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討厭的味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跟著先生,初到宜蘭種稻前兩三年,一直想打入某個友善有機銷售網,這個銷售網在當時名聲很大,全盛時期幾乎可以跟主婦聯盟並駕齊驅,而發起的主事者名聲,在小農同溫層也如神主牌般的存在,我們跟幾個交往較勤的農友,在某次機緣下,帶著自己的產品去到他們總部,看看能否有合作的機會。
主事者本人溫文儒雅,帶著客氣而不失禮貌的笑容迎接了我們,我們在某種興奮下,不斷拿出自家的農產品,介紹並請對方試吃;到講到我先生種的米時,我說我們家的米真的很好吃…..,話還沒說完,對方粗魯而直接打斷了我的話:怎樣算好吃?你口中的好吃是指食味值嗎?你不跟我說你們家的米,蛋白質含量多少?醣份多少?直鏈澱粉、支鏈澱粉比例各是多少?我怎麼跟消費者說這米為什麼好吃?
這些話語客氣、但實際上一點都不友善,我纂緊了手中自家的米袋,看著仍然笑盈盈地對方,忽然有了一種幹嘛來這裡浪費自己時間的想法。
我自小最討厭的食物就是奶製品,牛奶羊奶,連調味奶都受不起,最多能喝的是養樂多這種,我這情況跟甚麼乳糖不耐症一點關係都沒有,就是單純的厭惡,厭惡到食物料理裡用的奶白醬、乳酪都一起被牽連,因此,這阻礙了我對西方食物的喜愛跟了解,實在遺憾。
我第一次翹家就是因為牛奶......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446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理想神經病的吃掉人類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5K會員
74內容數
在這專題內,我說吃寫吃,因為我愛吃也煮。我先生在宜蘭種米,不用農藥、不用化學肥料,所以食物對我來說,除了果腹,還有我人生的軌跡,並且還藉由我的孩子仍繼續在延續著,這是好悠遠好長的過程,想分享那滿滿的記憶跟感概,這就是我在這裡的原因。 我是個理想的病人,我仍然過著我理想的生活,你也一定可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彭顯惠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因為方格子,認識了一些新朋友,新朋友問,妳寫食物,那自己下不下廚做飯?做,當然做,不但做,我還做來賣。 早已忘了第一次下廚是幾歲的時候,唯一清晰的記憶,是為了料理一道紅燒吳郭魚而進的廚房,那是我爸爸的菜,那魚的味道隨著年紀越大,越誘人食癢難耐;曾經,自助餐也挑揀過的紅燒魚、奢侈上館子點食的紅燒魚、朋
個性不好是真的,端午節前後滿滿粽子文,不想跟人擠,所以節日過去幾天,才想說粽子。 在外婆的家鄉,外婆說粽子其實是不吃鹹的,人們吃的的是純白米粽,裏頭沒有餡料,蒸煮出來後,要冰一會兒才蘸著糖粉食用,想想真的很時令,畢竟端午就代表夏天正式到來,冰涼的甜粽,消暑又飽食,的確是一種節令食的智慧。
