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讀《無權力者的權力》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21年其中一個new year's resolution是每讀完一本書就簡單寫個讀後感(談不上是書評,比起以前做功課寫的書評都是東拼西凑的左抄右抄,今次我只想簡單記錄一下看後的一些反思和感想,免得每本書看完後都是水過鴨背後忘記得一乾二淨)。而今年我讀的第一本書是自2019年初夏在香港挺多人讀的哈維爾的《無權力者的權力》(我讀的是英文版《The Power of the Powerless》)
簡單而言作者捷克前總統哈維爾在書中剖析在後極權統治下人民可以怎樣回應,而他的主張就是要「活在真相中」,説得白一點就是「做人最緊要做自己。」
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以雜貨店老闆被要求掛上「世界工人團結一致!」口號的橫額,而其實他可能不同意這口號,又或者根本不知道這口號代表什麽。但是,若他不掛上橫額就可能會為他帶來很多的麻煩,所以他最終亦會選擇掛上。而由於大部分人跟他一樣,最終選擇不掛上橫額的人將會成爲異數,被凸顯出來而需附上代價。從這例子引申,作者指出在後極權統治下,we are both the victims and supporters of the system。正正因爲雖然我們不同意政權的所作所爲,但為了不怕麻煩,我們選擇妥協,使政權更爲所欲爲,最終令我們更受壓逼。
而要突破這個循環,作者提出我們要「活在真相中」(“to live in the truth”),簡單而言就是跟隨自己的心去做,不要因爲貪方便、害怕成爲少數而choose the easier path、隨波逐流。當人們都選擇「活在真相中」時,無權力者的力量就會集腋成裘,最終帶來改變。
但如果現實是無權力者的力量不能集腋成裘,「活在真相中」不能帶來實質的改變,那麽爲了「活在真相中」而反抗又有沒有內在的意義(intrinsic value)呢?
我又想起卡繆在《反抗者》中的名言:「轉身反抗不公不義,你才由奴隸變成自己。」以及書中內文的一句話:
反抗乍看下是負面的,因爲它不創造任何東西,但其實深層來説是積極的,因爲它揭示了人身上自始之終要捍衛的東西。
但是,要真正做到「活在真相中」、反抗,比我想象中要難得多。
我很懦弱,近日在做一些關乎自己價值觀的抉擇時,最終都是選擇了the easier way而妥協。我只能深感認同的是,能夠在某些關鍵時刻,選擇站出來,做一件大部分人不會做的事,is what distinguishes a great man from the ordinary。
不過至少的是(稍微安慰自己),在作出抉擇時,至少我有心思熟類,亦跟自己開了條件(簡單而言就是在有後路的情況下,願意選擇這條比妥協要難走的後路),可最後這條後路也被封了,掙扎過後,我最後也選擇妥協了。
掙扎,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了。就好像一個人剛學游泳,有時游兩下向前,有時又喝下兩口海水,然後再游兩下向前,又再喝下兩口海水,慢慢游下游下、喝下喝下海水,最終還是會學會游泳,游到終點。
我只盼望的是,在每次要作出抉擇時,我都能坦誠面對自己的內心,心能每次再堅强一點點,下次能再走遠一點點。
最後想起法文中有句諺語“ce n'est pas la mer à boire”,其意思即是「不是要你喝掉整個海那麽困難」。是的,要學習「活在真相中」,也不是要你一口氣喝掉整個海,慢慢來吧,不是那麽困難的。
加油。
同場加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藍色的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年的我二十六歲。人們說二十五歲會經歷quarter-life crisis,大概說的是學業完成而事業未成、告別柴娃娃戀愛但又未想settle down的一種迷茫吧。可對比二十五,二十六的我才真正感受到quarter-life crisis中的crisis到底是怎麼的危機。
