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女兒入了中學,慣用電腦,因為疫情,她更得心應手進步神速。小學和中學都不鼓勵常用電腦等器材,但疫情時代上課還是必須,她也多學習快上手。
從懂執筆畫畫至今,偶爾我都在家找到不少她親手寫給我的便條:媽媽,我愛你/媽媽我先去睡,你晚歸得小心/媽媽我倒了一杯水給你/媽媽晚安,明天見……全部都甜得膩,即使未能一一收好我都一定會替它們認真拍張照才放手。
現在女兒上學仍不用手提電話,但有電腦隨身,有時課堂之間她會寫電郵給我,告訴我在學校做了些甚麼,又或提點我替她簽通告之類。每次都會有媽,我愛你/媽謝謝你之類的字詞夾雜着,那可是我享受過最美的愛情。
孩子一字一句寫下來、畫出來的,即使是廢紙一張,字體東歪西倒潦草不已,父母都會珍而重之讀完又讀看完又看。自己是很珍惜文字溝通的人,對畫作藝術一竅不通,但文字給我的感染力總是最強烈。對比聊天,文字給人的感覺更揮之不去,而自己更是會反復去讀去消化文字的那種傻人。不為挑剔,就是純粹的喜歡。
女兒不算熱衷文字,但她仍是會不時記起要給父母和朋友寫點字。寫出來的「我愛你」,也許和每晚睡前親吻着我說的並沒兩樣,但給我的力量和震撼強烈得多。
上星期的母親節剛過,這已有少女高度的小娃兒神秘兮兮地弄了一個小本子給我,貼上不同時間的合照,說是禮物送給我。孩子們肯花時間在父母身上,當父母的自然要好好珍惜。光陰似箭,有天赫然發覺他們已長大成人,頭也不回地去追趕自己人生時,父母剩下的可能就是這些曾經花上小娃兒們不少兒時時光的手作,聊以安慰。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9會員
164內容數
本來以為一邊當媽一邊學做媽,怎知反過來被女兒每天調教的是小女子。所謂親子,原來是互動而非從上而下的教養。拋棄八股的君臣父子兄弟等包袱,原來當媽所得更教我驚喜萬分。有孩子的人,是上天多賜重活一趟的機會。把握這機會把點滴記下來,提醒自己無論當媽當爸當甚麼,最重要其實是當好一個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Teresa H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懂嗎?官僚殺人不見血,臨臨血的教訓,她血書給香港人知道甚麼是行政失效(教育局/社會福利署);甚麼是以工序代替工作(老師/校長/社工);甚麼是尸位素餐(官員);甚麼是天下無不是之父母(我呸)。
Burberry是「貴買廉用」的大衣,它的衣料多年不變,連我這粗人穿着它上飛機去旅行、出差甚至下微雪時它都沒半點疲態。我第一件Burberry最可恨的地方是永不退休,它總是連鈕扣都不掉一顆,令你沒法有藉口去送舊迎新。
別以為我寫這麼多自己就拿捏得天衣無縫。讀到那揪心的一句「父母永遠都會比子女所需遲一點放手,有些地方甚至一直都不能放手。」時,我轉頭吩咐啃着《Harry Potter》的女兒:「女呀,若果你在生活上察覺老母有甚麼硬是叼着尾不放手,你得好好和我說清楚啊!」女兒點點頭,不知她有沒有聽懂,又埋頭進書本裏去。
今天讀到連去世多年的童書作家Dr Seuss後人都因為作家書籍插畫或內容被指含歧視成分而「被絕版」,也許很快連內容含性別和人獸種族歧視主義的聖經都得被焚書坑儒。
很無聊也沒真的是怎麼樣的實驗,但女兒啟發了我一點:習慣一旦形成,原來要改變並不容易,即使人有意識地叫自己改,也需要花可能和當初不經意建立舊習慣時同樣或更大的力量。這樣我想起十多二十年前一部暢銷書,名叫大概七大習慣之類的,就是教人要養成幾種成功人士通有的小習慣,那做好小事便成大器。
八卦也好、無聊也罷,閱讀這行為本身並不深奧也不高尚,竅門不在閱讀能力而在興趣。女兒用了很長的時間去找自己喜愛的小說類型,也有孩子只愛讀有關生物、科學、地理、天文等書籍。總之不放棄,文字帶給人類的遠遠多於我們能想像的一切。
