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何苦為難家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太早妄下判斷是危險的行為,未全盤了解事件便作出批評,只會顯得自己無知和無情,但在網絡世代,大家都急著發表意見,懶理留言是否恰當。最近在討論區看到某媽媽訴說親子關係欠佳之苦,沒想到長長的討論串中竟然出現大量炮轟之言,質疑她沒有檢討自己做了甚麼令親子關係變差、指摘她沒有站在孩子立場只懂埋怨兒子態度不好,又暗示兒子的態度都是跟父母學的…..
我完全無法理解批評者的心態,為甚麼要對一個求助的媽媽口誅筆伐?批評別人多容易啊,只是家長何苦為難家長?雖然家長們都自詡為過來人,認為自己的經驗足以成為別人的明燈,但在育兒路上,每個人遇到的問題也不一樣,何必急著以自己的觀點來批判他人的狀況?況且對方明顯情緒受困,為甚麼還要高姿態作出批評?那些所謂“高見”只會令求助者更加無助,甚至產生自責、沮喪等負面情緒,試著展現同理心吧,要是不認同對方的苦況,大可保持沉默,何必落井下石?
如果只是討論區的留言,關上電腦就好;面對學校或興趣班的媽媽群冷言冷語也可以離群或疏遠對方,但往往帶來最大傷害的,偏偏是身邊最親的人,尤其是長輩們喜歡恃老賣老,硬銷自己那套教養經驗之餘,也一再否定後輩的教養方式,甚至直言他們不懂教子。
這多傷人啊,每一個家長也想教好子女,並希望親子關係良好,但就算事情不似預期,並不代表家長沒有努力管教,只是每個孩子的個性也不同,沒有一種管教方式適用於所有孩子。有時候孩子的行為會超出家長的控制範圍,很難受,卻不能放棄,只能一步一步調整相處方式。一步一腳印,你的努力必定得到回報。
如果你還是很沮喪,來,給你一個大大的擁抱。
avatar-img
105會員
758內容數
每次看到好書、精彩電影和劇集都想向別人推介,實在不能只有我看到啊,如果我的文字能讓你對某本書、某齣電影或劇集感興趣,繼而找來看,真是功德無量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梁淑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法國作家紀優・穆索(Guillaume Musso)連續四年成為法國最暢銷作第一名,首本小說《然後呢…》更曾改編成電影《今生,緣未了》,但認識這位作家的港澳讀者還不算多。紀優・穆索十歲就立志成為小說家,年輕時曾經在美國生活並愛上紐約,因此他雖然是法國人,其小說卻大多以紐約為背景。他在經歷過重大車禍後
看到介紹說《不瘋不狂不愛你》從頭笑到尾,而且是講兩個精神病患的相處,覺得滿有趣便開劇來看。開劇後發現這齣韓劇每集只是三十多分鐘,而且只有十三集,實在很好煲啊(其實有點怕韓劇每集都超過一小時很長),於是在數天內便將劇煲完了。 雖然我希望得到的從頭笑到尾沒有發生(是因為我的笑點太高嗎?),但劇本身好看
一口氣追完三集《移動迷宮》(The maze runner),應該視為一齣電影來看吧。 第一集《移動迷宮》謎團由第一分鐘開始帶到最後一分鐘。男主角從一個向上升的電梯之中醒來,被送到一個陌生地方,連自己的名字也記不起。他發現自己身處一個四周被圍牆圍住的空間,而圍牆外竟然是一個會移動的迷宮,迷宮中更有
主題閱讀 一月的閱讀主題是脅持事件,所以看了《白兔》和《不能贏的辯護》。 二月的閱讀主題是怪談,所以看了《筷:怪談競演奇物語》和《山羊獰笑的剎那》。 三月的閱讀主題是圖書館,所以看了《千年圖書館》和《午夜圖書館》。 四月的閱讀主題是反烏托幫,所以看了《薩哈公寓》和《1984》。 五月的閱讀主題是改變
印度電影《滑板女孩》(Skater Girl)是一齣很平實的勵志電影,其實單看戲名已大概猜想得到故事內容,就是說一個愛上滑板的女孩啊。 你可以說故事就這麼簡單,卻也不是真的那麼簡單。主軸當然是說一個女孩愛上滑板的經過,但背景是印度一個偏遠村落,印度的一些傳統帶來許多衝激,像是貧富懸殊問題、種姓
Photo by Nsey Benajah on Unsplash 小時候面對長輩的訓斥,我必然沉默以對,就算心生不忿也從不辯駁。這習慣一直延續到現在,不喜歡跟人爭拗,就算被誤會,也不願抗辯,所以當我面對能言善辯的孩子,有時候會無所適從,甚至啞口無言。 現在的孩子都不會忍氣吞聲,不管家長說甚麼,總是
