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平衡的姿態,你的生命平衡嗎?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一個失去平衡的人,沒有支點足以撐起自己。
當人類移動身體時候,內耳的前庭神經系統是協助維持平衡與空間感的重要器官,讓我們得以體驗重力與空間,帶給我們左右前後上下位置的確信感,也帶給我們方向感,就像是身體的內建羅盤,除了幫助我們接受三度空間的訊息,也協助我們對外在世界指出正確的方位,讓我們和諧的適應外在環境的變化。
平衡覺也讓我們對於物質體與空間的抽象概念有感受,例如:空間的直立與水平甚至是距離…等等,這也是平衡覺的功能,因此,平衡覺良好的人,對於高層次的深層思考能力也相對容易勝任,比如: 數學、天文或物理學…等等,這些都與抽象深層思考能力有關。
有別於動物,人類是呈現直立的姿態,當人類直挺挺地站立及行走時,展現出頂天立地的姿態,這是人類應有的姿態,十足展現了「我就是我」的姿態。此時,也會感受到意志是最堅決的時刻。
當身體是呈現彎腰駝背時,無法抬頭挺胸時,似乎在昭告天下: 我是個失去能力的人啊!
現在有很多青少年,都是弓著腰、駝著背,加上二眼無神的模樣,就像個老頭,完全顯現失去了自信與活力。
英文中的我是I,每個人就是一個獨立的我,代表完全獨立的個體,頂天立地是一個人應有的本質。
不論你年齡多大,維持平衡才能讓我們感覺舒服。
人類不是一開始就能平衡的,剛出生的寶寶只能躺著,姿態呈現水平姿勢,然後才開始抬頭,接著坐起來,直到將近一歲時,透過模仿與練習,才學會站起來。
在我們不需要幫助而能穩穩站立的那一時刻,就達到人生的第一個平衡,這也是人類一項偉大的成就,行走坐臥看似理所當然,但其實是很不容易的。因為身體克服重力束縛是件不容易的事,倘若我們被重力主宰,就只能在地面上匍匐爬行,也無法移動自己的身體。
當我們克服重力拉直了身體,對於三度空間的定位也就發展出來了,讓我們擁有正確判定空間中的前、後、左、右、上、下的方位,這可是人類獨有的天賦呢!你想想看,自然界還沒有動物可以向後走、向後游或是向後跑吧?!
而我們可以背著東西時還能單腳跳躍或行走,或是走在獨木小橋時不會掉下來也不會搖搖欲墜,也是依靠平衡覺的功能。
身體在三度空間朝不同方向移動自如,是有兩股力量的交互作用,這兩股力量分別是:向下的重力與人體向上拉提的能力,下肢比較容易受到重力向下拉扯,上肢頭部則是容易受到自我向上拉提的力量牽引,當上半身與下半身調和良好時,才能達到最佳的平衡感。
雙手的自由移動,通常是動態解放的,而下肢則是穩重感的站立,動作偏向靜態。
雙腿的站立,感受到世界的平衡與重力,雙手的自由揮動感受到心魂的平衡。
上下端的平衡,就是一種動與靜的平衡,上肢往上延伸進入天界的空間,下肢穩扎於地面,扎根於物質大地。
而上與下的平衡姿態,這也是我們一輩子所要學習課題。
從一個人站立的姿態,可以反映內在的自我姿態。
平衡覺讓我們身體處在這個空間裡能夠保持臨在,不會有被淹沒的感受,才能有內在的鎮靜與安寧,並為自己找到一個立足點,站在自己的立場時,還能看見他人的存在,彼此之間維持各自的平衡。
