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張志遠的創傷與歇斯底里症:劇集《火神的眼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近期,話題度最高的台劇《火神的眼淚》即將於本週迎來大結局,這部以消防員作為故事背景的職人劇作,不僅讓觀眾重新認識了消防員這個職業,更從每件發生的事情當中,如實地反映了許多台灣民眾令人頗為瞠目結舌的種種狀況與問題。每集都讓人看得好氣憤,同時又對於劇中這些消防員們的遭遇和困境,特別地感到心疼和不捨。
劇集包含了溫昇豪、劉冠廷、林柏宏和陳庭妮等,都是我十分欣賞的演員。每位演員所擔綱的角色也都有其精彩的故事線,以及深藏內心的各種困境與難處。其中,飾演張志遠一角的林柏宏,他的表現絕對是最讓我驚艷的。而這篇文章,我想特別從佛洛伊德對「創傷」和「歇斯底里症」的詮釋和論述,來重新梳理關於張志遠這個角色的形塑。
圖片來源:《火神的眼淚》劇照

創傷的壓抑與積累

從劇情中推敲,我們便可得知志遠曾在孩童時期經歷過一場大火,導致他的哥哥命喪火場。原本熱愛彈琴的他,自此不再碰琴。在其成長的歲月裡,哥哥的身影總是在某些特定的時刻,像是幻覺般的飄蕩眼前,甚至和自己對話。佛洛伊德曾經說過:「兒童期的經驗也具有一種創傷性。」(《精神分析新論》)這些發生在孩童時期,不願再回想的痛苦記憶,便就此成為志遠幽深暗隱的潛意識。
後來在志遠的職業生涯裡,又遭遇了兩次難以抹滅的創傷經驗:那個大聲質問他為什麼要從火場救出自己母親,最後墜樓身亡的痛苦女人;還有那個死在自己急救過程中的孩子。兩樁事件,都再次狠狠地重擊志遠的心。加上孩童時哥哥的逝去,多重的創傷就這樣不斷來回折磨志遠的精神與意志。他感到抱歉、愧疚和無計可施,便始終盤旋在內心之中。
圖片來源:《火神的眼淚》劇照
創傷的壓抑與積累,最終使志遠患上了「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然而,拒絕就醫的志遠,卻總是以「只是工作壓力太大」敷衍過去,然後偷偷吃著抗焦慮的藥物。可是,依舊無法改善他的幻覺和不停作噩夢的嚴重問題。這一切,都要再次回到志遠的根本性病因:創傷。如同佛洛伊德所言:「那些經歷過震驚、有過嚴重的心理創傷的人們,在夢中通常倒退到創傷性情境中。」(《精神分析新論》)在志遠的多重創傷中,我想影響最大的,正是作為其倒退到最「原初」的創傷——孩童時期失去哥哥的經歷。
圖片來源:《火神的眼淚》劇照

張志遠的歇斯底里症候

除了不止的噩夢外,志遠心理的傷痛,最後還是體現到生理的病症之上了。志遠總是試圖用「意識」說服自己沒有生病,然而在爆發和壓抑的往復循環裡,卻反而加劇了他的病情。我們在追蹤志遠創傷經驗的過程裡,幾乎可以確定,他的症狀,早已不僅僅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而是成為了佛洛伊德視角下的一種「歇斯底里症」(Hysteria,現更名為「功能性神經症狀障礙症」)。根據佛洛伊德的觀點,歇斯底里症起因於「需求沒有被滿足」所致。
回顧志遠的過往,除了那三起至關重要的創傷歷程以外,我認為他對「愛」的缺失,更是造成其心理創傷的關鍵因素。還記得第七集裡,志遠回家看見父親在房裡獨自撥著小提琴的琴弦聽著琴音的畫面嗎?父親,就是志遠最難以開解的心結。父親的沉默、對於大兒子(哥哥)的執念,加上對志遠長時間的忽視,都造成了志遠「父愛的匱乏」。手抖和喘不上氣,似乎就是他的歇斯底里症候反應。
