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母親節特輯】愛是孩子成長的動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無論是您是男性還是女性,當您點開這篇文章,我相信您絕對是非常在意也非常愛您的孩子。身為爸爸,從這篇文章可以了解到媽媽面臨到孩子有發展遲緩時所經歷的心路歷程。身為媽媽,希望這篇文章可以讓您放下心中的內疚,開始對自己好一點,因為您已經為您的孩子很努力了
身為媽媽幾乎快五年半的時間,常常受到很多路人的『關心』。最基本的『關心』議題不外乎小孩穿多穿少、曬到太陽、吃手吃奶嘴、睡覺姿勢等等,最近還遇到孩子在外不願意回家發脾氣,路人幫小孩撐腰?!爸爸帶孩子出門,路人很擔心小孩走太多路,腳會變形?!
一旦孩子發現有發展遲緩的狀況,要面對的就不只這些最基本的『關心』,家人、長輩會開始追究問題所在。
A:『為什麼媽媽要給小孩上早療課,身邊都是有問題的小孩。沒問題的小孩也會變成有問題了。』
B:『都是媽媽天天帶小孩去公園運動,現在變過動兒了。』
C:『媽媽不管小孩,給娘家帶,就變這樣了。』
D:『一出生就有黃疸,現在又是發展遲緩,一定是媽媽的基因有問題。』
E:『。。。』
孩子的發展絕對不是媽媽一個人的責任。無論是媽媽對自己產生自我懷疑還是家人與長輩質疑媽媽,似乎都暗示著孩子發展遲緩的原因就是媽媽。曾經有小兒科醫生跟我說『能找出造成發展遲緩的因素最高只有三成』,大部分會造成發展遲緩的因素其實是不明的。
我剛開始發現小衫有發展遲緩的症狀,我是非常自責的,認為是我害了他。幸運的是,我周遭的家人、長輩並沒有責怪我、增加我的罪惡感。經過了兩三年的早療時間,我慢慢調整自己,一路目睹兩兄弟的成長,才發現媽媽對孩子的自責其實充滿了愛,而這份愛絕對是他們成長的最大的助力,不會是他們的阻礙。

❣️ 媽媽是孩子最大的助力

當媽媽願意帶孩子去評估時,孩子就已經邁出了一大步。媽媽不顧慮他人的眼光、看法,甚至需要時間加上耗費許多心力說服家人,全心只為孩子好,這真的需要極大的勇氣。我知道有媽媽為了縮短車程以及擁有更多的早療資源,而選擇了搬家。當孩子有發展遲緩的問題,媽媽從收集資料尋找推薦的醫院或醫生、了解評估流程,到後續治療的安排、選擇,這每一個階段都是促進孩子發展的推手呀!

❣️ 請媽媽放下心中的愧疚

大部分會造成發展遲緩的原因是不明的,目前僅有最高的三成原因是已知的。其中已知的原因為遺傳與環境因素造成的影響是最大的,包括:營養、家庭環境刺激、基因、社會環境、心理因素及腦神經、肌肉系統疾病等。而發展遲緩的原因絕對不會那麼單純,其中牽扯到的因素真的太多太多了。當初因為自責自己害了小衫,他第一次評估後的連續四個週末,我們都帶他去要價不菲的親子館、兒童特展,來彌補他。這對小衫絕對不是好事,這個福利一旦消失,他會很難調適。又或者是他會有一種錯誤的認知,認為他提出來的要求,媽媽都有責任一定要滿足他。