2020年在疫情下多看了書,就簡單回顧一下所看的書吧。
今年的我二十六歲。人們說二十五歲會經歷quarter-life crisis,大概說的是學業完成而事業未成、告別柴娃娃戀愛但又未想settle down的一種迷茫吧。可對比二十五,二十六的我才真正感受到quarter-life crisis中的crisis到底是怎麼的危機。
2020年在疫情下多看了書,就簡單回顧一下所看的書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自古以來,所有的智者都在世間歷事煉心,不問世事躲在書中當一個哲學家,頂多稱作為自了漢。 做事的目的是為了修練自己的心,不要總是去關注結果,結果並不是做事的目的, 況且,結果也不是我們所能掌控的,我們所能控制的只有自己。
Thumbnail
透過《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探討了自由、進步與幸福的話題。自由是有代價的,自由不僅是追求理想生活的前提,更需要我們承擔選擇的後果。幸福可以是透過「比較」簡單得來,也可以是透過長期思考摸索獲得。選擇哪條路或許沒那麼簡單,這個世界很複雜,絕對不是黑白分明,但也是因為這樣,才有趣。
Thumbnail
「不要把任何人的話視為真理,因為每個大人也只活過一種人生。 這本書是前陣子邂逅今年最愛之「成為自由人」,同一位作者李惠貞老師去年的著作。作者會想要寫這本書,是因為覺得社會上太多普遍的想法,並非事實而是出於恐懼,藉此想要和年輕的孩子們說說話。
這一篇要寫如何走出原生世界?原生世界就是不知善、不知惡、不知真、不知假。第一就是要好好的工作,解決人的需要,只是命運寫下我們的工作,因此可以走出原生世界也是有它的規定性的。總統不可以走出原生世界,因為他們要統領三軍,必要時還要兵戎相見,他們的枷鎖是滿滿的,這是必要性的。 讀書人可以走出原生世界,因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對於自我的理解和選擇的思考,強調了內在的渴望和價值的重要性。作者分享了通過覺察自己的渴望,可以從被動變成主動,從受害者轉變為具有力量的人。同時提供了參加共學活動的資訊。
Thumbnail
2023年的10月透過朋友的推薦和網路資訊,於是打開了這本我觀望已久的哲學心理書。初品此書當下的心境是對於人際、社會、自我感到無力和絕望,不再相信人與人之間有純粹的信任,也不再相信社會是單純的,更不再相信自己有勇氣和能力可以面對困境,但當我翻開第一個章節,簡單明瞭的一句話:生命中所遇到的困境都和人際
Thumbnail
這本書在說什麼 這是一本告訴你 360行,行行出狀元的一本書,只要你能找到自己的想要做的,你就能夠達成自我實現,這或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概念,為什麼難以實現,原因就是「標準化」,社會對成功的定義有一個框架,絕大多數人都依這條路步行而上,只是把別人定下的規則「複製,貼上」,那麼你將很難找到真正的自己,
Thumbnail
近期,閱讀了一本與二戰時期集中營有關的書籍–《活出意義來》。以心理層面去探討那些非人道的遭遇,我很喜歡其中作者下的註解,大意大致為:他們能剝奪我們外在的自由,但卻無法奪去我們內在的自由。以此核心概念出發,也與電影《依然相信》欲表達的理念有所關聯;我們無法逃避命運拋來的苦難,但我們能夠抉擇如何面對,只
被討厭的勇氣整體來說他在說如何把決定權交在自己手上,他否定過去創傷經驗對現在自己的影響、自卑感是在為自己找藉口以及課題分離,如何不讓別人的行為影響自己的心態。 課題分離 這本書對我影響最深的是課題分離,書裡最一開始先探討怎樣是自由的人生,如何讓人生變得簡單,於是他給了一個前提是「人類大部分的煩惱
Thumbnail