圖片來源:《火神的眼淚》劇照
佛洛伊德在《歇斯底里症研究》中談到:「顯然在『創傷性』歇斯底里症中,引起症狀的是那個意外的事件,在每次歇斯底里症發作時,有可能從病人每次發作時的表達,收集到他處於幻覺狀態中,體驗第一次發作的同樣事件」,並且「十分常見的是兒童時期某些事件所致的或多或少嚴重的症狀在以後數年中持續存在。」對於愛的失落加上原初的、多重的創傷經驗,讓志遠在往後的生活與工作中,每當碰上特定的人事物時,便會促使病症發作。志遠不只是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他或許還有歇斯底里症的症兆。
除了試著去撕開創傷、面對創傷之外,更重要的是彌補缺乏的愛與實踐更多的愛,才有痊癒和救贖的可能。我們也才有機會再次看見那個活潑開朗、愛笑的大男孩,張志遠。
圖片來源:《火神的眼淚》劇照
本專題以分享「NFT」和區塊鏈相關之觀察筆記與創作心得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說到迪士尼公主系列電影,在我個人名單裡,《曼哈頓奇緣》(Enchanted)肯定有名列前三。這是一部講述從動畫的童話世界穿梭至現實人生的奇幻故事;也是一位來自瑰麗童話的公主吉賽兒與活在現實生活中,不相信能「永遠幸福快樂」的王子羅伯,兩人在紐約曼哈頓這座繁華喧鬧的城市裡,所譜寫的愛情篇章。
2020年由劉亞仁和劉宰明主演,洪意晶導演執導的電影《收屍人》,在韓國可說是叫好又叫座的一部作品。尤其在今年,第41屆青龍電影獎和57屆百想藝術大獎上,都斬獲了亮眼的成績,不僅拿下了兩座(新人)導演獎,劉亞仁更憑藉此片得到兩個最佳男主角獎,演技備受肯定。
剛剛在93屆奧斯卡金像獎拿下最佳音效與最佳剪輯獎的電影《靜寂的鼓手》,其實早在2019年就於多倫多國際影展舉行了全球首映,而時至2020年的金馬影展,則首次與台灣觀眾見面。近期,《靜寂的鼓手》也終於在friDay影音、Hami Video等串流平台上架了。
漂亮的細節安排、巧妙轉化基督教意象、柔軟地體現同性愛戀的深邃投影,即使《斷背山》有著極致陽剛的美國西部牛仔文化背景,但在鏡頭裡,我們看見的卻盡是磨去稜角、娓娓道來的關於「愛」的故事。
近期,日本傳出欲將福島核廢水排入海洋的消息,不僅引發日本民眾抗議,更獲得世界大力關注。我覺得,這部電影來得正是時候。不僅提醒日本,也提醒世界,環境污染所造成的傷害是無可挽救的。水俁病公害事件作為歷史的重大悲劇,就是最好的借鏡和警示。
怎麼能不愛《永遠的我們》?它是一部如此真摯、懇切且誠實地直面情感和記憶最深處的作品。電影《永遠的我們》,講述的是一對交往二十年的男同志戀人塔斯克(史丹利圖奇 飾)和山姆(柯林佛斯 飾),在一段回憶旅行中,所發生的故事。旅程中隨著塔斯克所患的失智症日漸嚴重,兩人更面臨到重重艱難的考驗與抉擇⋯⋯。​
說到迪士尼公主系列電影,在我個人名單裡,《曼哈頓奇緣》(Enchanted)肯定有名列前三。這是一部講述從動畫的童話世界穿梭至現實人生的奇幻故事;也是一位來自瑰麗童話的公主吉賽兒與活在現實生活中,不相信能「永遠幸福快樂」的王子羅伯,兩人在紐約曼哈頓這座繁華喧鬧的城市裡,所譜寫的愛情篇章。
2020年由劉亞仁和劉宰明主演,洪意晶導演執導的電影《收屍人》,在韓國可說是叫好又叫座的一部作品。尤其在今年,第41屆青龍電影獎和57屆百想藝術大獎上,都斬獲了亮眼的成績,不僅拿下了兩座(新人)導演獎,劉亞仁更憑藉此片得到兩個最佳男主角獎,演技備受肯定。
