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未來媽媽》幸福落幕,而那些屬於女人的生活,才正要開始展開序幕。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遇見別種可能之前,自己總會深陷一個不知所云的霧霾裡。」這是我從劉中薇在決定寫下《未來媽媽》劇本前所發生事情,感受到的切身之感。
當時,她正處在產後憂鬱以及夾雜著各種生活混亂之中,沒想到,出席一場講座後,有名觀眾向前,對著她說:「你因為生了小孩後,憂鬱了四個多月了,而我也是,只是我是流產。」那時,才讓她發現原來自已以為的痛苦,換作是他人,那樣的痛苦可能是更多,更是無法想像的。
走出自己的世界,才能真正看見,那些在自己身上所擁有的幸福。
於是,開始讓她反思,這樣的過程之中,女人的面向,以及各種角色附著在女人身上的壓力,還有生不生孩子,以及生不生得出來的種種煩惱,有沒有一個可能,是只要找回幸福,找回自己身上的快樂就好。
前幾天,是《未來媽媽》最後一集,我很期待,是因為劉中薇說:「我就是為了這個結局,才開始寫劇本的,所有的開始,都是從這個結局而起。」在當媽媽之前,我常聽見每個人的生命劇本,似乎都是結婚,然後生子,甚至連自己的另一半,也是這樣看待一位女人的。
無論,女人或是男人,每一個人,都是知道自己所要的舒適感,能不能,允許自己,允許他人,留下屬於他們所喜歡的自在。
好像,這個世界的女人,就只能朝好太太、好媳婦、好媽媽的形象邁進,於是,對此,我抗拒了許久,甚至差一點讓感情走不下去,而對我來說,難道真的不願意生孩子嗎?答案當然不是,真正的關鍵,在於我希望自己能為自己做主,當我決定了,才去行動,而不是身旁的人,認為時候到了,就該做這件事。
當然,年齡也是一個需要考量的問題,我曾想過,會不會有一天,當我想生了,卻無法生,那我會怎麼做呢?我開始上網查的事情,並不是凍卵,更不是試管嬰兒,而是收養,如果養寵物成為一個常態,那麼,為什麼認養孩子不能也是,兩者之間,並無分別,因為,都只是陪伴一個生命長大。
因此,當我坐在電腦前,看著最後一集時,我的心幾乎是揪在一起,我明白,劉中薇看見的風景,與我相同,是帶著愛出發,用愛在鼓舞著人們,能不能放下原有框架的幸福,放大各種的可能,讓我們可不可以,不要再用教條式的方式,去強迫他人接受自己的生活想像,而是允許每一個人,去遇見自己的幸福,的確,這個方程式,只有自己才能知道,而我們卻往往,因為當下的痛苦,而忘了,此時此刻,能夠相聚的幸福。
有那些愛你的,陪在你身邊,不就是最幸福的事了。
未來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此時此刻,那些愛你的,你愛的,都相聚在一起。
無論生或不生,那些從來都不是最重要的,而是你想要過的是什麼生活,未來,可以有很多想像,當我真的生了之後,我看見了,女人的堅毅,如同燈塔般,永遠地守護每一個人,朋友說:「你是勇氣,因為你明知道生孩子是自己最害怕的,卻仍勇往直前,選擇好好地面對。」我很希望,每個人都能有勇氣,去活出自己的真實,而不是緊守著不屬於自己的,或是數落他人所擁有的,把所有的力量,都重新放回自己身上。
因為,生命本身,自由自在地綻放,就是最美的時刻。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與孩子之間的相處,不應用教育二字框架著,而是回到人與人之間,心的交流,放下原本思維,與孩子成為自然而然地相處,會發現,原來無形之中,問題不在只是問題,而是一份邀請,邀請你加入未知的領域,好好地探索,好好地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默默地,路上的街景開始改變,不再是陰雨綿綿,寒風襲來的那個漫長冬夜了,漸漸地,當你抬頭仰望樹木時,你會看見那樣細細小小的綠芽,正精力旺盛地開著,讓人不禁感受到春天真的來了。
忘了,是大學畢業前的那年,還是剛滿十八歲的那一年,有天,父親對我說:「想送你一份紀念性的禮物,你有沒有想要什麼。」有,當然有,想要的禮物要得到前的喜悅,是難以言喻的。
有一天,當孩子熟睡,我看著他疲憊的眼神,問他:「我這樣常常需要外出,你真的都可以嗎?」他回答說:「你知道,可以看著喜歡的人,做她喜歡的事,是最幸福的一件事嗎?」
小學五年級時,看了「點點滴滴的回憶」,是第一次理解到未來與過去之間的敘事模式,在心中,產生了極大的問號。 究竟當時的自己,是未來的我,在回憶的自己?還是過去的我,在想像未來的自己?
