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建立 個人知識體系 的工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分享 #RoamEdit 這是我建立 #個人知識體系 的工具之一。​
如大家所知,我是個扎實的「筆記俠」。即使盡量使用活頁本,便於筆記的補充與調整階層,但手寫筆記在查找上並不便利... 科技時代還是要用科技方法輔助。
先前偶然發現了黑科技線上工具,它可以以 #大綱式的記錄,又可以層層遞進的記錄資訊(可用圓點收折內容,讓思緒回歸乾淨),還可以自動偵測將資訊做 #鏈接 形成 #資訊網絡。因此在資訊的串連,變得視覺化容易辨識。​
我主要用它來輔助我的工作&整理一點閱讀筆記。因為工作的產業特性,需要逐步建構可供我自己調用的知識體系,自從有這工具,確實便利很多,而且不佔電腦容量!就像一個屬於自己的線上維基百科~​​
圖:我實際使用的畫面截圖。​
資訊網絡圖譜(是可以拉動的)
列表(便於搜尋)/另外也有關鍵字的搜尋處
大綱式的筆記樣貌,藍字還有外連視窗、大圓點還可以再展開
除了大綱式,也能像這樣呈現,甚至可用表格呈現
滑鼠只要移到已建立內容的標題處,右側視窗會自然浮現內容可快速瀏覽
與你分享!
___
RoamEdit是首款雙向鏈接大綱工具,它能輕鬆地將知識建成一個知識網絡,學過的知識很容易就能被應用起來
註冊試用的網址(邀請碼:ycdyg15): https://roamedit.com/?i=ycdyg15
❝ 再忙,也要抽空喝杯茶 .ᐟ.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她在電話裡樂不可支說:「我就相信妳!」​ 「只見過一次面,妳為什麼會相信我?」​ ... 信任,原來不是需要「什麼都可以」
這裡先講一則我以往工作的故事。我曾服務於開辦公開班的教育訓練單位,配合的都是業界知名的講師與顧問,有一回我觀察到某位資深的老師,他簽名從來都不使用單位提供的筆,我一直以為是他有潔癖的緣故。 直到有一回,我從口袋拿出預備的「鋼筆」,顧問一時居然激動到講話顫抖。他告訴我
如果身邊有個創作感官料理、宛如米其林前衛料理的主廚當朋友,生活會是什麼景況呢?除了有試不完的美食菜式,應該還會有些有趣的視角與觀點! 在此之前,我想先說明一下這位主廚 Tim 的菜式
翻譯的角色,很像說書人,很大程度應該要屏棄自己的靈魂,盡所能的還原書寫者想陳述的語境和意涵。因為這個成果,述說的是對方的故事。翻譯者更像是「代理孕母」,協助這個充滿生命的創作,換上東方面貌出生在中文世界。 但最開始,我卻舉步維艱,甚至已經翻了很多篇後,得推翻掉重新來過。主要有兩個原因:
接案一定靠人脈?(延伸閱讀:接案成長史5 沒有人脈就無法接案?)其實,「人脈」可能遠比預料的還「難用」,資深經驗的都知道,認識的人&親人、朋友 的案子...不僅難接,錢還難收。 「人脈」應該是更健康的互利互惠關係,而不是期待做為可依賴的資源。
一般講到外文書籍的「翻譯者」,肯定會認為需要英文科系畢業,或是有多益成績背書,才能勝任這個身份的吧。今天我就要通過這個專題【小六接案成長史:不會英文卻成為翻譯】。揭曉一個中文系畢業、十年企劃經歷,卻十年沒使用英文,但在人生旅程中居然增添了一筆「譯者」的角色。這一切到底怎麼發生的?
