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8/10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給WeiWei寫信—做蘋果派,寫到朋友,打哈欠

WeiWei:
農場從無到有,你爸爸是享受那個過程吧!他很有興趣,毅力很強大,每件事完成後,很有成就感吧!而且在那裏可以專心解決問題,會將其他的煩惱暫時放下吧!哈!
你撿石頭撿了幾個月,也很特別的經驗耶!那段時間,休假時就到那裏「度假」囉!
朋友送我一本<女農討山誌>,有一位女生,一個人在梨山種梨子,她還將一剖份的山放著,想要野放之類的。除了要解決種的、病蟲害的問題外,還有包裝、運送、賣的事情。颱風來了,將倉庫吹倒,天啊!她都不累啊!我那朋友本來碩士論文要寫她,後來覺得處不來,放棄,論文沒寫,學位沒拿到。她是讀好玩的。
是喔!圖片可以這樣插入?我不知道,旁邊那幾個小圖也從來沒有去按按看,只用過附件,哈!
我也在想,你在圖片旁邊加文字說明,是怎麼來的呢?
其實,目前你這麼寫信就好了,等到寫得比較熟練,可以快點產出文字來,想要貼時才貼。要貼出文章,又要多花些心力,總是修改、編排要想多一點。
是我自己寫得快,常常會忘了別人沒那麼快,哈!
其實,我每天寫了給你的信之後,類似的文章也不想再寫了,每天的配額有一定的限度,不是無限的。

今天7:30就開電腦了,寫了一個多小時,覺得有點累,起來休息一下,除了澆水、泡茶外,來做蘋果派好了,本來是中午午餐時要做的。
先切奶油,還是不準,會歪掉,不會剛好60公克,不是太多就是太少,今天太多,80多公克,不會再將多餘的切回去的,在想就奶油多一點好了,後來想,不行,會太油,或許會滲出油來。秤麵粉時,心算出按比例要130公克,奶油多三分之一,麵粉也多三分之一。今天的蘋果有點大顆,從冰箱拿出來時,還在想,要切出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當水果吃,這一下剛好了。
切好蘋果,奶油剛好軟一點,用手將它揉碎一點,麵粉保持粉狀就好,我喜歡粉粉的口感。第一次做時將它揉成麵糰,只有一點點,根本包不住蘋果,又出水來,後來決定改成這樣,不要完全揉完,沒想到,我很喜歡。
肉桂粉加進小蘋果塊中,搖一搖,將三分之二的奶油粉放進便當盒,放蘋果塊,上面再加肉桂粉,(這一次終於記得先加了,好幾次都忘了,只好最後加在麵粉的上面),再將剩下的三分之一奶油粉撒在上面,粉狀會吸蘋果生出來的水。剛好一盒,用電鍋蒸,外鍋半杯水。
蒸好後,打開蓋子,將蓋上的水分擦乾,再按下去一次,等它跳起來後,會比較乾。小時候,我媽從舅媽那裏學到做蛋糕的方法,沒烤箱,用電鍋蒸,我媽發現,將鍋蓋內的水分擦乾,再按下去,蛋糕的表面(或底部)會焦焦的,好像烤的樣子。我媽真聰明。蘋果派的表面看不太出來有沒有焦焦的,乾一點就是。
上次回台北時,想用烤箱烤,再帶回礁溪,一來沒時間,二來沒心情,就算了。在礁溪慢慢做就好,心情很重要啊!算一算,這一盒要吃6次。
我在做的時候,耳邊響起那些歐巴桑,太太、媽媽們的聲音:
「蘋果派不是這樣做的啦!」
「我告訴妳,應該要怎麼怎麼做才對。」我真是有毛病,哈!
現在如果有人對我這麼說的話,我可以很肯定地說:「我喜歡這樣的蘋果派,蘋果很多,麵粉少少的,又粉粉的,好好吃喔!」現出陶醉的樣子,然後又加上一句:「全部是我一個人吃的,沒有要給妳吃。」哈!