閱讀時間:1/2-1/3 「對於命運設置的磨難,弱者的應對是退讓與憎恨,強者的應對是妥協與抗衡,更強者的應對是堅韌與抗爭,最強者的應對是自強與超越。」 「這是一個你怎麼定義自己,世界就怎麼定義你的世界。當你以一個受害者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你就已經變成了生活的受害者;當你以犧牲的姿態去面對世界,你會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自古以來,所有的智者都在世間歷事煉心,不問世事躲在書中當一個哲學家,頂多稱作為自了漢。 做事的目的是為了修練自己的心,不要總是去關注結果,結果並不是做事的目的, 況且,結果也不是我們所能掌控的,我們所能控制的只有自己。
Thumbnail
透過《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探討了自由、進步與幸福的話題。自由是有代價的,自由不僅是追求理想生活的前提,更需要我們承擔選擇的後果。幸福可以是透過「比較」簡單得來,也可以是透過長期思考摸索獲得。選擇哪條路或許沒那麼簡單,這個世界很複雜,絕對不是黑白分明,但也是因為這樣,才有趣。
Thumbnail
「不要把任何人的話視為真理,因為每個大人也只活過一種人生。 這本書是前陣子邂逅今年最愛之「成為自由人」,同一位作者李惠貞老師去年的著作。作者會想要寫這本書,是因為覺得社會上太多普遍的想法,並非事實而是出於恐懼,藉此想要和年輕的孩子們說說話。
這一篇要寫如何走出原生世界?原生世界就是不知善、不知惡、不知真、不知假。第一就是要好好的工作,解決人的需要,只是命運寫下我們的工作,因此可以走出原生世界也是有它的規定性的。總統不可以走出原生世界,因為他們要統領三軍,必要時還要兵戎相見,他們的枷鎖是滿滿的,這是必要性的。 讀書人可以走出原生世界,因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對於自我的理解和選擇的思考,強調了內在的渴望和價值的重要性。作者分享了通過覺察自己的渴望,可以從被動變成主動,從受害者轉變為具有力量的人。同時提供了參加共學活動的資訊。
Thumbnail
2023年的10月透過朋友的推薦和網路資訊,於是打開了這本我觀望已久的哲學心理書。初品此書當下的心境是對於人際、社會、自我感到無力和絕望,不再相信人與人之間有純粹的信任,也不再相信社會是單純的,更不再相信自己有勇氣和能力可以面對困境,但當我翻開第一個章節,簡單明瞭的一句話:生命中所遇到的困境都和人際
Thumbnail
這本書在說什麼 這是一本告訴你 360行,行行出狀元的一本書,只要你能找到自己的想要做的,你就能夠達成自我實現,這或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概念,為什麼難以實現,原因就是「標準化」,社會對成功的定義有一個框架,絕大多數人都依這條路步行而上,只是把別人定下的規則「複製,貼上」,那麼你將很難找到真正的自己,
Thumbnail
近期,閱讀了一本與二戰時期集中營有關的書籍–《活出意義來》。以心理層面去探討那些非人道的遭遇,我很喜歡其中作者下的註解,大意大致為:他們能剝奪我們外在的自由,但卻無法奪去我們內在的自由。以此核心概念出發,也與電影《依然相信》欲表達的理念有所關聯;我們無法逃避命運拋來的苦難,但我們能夠抉擇如何面對,只
被討厭的勇氣整體來說他在說如何把決定權交在自己手上,他否定過去創傷經驗對現在自己的影響、自卑感是在為自己找藉口以及課題分離,如何不讓別人的行為影響自己的心態。 課題分離 這本書對我影響最深的是課題分離,書裡最一開始先探討怎樣是自由的人生,如何讓人生變得簡單,於是他給了一個前提是「人類大部分的煩惱
Thumbnail
閱讀時間:1/2-1/3 「對於命運設置的磨難,弱者的應對是退讓與憎恨,強者的應對是妥協與抗衡,更強者的應對是堅韌與抗爭,最強者的應對是自強與超越。」 「這是一個你怎麼定義自己,世界就怎麼定義你的世界。當你以一個受害者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你就已經變成了生活的受害者;當你以犧牲的姿態去面對世界,你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