剛剛在93屆奧斯卡金像獎拿下最佳音效與最佳剪輯獎的電影《靜寂的鼓手》,其實早在2019年就於多倫多國際影展舉行了全球首映,而時至2020年的金馬影展,則首次與台灣觀眾見面。近期,《靜寂的鼓手》也終於在friDay影音、Hami Video等串流平台上架了。
漂亮的細節安排、巧妙轉化基督教意象、柔軟地體現同性愛戀的深邃投影,即使《斷背山》有著極致陽剛的美國西部牛仔文化背景,但在鏡頭裡,我們看見的卻盡是磨去稜角、娓娓道來的關於「愛」的故事。
近期,日本傳出欲將福島核廢水排入海洋的消息,不僅引發日本民眾抗議,更獲得世界大力關注。我覺得,這部電影來得正是時候。不僅提醒日本,也提醒世界,環境污染所造成的傷害是無可挽救的。水俁病公害事件作為歷史的重大悲劇,就是最好的借鏡和警示。
怎麼能不愛《永遠的我們》?它是一部如此真摯、懇切且誠實地直面情感和記憶最深處的作品。電影《永遠的我們》,講述的是一對交往二十年的男同志戀人塔斯克(史丹利圖奇 飾)和山姆(柯林佛斯 飾),在一段回憶旅行中,所發生的故事。旅程中隨著塔斯克所患的失智症日漸嚴重,兩人更面臨到重重艱難的考驗與抉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跟徐漢強聊《鬼才之道》,幾乎都在聊「創傷」。在這部鬼比人多的電影裡,每個角色出身都很悲情,而徐漢強形容,這是他總結前半生的自傳式作品,也是第一次把自己的傷疤揭開。他甚至說,如果這就是他的最後一部片,「也已經夠了,沒有遺憾了。」
閱讀前注意事項: 1.此篇為【交換休養十年前篇】、【回歸】、【怒火】、【懲罰】續篇,寫的是十年後綱吉交換回自己世界的故事。 2.想寫里包恩對於替自己解除詛咒的綱吉產生強烈的保護慾,戲份會比較多。 3.沒有看過家教代理戰漫畫劇情,都是看其他作者的文章自行拼湊理解,不合理的地方請忽略。
Thumbnail
🌿「著名的水滸英雄花和尚,誰知他一生想望,竟不是奮戰沙場? 」 來賓介紹👏👏👏 -- 導演:蔡格爾 -- 京劇演員:劉育志 🏹從舊有文本中找尋自我定位,曲藝與京劇的跨界碰撞🔥
Thumbnail
從救贖的手段來看,基督教更強調他力救贖,即依賴於上帝的恩典和基督的犧牲;而佛教則強調自力解脫,通過個人修行達到內心的平靜和最終的解脫。 基督教的救贖觀將救贖視為神的特權,只有通過信仰基督才能得到拯救;而佛教則認為,每個人都有可能通過修行和覺悟達到解脫。 存在心理學更傾向於佛教的救贖觀。
Thumbnail
《燃燒烈愛》是一部充滿著抽象劇情和對話的韓國劇情片,呈現出當代年輕人對現況的無力感,以及存在與否的定義。文章討論了影片中對生命的渴求和遺忘的主題,以及導演對當前年輕世代生命光的出口的探討。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Thumbnail
學生時期經歷被性侵的巨大創傷的林晨曦,雖然努力的長大、就業,卻仍然無法擺脫傷痛帶來的壓力,時不時會產生解離的症狀,面對再次遭受的惡意,他產生了嚴重的解離,在解離的世界中慢慢正視了過去的傷痛,並進一步試著跨越沉重的痛苦,展開全新的第二人生。 近期終於把這部2022年的台劇給補完了,劇情以主角林晨曦(
Thumbnail
