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想辦法弄懂羅傑斯(Rogers)的人本主義理論, 一開始讀到「無條件的積極關懷」(Unconditionnal Positive Regard)這理念,心理就忍不住想吐槽,在基本假設中,要求諮商者和教學者做到「無條件積極關懷」,這實在太強人所難了吧?有多少人能做到?所以就想寫一篇吐槽文,結果卻反而發現自己其實沒那麼懂。
甚麼是「無條件積極關懷」?希望別人以積極的態度支持自己,當獲得別人積極關注時,自我概念日益明確,有助健康成長。補習班用書這樣寫,實在是看得滿頭???
後來查資料發現「無條件積極關懷」是相對於「有條件積極關懷」:若父母親給予孩子的是有條件的積極關注,孩子為了取悅父母親以得到有條件的關愛時,會忽視自我的經驗,強迫接受父母親(或別人)的看法,以求得到正向的關懷。
這個是針對心理師的敘述版本:
指心理師對當事人表達真切的關心、接納與尊重,是一種無占有性的關懷,且尊重他擁有自由表達的權利,不針對當事人的情感、想法和行為做出個人主觀評價,相信當事人自己有能力找到修正不適當行為的辦法與途徑。
說真的,概念其實並不複雜,一開始就大概知道它的意義,之後再抄一遍考題,我也「以為」自己有比較懂,但真正想把吐槽的點寫成文章,卻發現無法轉化成自己的話,準確說,是無法忽略那些模糊的點,但在有限時間內,又很難找到適當的資料,確實弄懂Rogers的理論,那可能要讀很多本書,所以就我目前弄懂的部分來寫。
「無條件的積極關懷」在日常生活中其實很難做到,至少並不是輕鬆就可以維持的狀態。人自身的價值觀會影響看事情的角度,若是自身較缺少自我覺察的習慣,就很容易陷入相似的思考、行為迴圈,人為了節省認知資源,會有很多把事物分類,形成固定處理模式的習慣,這是生理結構上的限制,甚麼都要弄清楚,原本就是很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想要放下自己既定的價值觀、應對方式,去積極關心一個人的需要,自然會比較傷神。
但這也是打動一個人最關鍵的方法,現在在搞行銷的,幾乎「關心顧客需求」已經變成基本功了,貼近顧客需求的對話與商品,才會有市場,可見需求被關心,對一個人很重要,是感覺很舒服,可以拉近距離的行為(這大概也是心理學普及的影響)。
你或許會說那是為了賺錢,但心理師和父母師長,為的不是錢,為的是改變一個人思考和行為,這明顯是比掏錢買東西還費力的事情,沒有更緊密的關係和信任,幾乎是沒有可能做到的,大概也是因為這樣,「治療關係的建立」在Rogers個人中心取向的治療,是很重要的起始步驟。
其實搞懂這觀念,我發現之前遇到的諮商師或心理醫生,基本上都有努力做到這點,這態度其實已經變成現代諮商的標準配備了。
之前在看<薩提爾的對話治療>這本書時,裡面的對話方式,就是以孩子的思維角度為中心,在孩子的現有認知裡面,找到可以用的價值觀,幫孩子梳理出比較適當用於生活的思考邏輯,這又是更進一步的實務技巧設計了。
這樣的做法真的超傷神的,還需要不斷的練習與討論,才有可能做到。關鍵是,大人的情緒平和,才能讓孩子維持理性思考,這真的不容易。不過在人生中,終究會有些重要事物,是你需要選擇用比較傷神的方式處理的,孩子常常是其中之一。
不過話說回來,每個人會「感覺到被關心的點」卻又會因人而異,這是很主觀的東西,同樣的關心方式,有人或覺得溫暖,也有人會覺得假假的,這跟個人之前的人生經驗與個性有關。這東西又比較傾向於情緒,但人本主義在這方面著墨的比較少。
相對於行為學派關注人的外在行為,人本主義關心人的內在認知思考;而同樣是關注心靈,相對於精神分析學派把人的心靈分成可覺察的意識與無法覺察的潛意識等,人本主義關注的,反而是相對比較外在的意識部分,不去解讀人的情緒部分,專注處理的人的思維,用理性去調整思維來解決問題。
在學科發展中,主觀與客觀的爭議在每個時代都一直存在,甚至來回拉鋸,因此發展出各種推陳出新的研究方法,不得不說這些專家學者的腦洞真是驚人。這三個學派裡面,行為學派是最客觀的,人本學派主觀但偏向理性,精神分析學派關注情緒,甚至有點觸及靈性成分。它們都解釋了某部分的原理,但都不完全,甚至因為學者間相爭而有點破碎傾向(個人感覺)。
個人還是比較喜歡賽斯書<神奇之道>中,將理性與直覺綜合運用的方式。簡單明瞭好懂多了(笑)。當然,這很不客觀,也不好分析,不過,不同於學者要發布理論,需要嚴謹的實證研究和臨床試驗,在我們的人生中,並不需要向別人證明些甚麼,唯一需要的,就是把日子過好:用你所得到的知識和經驗,去逐步建構、趨近你的理想生活。你真正要負責的對象始終是你自己。
最近慢慢會覺得,人生其實很像一場實驗,怎麼在有限的時光裡,用你所能得到的資源,包括天賦、背景、人脈、經歷等,盡可能體驗更多的人生,開創更多可能性,當你一生走到盡頭時,你會滿意自己這輩子所交出的成績單嗎?這個答案很個人也很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