疫情嚴峻,在家上班上課,連帶三餐也得在家料理,雖說粉紅色的熊貓、黑綠色的屋伯,在各大街小巷川川梭梭,像流水麵線一樣,把各種吃食送到每家飢腸轆轆的人手上,但免不了,還是有自家煮飯人的出現。 這件事我想很久很久了,像我們這種自產自銷的小農,標榜的又是不用農藥、不用化學肥料的種植方式,於是免不了便會被賦予
【最近忙著開發自家商品,所以好久沒寫文,這邊對訂閱的朋友表示歉意,並會多加督促自己儘量按時發文,謝謝大家的支持。】 第一次下廚的記憶深刻,動機是想吃著有父親味道的紅燒魚,這味,我尋尋覓覓好久,坊間餐廳、自助餐,只要看到紅燒魚,就儘著想辦法點來吃,但每每總是失望,實在跟爸爸燒煮出來的口味相差甚多,最後
在我小時候,我母親算是個了不得的女性,那年代要讀個學士已經算不容易,更別說是女性,但我媽不但大學畢業,還念出了雙碩士的學歷,是個絕頂聰明的人,但只有烹飪煮飯,她手拙,到現在這年紀,咖哩還煮不好。 記憶中,母親在家跟我們同吃晚餐的次數很少,她是個女強人,白天除了在國中教書、當訓導主任外,晚上還繼續在國
清明節的關係,聯想到相距不過一兩日的寒食節,不過這節日基本上已被淡忘,只有因清明吃著冷食時,才偶爾被我想起。 小時候記著似乎有過過寒食節,沒記錯的話,那時吃的是冷餃子,花素的餡料,粉絲韭菜豆干碎跟蛋花碎,外婆曾說吃淨素的人連奶蛋也不吃,所以加蛋不加肉的料理叫花素,用以區別,免得吃淨素的誤食。不過這真
因為方格子,認識了一些新朋友,新朋友問,妳寫食物,那自己下不下廚做飯?做,當然做,不但做,我還做來賣。 早已忘了第一次下廚是幾歲的時候,唯一清晰的記憶,是為了料理一道紅燒吳郭魚而進的廚房,那是我爸爸的菜,那魚的味道隨著年紀越大,越誘人食癢難耐;曾經,自助餐也挑揀過的紅燒魚、奢侈上館子點食的紅燒魚、朋
個性不好是真的,端午節前後滿滿粽子文,不想跟人擠,所以節日過去幾天,才想說粽子。 在外婆的家鄉,外婆說粽子其實是不吃鹹的,人們吃的的是純白米粽,裏頭沒有餡料,蒸煮出來後,要冰一會兒才蘸著糖粉食用,想想真的很時令,畢竟端午就代表夏天正式到來,冰涼的甜粽,消暑又飽食,的確是一種節令食的智慧。
疫情嚴峻,在家上班上課,連帶三餐也得在家料理,雖說粉紅色的熊貓、黑綠色的屋伯,在各大街小巷川川梭梭,像流水麵線一樣,把各種吃食送到每家飢腸轆轆的人手上,但免不了,還是有自家煮飯人的出現。 這件事我想很久很久了,像我們這種自產自銷的小農,標榜的又是不用農藥、不用化學肥料的種植方式,於是免不了便會被賦予
【最近忙著開發自家商品,所以好久沒寫文,這邊對訂閱的朋友表示歉意,並會多加督促自己儘量按時發文,謝謝大家的支持。】 第一次下廚的記憶深刻,動機是想吃著有父親味道的紅燒魚,這味,我尋尋覓覓好久,坊間餐廳、自助餐,只要看到紅燒魚,就儘著想辦法點來吃,但每每總是失望,實在跟爸爸燒煮出來的口味相差甚多,最後
在我小時候,我母親算是個了不得的女性,那年代要讀個學士已經算不容易,更別說是女性,但我媽不但大學畢業,還念出了雙碩士的學歷,是個絕頂聰明的人,但只有烹飪煮飯,她手拙,到現在這年紀,咖哩還煮不好。 記憶中,母親在家跟我們同吃晚餐的次數很少,她是個女強人,白天除了在國中教書、當訓導主任外,晚上還繼續在國
