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看待負面情緒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我昨天的文章中提到同理心有兩個面向可以去營造安全感:
1.同理傾聽
2.正確評估
在正確評估上,是同理心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除了你要放下批判,接納對方的觀點,但同時你也要保有自己的思考,儘管我們講同理心,要換位思考,但你畢竟不是對方,很難完全的感同身受,而最困難的就是,你依舊保有自己的觀點,這些觀點依舊生硬的影響著你事後思考對方的事情,會有自己的判斷。
正確評估,我認為是平時就可以練習的方法,而練習對象就是自己,同理自己,就是覺察自己的情緒等狀況、傾聽自己等方式來與自己對話。
我的方法就是思考、寫作和閱讀,當我學會自我覺察與同理傾聽自己的時候,我更能夠明白,放下批判以及再定義的重要性。
放下批判是放空思緒,不讓自己原有的觀點影響了吸收,而再定義則是去改變原有世俗對這個概念的好壞判斷。

一、負面情緒

正面情緒與負面情緒的定義的爭辯也算是個老議題了。
我很討厭負面情緒被否定的感覺,似乎同時間也被否定了自己,在我撰寫《我們的情緒如何產出?》提到人因論:我們是根據感受結合認知去產出主觀的情緒,所以,事件的感受本是中性的。
正面和負面則是有了身體和意識的合作詮釋出來。
市面上的心靈雞湯,會不斷提倡正面的好,去打壓負面,我都在想,最糟糕的觀念應該就是這種想法吧:「你不知足」、「想開一點」,如果真的正面的話,那負面也可以好好接納吧。

真正的正能量,應該是可以接納負面能量吧?

二、負的意義

在某天下班騎車的路上,我覺察身體的感覺,實在是非常差,我停下車好好的吃了幾口麵包,身體慢慢因為食物而好轉。
突然有種感觸,所謂的負面情緒,是不是跟肚子餓一樣,負面情緒只是需要的東西得不到而哭喊著,負面情緒他不是壞東西,只是情感面很想吃「東西」而已。

