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urdieu 是如何談「差異性是如何被培養出來且產生效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來自於個人文化資本的累積有所不同,雖然在社會學裡所指的文化皆無精緻與通俗之別,然而藉由文化資本的可繼承性,教育系統成為複製社會階層的關鍵環節,在教育現場來自高社經地位的家庭遠比來自低社經地位的家庭通常擁有更多的知識背景,因為從小他們所接觸的事物便建構了他們對於世界的認識,他們把電腦、平板等器具當作是理所當然的資源,而對於不熟悉這些工具操作的同儕,他們也自認為格格不入,似乎無法「融入」這樣的場域。
差異性來自於內化後的慣習(habitus),它在我們出生後便開始養成,直到生命的結束,都將影響我們的行為選擇,因為我們所謂的好惡分明都和我們生活所接觸的習以為常有關,就像在一開始學習英文時,有的人會建議先多聽英文,新聞英文、英文歌曲都可以,為的是把耳朵「聽軟」,讓自身不那麼排斥這個在日常對話裡不常出現的語言。我們通常都會對不常接觸的事物感到排斥,反感的原因來自於我們目前為止的生命經驗無法與之連結,而造成感知的衝突,自己與他人,自己與事物,他人與事物,當我們觀察到「不自然」的時候,便是差異性體現的時候。
在求學階段,經常是由成績來定義學生的表現,舉凡品行與成就,成績像是萬事通,把每個人的未來預知的一清二楚,經由學校這個特定場域所決定的結果,來自於老師們對學生所表現出來的氣息作為判斷的依據,可受教育的人越來越多也加速了學歷的貶值,在多方不平等的教育系統運作之下,人的價值更是朝向單一化的認定,學習成績不好的人,似乎成了社會發展最大的偏差值。
avatar-img
216會員
215內容數
關於影像的省思,也關於在生活裡浮沉的方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予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當資本主義的市場運作成為主流,除了產業結構的轉變之外,也間接影響臺灣社會的人口結構,大量的青壯年人口來到了都市地區工作、求學,造成鄉村地區人口快速凋零、老年化問題越發嚴重,時間久了更加劇了城鄉落差與資源分配不均所造成的教育不平等的局面。
人類的一切行為,都受到某種能夠帶來獎勵和報酬的交換活動所支配。
公共衛生強調群體的觀點,然而健康促進的眼光卻只想改善每個個人的生活習慣,用充滿個人歸因的健康評量,忽略了身為一個「人」被鑲嵌在社會中難以撼動的處境。 疾病的預防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讓民眾可以在疾病發生後,能獲得一個完善的治療及照護。
當資本主義的市場運作成為主流,除了產業結構的轉變之外,也間接影響臺灣社會的人口結構,大量的青壯年人口來到了都市地區工作、求學,造成鄉村地區人口快速凋零、老年化問題越發嚴重,時間久了更加劇了城鄉落差與資源分配不均所造成的教育不平等的局面。
人類的一切行為,都受到某種能夠帶來獎勵和報酬的交換活動所支配。
公共衛生強調群體的觀點,然而健康促進的眼光卻只想改善每個個人的生活習慣,用充滿個人歸因的健康評量,忽略了身為一個「人」被鑲嵌在社會中難以撼動的處境。 疾病的預防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讓民眾可以在疾病發生後,能獲得一個完善的治療及照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文章24_2024/06/13 文/王文廷 煩惱一一人類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人,出生以來受到的教育就是「以優異的表現」或者「追求理想狀態」為目標,但這些標準都是依照世俗所給予的「高標」,而不是自己的「專屬標準」,於是與人相處就會莫名地陷入「比較」之中,像是你自己覺得窮,是因為你見過富
Thumbnail
從小到大,我們到學校學知識學技能,習得很多寶貴的知識和技術,運用在個人身上就是取得學位,謀得好工作,得到好前途,可以養兒育女,栽培下一代。運用在眾人事務上就是建設與創新,為國家帶來更大的進步。可是,這些知識如果沒有轉成智慧,就會產生很多的煩惱,學越多煩惱越多。比如,學到一門新技術,就想用這個獨門技術
