嶄新的理所當然-重新發掘每件小事的意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日復一日的生活當中,日日看著窗外的太陽東升西落,年年望著街道旁的繁花花開花落,這些生活中平凡不足奇的風景,似乎再不曾讓我們的眼光駐足。
現代人求快求變,為求不落於人後;求新求異,為求不落於俗套。目光所及之處,皆是大量的資訊、圖片。看似便利,我們卻往往在變幻不定的流光溢彩中失去了自己。不再停下觀望,眼神直直追著更遠、更遠的彼方,任憑時光流逝,追逐著,奔跑著,四周的一切不斷向後退,模糊成一道一道的光束,驀然回首,卻無法想起自己曾經身於何處,又是何以至此。灑盡汗水、流乾眼淚達成自己的目標,卻已忘懷箇中意義何在。然而,一旦稍作停止,整顆心卻又惶惶不安,深怕落於人後。

松浦彌太郎察覺了這件事,同時亦想脫離這看似無限的輪迴。人們常常習慣了生活中的理所當然,便不再駐足細看,實則萬物靜觀皆自得,即使是日日能見、時時發生的小事,均有其意義及樂趣存在。於是,「嶄新的理所當然」一書,便誕生在世間。
(新版)嶄新的理所當然
松浦彌太郎本來就樂於觀察生活細節,探尋人生奧妙。他對於忙碌的現代人,推出了「嶄新的理所當然」一書,本書每一篇文章,皆只有數百字之長,閱讀時間不過二至三分鐘,極其適合通勤族、家庭主婦、學生,或是想在短短的休息時間中,療癒身心的你閱讀。每篇文章雖篇幅不長,卻也富含深意;討論主題雖俯拾即是,卻又充滿新意。觀察這些再平凡不過的小事小物,重新賦予其定義,為原先黯淡無光的生活,重新畫上一筆一筆的色彩,正是這本書的魅力之處。

譬如「約定」,在你我生活中可謂反覆發生、稀鬆平常之事。大至公司間的合約文書,小至私人的午餐約會,都是約定的一種。生活中充斥著大大小小的約定,古訓也告訴我們言必信,行必果,至今人們還在傳頌尾生為守信,抱柱而喪失性命的故事。因此,守住約定,成為了待人處事的基本。雖是如此,作者卻從中,發掘出不同的意義。
約定固然必須遵守,且不管是多小的約定,都有遵守的必要(作者甚至建議可以把這些微不足道、易於忘記的約定筆記下來)。但作者認為,約定的本質,是為了讓人開心;若完成約定的內容,卻不能讓對方開心,便不能說是履行了約定。
舉例而言,與別人約好了禮拜一交文件,並不是在禮拜一交出文件,就算是履行了約定。首先,必須思考為何對方需要在禮拜一取得文件?若是因為開會,此時,便必須在開會前將資料妥當的交付。或是,對方取得文件,是否為了製作報告?倘係如此,文件的內容則必須鉅細靡遺,盡可能對他人的報告有所助益,而非草草了事,提出一份勉強交差的文件。又或者,在星期一這樣沈悶的工作首日,在文件的上頭,貼上一張關心鼓勵的便條,交付給對方,對方必定也能在收到文件的同時,感受到暖暖的心意。
看到是隻小青蛙搬著文件,收到的人也會會心一笑吧!
約定,肯定人人都做過;能不能在履行約定的同時,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用心,便不是人人都能想到。作者就是這樣重新審視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讓每一件小事都變得意義非凡,讓自己的人生更加豐富多彩。

讀著文章的你,是否也覺得日復一日的生活,有如例行公事,生活彷彿失去了光彩,不再對你有吸引力?那個每天早晨起床都神采奕奕,充滿期待的自己,到哪裡去了呢?若是這樣,請你一起來讀一讀這本「嶄新的理所當然」。你會發現,即使是生活中最平凡的小事,都能從不同的角度觀看,發現新意。
這樣一步步重新發掘生活的樂趣,每一個人都辦得到,當然,包含正在閱讀文章的你。