世界與你之間的距離,其實,只有你自己,唯有看清自己的人生目標,才能思考出完整脈絡,在取捨之間,像是移動魔術方塊般的,你會清楚自己每一步的動向。
也許,你永遠不會懂我,我也是,可是,相信,就像是一個擁抱般的,不需要任何理由,只要一個純然地,在身邊支持的力量就足以讓你看見生活背後的藍天,如此耀眼,如此溫暖。
默默地,路上的街景開始改變,不再是陰雨綿綿,寒風襲來的那個漫長冬夜了,漸漸地,當你抬頭仰望樹木時,你會看見那樣細細小小的綠芽,正精力旺盛地開著,讓人不禁感受到春天真的來了。
忘了,是大學畢業前的那年,還是剛滿十八歲的那一年,有天,父親對我說:「想送你一份紀念性的禮物,你有沒有想要什麼。」有,當然有,想要的禮物要得到前的喜悅,是難以言喻的。
有一天,當孩子熟睡,我看著他疲憊的眼神,問他:「我這樣常常需要外出,你真的都可以嗎?」他回答說:「你知道,可以看著喜歡的人,做她喜歡的事,是最幸福的一件事嗎?」
小學五年級時,看了「點點滴滴的回憶」,是第一次理解到未來與過去之間的敘事模式,在心中,產生了極大的問號。 究竟當時的自己,是未來的我,在回憶的自己?還是過去的我,在想像未來的自己?
世界與你之間的距離,其實,只有你自己,唯有看清自己的人生目標,才能思考出完整脈絡,在取捨之間,像是移動魔術方塊般的,你會清楚自己每一步的動向。
也許,你永遠不會懂我,我也是,可是,相信,就像是一個擁抱般的,不需要任何理由,只要一個純然地,在身邊支持的力量就足以讓你看見生活背後的藍天,如此耀眼,如此溫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5月初月經沒有準時來的時候,我就覺得可能是懷孕了。因為已經有感覺到身體和情緒波動有點不太一樣。剛好在母親節那天驗孕,深深的兩條線。我人生的第一個母親節。 確認自己懷孕後,開始尋找產檢的院所。起初看了好幾間家裡附近的婦產科,都沒有對的感覺。然後才突然想起:我想要溫柔生產的話,一開始就找有這項服務
Thumbnail
最近看完這本「媽媽的自由:給那些隱沒在女兒、妻子、媳婦、母親角色後的自己」(羽茜),趁仍記憶猶新時來分享一下。 作者在前言提到,「女人身上有太多角色期待的包袱了…….比方說她會是爸爸的前世情人、媽媽的終身好友、比起兒子會更掛念著自己的家庭,更樂意、也更無私的為家人付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
Thumbnail
《去你媽的世界》封底文案即道出本書內容,作者郝妮爾描述了她自從懷孕到生產之間的心情以及面對的社會狀況,以及成為母親的困境與掙扎。她深刻描述了自己在懷孕過程中的痛苦、糾結與徬徨,以及面對「美」這個課題的掙扎。這本書不僅是在梳理自己,也是寫給未來的女兒,以及世上所有的女性以及所有媽媽。
Thumbnail
這篇描述孕婦的身體和心理上的變化,以及與生育相關的種種考量,說明懷孕帶來的影響。懷孕、生產、育兒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人生體驗,也是女性應該擁有完全同意權的一個選擇,需要仔細評估、決定的事情,選擇了就去體驗、去面對、去感受。
Thumbnail
沒想到生完孩子以後反而沒有這麼懷孕這麼厭世,以至於拖到現在才繼續寫文章,除了每天都在跟時間打仗外,某部分是因為好像又跟懷孕的人設又不同了有點自己打臉,但是為了維持一些自我,書寫必須擠出時間證明自我的方式,完全懂了《以我為器》裡說的:「書寫,助我從盲昧而瑣碎的深海中透脫出來,從全然圍繞著孩子的專注中鬆
Thumbnail
其實本來沒有打算拍孕婦寫真的,後來想想或許就這麼一次了,還是紀念一下這個很需要勇氣的決定。 組織家庭對我來說一直都不是最重要的決定,我從不設定幾歲了必須要做哪些事情,但是它就這麼來了,那就代表是最好的時機,每一件事情的發生,都是為了前往更好的地方,這趟奇妙旅程不快不慢,體重穩定、沒有孕期不適,
Thumbnail
隨著年歲增長,對於性別傳統思維,我的想法已經不再那樣單一、那樣絕對,不再遇到和自己思想有差異的人就有形無形的封鎖他。我不再認為結婚就是對女性的綑綁、生小孩就是女性生命的犧牲。現在的我覺得,有結婚很好、沒有結婚很好,有小孩很好、沒有小孩很好。
Thumbnail
黃詠詩在已讀不回裡談蘇美這本《文藝女青年這種病,生個孩子就好了》。所有已為人母、快為人母,又或是考慮成為母親的,這裡提供了一種角度,太驚艷。從沒有看到哪本書是把關注點放在新媽媽身上,關注她的疼痛和焦慮、她的孤獨和壓抑、她的改變和成長。這書相當觸動,因為我也曾身在其中。
Thumbnail