❣️ 請媽媽相信自己為孩子做的每一個決策

每隔一段期間,媽媽都需要重新檢視孩子早療課調整的必要性。這期間我就面臨到選擇早療場所、早療課程、治療師、小學的選擇、是否要鑑定安置、監督小學作業的責任應交付給安親班/家教/我自己、幼兒園畢業的暑假安排等等。每當遇到調課時,我常常會質疑自己的安排是否這樣對他們是好的。
媽媽在安排課程是心中通常都有一把尺,會依照孩子的需要,進行重點式的訓練。媽媽不需要偏頗地太依賴評估報告書,治療師只能在短短三十分鐘以內評估孩子的能力。媽媽才是最了解孩子的人之一,也會最知道孩子最需要的是什麼。雖然醫院診斷小衫語言表現優異,完全沒有語言發展的問題,但是我一直覺得他日常生活中複雜句出現的比例極低是個大問題。還好,真的很幸運找到家裡附近的醫院,終於發現小衫的問題出現在語用。
小衫中班時,專注力缺失的狀況變得很嚴重,偏偏當時的評估報告是開兩年的。所以我依照包子老師的建議提早評估,而現階段的早療課顯然對他幫助不大。因此到了大班,效果普通的早療課停掉,把提升專注力的課程比例拉高。在這樣的安排下,他專注力真的有改善。

❣️ 媽媽要對自己好一點

在早療課接送、忙碌的生活、經濟壓力下,媽媽往往都忽略了自己。孩子的每一餐媽媽都親自準備,而自己就在混亂中塞了一個包子當作一餐。孩子的營養品、保健食品媽媽永遠都不會忘記盯著孩子吃,但是自己的維他命卻放到過期也還是天天忘記吃。
媽媽別把孩子永遠放在第一位,讓孩子知道媽媽也是可以擁有自己的生活。對自己好一點,除了孩子的物品外,也把自己收藏在『我的最愛』的物品也一起加到購物平台的購物車吧!生活的馬不停蹄讓媽媽喘不過氣,不管是尋求後援的幫忙還是外包給信賴的人,給自己一點空間,充電一下,才有力量陪伴孩子繼續辛苦的早療之路。