從小的時候我們就被教育,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就算現在強調多元學習,但很多事情都沒有模板的時候,就是讀書才有標準答案,就是複製父母的方式最簡單。 我們盲目的學習我們所看的到的方法,去跟著別人後面走。但是沒有目標又怎麼會有動力?從我們懂事開始去學校,就都只是被環境壓迫而已。 如果是寫小說你會發現故
Thumbnail
瞭解社會的慣習與不同的生長環境對個人發展的影響,並且如何運用知識、物質、社會、文化、身體、語言溝通、心理七種資本逆轉階層。
我認為成年後我們中英文的造詣,是個人經年累月呈現出來的結果,與是否贏在起跑點無太大關係。就如英國王室成員或富商後代,是否能贏得世人的景仰,不完全是因為王室的血統頭銜或土豪身分,而是日常在大庭廣眾下的表現,奠下世俗的觀感與評價。  
Thumbnail
在學習的這條路上總是形形色色,每個人當下遇到的人、遇到的事都很有可能影響到往後的自己。
在這個世界,有那麼多的人,而且個性、習慣、興趣都不太一樣。 為何會不一樣呢? 如果是在同一個家庭,有相同的父母,相同的生長環境,是不是培養出來的小孩,個性、習慣應該會很接近吧。 小孩子的學習從模仿開始,對於親近之人所灌輸的身教、言教,很容易就會照單全收。 同一個家庭的親人之間,確實在
Thumbnail
現代教育強調「因材施教」,但在現實社會,真的能做到嗎?理論上應該這麼做,真的可以做到嗎,在現今社會,答案是「很難」。
Thumbnail
每一種文化都有它獨特的作用,人們越來越認為應有權活出真實的自己,道德一直都是被文化塑造的。通過雙向溝通, 父母可以更好地理解下一代。人需要接受並認同自己,這樣培養出的養分才是最珍貴的,我們應向這個方向前進。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文章24_2024/06/13 文/王文廷 煩惱一一人類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人,出生以來受到的教育就是「以優異的表現」或者「追求理想狀態」為目標,但這些標準都是依照世俗所給予的「高標」,而不是自己的「專屬標準」,於是與人相處就會莫名地陷入「比較」之中,像是你自己覺得窮,是因為你見過富
Thumbnail
從小到大,我們到學校學知識學技能,習得很多寶貴的知識和技術,運用在個人身上就是取得學位,謀得好工作,得到好前途,可以養兒育女,栽培下一代。運用在眾人事務上就是建設與創新,為國家帶來更大的進步。可是,這些知識如果沒有轉成智慧,就會產生很多的煩惱,學越多煩惱越多。比如,學到一門新技術,就想用這個獨門技術
從小的時候我們就被教育,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就算現在強調多元學習,但很多事情都沒有模板的時候,就是讀書才有標準答案,就是複製父母的方式最簡單。 我們盲目的學習我們所看的到的方法,去跟著別人後面走。但是沒有目標又怎麼會有動力?從我們懂事開始去學校,就都只是被環境壓迫而已。 如果是寫小說你會發現故
Thumbnail
瞭解社會的慣習與不同的生長環境對個人發展的影響,並且如何運用知識、物質、社會、文化、身體、語言溝通、心理七種資本逆轉階層。
我認為成年後我們中英文的造詣,是個人經年累月呈現出來的結果,與是否贏在起跑點無太大關係。就如英國王室成員或富商後代,是否能贏得世人的景仰,不完全是因為王室的血統頭銜或土豪身分,而是日常在大庭廣眾下的表現,奠下世俗的觀感與評價。  
Thumbnail
在學習的這條路上總是形形色色,每個人當下遇到的人、遇到的事都很有可能影響到往後的自己。
在這個世界,有那麼多的人,而且個性、習慣、興趣都不太一樣。 為何會不一樣呢? 如果是在同一個家庭,有相同的父母,相同的生長環境,是不是培養出來的小孩,個性、習慣應該會很接近吧。 小孩子的學習從模仿開始,對於親近之人所灌輸的身教、言教,很容易就會照單全收。 同一個家庭的親人之間,確實在
Thumbnail
現代教育強調「因材施教」,但在現實社會,真的能做到嗎?理論上應該這麼做,真的可以做到嗎,在現今社會,答案是「很難」。
Thumbnail
每一種文化都有它獨特的作用,人們越來越認為應有權活出真實的自己,道德一直都是被文化塑造的。通過雙向溝通, 父母可以更好地理解下一代。人需要接受並認同自己,這樣培養出的養分才是最珍貴的,我們應向這個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