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新生活-面對焦慮的幾個方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身體出現了免疫力下降才會出現的毛病,上網爬了爬文,發現大部分的原因不外乎是壓力太大、休息不足導致,我開始思考著是不是我生理或心理上其實已經超過負荷但我卻沒察覺?
想著想著,發現近期最大的改變大概就是防疫生活所帶來的心情緊張與焦慮吧!
這個緊張與焦慮,不僅僅是擔憂可能染疫所帶來的身體上的傷害;
且因為家中有個年齡尚沒辦法打疫苗的孩子,所以面對防疫狀態下各種衛生的要求更是繃緊神經,不僅要求自己也要求同住者,每天都有操不完的心。
除此之外,WFH增加了許多待在住所的時間,人與人的相處也突然、必須、被迫增加,那些本來因為距離產生美的關係現在面臨巨大的考驗,在各方面都需要重新適應,而適應的過程往往不全然是正向的。
在這樣的狀態下,如果你沒有適當的情緒出口,或是過去習慣用壓抑的方式來處理情緒,累積下來的大小壓力或是負面情緒就會用別的方式找出路,其中之一可能就會在身體上出現警訊。
為了想要快點好起來,也擔心身體的症狀會影響到照顧孩子的品質,「自我照顧」變成了我這段時間的第一目標,我嘗試著做以下幾件事來和我的焦慮相處,也分享給大家:
一、找出焦慮的來源是什麼?
如文章前段我所寫的,我開始思考著我的生活中是不是有什麼壓力?使我感到焦慮或緊張的事情是什麼?就像抽絲剝繭一般,當我願意靜下心來思考,生活中一團模糊的感覺就開始有機會重新梳理。
二、好好觀察自己焦慮的樣子
我發現當我對衛生的要求越高,不僅自己隨時處在焦慮、緊繃的狀態中,對身旁的人也開啟了「碎碎念」模式,碎碎念時當然還帶著不太好看的表情,一旦旁人的標準和我不同,我就會變得更焦慮、不斷做的更多,而「碎念」與「臭臉」也使關係變得緊張,在我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成了惡性循環。
三、試著放下想掌控的心,給自己和旁人一些彈性和喘息
因為焦慮,所以更想要掌控,本以為控制可以讓我減輕焦慮,但沒想到反而影響到我和同住者的關係。
所以我嘗試著「鬆綁」(這真的沒有那麼容易!),試著調整標準到我尚可接受的範圍,也調整自己的態度,我發現當我語氣變得較為溫和、也不再一直提醒,身邊的人反而也能自發性地去做他們所能做到的,雖和我原先的期待不同,但也並不是全無作用,如果放下,能夠換來自己的輕鬆與旁人的主動、也改善了關係,何樂而不為呢?
四、專注當下正在做的事情,也讓自己好好休息
休息才能走更長遠的路,若身體已經出現警訊,請暫時讓「好好休息」的順位移動到最前面,好好休息的意思是:多睡覺、吃營養的食物、做些感到放鬆的活動、然後放空!讓總是轉個不停的腦袋有機會暫停與放空,騰出空間來不讓焦慮佔據,把專注力放在每個當下你正在做的事情就好。
五、做所能做的,並對自己信心喊話:你已經做的夠多了、也夠好了
最後,我也試著對自己說:「其實這段時間以來你的心一直處在備戰狀態,你希望能夠盡量做到最好,忽略了好好照顧自己,事實上,你已經做得夠多了、也夠好了。」防疫生活可能變成未來生活的一種新狀態,而根本的目的上也就是希望能維持健康的身心來對抗疫情,所以,做自己在可負荷的情況下所能做到的就已經很好。
面對焦慮並不容易,很多時候焦慮已經成了一種自動會出現的情緒與習慣,當焦慮出現時,練習提醒自己:這次,試著停下腳步,一起來看看焦慮為什麼會出現?怎麼影響自己和關係?一起和焦慮相處看看吧!