她在電話裡樂不可支說:「我就相信妳!」​ 「只見過一次面,妳為什麼會相信我?」​ ... 信任,原來不是需要「什麼都可以」
這裡先講一則我以往工作的故事。我曾服務於開辦公開班的教育訓練單位,配合的都是業界知名的講師與顧問,有一回我觀察到某位資深的老師,他簽名從來都不使用單位提供的筆,我一直以為是他有潔癖的緣故。 直到有一回,我從口袋拿出預備的「鋼筆」,顧問一時居然激動到講話顫抖。他告訴我
如果身邊有個創作感官料理、宛如米其林前衛料理的主廚當朋友,生活會是什麼景況呢?除了有試不完的美食菜式,應該還會有些有趣的視角與觀點! 在此之前,我想先說明一下這位主廚 Tim 的菜式
翻譯的角色,很像說書人,很大程度應該要屏棄自己的靈魂,盡所能的還原書寫者想陳述的語境和意涵。因為這個成果,述說的是對方的故事。翻譯者更像是「代理孕母」,協助這個充滿生命的創作,換上東方面貌出生在中文世界。 但最開始,我卻舉步維艱,甚至已經翻了很多篇後,得推翻掉重新來過。主要有兩個原因:
接案一定靠人脈?(延伸閱讀:接案成長史5 沒有人脈就無法接案?)其實,「人脈」可能遠比預料的還「難用」,資深經驗的都知道,認識的人&親人、朋友 的案子...不僅難接,錢還難收。 「人脈」應該是更健康的互利互惠關係,而不是期待做為可依賴的資源。
一般講到外文書籍的「翻譯者」,肯定會認為需要英文科系畢業,或是有多益成績背書,才能勝任這個身份的吧。今天我就要通過這個專題【小六接案成長史:不會英文卻成為翻譯】。揭曉一個中文系畢業、十年企劃經歷,卻十年沒使用英文,但在人生旅程中居然增添了一筆「譯者」的角色。這一切到底怎麼發生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當某個資訊塊的內容引起我的共鳴時,我會開一個新筆記,將我的感受與個人經驗結合,自由書寫至300字左右。我稱這類短文為良品3,這些短文既有對學到內容的詮釋,也有個人經驗的分享。加上標題後,這些短文非常適合作為每日更新社群媒體的材料。
Thumbnail
手寫筆記到 Notion 子彈筆記日月誌,探討我的個人管理演變。從學生時期開始,探索了不同的規劃工具,在這過程中提高個人管理效率,保持生活和工作的平衡和秩序。
Thumbnail
在現今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有效地管理和記錄知識成為許多人關心的問題。許多書籍和專家推薦各種最新的工具和方法,讓我們不禁覺得只要掌握了某種技術,就能輕鬆應對信息洪流。然而,真相往往並不如此簡單。持續不斷才是長期有效的關鍵。
Thumbnail
在傳統的筆記方法中存在著分類僵化和過度依賴關鍵字的問題。卡片筆記以一張卡片一個知識,確保知識的獨立性,並且建立知識間的多重連接,形成網狀結構。 這本書介紹了用卡片筆記做知識管理的技巧,幫助大家將零散的知識系統化,從而在需要時能夠迅速提取並應用。
選譯筆記是每位熱愛閱讀的學習者不可或缺的工具, 它能幫助你在浩瀚資訊中提取精華, 提升理解與分析能力, 更重要的是, 透過選譯筆記,你能以計劃性的方式累積專業知識。 ▋進階技巧1 - 精準紀錄觀點 選譯筆記不同於完整翻譯, 重點在於摘錄文章中引發你共鳴的觀點
「做筆記最困難的是看見資訊的內部連結。」 我在鑽研卡片盒筆記法3年後,獲得如此感悟。 卡片盒筆記法於我而言,價值在可以用於學術研究的實務。 作為研究人員,我無法像網路上的知識傳道士一樣, 停留在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沾沾自喜的狀態。 研究人員的工作,是產生新的知
Thumbnail
閱讀網路小說影響深遠,讓我開始紀錄周遭的小事。手記成了我最好的夥伴,紀錄著生活的點滴。雖智慧型手機取代了小手記,但它依然存在,以電子檔的形式紀錄下我的生活。
Thumbnail
Readwise 自動匯入資訊(如 Kobo 電子書、網路文章、社群媒體),輕鬆建立個人知識庫,更自動匯出至 Google Docs 或 Notion...等!還能設計測驗內容,透過 APP / Email 每日推播筆記內容,幫助複習加深印象!更能針對重點摘要「自行設定標籤」,運用關鍵字快速檢索資料
Thumbnail
分享了作者個人的經驗和使用的工具。從2012年開始將紙本筆記做成電子檔,首先使用Evernote,後來還加入了Goodnotes和Notion的行列。簡單分享選擇和使用不同工具的原因,對於需要將紙本筆記電子化的朋友,可以看一眼哦!