清明節的關係,聯想到相距不過一兩日的寒食節,不過這節日基本上已被淡忘,只有因清明吃著冷食時,才偶爾被我想起。 小時候記著似乎有過過寒食節,沒記錯的話,那時吃的是冷餃子,花素的餡料,粉絲韭菜豆干碎跟蛋花碎,外婆曾說吃淨素的人連奶蛋也不吃,所以加蛋不加肉的料理叫花素,用以區別,免得吃淨素的誤食。不過這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天,媽媽帶了魚鬆回家,小朋友君最愛吃了,他一連吃了兩碗白飯配好多魚鬆。晚上睡覺的時候,突然覺得喉嚨癢癢的,又覺得手也癢癢的,想說是不是蚊子叮?第二天早上吃稀飯,他又配了好多魚鬆,魚鬆的香味化入稀飯裡,君:「魚鬆真好吃!」
還記得當初愛上他是因為一盤臘腸冰淇淋 那是炎熱的夏天 我沒什麼興趣的跟著母親與她的朋友走進一家不起眼的文藝餐廳 心裡嘟噥著,這種定位不明的餐廳一定不會好吃 卻在吃完一道道的菜後,我愛上了躲在廚房門後的那位廚師 即使我根本與他素未謀面,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否禿頭,是否單身,我全然無知
Thumbnail
在我們家都叫鹹稀飯,每次只要媽媽煮這道我鐵定要吃到飽到天靈蓋才會罷休。媽媽會在粥內加菜豆,一個跟四季豆長得很像但口感軟爛的傢伙不得我喜愛。除此之外,濃郁的排骨湯頭揉合海鮮釋放出的鮮美,滋味甜美讓人欲罷不能的一碗接著一碗。
Thumbnail
活到現在,學習到現在,目前會開始把夢境中的邏輯和感受放到醒後的世界。今年我的先生和我分享了一句話:「要去聽宇宙的聲音。」會聊到這段話是因為,他本身也有特殊的經歷,然後他根據他知道的訊息後,給我的建議。但這個建議,對
我媽媽不愛煮飯 她的名言就是吃一頓飯~ 何必搞成那樣~ 所以她就算自己煮 也是炒菜+外面的冷凍雞塊炸熱 (因為外婆很會煮~也會教我媽家事~ 我想她是不喜歡煮) 過年過節我們家族是吃餐廳 小時候我跟姐姐說我要找一個很會煮飯的人當老公 這樣我就不用煮飯了~ 後來因為工作搬到鄉下~只能
Thumbnail
「吃什麼?」是我每天的煩惱。 朋友S說:「妳太好命了。」 我跟我爸媽說這個對話,他們瘋狂大笑,頻頻點頭。 我只是覺得吃什麼對我說真的很重要,我願意花很多時間去思考我要吃什麼,就像我昨天晚上突然很想吃看看麥噹噹的麥香魚和蜂蜜紅茶,所以我睡前就做好決定,今天早上就是要去買來吃。
每個習慣吃葷的人,都難以想像自己的飲食方式是錯誤的。 但是當大部份的人都錯了的時候,事情一樣永遠不會變成對的。 —— 一位小小孩從牧場玩回來之後,對我說:「以前我還以為『巧克力牛奶』是乳牛吃了巧克力,接著擠出來的奶就是巧克力牛奶……」說完,他又問我:「為什麼每隻乳牛身上
關於食物。 我媽通常會把我們都想吃的東西先拿走,當她之後不想吃了、吃不下了、放到快過期了,才會拿給我們要我們“幫忙吃”。 買給我媽吃的食物,如果她吃了覺得不好吃,就會直接說不好吃,她不要吃了,意思是以後不用給她吃了。 我爸則是相反,他會把他覺得稀有的、我們會想吃的,買來、帶回來給我們吃,
Thumbnail
阿茉已經快兩歲半了,她六個月大開始吃米餅的時候,我常常苦於找不到無添加的米餅,我們的米餅大都在有賣寶寶米餅的連鎖藥局或是婦嬰用品店,我會仔細看成份表,只要有「砂糖」、「果糖」、「蔗糖」、「香料」等字眼我都會通通跳過!大多數台灣製和日本製的米餅都會有額外添加,最後只有韓國製的才是「純」米餅。 但韓國
Thumbnail
一盒400的國產草莓,觸發了母親對年輕時的味蕾回憶。從青橘子、雞蛋到魷魚片,都是代表窮日子時期的滋味。這篇文章回顧母親的美味回憶,以及滋味背後的故事。