你今年看最多書,自己覺得很好吧!自己覺得好就好。
昨天諮詢那位免費的個案,最後我跟她說,我們是疫情的受益者,我的心情比較平靜,寫了很多文章,正念時間很多。
她最近買了一個線上課程,一天靜心3次,聽了覺得很好,楊定一的。他以前是回台灣開課,2整天的時間,費用很貴,這次因為疫情,他不能回來,才用線上課,一人2千元,她覺得價錢可以負擔,自己花時間研究出那個app怎麼用,就報名,開始聽了,跟我邀她來參加「改變小團體」的時間差不多,她覺得很奇妙,怎麼都剛好,我說,你想改變了,你需要的幫助就會出現了,不過也要你有看到,有伸手去拿。
她還沒想到,我諮詢她跟疫情有什麼關係?我說,如果沒有疫情的話,小團體就一個月聚會一次,還有其他2人在,她們常常岔題,是因為疫情,見面暫停,我想跟你談,不能等到疫情結束,所以改用線上語音談,才會有固定談的情形出現。我這麼說,她才想到是喔!(她就是腦中的訊息不連接)。
昨天談,哇!她的進展比我預期得快,我會寫一篇,如何讓她的動力產生,主動性出來。我就是愛寫出來,我說,你跟寫作者在一起,就是會被我寫出來,她說我寫沒關係。
我寫到的熟人,會不想讓她看到,我會衡量她應該不會看到,真的有看到的話,因為只寫一點,就不管它了。應該說跟我在意不在意有關,我在意的朋友,又寫多一點的,會事先跟她說,徵求她的同意。
而且,我發現,我寫的事情通常是只有我們2個人知道的事情,很少第3者知道,與其說,我擔心她本人看到,其實我比較不想讓其他人知道,她本人看到就看到,只要沒有其他人知道我在寫誰就好了。
而且,我發現,很多人都忘記了,不一定會記得,哈!而且我的寫法,會讓人覺得是在說明、討論事情,不是在傳八卦,讓人不舒服的情況大為減低。如果真的有人跟我說她在意的話,我會說明為什麼要寫她這件事情,問一下是哪一種不舒服?她還是希望刪除的話,我可以刪,並跟她道歉。我已經這麼準備好,又有處理的方法了,她如果還是在意、不舒服的話,就是她的事情了—目前還沒發生過就是了。

昨天信發出去,才想到沒寫打哈欠的事情。我會打很大的哈欠,一直流眼淚、擤鼻涕(其實是鼻水),總要用掉一大坨衛生紙,哈!至少10分鐘,會到20分鐘,很多年了。我發現是深呼吸時,還有放鬆、很累時會打,有時候早上醒來,或晚上要睡時也會。
到處問,想了很久,到目前為止知道的是:打哈欠是身體缺氧,我2018年手術前先做復健,運動時有帶手指的血氧監測機,血氧是正常的。有位以中醫養生的老師說,那種缺氧是測不出來的,是脾虛,我看中醫的說法是:「思傷脾」,我明白了,我的思慮太多,耗氧,所以現在用靜坐、正念的方法想將思慮弄少一點。
3月時正念課上完,做完老師送的催眠後,打哈欠的情形有少一點,沒多久還是一樣,我最近在想的是:
氧氣吸不夠?
在體內的交換不順利?
耗費太多氧在哪裏?
二氧化碳沒排乾淨?
應該是這4種原因中的一種。就一直問自己,用慈心、光,冥想的方法,過一陣子看有沒有效果?
現在這武漢肺炎,有年輕人快樂缺氧死,猝死,那個說明我懂,腦內叫身體吸氣的原因是,偵測到體內的二氧化碳濃度高,
我一開始看到的是,有游泳能手,在淺淺的泳池內溺水,大家覺得奇怪,他抬起頭來,或站起來不就好了嗎?原因是,他進水前深吸了一大口氣,身體缺氧時,大腦還沒感受到,沒叫他呼吸,所以缺氧而死。
得武漢肺炎的,也有這種情形,有健康的年輕人突然死掉,是身體缺氧時,大腦不知道,不知道要趕快呼吸,所以有建議,他們要帶著血氧監測器,有時候,機器顯示出身體缺氧了,但本人還沒感覺,一下子就會死掉,如果那時候趕快給他氧氣的話,就會救回來—看我這麼結結巴巴地說明,我只是粗略知道而已。
所以我的打哈欠,除了我身體缺氧,需要用打哈欠的方式來補充外,我想到的是,氧氣用到哪裏去了?體內的二氧化碳濃度太高,為什麼會這樣?只能自己慢慢研究了。我看到有位到處演講,教中老年人正確用藥的藥師說:「大部份的病都沒藥醫」,我要說的是:「很大部份的病醫生都看不出來」,哈!
2021.7.15.
2019年2月。照得模糊, 現在才發現。圖片來源:紀餘
2019年2月。照得模糊, 現在才發現。圖片來源:紀餘
種完了院子那3排之後,還有這些。
下面挖了2條溝,埋了一些落葉、草的堆肥。(2018年12月種的)
將九層塔種在院子裏,種了3排。首先跟雜草奮戰了很久,先用塑膠布將那塊地蓋起來,想隔絕陽光,讓它自己死掉,後來發現只要有一點光,它們仍能活,就將布的四周都壓緊,最後還是要動用手—用拔的,然後不斷地防止它往這邊漫延。(2018年12月種)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