負面情緒的「負」不是糟糕的負,而是數學的負。

負面情緒不是壞東西,而是告訴你該讓你的靈魂吃飯了,至於要吃什麼,那就要你自己去研究了。
面對他人和自己的負面情緒時,這裡提供了兩種思考的角度來面對負面情緒,其實負面情緒很正常,就跟餓肚子一樣,想出要吃什麼比較困擾而已(跟問晚餐要吃什麼一樣)。
PEACE.昆陽 2021.1.24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世界很大、我們的內心也很深,我們常常在往外尋找有價值的事物,但卻忘記往內尋, 認識自己一直是我們的責任,但往往我們也是傷害自己最深的人。 我是昆陽,我希望用我的觀點為你帶來點新的想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為什麼人為什麼那麼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呢?因為我們容易焦距失去的事物? 這種不斷焦距失去的感覺,我們稱之為「匱乏感」,這種匱乏感讓我們扭曲了事實,我們會為了讓自己好過一些,會去彌補自己的匱乏感或是找到一個大魔王去責怪。 匱乏感源自於人類生存的三個天性:一、預期感、二、悲觀天性、三、愛講故事。
理性是參與情緒製造的角色,也是帶領我們求真的工具,感性也不是理性的對立,而是專注於情感面的能量。 希望藉由情緒的機制,讓各位學習著區分感受與情緒的差異,讓情緒回歸到原始的樣貌,允許自己慢下來好好思考,好好感受,並學習培養求真的習慣。
最近的我才慢慢將我的特質與高敏感者連結,過去總認為敏感,在某個層面表示脆弱,現在則認為這是一種特質,敏感不代表脆弱,相反的,善加利用這個特質,高敏感則是一種專屬於自己的武器。
在追求政治正確的時代,女權、左右派、種族歧視,在網路上討論空間,往往很缺乏一個灰色地帶去好好聊聊,各自的立場是什麼。有時候我們對文化無知很容易觸犯到另一個族群的地雷,儘管是無惡意的,但在網路言論發酵中,往往我們的聲音就不再被聽見,另一方就會對你貼上無數個標籤的,這些標籤卻是你始料未及的。  
所謂的覺醒開悟其實並非那麼難以理解的東西,其實本質挺簡單的,只是都把它說得太難了,或是像瓶中小人那般,其實看過真理卻遲遲不願意覺醒,兩人在看到真理後,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選擇。 我一直覺得能夠善盡自己人生發揮自己的影響力,讓自己開心,也讓周遭的朋友開心,我可以在我的生命最後一刻,滿足幸福的微笑,就足矣
儘管外在的環境每個人都不同,但自己仍然有選擇權的,那他可能會開始找到讓自己復原的方式,就像我,我就是開始寫文章,試圖將自己在這段心路歷程寫成文章,記錄下來,好讓未來的自己或是路過的讀者感覺到這篇文章的價值。而這個過程,我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為什麼人為什麼那麼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呢?因為我們容易焦距失去的事物? 這種不斷焦距失去的感覺,我們稱之為「匱乏感」,這種匱乏感讓我們扭曲了事實,我們會為了讓自己好過一些,會去彌補自己的匱乏感或是找到一個大魔王去責怪。 匱乏感源自於人類生存的三個天性:一、預期感、二、悲觀天性、三、愛講故事。
理性是參與情緒製造的角色,也是帶領我們求真的工具,感性也不是理性的對立,而是專注於情感面的能量。 希望藉由情緒的機制,讓各位學習著區分感受與情緒的差異,讓情緒回歸到原始的樣貌,允許自己慢下來好好思考,好好感受,並學習培養求真的習慣。
最近的我才慢慢將我的特質與高敏感者連結,過去總認為敏感,在某個層面表示脆弱,現在則認為這是一種特質,敏感不代表脆弱,相反的,善加利用這個特質,高敏感則是一種專屬於自己的武器。
在追求政治正確的時代,女權、左右派、種族歧視,在網路上討論空間,往往很缺乏一個灰色地帶去好好聊聊,各自的立場是什麼。有時候我們對文化無知很容易觸犯到另一個族群的地雷,儘管是無惡意的,但在網路言論發酵中,往往我們的聲音就不再被聽見,另一方就會對你貼上無數個標籤的,這些標籤卻是你始料未及的。  
所謂的覺醒開悟其實並非那麼難以理解的東西,其實本質挺簡單的,只是都把它說得太難了,或是像瓶中小人那般,其實看過真理卻遲遲不願意覺醒,兩人在看到真理後,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選擇。 我一直覺得能夠善盡自己人生發揮自己的影響力,讓自己開心,也讓周遭的朋友開心,我可以在我的生命最後一刻,滿足幸福的微笑,就足矣
儘管外在的環境每個人都不同,但自己仍然有選擇權的,那他可能會開始找到讓自己復原的方式,就像我,我就是開始寫文章,試圖將自己在這段心路歷程寫成文章,記錄下來,好讓未來的自己或是路過的讀者感覺到這篇文章的價值。而這個過程,我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心理學有一個詞叫「rumination」(縈思),在這裡指人類像反芻食物一樣,不斷地在腦中重播負面事件,沉溺於負面情緒之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縈思的傾向,尤其是負面事件剛發生的時候。但這樣的人並不一定是心理韌性不夠強。我認為的其中一個可能是,我們只是太過認真看待世界,輕易就將自己毫無保留交付出去。