懂嗎?官僚殺人不見血,臨臨血的教訓,她血書給香港人知道甚麼是行政失效(教育局/社會福利署);甚麼是以工序代替工作(老師/校長/社工);甚麼是尸位素餐(官員);甚麼是天下無不是之父母(我呸)。
Burberry是「貴買廉用」的大衣,它的衣料多年不變,連我這粗人穿着它上飛機去旅行、出差甚至下微雪時它都沒半點疲態。我第一件Burberry最可恨的地方是永不退休,它總是連鈕扣都不掉一顆,令你沒法有藉口去送舊迎新。
別以為我寫這麼多自己就拿捏得天衣無縫。讀到那揪心的一句「父母永遠都會比子女所需遲一點放手,有些地方甚至一直都不能放手。」時,我轉頭吩咐啃着《Harry Potter》的女兒:「女呀,若果你在生活上察覺老母有甚麼硬是叼着尾不放手,你得好好和我說清楚啊!」女兒點點頭,不知她有沒有聽懂,又埋頭進書本裏去。
今天讀到連去世多年的童書作家Dr Seuss後人都因為作家書籍插畫或內容被指含歧視成分而「被絕版」,也許很快連內容含性別和人獸種族歧視主義的聖經都得被焚書坑儒。
很無聊也沒真的是怎麼樣的實驗,但女兒啟發了我一點:習慣一旦形成,原來要改變並不容易,即使人有意識地叫自己改,也需要花可能和當初不經意建立舊習慣時同樣或更大的力量。這樣我想起十多二十年前一部暢銷書,名叫大概七大習慣之類的,就是教人要養成幾種成功人士通有的小習慣,那做好小事便成大器。
八卦也好、無聊也罷,閱讀這行為本身並不深奧也不高尚,竅門不在閱讀能力而在興趣。女兒用了很長的時間去找自己喜愛的小說類型,也有孩子只愛讀有關生物、科學、地理、天文等書籍。總之不放棄,文字帶給人類的遠遠多於我們能想像的一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女兒的愛,總是會不經意地 出現在我生活各個小小的角落: 書桌邊一張小卡、 筆電上一張小貼紙、 或是學校拿回來的畫作... 幾乎我身邊比比可見到處皆是 睡前,在我的行事曆上 又看見女兒不知何時在右下角用注音寫上的 「她的名字+座號+愛心」 我笑了 突發奇想 我也可以像妞一樣 以
Thumbnail
自從到德國念書後,媽媽就常寫信給我。 而信不只是信,更是她的日常繪畫。 她說在畫畫時,總會想著那張畫要送誰; 所以給我的每張畫,都是為我精心設計的。 那這張畫所代表的是什麼呢? 媽媽說: 「這就是我們家老三很cute、很快樂的樣子,非常能代表寶貝老三,跟她小時候短髮的樣子很像,小予很
Thumbnail
小孩一直被媽媽照顧,覺得媽媽愛我,這種習慣就這麼延續下來,什麼時候會改變,小孩反過來愛媽媽、照顧媽媽呢?這是個很奇妙的轉折點。   兒女對於媽媽的「愛」應該不是本系列定義的嚴格的、「真正」的「愛」,比較是: 「回報」—知道媽媽對我很好; 「分擔」—她很辛苦; 「憐惜」—覺得她需要人家的照顧
Thumbnail
看完這篇,或是正在看的時候,我的感覺是,母愛是很可怕的,無處不滲透,上天下地,天羅地網,每個細縫都逃不掉,填滿了所謂的母愛,雖然不至於窒息而死,也是讓人喘不過來。到現在都還活得「好好」的人,是自己掙脫出來的,還是母親張開雙手,開了一條縫,讓孩子的自我得以喘一口氣,長大一點呢?   當孩子的生活技
Thumbnail
愛,是需要表達的,不說出口的愛意可能會被忽略。讓我們學會隨時隨地地表達愛,讓彼此的生活充滿溫暖與感恩。閱讀《為愛~割愛》,感受親情的力量,讓愛在每一刻流動。
躺在床上,她還是不敢睡,深怕媽媽又不見,偷跑到房門外去,於是我只好帶著她,一起去把房間外的走道燈全滅了,把房門鎖上了,她才安心的睡去,拉著媽媽的手睡去。 親愛的女兒,雖然因為年幼說不出你想說的話,然而那雙眼眸已經把你深深的依戀,傳遞到媽媽的心坎了。
Thumbnail
是一種特定形式的愛。 因為條件嚴苛且單一,這一種偏執往往在大眾的眼裡視為一種瘋狂的愛 也因為這樣的描述,會很熟悉地在熱戀的戀人身上看到。 是在母親期待裡誕生和長大的孩子。
Thumbnail
這篇小品描述了我與兒子之間的溫馨時刻,以及共同探索寫作的過程。 希望通過這個故事,讓讀者可以感受到家庭的溫馨和文字的力量。
