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Covid-19、FB 、新通路 - OMO企業的市場適應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OMO 的策略,一樣是協助品牌融合各種科技,可以透過各種新通路,讓品牌同步服務會員。OMO推動讓品牌形成一種新的DNA,可以適應市場環境的快速變遷,消費者去哪裡,品牌在哪裡;品牌去哪裡,會員就去哪裡。
上週參加了一個餐會,在餐會上聽到盧希鵬教授的演講,盧教授談到新創團隊為什麼可以挑戰市場上的大企業,其中,他提到了達爾文的理論。
達爾文談的是「適者生存」,並不是「強者生存」,尤其當環境劇烈變化的時候,強者,反而最容易變成最快滅亡的種族。
市場的劇烈變化也一樣。
Microsoft 因為 Windows 賣得太好,而錯失了行動裝置的成長機會;Dell、HP因為Server賣得太好,而錯失了Cloud的機會;Google因為搜尋的強大,而忽略了社群平台的機會。
一個強大的企業耽溺於原本的成功,是最容易忽視市場細微變化的訊號,而當過了溫度改變的臨界點,市場變化如雪崩式來臨,這些企業就因為沒跟上改變的腳步,而華麗的滅亡。
而零售業的環境,也越來越複雜,各種眼花撩亂的新科技,一直在挑戰零售業的認知,然後2020的covid-19,打亂了很多零售業老闆的計畫。
從「適者生存」的角度,OMO是不是一種可以提高適應性的DNA呢?

疫情下的OMO


91APP服務的客戶中,有許多很早就推動OMO。
這些品牌從推動線上購物開始,慢慢開始有一點線上購物的業績(可能佔比5%)。接著品牌要推動OMO,會訂立新的OMO獎金制度,讓門市人員願意同步在門市推動消費者去線上購物。
隨著門市人員的積極參與OMO,品牌線上業績成長,同時帶動門市業績同步成長。(延伸閱讀:藏在數學裡的OMO秘密
如同上圖,2019 Q4時,通常Q4是零售業旺季,整體品牌業績MoM一路成長,直到----2020年1月 ,Covid-19疫情一來,整個業績腰斬一半,實體門市業績甚至只剩3成。
市場環境的丕變,有時候根本不給我們時間「慢慢」發生,而是「瞬間」就變了。
但,這些之前就推動OMO的品牌,立刻開始調整策略:把行銷預算立即轉到線上。並同時,也讓門市店員開始遠端工作。
門市店員開始利用91APP提供的店員幫手,遠端與客人互動,透過線上介紹商品,推動消費者在家也可以線上購物。
疫情嚴峻,門市完全沒有客人,甚至店員只能在家,但透過之前OMO推動的結果,與像店員幫手等這些工具的幫忙,店員還是可以持續與消費者遠端互動做生意,這都是因為品牌早期佈局OMO的結果,因此可以快速適應市場的變化。
以上種種的措施,讓品牌線上的業績快速成長,開始慢慢補足實體門市業績的缺口。
隨著疫情的趨緩,門市業績快速回溫,但有趣的事,那些因為疫情應變而拉抬起來的線上業績,也沒有下滑,甚至還持續成長。
疫情雖然造成了衝擊,但因為OMO策略推動的關係,企業可以快速適應調整,結果在下半年,反而線上線下虛實同步創造業績新高峰。

為什麼零售品牌,不是很在乎Facebook廣告的影響?

近期 iOS 14 的種種更新,主要爭對用戶隱私權的機制的限制與調整,造成Facebook等廣告公司很大的反彈,甚至相互登報吵架
隨著全球越來越重視線上用戶的隱私權,不只Apple,所有的主流瀏覽器,都開始對第三方廣告追蹤技術做限制。這些種種的限制,都開始逐漸影響了Facebook等數位廣告平台的成效。
再加上廣告主對線上廣告需求量,近年來越來越大,彼此競爭廣告版位、廣告價格,造成線上廣告越來越貴,成效也越來越不好。
純電商品牌面對越來越大的壓力,因為可能70%的流量來源,都是這些數位廣告。因此就純電商品牌來說,等於原本70%的住要業績來源,都逐漸受到了影響。
但傳統的門市品牌,這些數位廣告生態的改變,對他們的影響有限,甚至他們也不是很在乎這些影響Facebook廣告的改變
前些陣子還因為Facebook政策的問題,許多品牌還跳出來封殺Facebook廣告,包含 Levi’s, The North Face, 還有聯合利華、星巴克、可口可樂等。
這些品牌一直以來的行銷預算配置,Facebook的佔比原本就小,對他們來說,得罪品牌粉絲的傷害,傷害到的品牌資產才是更嚴重的事。(延伸閱讀:idfa末日-輸了你,贏了世界又如何