前幾天分享處理人的心情的貼文,得到大家很好的回饋,很多人問我說,如果身邊的人總是倒負面情緒給自己,問我有什麼看法? 最近我看到身邊的人因為遇到不如意的事,就亂發脾氣、一直陷入迴路中,其實我也一樣,有時候心情不好也會把負面情緒帶給身邊親近的人,甚至負面情緒卡得太深,讓自己一直陷入所謂「被害者」的
情緒是我們內心的反應,理解並接納這些情緒,才能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相反,如果我們拒絕接收這些情緒,它們就會反覆出現,提醒我們看見並理解它們的重要性。 所謂「負面」情緒,其實是洞察心靈的珍貴鑰匙。不要給那些不舒服的感覺貼上負面的標籤,而是將它們視為無形心靈的訊息。每一個情緒,無論好壞,都是在
Thumbnail
負面情緒既然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那麼,我們用什麼心態和方式來面對和經歷它們,就很重要了 1. 接受自己的情緒,無論它們是正面還是負面的,都是自然的反應,如果試圖否定或抑制它們,將可能會導致更大的問題,承認並接受情緒是情緒智商的一部分,任何情緒都應該要被理解,而不是直接否定它們 2. 試著理
Thumbnail
太極有陰、陽,日子有白天、黑夜,同樣的道理,情緒也有分正面情緒和負面情緒,而情緒是人類生活的一部分,它們具有重要的功能,有助於我們理解自己和周圍的世界,並提供了應對挑戰和困難的方式 但是,通常當我們一聽到”負面”兩個字,就會立刻出現不好的感覺,甚至想要將相關事物完全消滅,事實上,有負面情緒是正
要做到平等地覺知各種正負面情感,其中一個方法可以是在主要的注意力放在身體的同時順便感知自己的頭腦和內心。在感到正面時,我們依然可以先聚焦於自己當下的身體和外界的原始訊息,而還是可以在這些正面情感下更真實地活在當下,執着於這份好心情可能反而是本末倒置,放下這種執着或許能感到更美妙的平靜與安寧。
自然的情緒都對應着潛意識傳遞給意識的重要訊息,真實和自然的情緒才是正能量,被人為扭曲的情緒才是負能量。所謂的正面情緒不一定導致正面行為,而所謂的負面情緒也不一定導致負面行為。一個人愈是需要經常遠離它們,這個人的精神力量便愈是脆弱,如果這個人連自身的那些負能量都慣性遠離的話,這就是徹頭徹尾的精神貧窮。
Thumbnail
脫離負面制約,不僅是頭腦的課題,更是能量場的課題。
Thumbnail
如何面對與轉換負面情緒。準備面對 當遇到身邊的負面資訊時,我們首先可以將這些情緒分類,是抱怨、憤世忌俗、批判、競爭、控制、指揮、唱反調?
Thumbnail
心理學有一個詞叫「rumination」(縈思),在這裡指人類像反芻食物一樣,不斷地在腦中重播負面事件,沉溺於負面情緒之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縈思的傾向,尤其是負面事件剛發生的時候。但這樣的人並不一定是心理韌性不夠強。我認為的其中一個可能是,我們只是太過認真看待世界,輕易就將自己毫無保留交付出去。
前幾天分享處理人的心情的貼文,得到大家很好的回饋,很多人問我說,如果身邊的人總是倒負面情緒給自己,問我有什麼看法? 最近我看到身邊的人因為遇到不如意的事,就亂發脾氣、一直陷入迴路中,其實我也一樣,有時候心情不好也會把負面情緒帶給身邊親近的人,甚至負面情緒卡得太深,讓自己一直陷入所謂「被害者」的
情緒是我們內心的反應,理解並接納這些情緒,才能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相反,如果我們拒絕接收這些情緒,它們就會反覆出現,提醒我們看見並理解它們的重要性。 所謂「負面」情緒,其實是洞察心靈的珍貴鑰匙。不要給那些不舒服的感覺貼上負面的標籤,而是將它們視為無形心靈的訊息。每一個情緒,無論好壞,都是在
Thumbnail
負面情緒既然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那麼,我們用什麼心態和方式來面對和經歷它們,就很重要了 1. 接受自己的情緒,無論它們是正面還是負面的,都是自然的反應,如果試圖否定或抑制它們,將可能會導致更大的問題,承認並接受情緒是情緒智商的一部分,任何情緒都應該要被理解,而不是直接否定它們 2. 試著理
Thumbnail
太極有陰、陽,日子有白天、黑夜,同樣的道理,情緒也有分正面情緒和負面情緒,而情緒是人類生活的一部分,它們具有重要的功能,有助於我們理解自己和周圍的世界,並提供了應對挑戰和困難的方式 但是,通常當我們一聽到”負面”兩個字,就會立刻出現不好的感覺,甚至想要將相關事物完全消滅,事實上,有負面情緒是正
要做到平等地覺知各種正負面情感,其中一個方法可以是在主要的注意力放在身體的同時順便感知自己的頭腦和內心。在感到正面時,我們依然可以先聚焦於自己當下的身體和外界的原始訊息,而還是可以在這些正面情感下更真實地活在當下,執着於這份好心情可能反而是本末倒置,放下這種執着或許能感到更美妙的平靜與安寧。
自然的情緒都對應着潛意識傳遞給意識的重要訊息,真實和自然的情緒才是正能量,被人為扭曲的情緒才是負能量。所謂的正面情緒不一定導致正面行為,而所謂的負面情緒也不一定導致負面行為。一個人愈是需要經常遠離它們,這個人的精神力量便愈是脆弱,如果這個人連自身的那些負能量都慣性遠離的話,這就是徹頭徹尾的精神貧窮。
Thumbnail
脫離負面制約,不僅是頭腦的課題,更是能量場的課題。
Thumbnail
如何面對與轉換負面情緒。準備面對 當遇到身邊的負面資訊時,我們首先可以將這些情緒分類,是抱怨、憤世忌俗、批判、競爭、控制、指揮、唱反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