<說出女性的處境,寫出女人的故事> 50歲以前,過著「一般人」平順的日子,完成了唸書、工作、將孩子養大、老的送終……。然後退休了,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之前的日子說「平順」那是表面上看起來的,因為「大家」都這樣,我的又很平順,常被說:「女人有XX就很好了。」但是我覺得不對勁,時常問周圍的女人們: 「
林蔚昀的三首詩作描繪女性生育後的境遇,闡述女性如何在父權文化中遭致「母職」期待的綑綁。〈責任制〉道出母職工時不由自己決定、不受法律保障,成為「母親」連薪水都沒有,而是一生的職責。〈自己的房間〉描繪女性在心靈、物理上皆因穿戴了「母親」身分,而幾乎失去「自我」的存在。〈恐怖片〉則控訴女性在
Thumbnail
5月初月經沒有準時來的時候,我就覺得可能是懷孕了。因為已經有感覺到身體和情緒波動有點不太一樣。剛好在母親節那天驗孕,深深的兩條線。我人生的第一個母親節。 確認自己懷孕後,開始尋找產檢的院所。起初看了好幾間家裡附近的婦產科,都沒有對的感覺。然後才突然想起:我想要溫柔生產的話,一開始就找有這項服務
Thumbnail
最近看完這本「媽媽的自由:給那些隱沒在女兒、妻子、媳婦、母親角色後的自己」(羽茜),趁仍記憶猶新時來分享一下。 作者在前言提到,「女人身上有太多角色期待的包袱了…….比方說她會是爸爸的前世情人、媽媽的終身好友、比起兒子會更掛念著自己的家庭,更樂意、也更無私的為家人付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
Thumbnail
《去你媽的世界》封底文案即道出本書內容,作者郝妮爾描述了她自從懷孕到生產之間的心情以及面對的社會狀況,以及成為母親的困境與掙扎。她深刻描述了自己在懷孕過程中的痛苦、糾結與徬徨,以及面對「美」這個課題的掙扎。這本書不僅是在梳理自己,也是寫給未來的女兒,以及世上所有的女性以及所有媽媽。
Thumbnail
這篇描述孕婦的身體和心理上的變化,以及與生育相關的種種考量,說明懷孕帶來的影響。懷孕、生產、育兒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人生體驗,也是女性應該擁有完全同意權的一個選擇,需要仔細評估、決定的事情,選擇了就去體驗、去面對、去感受。
Thumbnail
沒想到生完孩子以後反而沒有這麼懷孕這麼厭世,以至於拖到現在才繼續寫文章,除了每天都在跟時間打仗外,某部分是因為好像又跟懷孕的人設又不同了有點自己打臉,但是為了維持一些自我,書寫必須擠出時間證明自我的方式,完全懂了《以我為器》裡說的:「書寫,助我從盲昧而瑣碎的深海中透脫出來,從全然圍繞著孩子的專注中鬆
Thumbnail
其實本來沒有打算拍孕婦寫真的,後來想想或許就這麼一次了,還是紀念一下這個很需要勇氣的決定。 組織家庭對我來說一直都不是最重要的決定,我從不設定幾歲了必須要做哪些事情,但是它就這麼來了,那就代表是最好的時機,每一件事情的發生,都是為了前往更好的地方,這趟奇妙旅程不快不慢,體重穩定、沒有孕期不適,
Thumbnail
隨著年歲增長,對於性別傳統思維,我的想法已經不再那樣單一、那樣絕對,不再遇到和自己思想有差異的人就有形無形的封鎖他。我不再認為結婚就是對女性的綑綁、生小孩就是女性生命的犧牲。現在的我覺得,有結婚很好、沒有結婚很好,有小孩很好、沒有小孩很好。
Thumbnail
黃詠詩在已讀不回裡談蘇美這本《文藝女青年這種病,生個孩子就好了》。所有已為人母、快為人母,又或是考慮成為母親的,這裡提供了一種角度,太驚艷。從沒有看到哪本書是把關注點放在新媽媽身上,關注她的疼痛和焦慮、她的孤獨和壓抑、她的改變和成長。這書相當觸動,因為我也曾身在其中。
Thumbnail
<說出女性的處境,寫出女人的故事> 50歲以前,過著「一般人」平順的日子,完成了唸書、工作、將孩子養大、老的送終……。然後退休了,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之前的日子說「平順」那是表面上看起來的,因為「大家」都這樣,我的又很平順,常被說:「女人有XX就很好了。」但是我覺得不對勁,時常問周圍的女人們: 「
林蔚昀的三首詩作描繪女性生育後的境遇,闡述女性如何在父權文化中遭致「母職」期待的綑綁。〈責任制〉道出母職工時不由自己決定、不受法律保障,成為「母親」連薪水都沒有,而是一生的職責。〈自己的房間〉描繪女性在心靈、物理上皆因穿戴了「母親」身分,而幾乎失去「自我」的存在。〈恐怖片〉則控訴女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