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過湯姆漢克主演的電影《浩劫重生》,大概不可能忘記那顆排球。對流落荒島的湯姆漢克來說,畫了人臉的排球 Wilson,是他唯一的陪伴。
以「荒島求生」為主題的故事,如果不探討到孤獨感,幾乎是無法想像的。但你有沒有注意到,18 世紀的經典小說《魯賓遜漂流記》中,沒有任何一句話提到魯賓遜覺得孤獨。
為什麼會這樣?文化史學者 Fay Bound Alberti 提出了一個驚人的解答。她指出,在狄福撰寫《魯賓遜漂流記》的 18 世紀,我們今天所理解的「孤獨」很可能並不存在。對當時的人而言,「孤獨」是個極為罕見的問題,甚至不是個問題。在 18 世紀,連孤獨(lonely)這個詞都非常非常少用。
在 1755 出版的《約翰遜字典》中,雖然是有收錄 lonely 這個字,但它指的並非一種感覺或一種情緒,而單純指的就是「一個人獨處」而已。
我們今天會在川流不息的馬路上感到孤獨、會在喧鬧歡騰的派對裡感到孤獨,這些都不存在於 18 世紀。或者嚴謹一點講:在 18 世紀,我們找不到一個詞彙能夠相當於現代意義的孤獨。
從 18 世紀到 19 世紀,西方世界到底發生了什麼轉變,讓人產生了現代意義的孤獨感?
18 世紀:上帝彷彿住你家
在 A Biography of Loneliness 一書中,Alberti 告訴我們: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先來讀一讀 18 世紀英國一位雜貨店老闆 Thomas Turner 的日記。
這位雜貨店老闆 Turner 之所以我們今天還知道他,主要是因為在 1754 年到 1765 年這 11 年中間,他不間斷地寫日記,從而讓今天的歷史學家得以一窺 18 世紀一般人的生活世界。
Turner 一生結過兩次婚。他的第一任太太 Peggy 在她 28 歲那一年就過世了。喪偶的 Turner 在他的日記上寫下了失去伴侶的心情:他感覺到悲傷,他感覺到失落。
一個喪偶的人會有這些心情,當代讀者也都能夠想像。但很奇怪地,Turner 就是沒有寫到他覺得孤單,或是覺得寂寞。
Turner 還有一個今天很多人早已沒有的習慣,那就是在幾乎每一篇日記裡,Turner 都要提到上帝。讀 Tuener 的日記,你會覺得上帝好像住在他家裡一樣。Turner 不管去到哪裡,都要講到上帝;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談一談上帝。
在喪偶期間,Turner 是怎麼講上帝的呢?他說,上帝之所以讓 Peggy 去世,背後一定有著很深刻的原因,上帝一定有著更遠大的計畫,才會讓他遭逢喪偶之苦,只不過當下的他不可能理解這一切。
Alberti 告訴我們,在一個全歐洲都是基督徒的時代,在一個信仰與生活交織如此綿密的時代,每個人時時刻刻都可能切身感受到上帝的存在,從而,人們也就不那麼容易感覺到孤獨。
現代意義的孤獨感,一直要到 19 世紀宗教衰落、世俗社會興起之後,也才可能誕生。
維多莉亞女王的日記:現代孤獨感的浮現
在雜貨店老闆 Turner 喪偶正好一百年之後,英國歷史上有另外一個重要人物也喪偶了,那就是維多莉亞女王。
維多莉亞女王 18 歲的時候就登基了。雖然貴為女王,但還是必須跟媽媽住在一起,因為在當時的社會看來,尚未結婚的女子,就等於沒有獨立。因此維多莉亞女王本人很積極想要結婚,但並不是所有的求婚者,女王都看得上。直到他遇見了來自圖林根的艾伯特親王。
維多莉亞女王第一次碰到艾伯特親王,就對他一見鐘情。在女王的日記裡,她毫不遮掩地形容艾伯特是一個「帥到極致」的人(extremely handsome)。在女王第二次碰到艾伯特親王的時候,女王就跟他求婚了。當然,艾伯特親王也就答應了。
從各種史料看來,維多莉亞和艾伯特真的是一對非常親密的伴侶。他們一共生了八個孩子,女王無論碰到大小事情,都會找艾伯特商量。艾伯特不只是女王的丈夫,也是他的生活上的好友、政治上的顧問。
很不幸地,在 1861 年,也就是女王 42 歲那一年,艾伯特親王就生病過世了。在女王的日記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她非常難過,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從女王的日記中看出現代意義的孤獨感。
在艾伯特親王過世後的第一個聖誕節,女王身邊照常圍繞著許多人,照常有做不完的節日儀式,但這一切相同的情景,都讓女王想到已經離開人世的艾伯特。艾伯特不在了,女王也就再也沒有辦法與他分享那許許多多特殊的、私人的回憶了。
維多莉亞女王相當長壽。喪偶之後,女王一路活到了 20 世紀初,活到了 82 歲。在她後半輩子的人生裡,她總是隨身攜帶一個小盒子,裡面放著艾伯特親王的遺像。女王無論到哪裡,只要看到美麗的景色,就會打開她的小盒子,和艾伯特親王說說話,告訴他眼前這片景色有多麼宜人。