平衡,有權衡的意思,權衡各種事物輕重,就像用秤子一樣去秤出輕重,我們內心也有一個秤子去估量真假好壞的秤,秤斤論兩進行內在價值的判斷,賦予事物不同的權重,做出一個最適切的可行方案,讓狀況重新恢復平衡,最終是為了創造和諧的秩序。
這是一種內在的驅力,當面對不平衡時,我們會努力去恢復平衡
平衡覺讓我們能保有自己跟別人的看法與喜好,而非要平均眾人的感受,不為了討好而失去自己,而是要讓自己的立場顯現出來,同時能夠看見別人的立場。
平衡覺除了幫助身體的各個動作或姿勢維持穩定,也讓內在價值維持在一種中庸之道。
如何從外在觀察平衡覺發展是否良好呢?手腳的協調、評估、方位定向判斷,都是用平衡覺。
平衡覺若失調,那麼就會容易頭暈目眩,即使轉個小圈圈就會不舒服了,甚至是無法判斷方位與定位,尤其是當姿勢突然急速改變,更容易出現頭暈狀態,嚴重的連搭電梯,或只是看著旋轉的物體就會噁心頭暈了。
平衡覺失調的人通常肌肉力量比較差,身體容易疲累,也比較不會控制自己的力氣,無法掌握身體四肢在空間活動的範圍,對空間關係的概念發展較差,常常撞到桌椅或撞到別人,肢體無法協調,常常直接衝撞物體無法閃避。
而負責平衡覺的前庭系統,也是一重要因素。有些前庭器官發展遲緩的人,會尋求前庭的強烈刺激,喜歡大量的快速旋轉,渴望快速強烈的活動刺激,因此,會爬高爬低停不下來,喜歡從高處跳下,或是從高處俯衝而下,情緒起伏很大,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維持平靜,一興奮就停不下來, 忍不住大吼大叫。
而內在也會有一種墜落的掏空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而失去內在價值的平衡。
失去內在平衡的人,常會覺得迷亂不清,常會陷入左右為難無法決策的情況,很少做出自己的決定,而是跟隨別人的意見。
一個失去平衡的人,沒有支點足以撐起自己。
問問自己,你擁有身心健康平衡的姿態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年級的小君被診斷為過動症(ADHD),小君在座位上總是坐立不安,雙腿不停抖動外,手也動來動去的,常常在老師上課上到一半後,不時地站起來離開座位,像是身上裝了電動馬達,爬上爬下的,讓人頭痛不已。小君也常常話很多,無法停止跟別人說話,甚至是自言自語。說的話也往往沒有頭緒,無法跟別人的話題接上線
    談「本體動覺」前,讓我們先來聊聊「本體覺」吧!也許你曾經聽說過「本體覺」這個詞,但卻不知道它究竟是什麼意思?想像一下,當你閉上眼睛,你是否會清楚得知道自己的左腳在哪裡?你的右膝在哪?或是正確指出右手大拇指的位置呢?我們的內在彷彿有一個身體地圖,讓你能夠在空間中移動身體,並且找到正確身體的位置
    《加油!我相信你可以做到的》這句話其實是把雙面刃 雖然聽起來頗有道理,可是 我們卻沒去深思背後的意涵 當我們告訴孩子: 你可以做到的!其實意味著:你現在都還沒做到我要你做到的,當我們告訴孩子:加油!也等同於暗示孩子:你還不夠努力啊!
