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臺灣的鏡像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12/09/26於荃灣海濱花園海寧閣
手機上有一種功能,就是鏡像;手機可以取代數位相機攝取景象,也可以反照自己的容顏,看到自我的鏡像。幾週以來在香港的傳播媒體上,究竟窺探到怎樣的「臺灣鏡像」呢?以下純屬書生之見,卑之無甚高論。
早年由臺灣到大陸,必須取道香港;兩岸的交流,也必須透過香港為中介。兩岸直航之後,台客不必繞道香港了;大陸海協會、臺灣海基會有任何交涉,都已直接了當到對方同意的地方協商。當兩岸以合作代替對抗的大勢底定,香港的特殊地位消失了。然而,香港正因曾在定時空中有著特定功能,香港人對於大陸的觀察與研究,也就遠比其地方(尤其臺灣)更為深入。香港仍是世界上重要的信息中心,這個地方真的是臥虎藏龍啊,對大陸的觀察與研究積累之深厚,令人咋舌;以致於世界各方要進取大陸,仍須到香港取經。
以往的印象,香港是亞洲金融中心。如今作為亞洲金融中心龍頭地位將被上海取代,連深圳都有規模甚大的證券交易所,三十年來大陸經濟發展迅猛,沿海重要城市的步步進逼,對香港金融角色地位之挑戰越來越甚。香港以地產業為經濟發展「火車頭」本來就很有問題,如今香港工業都已大舉遷往大陸,一棟棟「工業大廈」人去樓空,面臨必須轉型利用的困境;本地經濟發展遲滯,港人如不去大陸發展,就只能吃老本。雖然如此,香港仍然是全球最自由、最開放的經濟體系,在經濟轉型、對大陸貿易、全球金融操作、跨國企業營運等方面,積累豐富經驗,不少重要的控股公司、企業總部仍然設在香港,可為明證。
過去對於香港政壇,總聚焦在特首身上。香港回歸之後,港人既不能自選特首,政治的角力場就只能落在議會層次,造成政黨林立,建制派與民主派對抗嚴重;政治人物「學臺灣」,議事民粹化,把議壇踏成泥塘。譁眾取寵的議員,獲得一片掌聲,正直任事的官員,卻難有所為;香港傳媒也出現大量各事其主、以噴口水為業的「時事評論員」;其實港人無法真正決定港事,特首都已經必須仰承上意了,特首以下的官員,當然動輒得咎,日益難為了;政務空轉是必然的,民怨益深,也可預期。香港庶民無力感日甚,也回應在本屆立法會選舉之上;據說本屆立法會議員選舉,港人投票率僅53%(略高于上届的45.2%),由此可見一斑。民粹雖然不是臺灣政治特產,香港政治人物「臺灣化」,對於政黨政治的殺傷力,在港看得特別清楚。
香港市況表面仍然十分繁榮,旅遊購物天堂之美名實已褪色。港幣幣值相對於人民幣日益貶值;陸客在港購物,相對便宜,陸資早已在各個商務層面,大舉入侵香港;陸資購併港人所創建之事業,成本更為低廉;君不見尖沙咀、旺角等傳統商店街市其實已經嚴重劣化、逛街購物未必是愉悅的事;物價飆高、勞務市場劣化、外勞充斥,令人萬分厭煩。這些現象,不也是臺灣市面常見的狀況?還不能令臺灣人心生警惕嗎?任令這種無奈的狀況發展下去,會是怎樣的結果?
回歸之前,港人稱大陸人為「表叔」,已多少帶有輕藐之意,目前有些港人已不客氣地嘲諷大陸人為「蝗蟲」;尤其前一陣子,北大教授孔和尚(孔慶東)大罵「香港人是狗」,更嚴重挫傷港人的心,造成港人對某些大陸人更為憎惡。依早先的法令,外地人只要在港居住七年,可以領取香港身份證,成為香港正式居民,享用香港政府提供的社會福利;造成大陸孕婦紛紛在港生產,以便取得身份;結果搶佔了大量醫療資源,讓港人生病沒病床,這已不是新聞;陸客炒樓造成樓市高居不下,使港人「居無屋」,尤其是一些內地黨政幹部,使用貪污所得投資樓市洗錢保值,更令港人懷忿切齒。
最近還發生深圳居民越界搶購大量「水貨」,套取差價牟利之現象;使港人竟連民生物資都得與大陸人爭搶,內心之痛恨,可想而知。香港警方幾日來大舉在港深邊境「上水火車站」拘捕水貨客法辦,香港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也不得不專程上京,面稟北京中央儘速修法裁辦。香港人與內地關係千絲萬縷,回歸之前認為不是問題的「問題」,竟然一一浮現。如果臺灣失落了社會、經濟活動的自主性,未來的鏡像會是怎樣,實在難以想像。
最近十幾年,來港的高素質外地人越來越多,不論政治、經濟、社會、教育,各行各業之挑戰均已日益激烈,本土、外來的矛盾,使港人自尊心深深受挫,感觸複雜。我並非主張鎖國的保守主義者,我看到的是臺灣在還沒真正大舉開放華裔人才入境時,就已暴露高教品質低落、人力素質欠佳、專業人才拮据的窘況,假如各地高素質華人大舉入境臺灣,在地的臺灣人真有能力在政治、經濟、社會、教育各行各業,同在一個平台上,與外來人公平競爭嗎?