法國作家紀優・穆索(Guillaume Musso)連續四年成為法國最暢銷作第一名,首本小說《然後呢…》更曾改編成電影《今生,緣未了》,但認識這位作家的港澳讀者還不算多。紀優・穆索十歲就立志成為小說家,年輕時曾經在美國生活並愛上紐約,因此他雖然是法國人,其小說卻大多以紐約為背景。他在經歷過重大車禍後
看到介紹說《不瘋不狂不愛你》從頭笑到尾,而且是講兩個精神病患的相處,覺得滿有趣便開劇來看。開劇後發現這齣韓劇每集只是三十多分鐘,而且只有十三集,實在很好煲啊(其實有點怕韓劇每集都超過一小時很長),於是在數天內便將劇煲完了。 雖然我希望得到的從頭笑到尾沒有發生(是因為我的笑點太高嗎?),但劇本身好看
一口氣追完三集《移動迷宮》(The maze runner),應該視為一齣電影來看吧。 第一集《移動迷宮》謎團由第一分鐘開始帶到最後一分鐘。男主角從一個向上升的電梯之中醒來,被送到一個陌生地方,連自己的名字也記不起。他發現自己身處一個四周被圍牆圍住的空間,而圍牆外竟然是一個會移動的迷宮,迷宮中更有
主題閱讀 一月的閱讀主題是脅持事件,所以看了《白兔》和《不能贏的辯護》。 二月的閱讀主題是怪談,所以看了《筷:怪談競演奇物語》和《山羊獰笑的剎那》。 三月的閱讀主題是圖書館,所以看了《千年圖書館》和《午夜圖書館》。 四月的閱讀主題是反烏托幫,所以看了《薩哈公寓》和《1984》。 五月的閱讀主題是改變
印度電影《滑板女孩》(Skater Girl)是一齣很平實的勵志電影,其實單看戲名已大概猜想得到故事內容,就是說一個愛上滑板的女孩啊。 你可以說故事就這麼簡單,卻也不是真的那麼簡單。主軸當然是說一個女孩愛上滑板的經過,但背景是印度一個偏遠村落,印度的一些傳統帶來許多衝激,像是貧富懸殊問題、種姓
Photo by Nsey Benajah on Unsplash 小時候面對長輩的訓斥,我必然沉默以對,就算心生不忿也從不辯駁。這習慣一直延續到現在,不喜歡跟人爭拗,就算被誤會,也不願抗辯,所以當我面對能言善辯的孩子,有時候會無所適從,甚至啞口無言。 現在的孩子都不會忍氣吞聲,不管家長說甚麼,總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時,我們在外面看見一個叛逆不受教的孩子,心中總是會有一個疑問,「這個孩子行為乖張,家長到底怎麼教的?」有些家長確實因種種原因疏於管教,孩子行為不檢點,家長難辭其咎。但是也有不少家長覺得委屈,因為他們沒有放任,而是嚴格管教,對老大老二有用,偏偏對老三完全沒效果,親子衝突天天上演,身心俱疲,不知如何是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常會感到焦慮與困惑。然而,這些改變與無法掌控是很正常的,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為自己的言語跟行為負責。理解孩子,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父母,互相理解,相信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Thumbnail
我也才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在評論一件事情是沒有惡意的,可能只是直覺的表達喜不喜歡,並不是帶著要毀滅或傷害這個人的心,就像小時候遇到的那些人,可能都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每個人不同的經歷,可能導致聽到那句話的感受都有很大的不同。 當我這麼想以後,似乎可以放下過去那些人的無心之過,也可以接受其他人⋯⋯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家長在對孩子做情緒輔導,最常見的困難就是:「知道卻做不到!」。 ✅自己當下也很有情緒。 ✅自己身心疲累。 ✅自己處在很有壓力的狀況。 ✅夫妻間教養衝突的內耗。
為什麼!!! 好好跟父母溝通這麼有問題啦!