    前陣子有一句很流行的話,叫做《打一句有聲音的句子》,我覺得很有趣,因為人真的是透過聽覺來對這個世界留下印象的,聲音會牽動相關的生命回憶感受。 我們會因為聽到某一首歌的旋律,回想起某一段感情或是某一個人,而引動了內心的情緒 透過聽覺,反而召喚我們思考、去想像及詮釋。
    常常可以看見有些場景不斷上演:老師在台上聲嘶力竭地大吼「安靜!坐好!不要動來動去!不要一直講話,講話請舉手…..」而台下的孩子,孩子要嘛動個不停,要嘛坐不住或是說話說個不停,搞得全班處於鬧翻天的狀態……。 這樣的孩子其實越來越多了 以人智醫學的角度來看,其實這是生命覺失衡了
    前二年台灣作家林奕含在出版《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後,走上自殺一途而離開人世。當時的新聞沸騰揚揚,我看著許多的相關報導,心想:一個正應繁花盛開的年華,為何選擇走上不歸路?因此,花了幾個晚上讀完了這本書,闔上書後,只覺得頭皮發麻,為什麼一個性侵的故事寫得像極了唯美如詩的愛情,這背後是藏著什麼樣的扭曲力量啊
    一年級的小君被診斷為過動症(ADHD),小君在座位上總是坐立不安,雙腿不停抖動外,手也動來動去的,常常在老師上課上到一半後,不時地站起來離開座位,像是身上裝了電動馬達,爬上爬下的,讓人頭痛不已。小君也常常話很多,無法停止跟別人說話,甚至是自言自語。說的話也往往沒有頭緒,無法跟別人的話題接上線
    談「本體動覺」前,讓我們先來聊聊「本體覺」吧!也許你曾經聽說過「本體覺」這個詞,但卻不知道它究竟是什麼意思?想像一下,當你閉上眼睛,你是否會清楚得知道自己的左腳在哪裡?你的右膝在哪?或是正確指出右手大拇指的位置呢?我們的內在彷彿有一個身體地圖,讓你能夠在空間中移動身體,並且找到正確身體的位置
    《加油!我相信你可以做到的》這句話其實是把雙面刃 雖然聽起來頗有道理,可是 我們卻沒去深思背後的意涵 當我們告訴孩子: 你可以做到的!其實意味著:你現在都還沒做到我要你做到的,當我們告訴孩子:加油!也等同於暗示孩子:你還不夠努力啊!
    前陣子有一句很流行的話,叫做《打一句有聲音的句子》,我覺得很有趣,因為人真的是透過聽覺來對這個世界留下印象的,聲音會牽動相關的生命回憶感受。 我們會因為聽到某一首歌的旋律,回想起某一段感情或是某一個人,而引動了內心的情緒 透過聽覺,反而召喚我們思考、去想像及詮釋。
    常常可以看見有些場景不斷上演:老師在台上聲嘶力竭地大吼「安靜!坐好!不要動來動去!不要一直講話,講話請舉手…..」而台下的孩子,孩子要嘛動個不停,要嘛坐不住或是說話說個不停,搞得全班處於鬧翻天的狀態……。 這樣的孩子其實越來越多了 以人智醫學的角度來看,其實這是生命覺失衡了
    前二年台灣作家林奕含在出版《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後,走上自殺一途而離開人世。當時的新聞沸騰揚揚,我看著許多的相關報導,心想:一個正應繁花盛開的年華,為何選擇走上不歸路?因此,花了幾個晚上讀完了這本書,闔上書後,只覺得頭皮發麻,為什麼一個性侵的故事寫得像極了唯美如詩的愛情,這背後是藏著什麼樣的扭曲力量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你會好好站著嗎? 每次在幫朋友紀錄重建前的照片時,我們總是發現大部分的朋友,都無法好好的站好,大多是因為身體重心習慣偏向某一側,或因為平常的坐姿站姿不良,導致身體開始傾斜不平衡。這位平日在冷氣房上班的朋友,有一些脊椎側彎的狀況,所以,坐著時,她習慣翹二郎腿,站著時,也總是37步重心偏在其中一側,時
      我們去設想那些我們無法辦到的事情,然後去不合時宜地渴望它。就像飛翔一樣,我們就不是那種有翅膀的生物、我們沒有能符合條件的骨骼與肌肉,更不用說羽毛。年老的時候,我們不過就是成為了不適合奔跑的那種生物罷了,沒有什麼阻礙本身就存在,我們的身體能做到一切我們的身體能做到的事情。
      站立起來之後,我們得以主動前往那些我們首先看見的地方。但我們的視野更加開闊,且擁有更多縱向的觀察。東西太高了我拿不到、面前的阻礙太重了我推不動,當我飢餓時,取代奶瓶給到我的是「吃飯時間還沒到」。種種無能為力將我們的行為與意志區分開來,意志做得到、是身體不行。意志在上方主導,行為則在面前受到檢視。