Thumbnail
這天,媽媽帶了魚鬆回家,小朋友君最愛吃了,他一連吃了兩碗白飯配好多魚鬆。晚上睡覺的時候,突然覺得喉嚨癢癢的,又覺得手也癢癢的,想說是不是蚊子叮?第二天早上吃稀飯,他又配了好多魚鬆,魚鬆的香味化入稀飯裡,君:「魚鬆真好吃!」
還記得當初愛上他是因為一盤臘腸冰淇淋 那是炎熱的夏天 我沒什麼興趣的跟著母親與她的朋友走進一家不起眼的文藝餐廳 心裡嘟噥著,這種定位不明的餐廳一定不會好吃 卻在吃完一道道的菜後,我愛上了躲在廚房門後的那位廚師 即使我根本與他素未謀面,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否禿頭,是否單身,我全然無知
Thumbnail
在我們家都叫鹹稀飯,每次只要媽媽煮這道我鐵定要吃到飽到天靈蓋才會罷休。媽媽會在粥內加菜豆,一個跟四季豆長得很像但口感軟爛的傢伙不得我喜愛。除此之外,濃郁的排骨湯頭揉合海鮮釋放出的鮮美,滋味甜美讓人欲罷不能的一碗接著一碗。
Thumbnail
活到現在,學習到現在,目前會開始把夢境中的邏輯和感受放到醒後的世界。今年我的先生和我分享了一句話:「要去聽宇宙的聲音。」會聊到這段話是因為,他本身也有特殊的經歷,然後他根據他知道的訊息後,給我的建議。但這個建議,對
我媽媽不愛煮飯 她的名言就是吃一頓飯~ 何必搞成那樣~ 所以她就算自己煮 也是炒菜+外面的冷凍雞塊炸熱 (因為外婆很會煮~也會教我媽家事~ 我想她是不喜歡煮) 過年過節我們家族是吃餐廳 小時候我跟姐姐說我要找一個很會煮飯的人當老公 這樣我就不用煮飯了~ 後來因為工作搬到鄉下~只能
Thumbnail
「吃什麼?」是我每天的煩惱。 朋友S說:「妳太好命了。」 我跟我爸媽說這個對話,他們瘋狂大笑,頻頻點頭。 我只是覺得吃什麼對我說真的很重要,我願意花很多時間去思考我要吃什麼,就像我昨天晚上突然很想吃看看麥噹噹的麥香魚和蜂蜜紅茶,所以我睡前就做好決定,今天早上就是要去買來吃。
每個習慣吃葷的人,都難以想像自己的飲食方式是錯誤的。 但是當大部份的人都錯了的時候,事情一樣永遠不會變成對的。 —— 一位小小孩從牧場玩回來之後,對我說:「以前我還以為『巧克力牛奶』是乳牛吃了巧克力,接著擠出來的奶就是巧克力牛奶……」說完,他又問我:「為什麼每隻乳牛身上
關於食物。 我媽通常會把我們都想吃的東西先拿走,當她之後不想吃了、吃不下了、放到快過期了,才會拿給我們要我們“幫忙吃”。 買給我媽吃的食物,如果她吃了覺得不好吃,就會直接說不好吃,她不要吃了,意思是以後不用給她吃了。 我爸則是相反,他會把他覺得稀有的、我們會想吃的,買來、帶回來給我們吃,
Thumbnail
阿茉已經快兩歲半了,她六個月大開始吃米餅的時候,我常常苦於找不到無添加的米餅,我們的米餅大都在有賣寶寶米餅的連鎖藥局或是婦嬰用品店,我會仔細看成份表,只要有「砂糖」、「果糖」、「蔗糖」、「香料」等字眼我都會通通跳過!大多數台灣製和日本製的米餅都會有額外添加,最後只有韓國製的才是「純」米餅。 但韓國
Thumbnail
一盒400的國產草莓,觸發了母親對年輕時的味蕾回憶。從青橘子、雞蛋到魷魚片,都是代表窮日子時期的滋味。這篇文章回顧母親的美味回憶,以及滋味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