❣️ 媽媽的作戰計劃

媽媽的心態從自責轉變到正面積極態度後,下一步又該怎麼走呢?孩子的發展問題並不會只要上了早療課就會突飛猛進,而是與孩子最親近的人,包含學校老師、治療師與家人一起並肩作戰。與學校老師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了解孩子在校狀況,再詢問老師與治療師的建議。將建議調整到適合孩子的作法並與家人達成共識,確實執行。
另外,如果認知到是教養態度、營養攝取、活動內容造成孩子發展遲緩的因素之一,這時也可以一併調整。也別忘了將早療課的內容納入到作戰計劃,在家繼續練習。計劃開跑後,一定可以慢慢看到孩子的進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9會員
35內容數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遲緩兒的比例約 7%,而台灣每年通報早療的比率只有 2%。 帶著我們的孩子一起前進,我們希望讓更多人知道早療的及時性,跟對孩子未來的影響有多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alamo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大人聽到停滯不動的體重,應該會很高興,同時也希望自己擁有這樣的體質。但是,當發生在嬰幼兒身上,這會讓父母加倍地擔憂,尤其這停滯不動的體重維持了一年以上。經過許多努力,終於在進了幼兒園後看到了曙光!
為了讓大寶二寶更有動力去健行,並且走到目的地,這次準備了無糖的牛奶花生湯當作一個激勵與獎勵。
今年過年期間,突然收到老師訊息,要在收假前跟小朋友一起自製燈籠。開學後,要上台介紹製作流程。還好媽媽年輕時的手作魂還沒消失,使用家裡現成的材料就完成了,只有花費了十五元的LED燈提把。
利用兩項簡單的材料  ,就可以在家跟小朋友一邊玩樂一邊訓練視知覺與專注力。大家一起玩看看吧!
以前小衫常常被老師說沒有再思考,不然就是自由創作時會偷偷看同學的。為了培養小衫的思考能力,常常在聊天時問他:『為什麼?』或是『要怎麼做呢?』。除此之外,也會利用繪本,激發他的思考能力。『長大是什麼樣子?』是一本許多關於長大的問題,卻沒有答案的書,非常推薦跟小朋友一起討論繪本中的問題。
雖然上週小衫、小饅感覺一直在原地踏步,這半年評估後,我們不斷努力的調整早療課同時也調整我們的教養策略,在這禮拜居然看到了曙光。尤其感謝包子老師、身邊的貴人以及各個治療師,我們繼續加油,他們會越來越棒的!也希望藉由這篇文章鼓勵正在早療的家庭,努力真的或有收穫!
大人聽到停滯不動的體重,應該會很高興,同時也希望自己擁有這樣的體質。但是,當發生在嬰幼兒身上,這會讓父母加倍地擔憂,尤其這停滯不動的體重維持了一年以上。經過許多努力,終於在進了幼兒園後看到了曙光!
為了讓大寶二寶更有動力去健行,並且走到目的地,這次準備了無糖的牛奶花生湯當作一個激勵與獎勵。
今年過年期間,突然收到老師訊息,要在收假前跟小朋友一起自製燈籠。開學後,要上台介紹製作流程。還好媽媽年輕時的手作魂還沒消失,使用家裡現成的材料就完成了,只有花費了十五元的LED燈提把。
利用兩項簡單的材料  ,就可以在家跟小朋友一邊玩樂一邊訓練視知覺與專注力。大家一起玩看看吧!
以前小衫常常被老師說沒有再思考,不然就是自由創作時會偷偷看同學的。為了培養小衫的思考能力,常常在聊天時問他:『為什麼?』或是『要怎麼做呢?』。除此之外,也會利用繪本,激發他的思考能力。『長大是什麼樣子?』是一本許多關於長大的問題,卻沒有答案的書,非常推薦跟小朋友一起討論繪本中的問題。
雖然上週小衫、小饅感覺一直在原地踏步,這半年評估後,我們不斷努力的調整早療課同時也調整我們的教養策略,在這禮拜居然看到了曙光。尤其感謝包子老師、身邊的貴人以及各個治療師,我們繼續加油,他們會越來越棒的!也希望藉由這篇文章鼓勵正在早療的家庭,努力真的或有收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很多人從小到大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不得不讓自己「快速長大」,那是一種自然界生物求生本能,碰到壓力自然啟動進化系統來防禦自己,然而在孩提時期進化過頭,不小心就會成為父母的父母。  A的母親17歲那年嫁給父親19歲生下她,家境貧困又時常目睹母親被父親羞辱家暴,孩子從小被迫接收母親大量的悲傷、哭泣、
Thumbnail
小孩一直被媽媽照顧,覺得媽媽愛我,這種習慣就這麼延續下來,什麼時候會改變,小孩反過來愛媽媽、照顧媽媽呢?這是個很奇妙的轉折點。   兒女對於媽媽的「愛」應該不是本系列定義的嚴格的、「真正」的「愛」,比較是: 「回報」—知道媽媽對我很好; 「分擔」—她很辛苦; 「憐惜」—覺得她需要人家的照顧
Thumbnail
越看越覺得,「母愛」其實是很複雜的,比其他任何的愛都複雜,尤其隨著時間的過去,孩子的長大,一直變化著,母親有沒意識到那種變化呢?意識、心理及行動上有沒有跟著改變?在在都影響著孩子、母親本身,還有親子關係的本質啊!   誰說生了孩子後就自然會當爸媽了呢?那是古時候的人沒意識到人生中什麼都需要學習,