香港由英國殖民地政府回歸大陸,本來無法自主;反觀臺灣人原本擁有雄厚的自立自主條件,二十年來搞藍、綠對抗,政治人物緊咬執政者,讓所有在位者難有所為,早已抵銷了自身的優越條件,臺灣的自主空間已因政治上的自我對抗而日益流失,臺灣人卻仍沾沾自喜而不自知。香港的情況,是一面臺灣的鏡子;看到這些鏡像,使人一點都不敢樂觀,一點都不敢浪漫。(完)
avatar-img
6.0K會員
640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退而不休,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12/09/24於荃灣海濱花園海寧閣   香港是個粵語環境。我為來港授課預做準備,早在七月間,就買了「專為使用普通話為母語」而編寫的《粵語香港話教程》(鄭定歐等人編著),獨自土法練鋼一個多月。自認為背熟了日常用語,總不至於開不了口吧?豈料一到香港,全都破功了。我竟然只能聽懂少量單字及一點短語!港
2012/09/19於荃灣海濱花園海寧閣   最近兩週,香港的新聞真是太熱鬧了。先是國民教育科的爭議、接著是香港立法會議員選舉、然後,日本野田內閣配合右翼政客上演「買島秀」,將釣魚台國有化;都在香港新聞媒體, 掀起一波又一波報導與討論的熱潮!   香港的朋友說,在香港國民教育體系裡,本來就有公民教育
2012/09/13於荃灣海濱花園海寧閣   來港之前,旅遊界的朋友就提醒:決不可錯過香港的夜景。   一週以來,我們果真以香港夜景為重點,遨遊了港島太平山纜車道,在山頂觀景台眺望維多利亞港;夜訪尖沙咀天星碼頭,遊走「星光大道」;昨晚還在居所附近「荃灣海濱公園」,沿著廣闊的海灣漫步,整整兩小時,沉
2012/09/06於荃灣海濱花園海寧閣  終於一切就緒了,更令人開心的是「不可一日或無」的網路也開通了!我們在香港珠海學院的生活,已進入第三天。    9月4日下午,在教會牧師及姊妹的祝禱下,由陳清志牧師幫忙運載行李到台中清泉崗機場,搭乘香港快運航空公司班機赴港。下午兩點半啟航,不到一個半小時就已
2012/09/10於荃灣海濱花園海寧閣         珠海者,智珠在握,通博如海也。 --唐惜分〈珠海命名釋義〉   來港之前對珠海學院的了解相當有限,在臺灣學界朋友中,只知中國文化大學李德超教授、逢甲大學林孟靈、曾一民教授伉儷、明道大學韋金滿教授、彰化師大譚潤生教授、靜宜大學楊國娟教授是珠海畢
    2013/1/1於荃灣海濱花園海寧閣   民國102年元旦清晨,台灣各地有不少單位舉辦了元旦升旗典禮。其實當天上午十時,在香港屯門區紅樓中山公園,也有一場別具意義的聯合升旗典禮。   這個活動是由[台灣各大學香港校友會總會]主席李偉庭醫生、[香港民主陣線]主席、[海華元朗服務中心]主席同時也
2012/09/24於荃灣海濱花園海寧閣   香港是個粵語環境。我為來港授課預做準備,早在七月間,就買了「專為使用普通話為母語」而編寫的《粵語香港話教程》(鄭定歐等人編著),獨自土法練鋼一個多月。自認為背熟了日常用語,總不至於開不了口吧?豈料一到香港,全都破功了。我竟然只能聽懂少量單字及一點短語!港
2012/09/19於荃灣海濱花園海寧閣   最近兩週,香港的新聞真是太熱鬧了。先是國民教育科的爭議、接著是香港立法會議員選舉、然後,日本野田內閣配合右翼政客上演「買島秀」,將釣魚台國有化;都在香港新聞媒體, 掀起一波又一波報導與討論的熱潮!   香港的朋友說,在香港國民教育體系裡,本來就有公民教育
2012/09/13於荃灣海濱花園海寧閣   來港之前,旅遊界的朋友就提醒:決不可錯過香港的夜景。   一週以來,我們果真以香港夜景為重點,遨遊了港島太平山纜車道,在山頂觀景台眺望維多利亞港;夜訪尖沙咀天星碼頭,遊走「星光大道」;昨晚還在居所附近「荃灣海濱公園」,沿著廣闊的海灣漫步,整整兩小時,沉