小時候心大認知也不多,等到上了國中後才漸漸發現,原來我的家長不是合格的家長,他的對於自己的情緒掌控極度不穩定,本來我想試著跟他好好溝通,但試了好幾次之後發現根本做不到,我毫無辦法...... 嘗試了那麼多次,真的不是我不想溝通,是他根本就無法溝通,他沒辦法心平氣和地坐下來好好聊,每
Thumbnail
這些人不過是仰賴你做為完人的品質,著實是欺善怕惡的孝順版本而已。
Thumbnail
世上確有失職的父母(或監護人),棄兒虐兒事件時有所聞,然而,每次看到有人一副為正義發聲的吶喊:為了防止沒資格當父母的人禍害下一代,所以,「當父母要考證照」時,我先搖頭,然後想罵髒話!
Thumbnail
最近看到「德州媽媽沒有崩潰」的文章,「檢討」過往父母曾對自己有哪些「好」的事實。之前偶爾會從臉書滑過她的po文,我不是粉絲,對她文章的印象,就是她因一些關於教養孩子圖文並荿的文章,引起不少人的共鳴而起家,成為知名的網路紅人,也因此而出書。 後來她會講到一些自己原生家庭的故事和對她造成的影響和傷害,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時,我們在外面看見一個叛逆不受教的孩子,心中總是會有一個疑問,「這個孩子行為乖張,家長到底怎麼教的?」有些家長確實因種種原因疏於管教,孩子行為不檢點,家長難辭其咎。但是也有不少家長覺得委屈,因為他們沒有放任,而是嚴格管教,對老大老二有用,偏偏對老三完全沒效果,親子衝突天天上演,身心俱疲,不知如何是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常會感到焦慮與困惑。然而,這些改變與無法掌控是很正常的,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為自己的言語跟行為負責。理解孩子,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父母,互相理解,相信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Thumbnail
我也才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在評論一件事情是沒有惡意的,可能只是直覺的表達喜不喜歡,並不是帶著要毀滅或傷害這個人的心,就像小時候遇到的那些人,可能都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每個人不同的經歷,可能導致聽到那句話的感受都有很大的不同。 當我這麼想以後,似乎可以放下過去那些人的無心之過,也可以接受其他人⋯⋯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家長在對孩子做情緒輔導,最常見的困難就是:「知道卻做不到!」。 ✅自己當下也很有情緒。 ✅自己身心疲累。 ✅自己處在很有壓力的狀況。 ✅夫妻間教養衝突的內耗。
為什麼!!! 好好跟父母溝通這麼有問題啦!
小時候心大認知也不多,等到上了國中後才漸漸發現,原來我的家長不是合格的家長,他的對於自己的情緒掌控極度不穩定,本來我想試著跟他好好溝通,但試了好幾次之後發現根本做不到,我毫無辦法...... 嘗試了那麼多次,真的不是我不想溝通,是他根本就無法溝通,他沒辦法心平氣和地坐下來好好聊,每
Thumbnail
這些人不過是仰賴你做為完人的品質,著實是欺善怕惡的孝順版本而已。
Thumbnail
世上確有失職的父母(或監護人),棄兒虐兒事件時有所聞,然而,每次看到有人一副為正義發聲的吶喊:為了防止沒資格當父母的人禍害下一代,所以,「當父母要考證照」時,我先搖頭,然後想罵髒話!
Thumbnail
最近看到「德州媽媽沒有崩潰」的文章,「檢討」過往父母曾對自己有哪些「好」的事實。之前偶爾會從臉書滑過她的po文,我不是粉絲,對她文章的印象,就是她因一些關於教養孩子圖文並荿的文章,引起不少人的共鳴而起家,成為知名的網路紅人,也因此而出書。 後來她會講到一些自己原生家庭的故事和對她造成的影響和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