有點不知道從何說起 「我的兒子有先天的癲癇,造成他全面性的發展遲緩」 是的 這是我現在最巨大的課題以及我的恐懼 從在懷孕他時,有時會有不安的感覺 而後生下來一直在確認他有沒有對我的聲音有反應或者給我回應 一開始在月子裡我喊他的小名都會給我滿滿的笑容 那時的我放下了心 但很快的一個半月多大
Thumbnail
原本的我,是一個急性子的人,在職場上總是被稱為「快手」,但成為了母親之後,我意識到孩子的成長沒辦法按照我們所預期的進度,於是我學會了耐心等待,而這個過程並不是空等,還需要細心觀察孩子的需求,並且因應孩子的個性而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溝通方式。 我所理解的教養,其實不是站在父母權威的角度,而是以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媽媽在公園受傷時,自己的孩子表現出的體貼和關心,並強調了給孩子學習關懷的機會,不應拒絕孩子,而應該鼓勵並幫助孩子好好把握這些機會。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
父母需要了解和接受孩子的特質,並積極尋找社會及家庭支持,才能幫助孩子順利成長。此外,需要避免盲目信賴診斷,同時擁有批判性思考能力。
許多家長誤解孩子發展遲緩主要是因為教養方式不當,而導致自責和壓力。然而,發展遲緩的成因主要與腦功能和神經系統的異常有關,並非單一原因所造成。神經可塑性的概念提供了改善發展遲緩的希望,讓家長更加堅定自己的心情,並早早發現及讓孩子接受療育,把握學齡前的黃金治療期,讓孩子的潛能得以發揮。
孩童發展遲緩常常在2-3歲逐漸表現,可透過網路搜尋,或就醫進行全面性評估。發展障礙分為認知、語言、感官、及社會情緒等類型,並非單獨存在。雖無法根治,但早期療育可扮演重要角色,此為關鍵治療期。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很多人從小到大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不得不讓自己「快速長大」,那是一種自然界生物求生本能,碰到壓力自然啟動進化系統來防禦自己,然而在孩提時期進化過頭,不小心就會成為父母的父母。  A的母親17歲那年嫁給父親19歲生下她,家境貧困又時常目睹母親被父親羞辱家暴,孩子從小被迫接收母親大量的悲傷、哭泣、
Thumbnail
小孩一直被媽媽照顧,覺得媽媽愛我,這種習慣就這麼延續下來,什麼時候會改變,小孩反過來愛媽媽、照顧媽媽呢?這是個很奇妙的轉折點。   兒女對於媽媽的「愛」應該不是本系列定義的嚴格的、「真正」的「愛」,比較是: 「回報」—知道媽媽對我很好; 「分擔」—她很辛苦; 「憐惜」—覺得她需要人家的照顧
Thumbnail
越看越覺得,「母愛」其實是很複雜的,比其他任何的愛都複雜,尤其隨著時間的過去,孩子的長大,一直變化著,母親有沒意識到那種變化呢?意識、心理及行動上有沒有跟著改變?在在都影響著孩子、母親本身,還有親子關係的本質啊!   誰說生了孩子後就自然會當爸媽了呢?那是古時候的人沒意識到人生中什麼都需要學習,
有點不知道從何說起 「我的兒子有先天的癲癇,造成他全面性的發展遲緩」 是的 這是我現在最巨大的課題以及我的恐懼 從在懷孕他時,有時會有不安的感覺 而後生下來一直在確認他有沒有對我的聲音有反應或者給我回應 一開始在月子裡我喊他的小名都會給我滿滿的笑容 那時的我放下了心 但很快的一個半月多大
Thumbnail
原本的我,是一個急性子的人,在職場上總是被稱為「快手」,但成為了母親之後,我意識到孩子的成長沒辦法按照我們所預期的進度,於是我學會了耐心等待,而這個過程並不是空等,還需要細心觀察孩子的需求,並且因應孩子的個性而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溝通方式。 我所理解的教養,其實不是站在父母權威的角度,而是以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媽媽在公園受傷時,自己的孩子表現出的體貼和關心,並強調了給孩子學習關懷的機會,不應拒絕孩子,而應該鼓勵並幫助孩子好好把握這些機會。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
父母需要了解和接受孩子的特質,並積極尋找社會及家庭支持,才能幫助孩子順利成長。此外,需要避免盲目信賴診斷,同時擁有批判性思考能力。
許多家長誤解孩子發展遲緩主要是因為教養方式不當,而導致自責和壓力。然而,發展遲緩的成因主要與腦功能和神經系統的異常有關,並非單一原因所造成。神經可塑性的概念提供了改善發展遲緩的希望,讓家長更加堅定自己的心情,並早早發現及讓孩子接受療育,把握學齡前的黃金治療期,讓孩子的潛能得以發揮。
孩童發展遲緩常常在2-3歲逐漸表現,可透過網路搜尋,或就醫進行全面性評估。發展障礙分為認知、語言、感官、及社會情緒等類型,並非單獨存在。雖無法根治,但早期療育可扮演重要角色,此為關鍵治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