式。窗明几淨、收納空間充滿秩序美感的教室,對孩子的生活教育、視覺感官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除了上一篇提到的鼓勵孩子分類收拾之外,教師對於教室的收納整理,對孩子也是良好的示範。當大量的主題資源教到教室,如何整理擺放?對應到每個學習區的目標?也攸關孩子對教室裡資源的運用與感受。若孩子對於物品的使用及歸位,以及教室情境本身的規劃都含括在學習的目標裡,物品本身擺放的秩序感及層次,都會成為對孩子適切的美感情境鷹架。
小零件立大功
教室裡學習區的資源會隨著孩子的有興趣的議題而調整,讓孩子有豐富多元的媒材盡情探究、解決問題。「小玩家大創意」的主題中,孩子對玩具的拆解、組合相當有興趣,對於各式零件工具,在操作時也充滿著好奇與不斷嘗試的態度;當老師看見孩子在零件使用上有大量需求時,也能與孩子討論,邀請孩子共同整理歸類,方便在學習區操作時更容易尋找跟收納。孩子討論出適當的收納方式、依照零件屬性進行分類,孩子因為實際操作過,進行分類更能了解零件的屬性,相關的操作經驗也就不斷堆疊,在同儕當中更能相互鷹架、分享。
運用孩子圖文紀錄的收納
孩子的學習環境設計,除了考量教室空間與活動空間的整體美感環境外,需要特別思考「能提供孩子與情境或環境互動」的元素,當孩子有機會與媒材環境互動,更能打造師生共構的情境。中大班的孩子在實際操作的經驗之後,累積對媒材特性的了解,老師會進一步的鼓勵孩子思考分類收納的方式。
孩子在研究不同的玩具與物品時,有了多次操作的經驗,逐步發展出在學習區共同使用的字彙,例如:轉轉類、黑黑透光類、打開玩具類。孩子們因不同分類方式加入的經驗圖表,或進行簡單文字仿寫而自製的歸位牌,更能相互提醒物歸原位的重要。老師從經驗圖表跟文字訊息當中,可以觀察孩子使用工具媒材的能力、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過程中也能用來了解孩子在方案探究過程中的興趣點,持續給予適度的鷹架與支持。
從部分到整體的學習區資源與情境鷹架
鷹架的功能就是協助者幫助處於實際發展層次的學習者,藉由口語或非口語的引導,與學習者之間的產生互動,並隨著學習者獨立運作能力的增加,協助者亦要逐漸抽離出互動過程中,讓學習者透過社會互動而漸漸內化為自我調整(self-regulation),進行內化的過程(吳清山、林天祐,2007)。當教室的資源媒材都提供適切的鷹架、歸位、收納,孩子就會將在教室的視角、學習經驗擴大至學習區的相互連結。
孩子在學習區進行操作、問題解決的過程中,累積了多次經驗,包含其他孩子的操作經驗歷程、相關圖片,老師若能將這些表徵形式、訊息,依探究的脈絡逐步呈現在學習區牆面,孩子就能再次透過這些情境鷹架、待解決的議題,持續與同儕互動對話、解決問題。從最初在學習區媒材零件的收納需求,發展到媒材零件的運用、多元表徵的陳列、經驗圖表堆疊,孩子學習的歷程也就隨著情境的擴展,從部分到整體、由單一性到統整性,師生共同勾勒出更豐富完整的學習區環境。
創造具有歸屬感的教室
若能適時地從教室窗戶外面、教室各個角落,依著孩子身高的視角,檢視教室空間規劃與收納,放學離開教室前將雜物整理歸位,再依孩子的探究興趣進行調整,相信一定能打造一間充滿學習樂趣又美感兼具的教室。更重要的是在這過程中隨時邀請孩子一起加入討論參與整理,除了讓孩子對教室有更進一步的歸屬感,也是鼓勵孩子重複回顧自己學習歷程;老師也要隨時提醒自己拍照、攝影持續記錄,更能了解孩子學習的脈絡、豐厚的探究歷程。
參考資料:
吳清山、林天祐(2007)。教育名詞:同儕視導。教育資料與研究,76,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