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光看著目錄的小標題與前情提要的照片便讓我默默濕了眼眶、開始泛淚的書,不斷讚嘆著「好美」、「太誇張了」、「好扯」、「好厲害」。
闔上《沒有垃圾的公寓生活》,仍然久久不能不已。
通過文字,我彷彿與尚潔、阿選兩人走過「零廢棄」的成長道路,看著他們如何開始、籌備婚禮、告別至親、迎接新生命,並在每個關卡中貫徹。
我在這裡找到了嚮往中的生活模樣,找到了活得越來越快樂的原因,找到了與地球共存的方式,更找到了與生命的連結。
雖然婚禮、葬禮、生產之於我都還有些遠不可及,卻因為他們,認識到一場零廢棄的婚禮、葬禮、生產還可以怎麼執行。
我今天若不索取試用品,那麼就會少一個試用品被分送出去,那麼倉庫端就會少補一份貨,然後工廠便會減少一份產品的製作,一直追溯到源頭,就會少一點石油或自然資源被開採出來做成那些商品、瓶罐或包裝。
拒絕就等於減少資源的需求與耗竭。
用舊的或買新的都好,然後要感到快樂 —— 就算選擇用舊的,不要覺得東西不美不開心,因為想想它跟著你去過的地方,發生過的事,你從舊物中發掘的意義與共享的情感,便是讓你感到快樂的來源;倘若選擇買新的,也不要因此而感到慚愧或煩惱,反而要更加確保你此次的購買值得,所以要審慎挑選耐用、材質好的東西,讓它在未來能陪你走得更久(當然你也能現在二手市場找找,說不定能用好價格買到幾乎同等值的好物呢!)
你的穿著並不能定義你是誰,而是你是誰定義了你的穿著。
就好比看到極簡主義youtuber NanaQ,即使她只穿著黑色背心與牛仔褲,仍讓人欽羨不已,我想,羨慕的是她整個人散發出來的氣質、對於生活的認真、對自己的負責任、對於事物的熱忱吧!
我們從婚禮辦到了喪禮,曾經無知的我覺得禮儀繁瑣得令人畏懼,逕自想要全部簡化,少一事是一事,但經歷這些後,我逐漸明瞭禮儀的重要性,因為我們或多或少都從「行禮」中找到一處容納自己的位置,讓情感得以安然地交流或宣洩。
二十七歲,我告別了婆婆,我的另一半告別了他的母親,這並非一個瞬間所發生的事,我們花了半年以上陪病走過安寧、臨終與後事,感謝母親用生命為我們上了一堂課。
這一切讓我們難免不去思考,當有一天我們要離開時,會以什麼樣的姿態走,能帶走什麼又留下什麼呢?
當每個人都卸下對婚禮「一定要怎樣怎樣」的執著時,就算只是在草地上和老媽牽著手晃來晃去,竟然如此開心自在。
這是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一個部分,在室外舉行婚禮,用產地直送的橘子當伴手禮,以BUFFET的形式舉行喜宴,所有賓客自備容器盛裝,吃不完還能打包,沒有繁瑣的禮節、不必要不實用的贈品、一套又一套的禮服展示活動、一桌又一桌的新人敬酒,取而代之的是:深刻有品質的交流與連結、互動與感受,光是看著文字都能感受到簡單的幸福與美好。
這是那個讓我驚呼「好扯」的部分,從來不知道原來生產不一定要在醫院執行,所謂溫柔生產意指「以孕婦與嬰孩的感受與狀態為第一考量,以較溫柔的方式協助婦女生產,讓每個產婦有權選擇自己想要的生產方式,在心理不具威脅性的情況下,能顧及個人身體和情緒的隱私,同時生產過程可以在友善和舒適的環境下進行分娩」,因為不在醫院執行(通常在家生產),也比較能控制垃圾量的製造,在尚未看內文僅看了最前面的照片時,我的想法是「天啊...有必要做到這種程度嗎?」但看完他們的心路歷程,非常佩服,同時也促使我去了解更多這方面的知識!
零廢棄生活的目的不是執著於製造多少垃圾,而是享受簡化生活後帶來的快樂。
請給這篇文章一個愛心或拍手,支持我繼續創作!喜歡的話也歡迎追蹤我,持續關注之後的文章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