Thumbnail
孩子出生前,我想過,要在每個階段,寫信給孩子。 這些信,可能在他們成年或成家,又或是,等我怎麼了之後,才會給他們看。 畢竟,我愛他們,是我自己的事,和他們無關。 這是很隨性的行程,沒有設定什麼時候一定得寫,但畢竟我就是個容易用文字囉唆的人,斷斷續續的,也寫了好幾封。 今天突然在寄件備份裡,看
Thumbnail
前情提要請看上一篇,這篇我繼續來細數我的童年生活,希望這樣探索和挖掘的方式能對你療癒自己的內在小孩有所啟發: 🔵 情緒侍者(潛意識、情緒、感情) 我媽是個大剌剌、情緒化、強勢的人,所以很難和她說心事。國中交了第一任男友,在剛開始交往的寒假,因為見不到面,我就每天寫一封信給他,想等到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女兒的愛,總是會不經意地 出現在我生活各個小小的角落: 書桌邊一張小卡、 筆電上一張小貼紙、 或是學校拿回來的畫作... 幾乎我身邊比比可見到處皆是 睡前,在我的行事曆上 又看見女兒不知何時在右下角用注音寫上的 「她的名字+座號+愛心」 我笑了 突發奇想 我也可以像妞一樣 以
Thumbnail
自從到德國念書後,媽媽就常寫信給我。 而信不只是信,更是她的日常繪畫。 她說在畫畫時,總會想著那張畫要送誰; 所以給我的每張畫,都是為我精心設計的。 那這張畫所代表的是什麼呢? 媽媽說: 「這就是我們家老三很cute、很快樂的樣子,非常能代表寶貝老三,跟她小時候短髮的樣子很像,小予很
Thumbnail
小孩一直被媽媽照顧,覺得媽媽愛我,這種習慣就這麼延續下來,什麼時候會改變,小孩反過來愛媽媽、照顧媽媽呢?這是個很奇妙的轉折點。   兒女對於媽媽的「愛」應該不是本系列定義的嚴格的、「真正」的「愛」,比較是: 「回報」—知道媽媽對我很好; 「分擔」—她很辛苦; 「憐惜」—覺得她需要人家的照顧
Thumbnail
看完這篇,或是正在看的時候,我的感覺是,母愛是很可怕的,無處不滲透,上天下地,天羅地網,每個細縫都逃不掉,填滿了所謂的母愛,雖然不至於窒息而死,也是讓人喘不過來。到現在都還活得「好好」的人,是自己掙脫出來的,還是母親張開雙手,開了一條縫,讓孩子的自我得以喘一口氣,長大一點呢?   當孩子的生活技
Thumbnail
愛,是需要表達的,不說出口的愛意可能會被忽略。讓我們學會隨時隨地地表達愛,讓彼此的生活充滿溫暖與感恩。閱讀《為愛~割愛》,感受親情的力量,讓愛在每一刻流動。
躺在床上,她還是不敢睡,深怕媽媽又不見,偷跑到房門外去,於是我只好帶著她,一起去把房間外的走道燈全滅了,把房門鎖上了,她才安心的睡去,拉著媽媽的手睡去。 親愛的女兒,雖然因為年幼說不出你想說的話,然而那雙眼眸已經把你深深的依戀,傳遞到媽媽的心坎了。
Thumbnail
是一種特定形式的愛。 因為條件嚴苛且單一,這一種偏執往往在大眾的眼裡視為一種瘋狂的愛 也因為這樣的描述,會很熟悉地在熱戀的戀人身上看到。 是在母親期待裡誕生和長大的孩子。
Thumbnail
這篇小品描述了我與兒子之間的溫馨時刻,以及共同探索寫作的過程。 希望通過這個故事,讓讀者可以感受到家庭的溫馨和文字的力量。
Thumbnail
孩子出生前,我想過,要在每個階段,寫信給孩子。 這些信,可能在他們成年或成家,又或是,等我怎麼了之後,才會給他們看。 畢竟,我愛他們,是我自己的事,和他們無關。 這是很隨性的行程,沒有設定什麼時候一定得寫,但畢竟我就是個容易用文字囉唆的人,斷斷續續的,也寫了好幾封。 今天突然在寄件備份裡,看
Thumbnail
前情提要請看上一篇,這篇我繼續來細數我的童年生活,希望這樣探索和挖掘的方式能對你療癒自己的內在小孩有所啟發: 🔵 情緒侍者(潛意識、情緒、感情) 我媽是個大剌剌、情緒化、強勢的人,所以很難和她說心事。國中交了第一任男友,在剛開始交往的寒假,因為見不到面,我就每天寫一封信給他,想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