五花八門的新通路

對真正的「成熟品牌」來說,通常20%的會員,會貢獻超過70%的業績,好好照顧好這些VIP會員,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
疫情影響了門市流量、新的隱私權政策引響了線上購物流量,但不管環境怎麼變,消費者一定還在,只是他們遷徙到了新的場所。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41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零售的科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600會員
102內容數
Hello,大家好,我是 91APP 產品長 李昆謀( Happy Lee ), 因為這十年來,一直在幫零售業做數位轉型,會在這邊分享 OMO、新零售、大數據、電子商務 等等相關的內容,也算是把這些年來的經驗,自己做個整理。歡迎大家追蹤我的專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推動OMO之後,線上業績成長同步帶動實體門市業績成長。為什麼?在OMO推動之後,有新客的動能、有熟客貢獻度的倍增,品牌自然會啟動一波新的成長動能。
其實從加入會員開始,每一個會員都在飛奔似的跑向這段關係的終點。每一個會員都會有一個生命週期(LTV):從初識、喜熱愛、到逐漸淡忘,只是時間長短不同。 這個時代的零售業,都知道要經營會員。從讓消費者認識你,到願意加入會員開始,品牌和消費者就開始了一段關係。但,這段關係可以有多久?
NAPL是一個會員分群模型,他可以協助品牌了解會員分布的樣貌,追蹤會員經營的成效,並針對不同群的會員,設計會員行銷活動。
線上購物商城長久累積的優勢像是:累積的流量、6小時到貨的物流能量、供應商的關係創造的商品優勢等等,即將面對來自不同次元的各種挑戰者:流量怪物、物流變形獸、以及甦醒的王者。
到底零售品牌,為什麼要做自己的App?跟購物官網有什麼不同?從我們這幾年的數據來看,提供品牌購物App給消費者,對品牌可以帶來非常多的好處,最終也對品牌業績成長,帶來強勁的助力。
每一年的雙11,身為客戶的系統商夥伴,都是我們年度重要的關卡。我們都會用一年準備一場雙11,但實際雙11一來,都會有一些意外或是驚喜,2020年的雙11,有很多有趣的現象,值得記錄下來。
推動OMO之後,線上業績成長同步帶動實體門市業績成長。為什麼?在OMO推動之後,有新客的動能、有熟客貢獻度的倍增,品牌自然會啟動一波新的成長動能。
其實從加入會員開始,每一個會員都在飛奔似的跑向這段關係的終點。每一個會員都會有一個生命週期(LTV):從初識、喜熱愛、到逐漸淡忘,只是時間長短不同。 這個時代的零售業,都知道要經營會員。從讓消費者認識你,到願意加入會員開始,品牌和消費者就開始了一段關係。但,這段關係可以有多久?
NAPL是一個會員分群模型,他可以協助品牌了解會員分布的樣貌,追蹤會員經營的成效,並針對不同群的會員,設計會員行銷活動。
線上購物商城長久累積的優勢像是:累積的流量、6小時到貨的物流能量、供應商的關係創造的商品優勢等等,即將面對來自不同次元的各種挑戰者:流量怪物、物流變形獸、以及甦醒的王者。
到底零售品牌,為什麼要做自己的App?跟購物官網有什麼不同?從我們這幾年的數據來看,提供品牌購物App給消費者,對品牌可以帶來非常多的好處,最終也對品牌業績成長,帶來強勁的助力。
每一年的雙11,身為客戶的系統商夥伴,都是我們年度重要的關卡。我們都會用一年準備一場雙11,但實際雙11一來,都會有一些意外或是驚喜,2020年的雙11,有很多有趣的現象,值得記錄下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來自80多個國家/地區的數千名領先的心理科學家、學者、臨床醫生、研究人員、以及教育工作者等組成的心理科學協會(APS)於2024年12月19日星期四的新聞稿中描述近期的研究: 分析國際間的文化差異導致對COVID-19的反應。。。
隨COVID-19防疫措施影響,B/Yamagata病毒株自2020年起未再現蹤跡,科學界推測其已滅絕。基於此,2024-2025年度流感疫苗移除該病毒株,回歸三價設計。專家強調持續監測重要性,並呼籲加強公共衛生與疫苗接種。
Thumbnail
本文涵蓋討論疫情的假象與真相 "疫苗"成分的傷害、政治的腐敗、資本的陰謀,在幕後玩轉世界的少數人與非人類造就的種種,揭開謊言與被忽視已久的真相與社會現象,人類你準備好了?
Thumbnail
在網路時代,消費者每天都會接觸到大量的資訊。想要在眾多資訊中脫穎而出,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就需要懂得如何運用行銷技巧。近年來,一種叫做「FOMO行銷」的行銷手法開始流行起來。FOMO行銷,全名為「Fear of Missing Out」,指的是害怕錯過某事或某物的焦慮心理。
Thumbnail
《為何您知道卻做不到OMO呢?》您可知道真正的OMO是什麼嗎?OMO是近年來備受零售業所重視的新行銷模式,目的在推動顧客、門市、電商、品牌的多贏。在本課程中,將帶領大家一起探尋--推動「品牌OMO行銷」該做好的二十項工作,讓我們來趟不一樣的OMO之旅吧~
Thumbnail