2012/09/06於荃灣海濱花園海寧閣  終於一切就緒了,更令人開心的是「不可一日或無」的網路也開通了!我們在香港珠海學院的生活,已進入第三天。    9月4日下午,在教會牧師及姊妹的祝禱下,由陳清志牧師幫忙運載行李到台中清泉崗機場,搭乘香港快運航空公司班機赴港。下午兩點半啟航,不到一個半小時就已
2012/09/10於荃灣海濱花園海寧閣         珠海者,智珠在握,通博如海也。 --唐惜分〈珠海命名釋義〉   來港之前對珠海學院的了解相當有限,在臺灣學界朋友中,只知中國文化大學李德超教授、逢甲大學林孟靈、曾一民教授伉儷、明道大學韋金滿教授、彰化師大譚潤生教授、靜宜大學楊國娟教授是珠海畢
    2013/1/1於荃灣海濱花園海寧閣   民國102年元旦清晨,台灣各地有不少單位舉辦了元旦升旗典禮。其實當天上午十時,在香港屯門區紅樓中山公園,也有一場別具意義的聯合升旗典禮。   這個活動是由[台灣各大學香港校友會總會]主席李偉庭醫生、[香港民主陣線]主席、[海華元朗服務中心]主席同時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人看香港,曾經像一面鏡子。那一頭是 DNA 相近的人事物,又來自不同的文化涵養。我們的流行娛樂符碼曾經如此靠近,甚至共享某種在無憑、無依的精神家園上,乘著經貿大勢向上飆颺的機緣。這些日常(與非日常)的經驗點滴,透過各自寫實(或不寫實)的方式,被記錄在七〇/八〇/九〇年代的台港電影中。
Thumbnail
最近,蘋果手機的地圖更新了臺灣的定位,將臺灣改名為「臺灣省」。這一消息引起了淪陷區的網友熱烈討論,同時也在國際社會引起關注。本文從臺灣歷史、中華民國及國際社會的視角,探討了臺灣的現狀與政治議題。
Thumbnail
香港科技產業目前面臨轉型挑戰,主要的支柱為金融業和貿易。然而,由於中美關係激烈對峙和金融業門檻較高,香港經濟增速逐漸緩慢,使得產業結構單一化。香港政府重點發展金融科技、智慧城市、醫療保健和大數據應用。數碼港以及科學園成為香港重要的科技研發基地。金融業的數位轉型也將成為未來的重點發展領域。
Thumbnail
臺灣的街景在外國人眼中與在臺灣人眼中,是完全不同的。當有人說臺灣很「醜」時,往往是將臺灣與其他自認為很「美」的地方來做比較。文章提到了臺灣的街景現況,包括管線到處接、隨處張貼廣告和塗鴉、走沒幾步路就有電箱、電線杆等。並從城市規劃、理想的居住環境缺乏共同的認知以及外國人看的不一樣等角度進行探討。
香港在1997回歸了,享有自治權的地方行政區域,但實際情況如大家所見,加拿大就只有對香港有著不一樣的待遇。 是因為台灣還不夠慘嗎? 我不覺得。
Thumbnail
當一群深具野心、勇於跨海工作的人,撞上僵固的法律與移工制度;這就是在「另一面」的臺灣,正不斷發生的事。 《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由記者簡永達耗時七年,從臺中第一廣場開始,跨越臺灣與越南多個城市所採集合成的故事,整本書分為「地下社會」、「危險之島」、「異鄉家人」、「人權大浪」四大主軸。
Thumbnail
1990年代臺灣引入來自東南亞的外籍配偶和外籍移工,改變了臺灣整個族裔地景。來自東南亞的外籍配偶因為跨境婚姻移入臺灣,所以將原鄉的飲食習慣也帶入台灣。隨著新住民自力謀生經營東南亞雜貨店和餐飲店的數量增加,人們對於東南亞商品和料理的接受度與消費需求也逐漸提高。
Thumbnail
2024年三月中有一則新聞,透露出臺灣200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到中國旅遊後對中國城市建設大為改觀,但事實上,城市保養成本高昂、路徑凹凸不平的事實卻沒人看見。
Thumbnail
那是九零年代中期,東亞地區各個市場的經濟發展勢頭迅猛,需求也不斷擴大。在我權責範圍內,當時是以台灣為區域中心的概念運作,所有海外的市場都以遠距的方式處理。因此,團隊成員包含我個人;經常得出差到責任區內的海外市場。 經濟活動方面,當年香港還扮演著重要的中繼角色,因此;除了韓國以外,我們最常出差的目的