當時,母親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而離開公司、變成自營商的父親,則是將家改裝成辦公室,並且將電視搬到主臥房。而只有半天課的週三下午,因為我是三、四年級的中年級生,便只有我和父親在家。那日下午,透過觀看電視學習日文的父親,忽然用力地將我壓制在床上,並且不顧我的奮力掙扎地咬了我的左邊胸口。
Thumbnail
「活著比死亡更需要勇氣」-- 《誰是被害者》無疑為台劇製作創下一個新里程碑,除了張孝全、許瑋甯與李沐在劇中精湛且觸動心弦的演出外,此劇大膽將「自殺議題」搬上螢幕,透過劇中角色真實呈現精神疾病的不同角面,引領觀眾探尋光亮背後的黑暗與脆弱。
Thumbnail
跟徐漢強聊《鬼才之道》,幾乎都在聊「創傷」。在這部鬼比人多的電影裡,每個角色出身都很悲情,而徐漢強形容,這是他總結前半生的自傳式作品,也是第一次把自己的傷疤揭開。他甚至說,如果這就是他的最後一部片,「也已經夠了,沒有遺憾了。」
閱讀前注意事項: 1.此篇為【交換休養十年前篇】、【回歸】、【怒火】、【懲罰】續篇,寫的是十年後綱吉交換回自己世界的故事。 2.想寫里包恩對於替自己解除詛咒的綱吉產生強烈的保護慾,戲份會比較多。 3.沒有看過家教代理戰漫畫劇情,都是看其他作者的文章自行拼湊理解,不合理的地方請忽略。
Thumbnail
🌿「著名的水滸英雄花和尚,誰知他一生想望,竟不是奮戰沙場? 」 來賓介紹👏👏👏 -- 導演:蔡格爾 -- 京劇演員:劉育志 🏹從舊有文本中找尋自我定位,曲藝與京劇的跨界碰撞🔥
Thumbnail
從救贖的手段來看,基督教更強調他力救贖,即依賴於上帝的恩典和基督的犧牲;而佛教則強調自力解脫,通過個人修行達到內心的平靜和最終的解脫。 基督教的救贖觀將救贖視為神的特權,只有通過信仰基督才能得到拯救;而佛教則認為,每個人都有可能通過修行和覺悟達到解脫。 存在心理學更傾向於佛教的救贖觀。
Thumbnail
《燃燒烈愛》是一部充滿著抽象劇情和對話的韓國劇情片,呈現出當代年輕人對現況的無力感,以及存在與否的定義。文章討論了影片中對生命的渴求和遺忘的主題,以及導演對當前年輕世代生命光的出口的探討。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Thumbnail
學生時期經歷被性侵的巨大創傷的林晨曦,雖然努力的長大、就業,卻仍然無法擺脫傷痛帶來的壓力,時不時會產生解離的症狀,面對再次遭受的惡意,他產生了嚴重的解離,在解離的世界中慢慢正視了過去的傷痛,並進一步試著跨越沉重的痛苦,展開全新的第二人生。 近期終於把這部2022年的台劇給補完了,劇情以主角林晨曦(
Thumbnail
當時,母親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而離開公司、變成自營商的父親,則是將家改裝成辦公室,並且將電視搬到主臥房。而只有半天課的週三下午,因為我是三、四年級的中年級生,便只有我和父親在家。那日下午,透過觀看電視學習日文的父親,忽然用力地將我壓制在床上,並且不顧我的奮力掙扎地咬了我的左邊胸口。
Thumbnail
「活著比死亡更需要勇氣」-- 《誰是被害者》無疑為台劇製作創下一個新里程碑,除了張孝全、許瑋甯與李沐在劇中精湛且觸動心弦的演出外,此劇大膽將「自殺議題」搬上螢幕,透過劇中角色真實呈現精神疾病的不同角面,引領觀眾探尋光亮背後的黑暗與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