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2|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沒有電影院的日子(6)《當我們失去電影院,我們失去的是什麼?》

按:《沒有電影院的日子》(又名:《我在武漢天氣晴》)乃是Lizard的海底影院推出的新單元,採日更連載,預計連載到電影院回來為止,特色是零碎的引經據典還有零碎的垃圾話,不長不短的篇幅,陪您度過抗疫時光。
.
很難相信,電影院關閉至今,其實也不過七天而已,對我而言卻彷彿過了一個月,但當電影院逐漸遠離我們時,或許我們才會更知道我們失去了什麼:
.
當電影院離開電影,如何再造電影的觀影經驗,法蘭西斯柯‧卡塞提《盧米埃星系》是這樣說的:
.
「……最關鍵的元素,在於他們是否能夠搭建一個隔絕外界、專屬個人操控空間的空氣泡泡。這個空氣泡泡的外壁很脆弱,隨時可能破裂,所能提供的空氣泡泡提供了類似避難所的空間。當我躲進去之後,我就與周遭環境隔離,使我能再造親密感。」
.
對卡塞提而言,所謂觀影是一種自己控制的觀影狀態,而這與我設想的觀影狀態明顯不同,在我看來電影對觀眾需要有控制力,一部好的電影要讓觀眾臣服,或者強烈意識到「我必須與它對抗」
.
而這個對抗狀態就處於影片播放時觀眾被鎖在這個空間的時間
.
沒有電影院,或者說,沒有電影院之後的這樣觀看電影的方式還能存在嗎?
.
我總是想,電影院是為了為電影院拍攝的電影而存在的,如果以浪漫的角度來說,就是有一種古典的愛情觀,是關於一個靈魂到這個世界上是為了尋找另一個靈魂的觀點,希臘版是說人過於傲慢,想挑戰神明,所以被砍成兩半,因此後來的人類都在世上尋找自己的「另一半」。
.
當然,在「進步」的當代,「另一半」或許已經不是特定的「某個」了,他可以是多對多的關係,比如威爾史密斯的女兒前陣子說的自己基本上與自己的對象們是開放式關係,當然她也有說她的對象們也都知道這件事,所以這自然跟傳統意義的出軌不太一樣。
.
而當電影院停擺,電影得遷就於電視、電腦、手機時,就彷彿是一個人的伴侶去世後,一個人在城市裡晃盪,尋找一張與逝去伴侶一樣的臉,一樣的姿態
.
前陣子曾與影友討論過電影的未來,當以Netfilex為首的各大串流平台吸引各大作者前去創作,甚至創作的也已經不是一兩個小時,也不是三四個小時,而是一集集的「影集」,但同時,在內容上卻比在單集式的「電影」更好時,這是不是一種「電影」的未來呢?
.
比如說比起被罵的要死的新星際大戰三部曲,《曼達洛人》得到的評價普遍比較好。而這兩年漫威雖然一部電影都沒成功上映,但他們當初就規劃好要用影集來擴展自己的漫威宇宙,於是我們有了《緋紅女巫與幻視》、《獵鷹與酷寒戰士》,甚至未來的《洛基》還有一堆影集,別忘了,最新的魔戒系列不再是要在電影院上映如昔日那樣造就宏偉的三部曲還有之後的哈比人冒險,而是要在亞馬遜手中以影集的形式拓展。
.
或許電影真的該換個另一半,如同艾莉塔必須藉由替換另一半變得更強
.
ps.封面是艾莉塔,我永遠都忘不了我在大銀幕看這部片時那驚人的細節還有艾莉塔那巨大的臉還有眼睛,在這部片裡一個忘記自己身世的女孩在戰鬥(通往本質的運動)還有新身體的替換(通往本質的新身體)裡逐漸想起自己是誰,並在此基礎上從不問政治只問娛樂(暴力讓她興奮)的中壢理性好公民,成為具有立場,挺身而出的愛的戰士,非常感人,非常好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