你還記得嗎? 還有多少人記得武漢肺炎COVID-19封控幾年下來的悲慘日子?這個問題不禁讓人陷入沉思。這些大大小小的酒精消毒家中擺著,依然偶爾用一下。自從2019年底武漢首次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全球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困境。隨著疫情的擴散,各國相繼採取了封城、社交距離等嚴格的防控措施,這段時期充
Thumbnail
第一季財報揭示零售業的變革浪潮 零售業曾經是穩定且可預測的產業,大型零售巨頭們似乎牢不可破。然而,電商的崛起徹底改變了零售業的格局,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波動和激烈競爭。持續的通膨更進一步重塑了消費者的行為,他們更加注重價值和價格。 消費者支出模式也開始從疫情期間的商品消費轉向服務、福利和體驗
Thumbnail
經營環境 一、競爭:是你的「產品」和「服務」再競爭。 幫底下的每一個層級(第一線人員)把客戶服務做到最好。 高層能為部屬做甚麼? 1.擴大營運,創造規模效益:用較低的成本把產品或服務送到客戶手上。 2.提供經驗,創造累積效益:可用遠比新事業自己建立的品牌還低的成本,為這個新品牌加分。 
e等公務園+學習平臺/COVID-19疫情對全球的影響:一年後的檢視 /測驗解答記錄分享
當今快速發展的數位時代,電子商務已經徹底改變了我們的購物方式和商業模式。從最初的O2O(Online to Offline)到現在的OMO(Online Merges Offline),電商的發展不僅快速且不斷的進展。   從O2O到OMO:電商的演進   過去,O2O模式主要強調線上和線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來自80多個國家/地區的數千名領先的心理科學家、學者、臨床醫生、研究人員、以及教育工作者等組成的心理科學協會(APS)於2024年12月19日星期四的新聞稿中描述近期的研究: 分析國際間的文化差異導致對COVID-19的反應。。。
隨COVID-19防疫措施影響,B/Yamagata病毒株自2020年起未再現蹤跡,科學界推測其已滅絕。基於此,2024-2025年度流感疫苗移除該病毒株,回歸三價設計。專家強調持續監測重要性,並呼籲加強公共衛生與疫苗接種。
Thumbnail
本文涵蓋討論疫情的假象與真相 "疫苗"成分的傷害、政治的腐敗、資本的陰謀,在幕後玩轉世界的少數人與非人類造就的種種,揭開謊言與被忽視已久的真相與社會現象,人類你準備好了?
Thumbnail
在網路時代,消費者每天都會接觸到大量的資訊。想要在眾多資訊中脫穎而出,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就需要懂得如何運用行銷技巧。近年來,一種叫做「FOMO行銷」的行銷手法開始流行起來。FOMO行銷,全名為「Fear of Missing Out」,指的是害怕錯過某事或某物的焦慮心理。
Thumbnail
《為何您知道卻做不到OMO呢?》您可知道真正的OMO是什麼嗎?OMO是近年來備受零售業所重視的新行銷模式,目的在推動顧客、門市、電商、品牌的多贏。在本課程中,將帶領大家一起探尋--推動「品牌OMO行銷」該做好的二十項工作,讓我們來趟不一樣的OMO之旅吧~
Thumbnail
你還記得嗎? 還有多少人記得武漢肺炎COVID-19封控幾年下來的悲慘日子?這個問題不禁讓人陷入沉思。這些大大小小的酒精消毒家中擺著,依然偶爾用一下。自從2019年底武漢首次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全球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困境。隨著疫情的擴散,各國相繼採取了封城、社交距離等嚴格的防控措施,這段時期充
Thumbnail
第一季財報揭示零售業的變革浪潮 零售業曾經是穩定且可預測的產業,大型零售巨頭們似乎牢不可破。然而,電商的崛起徹底改變了零售業的格局,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波動和激烈競爭。持續的通膨更進一步重塑了消費者的行為,他們更加注重價值和價格。 消費者支出模式也開始從疫情期間的商品消費轉向服務、福利和體驗
Thumbnail
經營環境 一、競爭:是你的「產品」和「服務」再競爭。 幫底下的每一個層級(第一線人員)把客戶服務做到最好。 高層能為部屬做甚麼? 1.擴大營運,創造規模效益:用較低的成本把產品或服務送到客戶手上。 2.提供經驗,創造累積效益:可用遠比新事業自己建立的品牌還低的成本,為這個新品牌加分。 
e等公務園+學習平臺/COVID-19疫情對全球的影響:一年後的檢視 /測驗解答記錄分享
當今快速發展的數位時代,電子商務已經徹底改變了我們的購物方式和商業模式。從最初的O2O(Online to Offline)到現在的OMO(Online Merges Offline),電商的發展不僅快速且不斷的進展。   從O2O到OMO:電商的演進   過去,O2O模式主要強調線上和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