作為一個7年級生的我 在網絡時代的浪潮中成長 對我來說,網絡是一個寶藏 它可以讓我們更輕鬆地接觸,查詢,了解, 並學習到各種人事物 網絡是一個工具,怎樣使用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 我們腦袋中有兩種思維系統 系統一 : 直覺反應,快速,省力,不受控 系統二 : 專注,邏輯,仔細思考,消耗腦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當某個資訊塊的內容引起我的共鳴時,我會開一個新筆記,將我的感受與個人經驗結合,自由書寫至300字左右。我稱這類短文為良品3,這些短文既有對學到內容的詮釋,也有個人經驗的分享。加上標題後,這些短文非常適合作為每日更新社群媒體的材料。
Thumbnail
手寫筆記到 Notion 子彈筆記日月誌,探討我的個人管理演變。從學生時期開始,探索了不同的規劃工具,在這過程中提高個人管理效率,保持生活和工作的平衡和秩序。
Thumbnail
在現今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有效地管理和記錄知識成為許多人關心的問題。許多書籍和專家推薦各種最新的工具和方法,讓我們不禁覺得只要掌握了某種技術,就能輕鬆應對信息洪流。然而,真相往往並不如此簡單。持續不斷才是長期有效的關鍵。
Thumbnail
在傳統的筆記方法中存在著分類僵化和過度依賴關鍵字的問題。卡片筆記以一張卡片一個知識,確保知識的獨立性,並且建立知識間的多重連接,形成網狀結構。 這本書介紹了用卡片筆記做知識管理的技巧,幫助大家將零散的知識系統化,從而在需要時能夠迅速提取並應用。
選譯筆記是每位熱愛閱讀的學習者不可或缺的工具, 它能幫助你在浩瀚資訊中提取精華, 提升理解與分析能力, 更重要的是, 透過選譯筆記,你能以計劃性的方式累積專業知識。 ▋進階技巧1 - 精準紀錄觀點 選譯筆記不同於完整翻譯, 重點在於摘錄文章中引發你共鳴的觀點
「做筆記最困難的是看見資訊的內部連結。」 我在鑽研卡片盒筆記法3年後,獲得如此感悟。 卡片盒筆記法於我而言,價值在可以用於學術研究的實務。 作為研究人員,我無法像網路上的知識傳道士一樣, 停留在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沾沾自喜的狀態。 研究人員的工作,是產生新的知
Thumbnail
閱讀網路小說影響深遠,讓我開始紀錄周遭的小事。手記成了我最好的夥伴,紀錄著生活的點滴。雖智慧型手機取代了小手記,但它依然存在,以電子檔的形式紀錄下我的生活。
Thumbnail
Readwise 自動匯入資訊(如 Kobo 電子書、網路文章、社群媒體),輕鬆建立個人知識庫,更自動匯出至 Google Docs 或 Notion...等!還能設計測驗內容,透過 APP / Email 每日推播筆記內容,幫助複習加深印象!更能針對重點摘要「自行設定標籤」,運用關鍵字快速檢索資料
Thumbnail
分享了作者個人的經驗和使用的工具。從2012年開始將紙本筆記做成電子檔,首先使用Evernote,後來還加入了Goodnotes和Notion的行列。簡單分享選擇和使用不同工具的原因,對於需要將紙本筆記電子化的朋友,可以看一眼哦!
作為一個7年級生的我 在網絡時代的浪潮中成長 對我來說,網絡是一個寶藏 它可以讓我們更輕鬆地接觸,查詢,了解, 並學習到各種人事物 網絡是一個工具,怎樣使用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 我們腦袋中有兩種思維系統 系統一 : 直覺反應,快速,省力,不受控 系統二 : 專注,邏輯,仔細思考,消耗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