至此,我們終於看到一種現代孤獨感的浮現 ── 孤獨不再單純只是一種「單獨一個人」的狀態;孤獨是一種心理現象。一個人即便身邊充滿了人,仍然可能是孤獨的。
19 世紀的社會變遷與孤獨感
之所以我們能夠在 19 世紀看到現代孤獨感的浮現,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當然就是 19 世紀的歐洲經歷了巨大的經濟、社會的轉變。
一路從 18、19 世紀再到 20 世紀,歐洲所經歷的最重大的改變,當然就是工業化,以及工業化所帶來的迅速城市化現象。
在前工業化的時代,如果你是一個農民,那麼基本上你一輩子的生活、一輩子的經濟生產都圍繞著家戶。無論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或是小孩,都是以家戶為單位工作的。農事結束之後,又是一家人回到同一個家戶裡面生活。工作和生活,是無法區分的,也不可能有上下班這回事。
可是當你去到工廠裡面工作,情況就完全不同了。首先你會有明確的上、下班時間。上班的時候,你和同事很可能只是點頭之交,至於其他單位、其他部門的同事,甚至可能完全不認識。更甚者,同事下班之後,彼此是可以完全沒有關聯的。
而且,你為了到工廠謀生,通常就必須在城市住下來。你下班之後去到城市的任何地點,無論是去聽歌劇、吃餐廳或去逛遊樂園,你身邊都充滿了人,但那些人絕大多數都是陌生人。你和他們身在同一個地點,彼此之間卻沒有任何關聯。
城市的環境,恰恰就是現代意義孤獨感誕生的環境。在城市的氛圍底下,人們終於發現:孤獨不僅僅是單獨一個人的狀態而已,孤獨也可能是一種心理現象。縱使身邊圍繞著人,你也可能感到孤獨。甚至,你身邊越多人,就越是感到孤獨。
社會學經典文本中浮現的孤獨
Alberti 繼續指出,在 19 世紀的經典社會學著作中,其實也可以看到孤獨感的浮現。
例如 19 世紀最重要的社會學家之一涂爾幹,在他最重要的著作《自殺論》中探討的問題是:人為什麼要自殺?或者更仔細一點問 ──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要自殺?
涂爾幹將自殺的原因分成三種:利己型自殺、利他型自殺,以及失範型自殺。
利己型自殺,就比如說你是為了解脫自己的痛苦而自殺。例如你生了病沒有辦法治癒,或是你失戀了、你遭逢生命中重大的打擊,你為了結束自己的痛苦而自殺,這叫利己型自殺。
利他型自殺,就比如你是為了自己的家族、自己的村莊、自己的國家而死、而犧牲,這叫做利他型自殺。
失範型自殺,這種最特別。指的是一種失去了可以遵循的規範的狀態。19 世紀就是這樣的時代,因為傳統農村經濟漸漸崩解了,宗教規範漸漸衰落了,然而新的、工業化的、世俗化的規範卻又還未完整建立起來。在這新、舊規範交替的時代,人失去了傳統的社會連帶、社會關係,卻又在新規範中無所適從,這也就導致了自殺。
涂爾幹的《自殺論》不是專門探討孤獨感的著作,但 Alberti 為我們指出,失範型自殺背後的社會脈絡,其實也正是現代孤獨感的根源。
在 19 世紀另外一位偉大社會學家馬克思的著作中,其實也可以看到孤獨感的浮現。Alberti 提醒我們:當馬克思在講商品經濟,在講工廠工人的處境、在講人的異化(alienation)時候,最直接浮上眼前的圖像,其實也正是資本主義底下一個個孤獨求生的個人。
生物學、文學經典文本中浮現的孤獨
更驚人的是,Alberti 繼續為我們指出,就連在 19 世紀生物學和文學的經典文本中,我們都可以看到現代孤獨感的誕生。
19 世紀有兩個 Charles 非常有名。一個是 Charles Dickens,也就是小說家狄更斯,另一個是生物學家 Charles Darwin,達爾文。
雖然都叫做 Charles,但這兩人通常不會被放在一起談,因為一個是文學家,一個是生物學家。但 Alberti 提醒我們,他們兩人之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共通點:他們的著作都圍繞著「個體與其他人的競爭」這個主題展開。
達爾文自不用說。在他的演化論中,最重要的觀念就是「物競天擇」。個體和個體之間存有競爭的關係,透過競爭,個體才能將夠自己的基因遺傳下去。
而在狄更斯的小說裡,無論是《遠大前程》或《孤雛淚》,主人翁一開始都處在一種被遺棄的狀態,沒有家人朋友可以依靠,必須獨自在大城市裡刻苦求生。「個體與其他人的競爭」,確確實實也是狄更斯小說中經常出現的母題。
至此,我們已經從維多莉亞女王的日記,一路看到了社會學、生物學、文學的經典文本。這些 19 世紀的重要文本,一個個都浮現出了現代意義的「孤獨」母題。這其實也正意味著,從 19 世紀一路到 20 世紀,歐洲人在社會、經濟、生活、思想等各個層面上,都被時代變遷的巨大力量推向了孤獨。
📖 本集圖書:A Biography of Loneliness (Fay Bound Alberti, 2019)
📖 中文譯本:寂寞的誕生 (涂瑋瑛譯,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