#防疫新生活 #焦慮 #情緒調適 #自我接納
魏凡涓 諮商心理師的 Premiu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焦慮症是一種心理疾病,常伴隨著心理與生理症狀。本文將介紹焦慮症的症狀,並探討應對方法。透過瞭解焦慮症,讓讀者能更好地照顧自己。
Thumbnail
在夜深人靜時,總會有那麼幾天心情會特別不好、緊張的日子,別緊張!那只是你的焦慮跑出來透透氣,同時向你傳達一個消息—「你要好好照顧自己,傾聽一下內心的聲音。
Thumbnail
如果你經常感到焦慮,無法應對困難,或是希望瞭解如何適應焦慮情緒,這篇文章將提供一些分享與建議。掌握面對焦慮的方式,並重新認識自己,讓我們一起迎接不焦慮的人生。
不安感是每個人都會碰到的事情,但是要克服它,先要了解它的來源。讓我們來看看一些常見的不安來源,還有一些實際的做法來應對。 1. 工作壓力:工作太緊張了 解決辦法: 和老闆講講,把你的狀況講清楚,也許能有改善。 調整一下工作優先順序,分配任務,讓自己輕鬆一點。 學幾招時間管理,讓工作變得更有
Thumbnail
焦慮情緒是一種常見的情緒狀態,當焦慮情緒頻率與強度超出常態時,就會影響生活品質與身心狀態的平衡。這篇文章探討焦慮可能引起的生理、認知、行為等變化,並提醒人們正視自己的身心狀況,並且可能需要更多的放鬆與休息。
你知道嗎?壓力大時,不只會讓人累、心情差,甚至可能讓大腦裡的化學物質出問題,導致憂鬱症!所以平常真的要注意,像是規律睡覺、運動流流汗、靜下心放空一下,這些都很重要。如果發現壓力已經大到撐不住,記得要找醫生聊聊,早處理就能避免越陷越深。
Thumbnail
在科技迅速發展的現今社會,過多的選擇和資訊常常讓人們感到焦慮和壓力。這篇文章解釋了焦慮的根源以及如何應對焦慮情緒。作者提出了以正向思考和減法生活等方式來放鬆生活、降低壓力。
Thumbnail
文章內容探討了人們在社交環境中面對焦慮的原因,提出自我瞭解和環境的重要性。針對新冠疫情後的容貌焦慮進行了討論,並分享了作者的個人經歷和看法。
文/晨光暖果醬   「好擔心明天的工作!」、「後天就要上台了,真煩惱!」、「不曉得下個禮拜的報告,能不能表現得好?」你是否也經常如此,日日焦慮呢?曾經的我,也時常為未來的事情擔憂,然而某天我看到一段話,突然明白過來,其實不需要太過憂慮未來。   先來說說現代精神官能症的問題,有一部分的焦慮症都是
Thumbnail
焦慮症是一種心理疾病,常伴隨著心理與生理症狀。本文將介紹焦慮症的症狀,並探討應對方法。透過瞭解焦慮症,讓讀者能更好地照顧自己。
Thumbnail
在夜深人靜時,總會有那麼幾天心情會特別不好、緊張的日子,別緊張!那只是你的焦慮跑出來透透氣,同時向你傳達一個消息—「你要好好照顧自己,傾聽一下內心的聲音。
Thumbnail
如果你經常感到焦慮,無法應對困難,或是希望瞭解如何適應焦慮情緒,這篇文章將提供一些分享與建議。掌握面對焦慮的方式,並重新認識自己,讓我們一起迎接不焦慮的人生。
不安感是每個人都會碰到的事情,但是要克服它,先要了解它的來源。讓我們來看看一些常見的不安來源,還有一些實際的做法來應對。 1. 工作壓力:工作太緊張了 解決辦法: 和老闆講講,把你的狀況講清楚,也許能有改善。 調整一下工作優先順序,分配任務,讓自己輕鬆一點。 學幾招時間管理,讓工作變得更有
Thumbnail
焦慮情緒是一種常見的情緒狀態,當焦慮情緒頻率與強度超出常態時,就會影響生活品質與身心狀態的平衡。這篇文章探討焦慮可能引起的生理、認知、行為等變化,並提醒人們正視自己的身心狀況,並且可能需要更多的放鬆與休息。
你知道嗎?壓力大時,不只會讓人累、心情差,甚至可能讓大腦裡的化學物質出問題,導致憂鬱症!所以平常真的要注意,像是規律睡覺、運動流流汗、靜下心放空一下,這些都很重要。如果發現壓力已經大到撐不住,記得要找醫生聊聊,早處理就能避免越陷越深。
Thumbnail
在科技迅速發展的現今社會,過多的選擇和資訊常常讓人們感到焦慮和壓力。這篇文章解釋了焦慮的根源以及如何應對焦慮情緒。作者提出了以正向思考和減法生活等方式來放鬆生活、降低壓力。
Thumbnail
文章內容探討了人們在社交環境中面對焦慮的原因,提出自我瞭解和環境的重要性。針對新冠疫情後的容貌焦慮進行了討論,並分享了作者的個人經歷和看法。
文/晨光暖果醬   「好擔心明天的工作!」、「後天就要上台了,真煩惱!」、「不曉得下個禮拜的報告,能不能表現得好?」你是否也經常如此,日日焦慮呢?曾經的我,也時常為未來的事情擔憂,然而某天我看到一段話,突然明白過來,其實不需要太過憂慮未來。   先來說說現代精神官能症的問題,有一部分的焦慮症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