作者介紹(摘自維基百科)
松浦彌太郎
生於東京。身兼《生活手帖》總編輯、「COW BOOKS」書店負責人、文字工作者等多重身分。十八歲時赴美,傾心於美國書店文化。回日本後,在赤坂城成立了二手雜誌專賣店「m&co.booksellers」。2000年,運用貨車開設了移動式書店。2002年又創立了「COW BOOKS」,同時也進行文字、編輯活動。
avatar-img
0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美好的生活不是昂貴的。 月底放了颱風假,忙碌的日常突然被按下了暫停鍵。 颱風的第一天,風雨未來,爸媽擔心我不懂得好好吃飯,特地來我租屋處送了一鍋補湯,我和他們叮嚀要小心頂樓淹水,在雨還沒變大之前揮手道別互祝平安,被記在心裡的感覺真的很溫暖。 我和伴侶就這麼一起宅在家,把日子過得很慢
Thumbnail
不斷變動的外境如果是常態,那麼,該如何才能讓內心處變不驚呢?又該如何才能消除不安、感受到輕鬆與幸福呢?《請問松浦彌太郎:將心安放的基本》提出培養日常而基本的習慣,讓發現喜悅鋪墊成為生活的基調,光是如此就能讓內心時常處在安穩舒適的狀態裡。
Thumbnail
書中以他自身的生活哲學、開書店的經歷與我們分享如何在生活、工作的小細節中做出改變與保持新鮮感,而這些想法雖然看似清清淡淡的卻也默默的植入心中不斷地引起漣漪,在某個瞬間會忽然頓悟那種,看著看著心情也會跟著柔順而輕盈,好像為自己開了一道新的門。
  日常並不等同於某種「正常」或「通常」狀態。在一個降雨機率不那麼高的地方,「雨停了」是回歸日常(主角看向天空,一道象徵美好生活的彩虹);但在降雨機率高的地方,我們卻不會覺得晴天是某種對日常的打斷。我們依然期待放晴,彷彿它能夠為我們帶來某種解放。
Thumbnail
達利歐認為,如果沒有建立自己的「原則」,那麼在每天在因應諸多大小狀況時,就必須每一次都像第一次碰到一樣,被迫個別、快速且不假思索地因應。但「太陽下無新事」這句話適用在大多數情況,只有極少數的情境是獨一無二、無法歸類的。如果我們發展出妥善處理大多數重複情境的優質原則,就能更加迅速地做出高品質的決策。
生活上舉凡一切大小事都會有計劃及執行的時候,不論是家庭或是職場,甚至延伸到其他事情上,在計劃的過程中,會分析各種發生的可能性,進而去規劃出最佳的結果,而在執行的過程中若出現不是先前分析過的結果,就可再次分析執行中發生的與規劃不同結果,而分析後,如果不會偏離原先的最佳結果,那就選擇靜觀其變吧。 根據
生活實驗 六二三 所謂上進, 就是多做一些為難自己的事。 所謂豁達, 就是別人見證的事就一起高興了。 所謂脾氣好, 就是這次就算了,下一次我一定要預約。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培養健康生活習慣的過程中的感悟和改變。文章中融入了一些有關時間管理和意識形態的內容,讓人對習慣養成產生共鳴。
在現今社會,小確幸的概念已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這源自村上春樹對於幸福的詮釋,認為它由許多微小而確實的體驗組成,需要在自我管理與遵循特定規範的情況下才能實現。透過日更的過程,我發現設立定期的小確幸審核點能夠為我提供前進的動力,同時也塑造了成就感。
Thumbnail
美好的生活不是昂貴的。 月底放了颱風假,忙碌的日常突然被按下了暫停鍵。 颱風的第一天,風雨未來,爸媽擔心我不懂得好好吃飯,特地來我租屋處送了一鍋補湯,我和他們叮嚀要小心頂樓淹水,在雨還沒變大之前揮手道別互祝平安,被記在心裡的感覺真的很溫暖。 我和伴侶就這麼一起宅在家,把日子過得很慢
Thumbnail
不斷變動的外境如果是常態,那麼,該如何才能讓內心處變不驚呢?又該如何才能消除不安、感受到輕鬆與幸福呢?《請問松浦彌太郎:將心安放的基本》提出培養日常而基本的習慣,讓發現喜悅鋪墊成為生活的基調,光是如此就能讓內心時常處在安穩舒適的狀態裡。
Thumbnail
書中以他自身的生活哲學、開書店的經歷與我們分享如何在生活、工作的小細節中做出改變與保持新鮮感,而這些想法雖然看似清清淡淡的卻也默默的植入心中不斷地引起漣漪,在某個瞬間會忽然頓悟那種,看著看著心情也會跟著柔順而輕盈,好像為自己開了一道新的門。
  日常並不等同於某種「正常」或「通常」狀態。在一個降雨機率不那麼高的地方,「雨停了」是回歸日常(主角看向天空,一道象徵美好生活的彩虹);但在降雨機率高的地方,我們卻不會覺得晴天是某種對日常的打斷。我們依然期待放晴,彷彿它能夠為我們帶來某種解放。
Thumbnail
達利歐認為,如果沒有建立自己的「原則」,那麼在每天在因應諸多大小狀況時,就必須每一次都像第一次碰到一樣,被迫個別、快速且不假思索地因應。但「太陽下無新事」這句話適用在大多數情況,只有極少數的情境是獨一無二、無法歸類的。如果我們發展出妥善處理大多數重複情境的優質原則,就能更加迅速地做出高品質的決策。
生活上舉凡一切大小事都會有計劃及執行的時候,不論是家庭或是職場,甚至延伸到其他事情上,在計劃的過程中,會分析各種發生的可能性,進而去規劃出最佳的結果,而在執行的過程中若出現不是先前分析過的結果,就可再次分析執行中發生的與規劃不同結果,而分析後,如果不會偏離原先的最佳結果,那就選擇靜觀其變吧。 根據
生活實驗 六二三 所謂上進, 就是多做一些為難自己的事。 所謂豁達, 就是別人見證的事就一起高興了。 所謂脾氣好, 就是這次就算了,下一次我一定要預約。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培養健康生活習慣的過程中的感悟和改變。文章中融入了一些有關時間管理和意識形態的內容,讓人對習慣養成產生共鳴。
在現今社會,小確幸的概念已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這源自村上春樹對於幸福的詮釋,認為它由許多微小而確實的體驗組成,需要在自我管理與遵循特定規範的情況下才能實現。透過日更的過程,我發現設立定期的小確幸審核點能夠為我提供前進的動力,同時也塑造了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