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處理情緒的同時,也是為了更認識自己,我認為這是每個人必經,卻也是最難理出令自己滿意的答案的過程。
我一直有容易焦慮的問題,我的情緒起伏劇烈,容易因為小事或哭或生氣或高興,在他人眼裡,多數時候的我是亢奮開朗的,容易給人留下較為瘋癲鮮明的個人印象。接收這些評語時,我會視其為一種讚美,並且為表裡如一的自己感到滿意。天生就不喜歡繞彎的性格,思緒反映了絕對的誠實表現,喜歡與否在我的世界裡是黑白分明的兩個區塊。然而我也無法迴避,面對情緒時而導致的焦慮,確實讓我在人際相處上,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困擾。我不怎麼相信速成,習性是長時間的積累,怎麼可能因為讀了一本書,看了一段影片,某段備受啟發的對話,就足以推倒那些日日夜夜的沉澱使之成為的自己?我明明是這麼認定的,卻因為急於個性帶來的困擾來到臨界值,最後挑了一本近期商周出版,由擁有亮眼博士學歷,輔仁心理系副教授撰寫的《不焦慮的心理課》,來緩解那些繁雜的思緒。
然而我必須承認,閱畢後帶來的影響可以說是微乎其微。這並不表示內容對擁有情緒焦慮,且無法控制的讀者來說毫無用處,反倒是一直以來的閱讀儲蓄成就這個模樣的我,永遠明白這些情緒是怎麼來的,我其實是可以理性地面對,而非一味讓感性主導著我,只是我幼稚地想以「還算年輕」、「閱歷不廣」這些不爭氣的藉口去合理化現有反應。
論本書值得稱讚的地方是:架構組成十分清楚,閱讀門檻極低。以焦慮為論述核心,區分五項次議題「關係」、「職業」、「成長」、「情緒」、「選擇」,共計三十堂課程的形式包裹猶如訣竅般的一句精練重點式。可說是相當有系統性地課程講授。然而,也正因為本書過度強調工具與速成性特質,讓讀者至多只能理解,未盡然可以靈活運用書中概念,比較像是對心理學的敲門磚,適合普羅大眾短期內掌握情緒焦慮大致型態的加強班。
好比書中提到「五秒法則」,即代表在任何決定前猶豫不決時,可以在心裡默數五秒後立即行動。這五秒鐘,並非作為勇氣加倍的儀式,而是促使大腦在短時內迅速地集中注意力,排除那些使你猶豫不決的「搗亂思緒」。多半時候,我並不喜歡猶豫不決,是基於對我來說,那些耗費時間的考慮永遠不能擔保腦中上演過無數遍的風險,是不是真會隨著評估而成反比地降低。我的果決,讓我減去一頭留了整個青春的長髮,讓我身上多了幾個刺青,讓我談了幾場稱不上美好但成長不少的感情,讓我軟骨耳洞因為細菌感染差點壞死,讓我拿到根本用不著的紅牌駕照,讓我穿著畢業服獨自前往人生第一場戶外電音派對,讓我從抗拒學生身份自主申請研所重新回歸。那些油然冒出的恐懼使人卻步都是正常的,我甚至不認為非得逼自己勇敢才是正解,只是價值取向下,基於不想失去或恐懼未知不離開既有狀態的不變同時是伴隨而來的結果。
書中另一提到的「情緒顆粒度」亦是非常有趣的概念。顆粒度愈精緻,代表一種情緒可以被用更具體的形式描述。形容過程,大腦會將這種感受更全面性地體會出更有別於粗略性地情緒,也就是往深層、複雜取向鑽研,同步代表自己將會更鉅細靡遺地理解情緒帶給自己(假設)除了生氣外,是因為失望導致,抑或因自身能力不足氣憤使然。我很明白自己是個情緒豐沛的人,然而,正因為這些情緒過於洶湧,多半時候使我並不容易招架得了,我容易受粗淺感受牽著理智走,在一陣洶湧中抓不到定錨,乃至可以靠岸的繩索。這讓我隨時將自身置於暴風圈中央,非得在拙劣的情緒宣洩中找到解脫,只不過,我比誰都明白,這不是長久之計。誠然更多的閱讀是某種程度上的自癒,於其中找到了認同,找到了諒解,找到了可以被解釋成自己的機會。
另外,在選購這本前,我已大致先瀏覽過一遍討論跟焦慮有關的相關書籍,事實上就我觀察,同樣主題能夠闡述的方向大同小異,無非是避免過多選擇無所適從;理解情緒的產生沒有好壞,而是大腦怎麼解釋這個反應;有規劃地朝著每一個階段性目標邁進,不被未知增生的恐懼給掌控;接受脆弱或普遍評價被視為不好的特質,避免過度苛責自己。這些乍似教條的建議可以提供讀者明確方向作出改變,至於影響的成效長久卻又是另一個問題,不過藉由閱讀這類書籍我想一個很大的幫助是在同樣類型的議題上,可藉由書中提供的延伸閱讀以像是心智圖的方式對外連結,在問題探索上有更全面的認真與知識層面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