    人不管當下的自己是處於什麼姿勢、動作
    Thumbnail
    “控制並維持健康的體重” 是我們在人生路途上,都需要對自己承擔的重要責任。 理由相當簡單又清楚。體重就是每個人自己負荷的重量,也就是平常我們在這個地球上應用的說法。
    Thumbnail
    生活是否能夠幸福快樂,關鍵在於身心靈的平衡。
    Thumbnail
    腳踏實地,找到中心線。總是要練習,建立內在平衡。採取舒服的坐姿,背部挺直。閉上眼睛。調息,讓自己漸漸地,徹底地放鬆。透過想像,感受流向不同的能量,並在身體中和諧地混合,增加幸福感和顯化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們,在人生擁有的思維框架束縛之下,如何被迫按照社會標準的規範與形式來活著。鼓勵人們打破這樣的框架,尋求自我意識與自由,接受宇宙的無條件愛。
    Thumbnail
    我們拒絕的, 除了表面上的狀態, 更深層的原因,是我們其實已經失衡很久了; 平衡, 是在每個當下找到頭腦與內心都可以接受的程度, 是你做或不做,都與自己同步的穩定感。
    在一次閱讀時看到一句話: 「你的歲月靜好,只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 對我而言,換言之就是「平衡」二字。 平衡意即有利必有弊,有陰即有陽,有得必有失,套用在世間種種似乎都可行,譬如自身醫學專業。 我是一名治療師,對於人體結構有著深刻的體會,從我的專業出發舉個例子,關於「姿勢」對應平衡這件事。
    Thumbnail
    你會好好站著嗎? 每次在幫朋友紀錄重建前的照片時,我們總是發現大部分的朋友,都無法好好的站好,大多是因為身體重心習慣偏向某一側,或因為平常的坐姿站姿不良,導致身體開始傾斜不平衡。這位平日在冷氣房上班的朋友,有一些脊椎側彎的狀況,所以,坐著時,她習慣翹二郎腿,站著時,也總是37步重心偏在其中一側,時
      我們去設想那些我們無法辦到的事情,然後去不合時宜地渴望它。就像飛翔一樣,我們就不是那種有翅膀的生物、我們沒有能符合條件的骨骼與肌肉,更不用說羽毛。年老的時候,我們不過就是成為了不適合奔跑的那種生物罷了,沒有什麼阻礙本身就存在,我們的身體能做到一切我們的身體能做到的事情。
      站立起來之後,我們得以主動前往那些我們首先看見的地方。但我們的視野更加開闊,且擁有更多縱向的觀察。東西太高了我拿不到、面前的阻礙太重了我推不動,當我飢餓時,取代奶瓶給到我的是「吃飯時間還沒到」。種種無能為力將我們的行為與意志區分開來,意志做得到、是身體不行。意志在上方主導,行為則在面前受到檢視。
    人不管當下的自己是處於什麼姿勢、動作
    Thumbnail
    “控制並維持健康的體重” 是我們在人生路途上,都需要對自己承擔的重要責任。 理由相當簡單又清楚。體重就是每個人自己負荷的重量,也就是平常我們在這個地球上應用的說法。
    Thumbnail
    生活是否能夠幸福快樂,關鍵在於身心靈的平衡。
    Thumbnail
    腳踏實地,找到中心線。總是要練習,建立內在平衡。採取舒服的坐姿,背部挺直。閉上眼睛。調息,讓自己漸漸地,徹底地放鬆。透過想像,感受流向不同的能量,並在身體中和諧地混合,增加幸福感和顯化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們,在人生擁有的思維框架束縛之下,如何被迫按照社會標準的規範與形式來活著。鼓勵人們打破這樣的框架,尋求自我意識與自由,接受宇宙的無條件愛。
    Thumbnail
    我們拒絕的, 除了表面上的狀態, 更深層的原因,是我們其實已經失衡很久了; 平衡, 是在每個當下找到頭腦與內心都可以接受的程度, 是你做或不做,都與自己同步的穩定感。
    在一次閱讀時看到一句話: 「你的歲月靜好,只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 對我而言,換言之就是「平衡」二字。 平衡意即有利必有弊,有陰即有陽,有得必有失,套用在世間種種似乎都可行,譬如自身醫學專業。 我是一名治療師,對於人體結構有著深刻的體會,從我的專業出發舉個例子,關於「姿勢」對應平衡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