Thumbnail
前言 感謝各位讀者不離不棄,學徒我從炎熱的三十八度曼谷,以及舒適的二十五度清邁,回來到冷颼颼的台灣了。 這趟到曼谷見了一些台商朋友聊了聊美中貿易戰後,台商外溢四散到東南亞與印度重建生產鏈供應的現況。以及跟曼谷的金融機構打交道幾日,感受到非常低效率且保守的心態。別說跟香港這種自由港比,連台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人看香港,曾經像一面鏡子。那一頭是 DNA 相近的人事物,又來自不同的文化涵養。我們的流行娛樂符碼曾經如此靠近,甚至共享某種在無憑、無依的精神家園上,乘著經貿大勢向上飆颺的機緣。這些日常(與非日常)的經驗點滴,透過各自寫實(或不寫實)的方式,被記錄在七〇/八〇/九〇年代的台港電影中。
Thumbnail
最近,蘋果手機的地圖更新了臺灣的定位,將臺灣改名為「臺灣省」。這一消息引起了淪陷區的網友熱烈討論,同時也在國際社會引起關注。本文從臺灣歷史、中華民國及國際社會的視角,探討了臺灣的現狀與政治議題。
Thumbnail
香港科技產業目前面臨轉型挑戰,主要的支柱為金融業和貿易。然而,由於中美關係激烈對峙和金融業門檻較高,香港經濟增速逐漸緩慢,使得產業結構單一化。香港政府重點發展金融科技、智慧城市、醫療保健和大數據應用。數碼港以及科學園成為香港重要的科技研發基地。金融業的數位轉型也將成為未來的重點發展領域。
Thumbnail
臺灣的街景在外國人眼中與在臺灣人眼中,是完全不同的。當有人說臺灣很「醜」時,往往是將臺灣與其他自認為很「美」的地方來做比較。文章提到了臺灣的街景現況,包括管線到處接、隨處張貼廣告和塗鴉、走沒幾步路就有電箱、電線杆等。並從城市規劃、理想的居住環境缺乏共同的認知以及外國人看的不一樣等角度進行探討。
香港在1997回歸了,享有自治權的地方行政區域,但實際情況如大家所見,加拿大就只有對香港有著不一樣的待遇。 是因為台灣還不夠慘嗎? 我不覺得。
Thumbnail
當一群深具野心、勇於跨海工作的人,撞上僵固的法律與移工制度;這就是在「另一面」的臺灣,正不斷發生的事。 《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由記者簡永達耗時七年,從臺中第一廣場開始,跨越臺灣與越南多個城市所採集合成的故事,整本書分為「地下社會」、「危險之島」、「異鄉家人」、「人權大浪」四大主軸。
Thumbnail
1990年代臺灣引入來自東南亞的外籍配偶和外籍移工,改變了臺灣整個族裔地景。來自東南亞的外籍配偶因為跨境婚姻移入臺灣,所以將原鄉的飲食習慣也帶入台灣。隨著新住民自力謀生經營東南亞雜貨店和餐飲店的數量增加,人們對於東南亞商品和料理的接受度與消費需求也逐漸提高。
Thumbnail
2024年三月中有一則新聞,透露出臺灣200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到中國旅遊後對中國城市建設大為改觀,但事實上,城市保養成本高昂、路徑凹凸不平的事實卻沒人看見。
Thumbnail
那是九零年代中期,東亞地區各個市場的經濟發展勢頭迅猛,需求也不斷擴大。在我權責範圍內,當時是以台灣為區域中心的概念運作,所有海外的市場都以遠距的方式處理。因此,團隊成員包含我個人;經常得出差到責任區內的海外市場。 經濟活動方面,當年香港還扮演著重要的中繼角色,因此;除了韓國以外,我們最常出差的目的
Thumbnail
前言 感謝各位讀者不離不棄,學徒我從炎熱的三十八度曼谷,以及舒適的二十五度清邁,回來到冷颼颼的台灣了。 這趟到曼谷見了一些台商朋友聊了聊美中貿易戰後,台商外溢四散到東南亞與印度重建生產鏈供應的現況。以及跟曼谷的金融機構打交道幾日,感受到非常低效率且保守的心態。別說跟香港這種自由港比,連台